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育臻 |
---|---|
論文名稱: |
台灣糖業「米糖相剋」問題的空間差異(1895-1954) |
指導教授: | 施添福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4 |
中文關鍵詞: | 米價比準法 、米糖相剋 、分糖法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98 下載:2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米價比準法」作為論述的切入點,以之作為「米糖相剋」問題或現象發生的指標,原因是,製糖會社只有在推廣植蔗遇到農民偏向種稻的情況下,才會實施「米價比準法」藉以向農民保證植蔗的收益不低於種稻。
本文發現,就空間而言,「米價比準法」主要只在中北部的製糖所實施,特別是台中州的製糖所,其餘除了東洋製糖少數幾年在台南州舊有埤圳灌溉的水田原料區施行外,台南州和高雄州都不曾有製糖所實施過「米價比準法」,因此,顯然中北部才是「米糖相剋」問題較嚴重的地區,特別是中部,而南部的製糖會社除了零星的水田原料區外,則沒有「米糖相剋」的現象。
而「米糖相剋」問題或現象之所以有空間差異,乃在於自然環境和水利設施的影響。
台中州由於擁有四條大河的沖積平原,地形和土壤條件良好,氣候介於南北部之間,降雨的集中率低於南部,作物需求的氣溫又高於北部,加以東邊的多重山脈使得颱風的危害減至最輕,而濁水溪、大甲溪、烏溪和大安溪的流貫,帶來豐富水源,早在康熙年間漢人即築圳引水,築成清代規模最大的水利設施—八堡圳,因此是臺灣最重要的產米區。從農民的角度來看,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大部分農民是偏愛種水稻的,所以台中州成為「米糖相剋」問題的主要發生空間。
台南州雖然擁有臺灣面積最大的嘉南平原,但受限於降水和水文條件的不利,河川雖多卻多為小河,水量不足以維持長年的灌溉需求,自清代以來即是臺灣水利設施最弱的地區,由於缺水,使得許多土地成為鹽分地或看天田,大部分的土地只能從事旱作。台南州的製糖會社,儘管收購價格低於台中州,但因為農民別無選擇,所以這裡的製糖會社就不用實施「米價比準法」。
臺灣的「米糖相剋」問題係來自於殖民母國既要臺灣的糖又需要臺灣的米,而這在蓬萊米栽培普及後更激化了其嚴重性,以致在耕地有限的臺灣島內展開了「米糖相剋」現象,亦即「米糖相剋」問題的根源是殖民政府本身的矛盾所致。
因此隨著殖民政府的政策,台中州成為日治時代米蔗拉扯的場域,而這兩股力量則隨著以下五個事件產生推擠:1.蔗作的北進擴展;2.蓬萊米栽培普及;3.總督府抑制臺灣米作;4.戰爭需求糖業供應酒精;5.戰事需求米作供應糧食。
反觀台南州,由於水利不佳,原本沒有「米糖相剋」問題,但嘉南大圳的興築浮現了台南州的「米糖相剋」現象,但由於水量不足,嘉南大圳灌溉區必須採行三年輪作制,所以原本因水浮現的相剋問題,又因為三年輪作制而獲得緩衝。
戰後初期,臺灣糖業由「臺灣糖業公司」獨家經營,對外的問題是台糖只能靠外銷,而國際糖價一直不好;對內的問題則是來自國民政府政策的掣肘,以及本身實施「分糖法」的弊病。因為民國三十八年大批軍民撤退來台,臺灣人口迅急增加,國民政府為保障糧食供應,下令台糖公司植蔗面積不得超過十萬公頃,又規定台糖公司的外銷糖必須以官價結匯,其結果使台糖公司缺乏營運周轉資金,分糖法收購農民糖價不能提高,又引致推廣植蔗的困難。在這些政策下,台糖公司經營陷入困境,只好關閉一間間糖廠,主要先關閉中北部的糖廠。
台糖公司採用「分糖法」來收購農民的甘蔗,但這個方法有許多瑕疵,例如全省統一的收購價錢,以及以平均製糖率來計算農民應得糖款,都是無法就區域差異來因應的問題,難免造成不公平而減少農民植蔗的興趣,特別是水田區的農民。
此外,嘉南大圳的三年輪作制在戰爭時沒有嚴格執行,戰後又久久不能恢復,甘蔗的耕種率一直很低,而水稻和雜作區則凌駕甘蔗之上,這也造成台糖公司收購原料的困難。
就這樣,戰後初期台糖公司在內外交迫下,共關閉了九家中北部的糖廠,很明顯地,日治時代成為米蔗拉扯場域的台中地區,如今甘蔗已從中敗退,而主要成為米作勢力區了;日治時代因為三年輪作制度而得已獲得緩衝的台南地區,也因為三年輪作制的破壞,而取代台中地區成為米蔗拉扯的場域。
戰後初期米蔗拉扯場域的南移,顯示「米糖相剋」問題的嚴重,而「米糖相剋」問題的根源則來自國民政府對糧食供應的偏執。
1. 史料
臺糖公司編
1976 《臺糖三十年發展史》。臺北: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省糧食局編
1962 《中華民國臺灣省十六年來之糧政》。臺北:臺灣省政府印刷廠。
薛月順編
1995 《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臺灣經濟建設(中)》。臺北:國史館。
周鍾瑄
1962 《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 專著
石再添主編
1991 《臺灣地理概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朱文伯
1974 《臺灣農業問題》。臺北:民主潮社。
吳密察
1994 《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林明德
1993 《日本史》。臺北:三民書局。
林朝棨
1957 《臺灣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柯志明
