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晨宇
Wang, Chen-Yu
論文名稱: 八仙戲曲研究
指導教授: 蔡孟珍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66
中文關鍵詞: 八仙民間信仰儀式劇慶壽宮廷戲儀扮仙戲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83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7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八仙」是中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喜慶符碼」之一。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通俗文學作為推昇八仙信仰之主力,不僅藉由建構各式民間傳說以擴充其內涵,更透過各種型態的文化載體加以廣泛傳播,終於促成其信仰之普及於全國。在眾多藝術形式之中,又以戲曲與八仙之關係最為密切,不論是於宋雜劇中之濫觴、元雜劇中之大興、明傳奇中之佳作迭出、乃至於清代以後各地方戲曲中之全面蓬勃,中國戲曲發展史上的各個階段,皆可見八仙翻飛於氍毹之身影,終至成就一規模宏偉的文化藝術寶庫。
    自浦江清先生於上世紀三零年代,首揭戲曲於八仙信仰發展過程中所佔據的樞紐地位後,凡論八仙成員組成與八仙故事系統者,皆於戲曲文獻中多所檢索、引用。然而,卻始終未能誕生一部聚焦於八仙戲曲本體之研究專著。故筆者執此一端,結合個人針對中國「喜慶儀式劇」發展脈絡之觀察,就八仙戲曲於儀式性及藝術表現兩個層面之深刻內涵加以闡釋;並結合由宋至近代之中國戲曲發展進行綜合論述,廓清八仙戲曲之演進歷程。冀此深化此戲曲主題學之深度,為其建立更具規模之研究體系。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8 第一節 歷來學界儀式劇研究之偏向 10 第二節 喜慶儀式劇之搬演傳統 19 第三節 八仙戲曲研究價值析論 28 一、儀式劇研究層面 31 二、戲曲史研究層面 42 三、文學與文化研究層面 48 第四節 研究範圍之界定與既有研究成果概覽 50 一、八仙戲曲之定義 51 二、台灣學界之八仙研究成果概覽 54 三、大陸學界之八仙研究成果概覽 57 第二章 八仙信仰綜論 60 第一節 八仙信仰之形成與發展 60 一、唐代以前:以神仙方術為骨幹 60 二、 兩宋時期:通俗文化形塑信仰內涵 64 三、金、元時期:全真道興起之連鎖效應 67 四、元、明以後:發展於敘事文學之中 69 第二節 個別仙眾信仰之建立及其民間傳說體系 77 一、鍾離權 77 二、呂洞賓 81 三、李鐵拐 84 四、韓湘子 88 五、藍采和 92 六、張果老 94 七、何仙姑 97 八、曹國舅 102 九、徐神翁 105 十、張四郎 107 十一、懸壺子(元壺子) 112 十二、賀蘭仙 113 十三、赤松子 114 十四、劉海蟾 116 第三節 八仙信仰之本質及其文藝特質 118 一、 八仙發展於民間信仰體系之中 118 二、 八仙信仰內涵直承先秦「神仙方術」思想 123 三、 八仙信仰與民間文藝密切結合 126 第三章 八仙雜劇研究 130 第一節 元雜劇形成前的八仙文學型態 130 第二節 八仙雜劇發展之歷史脈絡 134 第三節 八仙雜劇綜合評述 141 一、元代雜劇 144 二、元、明之際 153 三、明代雜劇 163 第四節 八仙雜劇之儀式性特質辨析 186 一、宮廷壽儀之傳承 186 二、戲儀體製之保存 192 三、導引人之內化 193 四、宗教意識下的敘述視角 195 第五節 八仙雜劇之舞台藝術 197 一、演唱形式 198 二、宮調使用 200 三、賓白使用 202 四、腳色行當 207 五、造型砌末 210 第四章 八仙南戲與傳奇綜論 218 第一節 八仙戲「北重南輕」的發展態勢 218 第二節 八仙南戲鈎沉 226 第三節 八仙南戲三種評述 234 一、《邯鄲記》 234 二、《呂真人黃粱夢境記》 246 三、《韓湘子九度文公昇仙記》 255 第四節 八仙南戲對北雜劇的藝術承襲 264 一、主題上的繼承 266 二、作家群體的同質性 267 三、排場設置 270 四、北曲的使用 273 五、夾雜其他技藝表演之傳統 275 第五節 八仙南戲之時代特徵與舞台藝術 278 第五章 清代以後之八仙戲發展 290 第一節 宮廷八仙戲 290 第二節 文人八仙劇 306 第三節 腔調劇種中之八仙戲評介 325 第四節 近代八仙地方戲存目統整 330 第五節 台灣八仙戲之搬演樣貌概覽 337 結論 347 參考書目 350 附錄一:《瑤池會八仙慶壽》書影 359 附錄二:《呂洞賓花月神仙會》第二折之院本內容 360 附錄三:《邯鄲夢》第二十六齣 363

    參考書目
    (以朝代先後及姓氏筆劃由少至多進行排列)
    壹、古籍文獻
    甲、 古文獻之影本與整理本
    〔唐〕段成式 《酉陽雜俎》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唐〕劉 肅 《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五代〕王定保著、姜漢椿校注《唐摭言》上海:上海社會科會出版社,2002年。
    〔五代〕沈汾 《續仙傳》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年。
    〔宋〕王 灼 《碧雞漫志》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年。
    〔宋〕朱 熹 《四書章句集註》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
    〔宋〕岳 珂 《程史》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宋〕孟元老等 《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宋〕吳 曾 《能改齋漫錄》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宋〕周 密 《齊東野語》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武林舊事》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癸辛雜志別識前後續初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洪 邁 《夷堅志》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
    〔宋〕高承 《事物紀原》台北:商務印書館,1937年
    〔宋〕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年。
    〔宋〕曾慥 《集仙傳》台北:藝文出版社,1967年。
    〔宋〕羅 燁 《醉翁談錄》東京:文求堂,1940年。
