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顧心田
論文名稱: 回家:一位外省第二代與新移民之子的敘說探究
Returning Home: A Narrative Inquiry of a Child of Mainlander and New Immigrant in Taiwan.
指導教授: 李佩怡
Li, Pei-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7
中文關鍵詞: 榮民新移民外省第二代新移民之子自我敘說
英文關鍵詞: Veterans, New immigrants, Second-generation-mainlander, New immigrant children, Self-narrativ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77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這本論文,是研究者透過敘說探究認識父母、靠近自己的旅程。我的父親為1949年隨政府來台的榮民,母親為1980年代來台的印尼新移民,兩人成家至今已三十一年。透過自身成長故事的敘說,與父母親的故事的相會,呈現出家庭故事的多重樣貌。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敘說研究方法為典範,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為我的生命故事。故事描繪了一位外省第二代與新移民之子的成長經驗,並從中認回自己的內在需要、對父親老化與死亡的恐懼、對父母家鄉的想像、孤單感,以及離家發展與返家照顧的內在拉扯。
    第二部份為媽媽的生命故事。故事描述一位女性在印尼經歷了排華運動、重男輕女的文化後,勇敢為自己的未來與幸福出走台灣。來台後,結婚生子,透過持續在職場的努力維繫家庭生計,同時愛著台灣與印尼兩地的家人。
      第三部份為爸爸的生命故事。爸爸的生命故事因失智症影響,透過本人口述,輔以重要他人訪談及書信資料完成。故事描寫一位男性,在戰爭的時代背景下選擇從軍輾轉來台,與家人分隔四十年後返鄉探親,探親二十四年後在台灣與大陸親人相逢的歷程。
      我在三段故事中重新認識自己的父親與母親,進而理解串聯三個人的情感與鄉愁。同時透過故事所處的歷史、政治與社會脈絡,找回自己對於父母親故鄉的好奇與關懷。進一步,研究者產生行動,與母親一起認識印尼的歷史文化、透過書信與大陸親人連絡、到上海與父親故事的場景相遇,與父母親有了更親近的關係。
      這篇論文,不只是研究者回家的旅途,同時也是一個溫柔的窗口,提供讀者認識外省人、新移民及其孩子在台灣生活的故事。

    This study is my personal journey of understanding my parents and getting closer to myself through self-narrative inquiry. And this, also, is the story of my family.
    With narr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thesis reveals personal life stories of mine and my parents, a male veteran retreating from Mainland China in 1949 and a female new immigrant coming from Indonesia in 1980s. By immersing myself into these stories, I start to understand my parents with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contexts. Furthermore, through narrating my life story and encountering stories of my parents, I , as a second-generation-mainlander as well as a new immigrant child in Taiwan, present multiplicity of my family and remak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my parents.
    This thesis not only represents my journey of returning home but still provides readers a tender perspectiv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life experience of a mainlander, a new immigrant, and their children in Taiwan.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寫故事的念頭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寫故事的心願 6 第二章 研究方法 7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形成 7 第二節 接觸故事的歷程 10 第三章 心田的故事 15 第一節 童年 15 第二節 中學 26 第三節 大學 39 第四節 碩士班與高中教職 51 第五節 擁抱我的故事:初識 64 第四章 聽媽媽說故事 85 第一節 出生~13 歲,在大自然裡,勤勞而停不下來的童年 87 第二節 14~26歲,如果人生有酸甜苦辣,除了甜,我都嚐到了 90 第三節 27~39歲,欣賞鳥兒尋找食物 97 第四節 40~52歲,春天裡枯掉的葉子 104 第五節 53~60歲,腳步慢下來,把心放在家裡,放在先生身上 110 第五章 尋找爸爸的故事 115 第一節 爸爸的記憶拼圖 116 第二節 尋找拼圖的過程 139 第三節 拼圖完成,定睛觀看 144 第六章 回顧,自我敘說的旅程 157 第一節 擁抱我的故事:再見 157 第二節 回首:自我敘說的檢核 173 第三節 回首:寫故事的過程 176 第四節 當我們一起走過 184 第七章 與讀者的初次見面 189 第一節 2014年6月16日 189 第二節 我有什麼不一樣? 192 第三節 我想告訴讀者什麼? 197 參考文獻 203 附錄 207 附錄一 家庭與歷史事件時代對照表 207

    丁興祥(2012)。自我敘說研究:一種另類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56,15-18。
    方美珠(2011)。從冷漠到關懷:分離台海兩岸家人關係之自我敘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13a)。本會沿革。取自http://www.vac.gov.tw/content/index.asp?pno=54,2013年8月28日。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13b)。101年榮民婚姻狀況統計分析。取自http://www.vac.gov.tw/files/101年榮民婚姻狀況統計分析2.doc,2013年9月6日。
    吳忻怡(2011)。昨日的喧嘩:眷村文學與眷村。載於張翰璧(主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3-33)。臺北市:群學。
    吳明季(2010)。三重失落的話語:花蓮外省老兵的流亡處境及其論述。載於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1-48)。臺北市:群學。
