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玉玫 Chang, Yu-May |
---|---|
論文名稱: |
國中國語文多元文化新住民議題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 A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New-Immigrant Issues Infusned into the Chinese Curriculum at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
口試委員: |
林綵岫
Lin, Tsai-Hsiu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湯仁燕 Tang, Ren-Yen |
口試日期: | 2022/07/0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領導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ducation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5 |
中文關鍵詞: | 多元文化教育 、新住民議題 、國中國語文 、行動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ew Immigrant Residents Issues, Chinese Language In Junior High School, Action Research |
研究方法: | 行動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828 |
論文種類: | 代替論文:專業實務報告(專業實務類) |
相關次數: | 點閱:119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社會近幾年來東南亞、中國等跨國婚姻持續開放,越來越多新住民子女進入國中小就讀。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109學年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學生數車超過三十萬人,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於此衍生出的教育問題及多元文化新住民議題的關注儼然是學校單位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的歷程,發展與實施一份國中國語文多元文化新住民議題教學的課程方案,藉以探究與瞭解本課程方案對於提升學生的新住民文化認知程度,覺察並降低學生對新住民的刻板印象與偏見,以及對不同文化族群的接納、尊重、包容的學習成果。
研究結論如下:
一、多元文化新住民課程方案發展是持續性滾動修正與調整的歷程
二、學生在多元文化新住民議題的知、情、技,特別是情意態度方面有顯著提升
三、新住民議題課程行動研究覺醒教師多元文化意識並提升專業素養
In recent years, Taiwanese society has continued to open up for cross-nation marriag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so more and more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 residents have entered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for study.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the 2010 academic year, the number of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 residents in all schools exceeded 300,000 and it is a trend increasing every year. The educational issues and multicultural new immigrant resident topics have been drawn attention by all school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can not be neglected.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a curriculum scheme allowing the topic of multicultural new residents entering int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ction research so as to explore and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is curriculum scheme on improving students cultural recognition of new immigrant residents, reducing students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s of new immigrant residents, and learning acceptance, respect and tolerance toward different cultural residents.
The results of follows:1.The new resident curriculum plan is a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ntinuous rolling revision and adjustment.2.Students have grown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multicultural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skill behavior of new resident issues.3.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new resident issues int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t helps teachers to diversify professional growth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一、中文部分
毛宣晴(2011)。多元文化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以一位山區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王碧君(2015)。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養問題與改善建議。臺灣教育,695,21–28。
石淑慧(2001)。教育、階級複製與數位差距。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8,15–16。
吳文龍(2020)。議題如何教與學?以議題融入課程的策略方法。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200。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content_no=3517&edm_no
=200&eg_name=%E7%A0%94%E7%A9%B6%E7%B4%80%E8%A6%81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名詞解釋:價值澄清法。教育研究月刊,107,160。
吳雅玲(2009)。以社會階級為主題之幼兒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發展。課程與教學季刊,12(2),47–76。https://doi:10.6384/CIQ.200904.0047
呂美慧(2012)。多元文化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
1453894/
宋明順(2000)。刻板印象。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
1306182/
李淑菁(2016)。反歧視教育。載於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編),多元文化教育,(166-186頁)。高等教育。
李育維(2018)。多元文化課程對提升學生多元文化素養之研究-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課程設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李家宜(2016)。國中特教班階級議題融入職業教育之多元文化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阮孝齊(2019)。各國面對多元文化教育之挑戰及主要作為。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187。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3&edm_no=187&
content_no=3306
周淑卿(2000)。文化符碼。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detail/
1303227/
林欣宜(2021)。刻板印象與外語課程。臺德學刊,28,139–157。