2003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照彥著,李明峻譯
1993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
涂順從
1997 《鹽水製糖—岸內糖廠人文生態》。新營: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張季熙
1958 《臺灣糖業復興史》。臺北:臺灣糖業公司。
張宗漢
1980 《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漢裕
1984 《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張漢裕博士文集(一)》。臺北:張漢裕博士文集出版委員會。
張漢裕等
1953 《臺灣米糖比價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華松年
1984 《臺灣糧政史—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正祥
1960 《臺灣地誌-中冊》。臺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
陳鴻圖
1996 《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臺北:國史館。
黃登忠
1987 《四十年來之臺灣糧政》。臺北:大嘉印刷。
富田芳郎作,李根源譯
1955 《臺灣鄉鎮地理學的研究》。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劉士永
1996 《光復初期臺灣經濟政策的檢討》。板橋:稻鄉出版社。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
1995 《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
盧守耕
1956 《稻作學》。臺北:正中書局。
謝森中
1953 《臺灣之糖米競爭》。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3. 學位論文
王怡方
1999 《日治時代虎尾市街的出現與成長》,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俊傑
1996 《米價比準法之檢討:日治時期甘蔗栽培契約》,臺大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鎮宇
1997 《嘉南大圳的成本效益分析》,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思佳
1997 《臺灣糖業發展和地方特性之形塑—以高雄縣橋頭鄉為例》,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榮原
2001 《省思「米糖相剋」》,清大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雲萍
1994 《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嘉南大圳—以日據時期為中心》,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兆偉
1993 《國民政府與臺灣糖業‧1945-1953》,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貞
1997 《嘉南大圳之經濟效益分析》,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彥珣
1993 《戰後與日治時期臺灣原料甘蔗契約買收制度之研究》,臺大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瑾霖
1998 《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研討會、期刊論文
王崧興
1975 〈八堡圳與臺灣中部的開發〉,《臺灣文獻》第26卷第4期,頁42-49。
古慧雯、吳聰敏
1996 〈論「米糖相剋」〉,《經濟論文叢刊》第24卷第2期,頁173-204。
吳文星
2000 〈八田與一對臺灣土地改良之看法〉,《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28期,頁159-170。
吳聰敏
1996 〈臺灣糖業帝國的沒落:從甘蔗原料收購制度的角度觀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997 〈1945-1949年國民政府對臺灣的經濟政策〉,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林崇仁、楊三和
1997 〈臺灣糖業的發展與演變〉,《臺灣文獻》第48卷第2期,頁39-71。
林滿紅
1979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研究之綜合評介〉,《史學評論》第1期,頁161-209。
芝田三男、磯田謙雄著,于景讓譯
1950 〈臺灣之水利問題〉,《臺灣銀行季刊》第3卷第3期,頁1-67。
施添福