    〔宋〕蘇 軾 《東坡志林》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元〕陳元靚 《事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元〕陶宗儀 《輟耕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明〕王世貞 《列仙全傳》台北:大中圖書公司,1972年
    〔明〕沈德符 《萬曆野獲編》台北:偉文出版社,1976年。
    〔明〕吳元泰 《新刊八仙出處東遊記》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明〕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明〕張 岱 《陶庵夢憶》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57年。
    〔明〕彭大翼 《山堂肆考》台北:藝文出版社,1949年。
    〔明〕趙元度輯 《孤本元明雜劇》(全五冊)臺北:明倫出版社,1974年。
    〔明〕劉君錫等 《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明〕羅懋登 《三寶太監下西洋通俗演義》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
    〔明〕顧起元 《客座贅語》台北:藝文出版社,1968年。
    〔清〕昭 槤 《嘯亭續錄》台北:廣文書局,1986年
    〔清〕趙 翼 《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丁傅靖 《宋人軼事彙編》(全兩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
    王季思主編 《全元戲曲》(全十二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王學奇主編 《元曲選校注》(全八冊)北京:鼎文書局,1979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主編 《泉州傳統戲曲叢書》(全十五冊)北京:中國戲劇出
    版社,1999年。
    佚名 《京本通俗小說》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馮沅君、陸侃如 《南戲拾遺》臺北:古亭書屋,1969年。
    楊家駱主編 《全明雜劇》(全十二冊)台北:世界書局,2009年。
    《讀書劄記叢刊》台北:世界書局,1980年
    錢南揚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臺北:華正書局,2003年。
    《宋元南戲百一錄》臺北:哈佛燕京學社,1969年。
    龍彼得輯 《明刊閩南戲曲絃管選本三種》臺北:南天書局,1992年。
    乙、 曲論文獻
    〔唐〕段安節 《樂府雜錄》臺北:藝文出版社,1968年。
    〔唐〕崔令欽 《教坊記》臺北:藝文出版社,1968年。
    〔宋〕吳自牧 《夢粱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元〕周德清 《中原音韻》臺北:廣文書局,1960年。
    〔明〕祝允明 《猥談》收錄於陶珽《續說郛》台北:新興書局,1972年。
    〔清〕李 漁 《閒情偶寄》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年。
    〔清〕黃文暘、董 康 《曲海總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清〕鈕少雅 徐子室 《九宮正始》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清〕允祿 《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微縮資料)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9年。
    傅惜華 《清代雜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全十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

    貳、近人研究專著
    甲、戲曲史類
    丁淑梅 《中國古代禁毀戲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吳 梅 《中國戲曲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周貽白 《中國戲曲史長編》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
    青木正兒 《中國近世戲曲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唐文標 《中國古代戲劇史初稿》臺北:聯經書局,1985年。
    張 庚、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中國戲曲通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廖 奔、劉彥君 《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盧 前 《明清戲曲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乙、戲曲雜論類
    于復華 《南戲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
    田仲一成著、布和譯《中國祭祀戲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朱恒夫 《論戲曲的歷史與藝術》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年。
    沈新林 《同源而異派——中國古代小說戲曲比較研究》南京:鳳凰書局,2007
    年。
    吳 晟 《瓦舍文化與宋元戲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周傳家 《中國古代戲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
    施德玉 《板腔體與曲牌體》(增訂本)台北:國家出版社,2017年。