林明幟(1999)。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l),83-102。http://dx.doi.org/10.6384/CIQ.199901.0083
林雁筑(2008)。國小多元文化融入式課程實施之可能性初探-以台灣新移民女性族群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施懿玲、黃佳慧、陳郁秀(2020)。公共電視對臺灣新住民文化認同發展的影響。東方學報,41,84-95。https://doi:10.29421/JTDU.202012_(41).0007
高婉貞(2009)。國中學生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以新移民族群議題及其相關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徐世琛、李美枝(2002)。少數族群之族群認同與個人整體自尊的關係:以卑南族青少年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4(2),263-278。
孫以柔(2021)。國中階段新移民課程方案發展之個案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8),238-263。
莊耀嘉(2003)。族群與偏見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社會認同理論的檢驗。本土心理學研究,20,73–104。
莊采珂(1999)。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教育部(2020)。多元文化教育。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98-102。
張民杰(2001)。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五南。
張建成(2014)。再論多元文化教育的困境。教育研究集刊,60(3),111–128。
張美瑤(2009)。多元文化教育改革之省思。正修通識教育學報,6,321–340。
張蓓琳(2009)。閱聽人眼中的東南亞新移民女性: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與新移民族群認知的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張嘉育、黃政傑(2007)。台灣新移民子女教育課題與方向—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之重建。課程與教學季刊,10(1),1–20。https://doi:10.6384/CIQ.200701.0001
康維珍(2018)。多元文化議題融入國中七年級公民課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許卉儀(2009)。減低偏見之教學研究---以新移民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黃純敏(2014)。轉化的力量: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學富。
黃志豪、劉惠元(2008)。議題中心教學法之結構性爭論模式應用於國小環境教育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2(1),21-50。
黃政傑(1996)。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師大書苑。
曾華源、李仰慈(2010)。族群和諧與社會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0,17-30。
單文經(1993)。在班級中營造多元文化教育環境的策略。多元文化教育,427-458。臺灣書店。
董秀蘭(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在國中法治教育課程的應用:結構性爭論模式的實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2),53-64。
董慧琴(2014)。國民中學教師多元文化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http://dx.doi.org/10.6840/CYCU.2014.00132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https://www.naer.edu.tw/
PageSyllabus?fid=52
教育部(2020)。108學年度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就學概況。教育部統計處。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5AD02&sms=26FB481681F7B203&s=4C810A112728CC60
陳伯璋(2009)。當前多元文化教育實踐與省思─兼論新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能。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1-16。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五南。
陳美芝(2011)。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新移民族群意象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美靜(2012)。國民小學六年級實施新移民文化課程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20)。108學年度新北市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概況分析。教育部統計。https://reurl.cc/02EZVK
葉韋君(2019)。媒體再現:真實建構與認同塑造。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教師參考手冊。53-69。
詹昭能(2000)。偏見。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
1309126/
詹寶菁、范君綺(2016)。新北市多元文化繪本中新住民族群意象之探究。國教新知,63(3),38–54。https://doi:10.6701/TEEJ.201609_63(3).0004
劉若蘭(2006)。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多元族群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的發展。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307-338。
鍾佩怡(2012)。社會差異作為多元文化教育起點—轉化、理解與認同的實踐。文化研究月報,124。https://doi:10.7012/CSM.201201.0017
譚光鼎(2000)。文化再製。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detail/
1303214/
譚光鼎(2000)。社會再製。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detail/
1306765/
譚光鼎(2005)。族群關係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慧,多元文化教育,(113-135頁)。國立空中大學。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2008)。多元文化教育。高等教育。
譚凱銘(2017)。族群議題融入國小客語教學之多元文化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蘇明進(2021年10月13日)。我們都覺得同理心很重要,但要如何教孩子同理心。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076
二、英文部分
Banks, J.A. (1993). A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form. In J. A. Bank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pp.195-214.) Boston, MA: Allyn & Bacon.
Nieto, S. (2003). Becoming Sociocultural Mediators: What All Educators Can Learn from Bilingual and ESL Teachers. Issues in Teacher Education, 26(2), 129-141.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99-514.
Nieto, S. (2003). Lessons from Students on Creating a Chance to Dream. In S.
Plaut & N. S. Sharkey (Eds.),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Bridging the Divide
(pp. 175-211). Cambridge, MA: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Wellman, B. (1983) Network Analysis: Some Basic Principles. Sociological Theory, 1, 155-200. https://doi.org/10.2307/20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