1994 〈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發表於「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
1995 〈日治時代臺灣東部的熱帶栽培業和區域發展〉,發表於「臺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
柯志明
1988 〈農民與資本主義:日據時代臺灣的家庭小農與糖業資本〉,《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6期,頁51-84。
1990 〈所謂的“米糖相剋”問題—日據臺灣殖民發展研究的再思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3、4期,頁75-126。
1992 〈殖民經濟發展與階級支配結構—日據臺灣米糖相剋體制的危機與重構(1925-1942)〉《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頁195-272。
1993 〈「米糖相剋」問題與臺灣農民〉,收於宋光宇編《臺灣經驗(一)--歷史經濟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頁235-250。
柯志明、Mark Selden
1988 〈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以社會主義中國與資本主義臺灣為案例之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頁11-51。
孫鐵齋
1956 〈臺灣嘉南大圳輪作制度之初步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8卷第4期,頁164-177。。
1954 〈臺灣糖業契約原料收買制度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7卷第1期,頁65-83。
1960 〈臺灣農民糖收購問題之檢討〉,《臺灣銀行季刊》第9卷第2期,頁85-97。
曹永和
1980 〈明鄭時期以前之臺灣〉,《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頁39-98。
陳培源
1999 〈臺灣地形區劃分新議〉,《「20世紀臺灣地區地球科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系列研討會(一):臺灣的大地構造》,頁208-214。
梁華璜
1974 〈日本併吞臺灣的醞釀及其動機〉,《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1號,頁139-164。
盛清沂
1980 〈明鄭的內治〉,《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頁125-162。
莊英章、陳運棟
1983 〈清末臺灣北部中港溪流域的糖廍經營與社會發展:頭份陳家的個案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6期,頁59-110。
黃紹恆
1996 〈從對糖業之投資看日俄戰爭前後臺灣人資本的動向〉,《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3期,頁83-145。
1995 〈明治後期日本製糖業的「雙重構造」〉,《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2卷第1期,頁79-109。
楊乃藩
1956 〈臺灣之製糖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8卷第4期,頁1-23。
臺糖經濟研究室 1947 〈光復以來之臺灣糖業〉,《臺灣糖業季刊》創刊號,頁233-240。
瞿宛文
1990 〈對柯志明「所謂的‘米糖相剋’問題」的一些意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3、4期,頁127-129。
魏廉思作,吳育臻譯
1997 〈糖業:臺灣發展的甜劑〉,《環境與世界》第1期,頁19-39。
5. 報紙、臺糖通訊
西流
1947 〈糖業詞彙〉,《臺糖通訊》第1卷第7期,頁26-28。
1947 〈糖業詞彙二〉,《臺糖通訊》第1卷第8期,頁19-22。
沈鎮南
1948 〈臺灣糖業公司土地問題概述〉,《台糖通訊》第3卷第14期,頁2-10。
1950 〈臺灣糖業的新興環境與今後的努力〉,《台糖通訊》第6卷第6期,頁2-3。
耐煩
1951 〈四十年度公司會議側寫〉,《台糖通訊》第8卷第16期,頁20-24。
掌有南
1951 〈挽救台糖〉,《台糖通訊》第9卷第12期,頁2-5。
楊乃藩
1950 〈訪問卅六廠農務課長(下)〉,《台糖通訊》第6卷第17期,頁27-29。
1950 〈訪問卅六廠農務課長(上)〉,《台糖通訊》第6卷第16期,頁21-23。
1951 〈中部屐痕(一)〉,《台糖通訊》第9卷第15期,頁8-10。
1951 〈中部屐痕(二)〉,《台糖通訊》第9卷第16期,頁4-7。
1951 〈外銷糖應照新議價結匯〉,《台糖通訊》第8卷第12期,頁1。
1952 〈中部屐痕(六)〉,《台糖通訊》第10卷第4期,頁9-12。
1952〈中部屐痕(五)〉,《臺糖通訊》第10卷第2期,頁3-7。
1953〈南臺走馬(一)〉,《臺糖通訊》第12卷第3期,頁23-24。
1953〈嘉南初覿(一)〉,《臺糖通訊》第13卷第13期,頁6-8。
楊繼曾