    范麗敏 《清代北京戲曲演出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孫崇濤 《南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戲曲十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徐子方 《明雜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張 庚、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曾永義 《中國古典戲劇論集》臺北:聯經書局,1975年。
    《明雜劇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楊振良、蔡孟珍 《曲選》臺北:五南,2000年。
    葉長海 《中國戲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93年。
    《中國戲劇學史稿》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87年。
    趙曉紅 《朱有燉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2年)
    趙景深 《元人雜劇鉤沉》上海: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年。
    鄭傳寅 《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臺北:揚智書局,1995年。
    《中國戲曲文化概論》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古代戲曲與東方文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蔡孟珍 《沈寵綏曲學探微》臺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
    《曲學探賾》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
    《曲韻與舞台唱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譚 帆、陸 煒 《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年。
    譚正璧 《話本與古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葉德均 《戲曲小說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丙、戲曲考述類
    王國維 《宋元戲曲考》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任 訥 《唐戲弄》(全兩冊)臺北:漢京出版社,1985年。
    金寧芬 《南戲研究變遷》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
    胡 忌 《宋金雜劇考》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俞為民 《宋元南戲考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宋元南戲考論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陶君起主編 《京劇劇目初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3年。
    曾永義 《明雜劇概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馮沅君 《孤本元明雜劇鈔本題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44年。
    錢南揚 《戲文概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中國劇目辭典擴編委員會主編 《中國劇目辭典:王森然遺稿》石家莊,河北教
    育出版社,1997年。
    丁、地方戲曲類
    王藝生、李斌、郭文燦主編 《豫劇傳統劇目匯釋》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6年。
    洛 地 《戲曲與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吳捷秋 《梨園戲藝術史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年。
    胡雪岡 《溫州南戲考述》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梁沛錦 《粵劇劇目通檢》香港,三聯書店,1985年。
    康保成 《儺戲藝術源流》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葉明生 《莆仙戲劇文化生態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志烈、陝西省藝所主編 《秦腔劇目初考》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劉念玆 《南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劉浩然 《泉腔南戲簡論》泉州:泉南文化雜誌社,1999年。
    福建省文化局編印 《福建戲曲傳統劇目索引》(共五輯)福建省文化局出版,1958-1960年。
    潮劇志編輯委員會主編 《潮劇志》汕頭,汕頭大學出版,1995年。
    戊、八仙信仰與文學研究類
    王漢民 《八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党芳莉 《八仙信仰與傳說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吳光正 《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北京:中華
    書局,2006年。
    己、道教與民間信仰類
    任繼愈 《中國道教史》台北:桂冠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任宗權 《道教科儀概覽》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沈武義 《道教神仙譜系》高雄:高雄道德院,2014 年。
    呂錘寬 《台灣的道教儀式與音樂》台北:學藝,1994年。
    吳亞魁 《江南全真道教》香港:中華書局,2006 年。
    范恩君 《道教神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黃海德 《天上人間——道教神仙譜系》台北︰大展出版社,2000年。
    詹鄞鑫 《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巫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謝聰輝、吳永猛合著 《台灣民間信仰儀式》台北:空大出版社。2005年。