    吳佳臻(2013)。這幾年,新移民姊妹教我的二三事。臺灣人權學刊,2(1),169-177。
    吳耀明(2004)。從社會流動現象看學校教育功能。師友月刊,442,32-35。
    利亮時、賴郁如(2012)。臺灣印尼客僑的歸屬經驗。臺灣東南亞學刊,9(2),109-132。
    李美賢(2012)。印尼史:異中求同的海上神鷹。臺北市:三民。
    李雲漢(2013)。中國近代史。臺北市:三民。
    李廣均(2010)。沒有人知道龔伯伯去了哪裡。載於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IX-XXX)。臺北市:群學。
    林上能(2010)。認識你的第二十四年:一個兒子的敘說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林平(2010)。家鄉中的異客:新移民的雙重困境。載於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301-330)。臺北市:群學。
    林秋芬(2010)。家與枷:老榮民與罹患精神疾病配偶的婚姻與家庭。載於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99-135)。臺北市:群學。
    林桶法(2009)。1949大撤退。臺北市:聯經。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臺北市:心靈工坊。
    周志建(2013)。擁抱不完美:認回自己的故事療癒之旅。臺北市:心靈工坊。
    尚道明(2010)。眷村居民的國家認同。載於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3-30)。臺北市:群學。
    金樹人(2002)。我的對話。應用心理研究,16,76-78。
    金樹人(2014)。如是 深戲:觀.諮商.美學。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范信賢(2013)。敘事探究的社會學想像:個體經驗與社會脈絡的交織。課程與教學季刊,16(1),139-158。
    范雲(2006)。一磚一瓦,重建外省族群的草根記憶。載於外省臺灣人協會(策劃),流離記意-無法記達的家書(243-246)。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柳慧燕(2011)。想我眷村的朋友們:一個台灣囝仔的眷村探險記。載於張翰璧(主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215-250)。臺北市:群學。
    高有智(2011)。眷村文化保存工作者群像。載於張翰璧(主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289-320)。臺北市:群學。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38(7),75-95。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夏黎明(2002)。國家支配、個人遭逢與池上平原三個外省榮民的地方認同。東臺灣研究,7,45-66。
    夏曉鵑(2005)。解開面對新移民的焦慮。學生輔導,97,6-27。
    孫鴻業(2010)。「外省人」第二代的國家認同。載於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31-74)。臺北市:群學。
    陳力生(2013)。台海兩岸悲歡離合。臺北市:黎明文化。
    陳莞茹(2012)。看不見的存在,檢視學校中對新移民子女的偏見。臺灣教育研究月刊,1(8),35-37。
    陳芳明(2008)。歸鄉如夢,尋鄉有夢。載於外省臺灣人協會(策劃),鄉關處處-外省人返鄉探親照片故事書(16-18)。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黃克先(2010)。當披覆土地、家族的屋頂被掀開之際-外省第一代與基督宗教的選擇性親近。載於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137-172)。臺北市:群學。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黃惠珍(2008)。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錦敦(2014)。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臺北市:張老師。
    張茂桂(2008)。返鄉路迢迢。載於外省臺灣人協會(策劃),鄉關處處-外省人返鄉探親照片故事書(11-15)。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張逸蕙(2011)。我的父親是老兵:一段靠近與認識榮民父親的敘說旅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翰璧(2011)。一二三、到台灣:扶桑花與家園想像。載於張翰璧(主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IX-XXI)。臺北市:群學。
    郭敬明(2012)。小時代1.0:折紙時代。臺北市:本事文化。
    曹銘宗(2013)。臺灣史新聞。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幾米(2000)。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臺北市:大塊文化。
    幾米(2002)。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臺北市:大塊文化。
    曾淑惠(2010)。臺灣文學中的老兵形象。載於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207-245)。臺北市:群學。
    游琇雅(2013)。藝術治療對新移民子女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影響探究。家庭教育雙月刊,42,32-38。
    曾寶瑩(2010)。同性戀主體與家庭關係互動歷程探索。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佳嫻(2010)。過氣貴族?孤臣遺民?談白先勇與李渝小說內的「高階外省人」。載於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173-206)。臺北市:群學。
    廖如芬(2010)。流離、返鄉與回「家」。載於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49-74)。臺北市:群學。
    劉映蘭(2012)。蕃薯園裡的老芋仔:一個外省人的『家』之敘說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鄧明宇(2005)。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賴念華(2005)。從自我敘說到助人工作者的反思。應用心理研究,26,24-26。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市:濤石文化。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ive. Thousand Oaks, CA: 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