    謝路軍 《中國道教源流》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年。
    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主編 《道教神仙信仰研究》台北:中華道統,2000 年。
    庚、道教文學研究類
    王漢民 《道教神仙戲曲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年。
    《戲曲與宗教文化論稿》台北:國家出版社,2014年。
    王嵩山 《扮仙與作戲》臺北:稻鄉書局,1998年。
    李豐楙 《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神話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 艷 《明清道教與戲劇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倪彩霞 《道教儀式與戲劇表演型態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童翊漢 《中國道教與戲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劉守華 《道教與中國民間文學》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8年。
    辛、其他類
    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著、李安宅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James George Frazer著、汪培基、徐育新、張澤石譯 《金枝:巫術與宗教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Victor Witter Turner著,趙玉燕等譯:《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曲六乙、錢茀 《中國儺文化通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
    伍國棟 《中國古代音樂》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
    祁連休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全三冊)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年。
    車錫倫主編 《中國寶卷總目》北京:北京燕山,2000年。
    吳 梅 《南北詞簡譜》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
    吳文科 《中國曲藝通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曾永義 《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齊濤主編 《中國民俗通志》(演藝志)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魯 迅 《中國小說史略》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
    劉蔭柏 《中國古代雜技》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
    劉 芹 《中國古代舞蹈》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
    鄭振鐸 《中國俗文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
    鄭 騫 《北曲新譜》臺北:藝文出版社,1973年。

    參、研究論文
    甲、期刊論文
    王漢民 〈八仙戲曲作品考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8年12月)。
    〈八仙戲曲及其文化意蘊〉,《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03年11月)。
    〈八仙與宋元明清之道教〉,《民族藝術》(2001年第1期)。
    〈八仙形象的形成與發展〉,《民族藝術》(2001年第1期)。
    王 琳 〈手抄本蒲松齡《八仙過海》戲考證〉,《蒲松齡研究》(2010年第4期)。
    王擎擎 〈論八仙文化的生成〉,《黑龍江史志》(2011年第4期)=。
    王廷琦 〈全真教與八仙關係初探〉,《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
    第4期)。
    王永寬 〈八仙傳說故事的文化底蘊探析〉,《中州學刊》(2007年第5期)。
    王若君 〈道教與閩南戲曲〉,《中國道教》(2003年第2期)。
    朱建明 〈王國維南戲論述之再認識——兼論宋戲文與元明南戲〉,《藝術百家》
    (2001年第1期)。
    朱越利 〈宋元士大夫與呂洞賓形象考論〉,《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年第4期)。
    汪曉雲 〈是戲劇還是儀式—論戲劇與儀式的分界〉,《上海大學學報》第14卷
    (2007年第1期)。
    余復生 〈宋雜劇斷送考辨〉,《天津音樂學報》(2006年第4期)。
    李 鵬 〈北雜劇與南戲文之不同劇本體製成因新探〉,《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
    (1997年第1期)。
    李亦園 〈台灣民俗信仰發展的趨勢〉,《民間信仰研討會論文集》(1982年)。
    杜立新 〈試論南戲發展及與北雜劇之關係〉,《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
    3期)。
    吳春彥 〈明代南戲的民間色彩〉,《藝術百家》(2007年第6期)。
    吳新雷 〈關於崑劇中的神道八仙戲〉,《中華戲曲》(2003年第2期)。
    吳 晟 〈宋代民間戲班說略〉,《戲曲藝術》(2003年第1期)。
    宋燕華 〈論元雜劇中神仙道化劇的度脫模式及其宗教意蘊〉,《瀋陽師範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林保淳 〈八仙法器異說考〉,收錄於陳益源主編《紀念婁子匡先生百歲冥誕之
    民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年)。
    段紅霞 〈宋元雜劇與南戲之比較〉,《戲劇文學》(2007年第7期)。
    柯香君 〈論明代之度脫劇——以明雜劇為主要討論範圍〉,《問學集》(2002年)。
    俞為民 〈南戲文本型態特徵及其演變〉,《戲劇藝術》(2007年第4期)。
    〈南戲的產生及其市民性〉,《戲劇藝術》(2005年第3期)。
    徐朔方 〈二十世紀南戲與傳奇研究回顧〉,《古典文學知識》(2003年第5期)。
    涂秀虹 〈論元明八仙戲〉,《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党芳莉 〈八仙研究綜述〉,《文史知識》(2000年第3期)。
    章啟明 〈論八仙戲的歷史演變——兼談溫州民間八仙戲的沿革與傳承〉,《吉林
    藝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張宏庸 〈桃柳的仙路歷程:談城南柳雜劇〉,《中外文學》(1976年)。
    張平仁 〈淺析元雜劇中神仙道化劇的既定性〉,《瀋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
    第2期)。
    張振謙 〈八仙早期成員徐神翁信仰考述〉,《宗教學研究》(2011年第3期)。
    曹 萌 〈論元代神仙道化劇的道家情懷〉,《古今藝文》(2008年2月)。
    陳玲玲 〈元明雜劇中的八仙〉,《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9年10月)。
    〈八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8 年12 月)。
    〈臺灣扮仙中的八仙〉,《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81 年6 月)。
    浦江清 〈八仙考〉,《清華學報》第11 卷(1936 年第1 期)。
    許艷文 〈元明文人南戲論要〉,《長沙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陳萬鼐 〈宋雜劇角色形象研究〉,《美育》第150期(2006年)。
    〈元雜劇中的八仙〉,《中央日報》副刊(1965年11月5日)。
    曾永義 〈簡論宗教與戲劇之關係——以儺戲寺廟劇場與元明清雜劇為論述內
    容〉,《人文中國學報》(2008年)。
    〈先秦至唐代「戲劇」與「戲曲小戲」劇目考述〉,《台大文史哲學報》
    第五十九期(2003年)。
    楊振良 〈由音樂結構試論諸宮調對南戲的影響〉,《宋代文學研究叢刊》
    (1996年第2期)。
    〈論南曲「合」唱〉,《國際人文年刊》(1996年第5期)。
    葉明生 〈南戲與俗文學〉,《福建藝術》(2005年第4期)。
    蒲生華 〈南戲中的民俗文化及其他〉,《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廖 奔 〈南戲體製變化二例〉,《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1期)。
    穆海亮 〈論南戲和北曲雜劇在形式體製上的差距及成因〉,《殷都學刊》(2005
    年第4期)。
    趙景深 〈八仙傳說〉,《東方雜誌》,第30卷第21期(1938年)。
    劉曉明 〈「南戲」本義與發源地考〉,《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劉枝萬 〈關於臺灣酬神劇〉,《臺灣文獻》第58 卷(2007 年第2 期)。
    歐明俊 〈神仙呂洞賓形象的演變過程〉,《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年第2期)。
    鄒鵬志 〈八仙研究綜述〉,《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乙、 學位論文
    碩士論文
    王安祈 《李玄玉劇曲十三種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年)。
    朱振威 《就劇場藝術學論儀式劇場觀演之關係》(中國文化大學藝術所碩士論
    文,2002年)。
    吳素娥 《八仙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0年)。
    林千惠 《北管扮仙戲「劇」與「樂」之研究——以「大醉八仙」、「三仙白」為
    例》(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碩士班碩士論文,2000年)。
    林素珠 《北管扮仙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所碩士論文,1998年)。
    張俐雯 《八仙故事淵源考述》(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玲玲 《八仙在元朝雜劇和台灣扮仙戲中的狀況》(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
    碩士論文,1978年)
    黃世文 《詹文贊福路「大醉八仙」排場研究》(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俗音樂所
    碩士論文,2006年)。
    楊庭頤 《清代以前的八仙圖像及其變化意涵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劉原州 《八仙得道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
    蔡憲忠 《現存元人度脫雜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6
    年)。

    博士論文
    文淑菁 《清代宮廷演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14年)。
    白以文 《晚明仙傳小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年)。
    林智莉 《明代宗教戲曲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年)。
    徐筱婷 《中國戲曲搬演習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8
    年)。
    張連強 《臺灣儀式戲劇及演出程式研究——以北管戲曲扮仙戲為例》(國立中
    央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4年)。
    羅錦堂 《現存元人雜劇本事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61
    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