1951〈臺灣糖業政策的檢討—資委會第二次月會演講辭〉,《台糖通訊》第9卷第6期,頁2-3。
1953〈糖米比價問題〉,《臺糖通訊》第12卷15期,頁2-5。
劉淦芝
1951〈臺糖農務問題的新檢討〉,《臺糖通訊》第8卷第10期,頁2-6。
1948 〈小言—臺灣糖業之消長〉,《臺糖通訊》第3卷第2期,頁1。
1948 〈小言—米糖相剋現象之形成及糖業今後之對策〉,《臺糖通訊》第3卷第10期,頁1。
1949 〈小言—分糖之準備〉,《臺糖通訊》第5卷第15期,頁1。
1950 〈本公司三十九年度生產暨業務計畫〉,《台糖通訊》第6卷第1期,頁2。
1950 〈小言—蔗農救濟方法決定〉,《臺糖通訊》第6卷第9期,頁1。
1951 〈新營當局訪問蔗農〉,《台糖通訊》第8卷第2期,頁28。
1951 〈小言--公司會議之收穫〉,《臺糖通訊》第8卷第14期,頁1。
1952 〈小言—維護蔗農利益又進一步〉,《臺糖通訊》第11卷第3期,頁1。
1952 〈斗六廠應地方要求 增設竹山原料區〉,《臺糖通訊》第11卷第8期,頁17。
1952 〈小言—蔗農之要求〉,《台糖通訊》第11卷第17期,頁1。
1953 〈溪州簡介〉,《台糖通訊》第12卷第18期,頁10-12。
1953 〈台中總廠全貌〉,《台糖通訊》第12卷第4期,頁6-7。
1953 〈小言—推廣宿根〉,《臺糖通訊》第13卷第14期,頁1。
1953 〈糖米差價補償債券 訂本月起開始發放〉,《臺糖通訊》第13卷第16期,頁23。
6. 統計資料
1952 《台灣糧食統計要覽》。台北:台灣省糧食局主計室。
二、 日文部分
1. 史料
原熙
1897 〈糖業調查書〉,《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37卷12門,明治30年)。
1908 《臺灣糖業一班》。臺南:臨時臺灣糖務局。
1912 《移出米概況》。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18 《臺中廳水利梗概》。臺中:臺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
1918 《南投廳行政事務並管內概況報告書》。南投:南投廳編,成文重印。
1921 《嘉南大圳》。嘉義: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
1923 《台南州概況》。台南市:台南州役所,成文重印。
1926 《臺灣米》。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27 《臺灣糖業概觀》。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
1927 《臺灣糖業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30 《高雄州水利梗概》。高雄:高雄州役所。
1932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七年》。臺中:臺中州役所,成文重印。
1934 《南部臺灣誌》。台南:台南州共榮會,南天書局重印。
1935 《臺灣糖業》。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35 《熱帶產業調查會—糖業關調查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
1937 《糖業便覽 第壹卷 糖業家必攜參考資料》。東京:製糖研究會。
1942 《臺灣主要農作物耕種梗概調查》。臺北市:臺灣農會。
1942 《台中州水利梗概》。台中州:產業部土地改良課。
1942 《臺灣食糧年鑑》。臺北:米穀食料新聞社臺灣支局。
1944 《臺灣農家便覽》。臺北:臺灣農友會。
2. 專著
大間知治雄
1939 《米穀管理臺灣產業新使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小野文英
1930 《臺灣糖業製糖會社》。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
小野岐、杉野嘉助
1920 《氣象蔗作》。臺南:臺南新報社印刷部。
川野重任
1941 《臺灣米穀經濟論》。東京:有斐閣。
井出季和太
1937 《臺灣治績志》。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古川勝三(陳榮周譯)
2001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臺北:前衛出版社。
左左英彥
1928 《臺灣之產業其取引》。臺北:臺南新報社臺北印刷所。
左藤吉治郎
1926 《臺灣糖業全誌—會社篇》。臺北:臺灣新聞社。
平山勳
1935 《臺灣糖業論》。臺北:臺灣通信社發行。
矢內原忠雄
1988 《帝國主義下臺灣》。東京:岩波書店。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
1985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
伊藤重郎
1939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史》。東京:共同印刷株式會社。
江夏英藏
1930 《臺灣米研究》。臺北:臺灣米研究會。
西田龍八
1934 《臺灣米》。東京:東京米穀商品取引所檢查課。
杉目妙光
1934 《臺中州鄉土地誌》。臺中:盛文社,成文於1985年重印。
杉野嘉助
1919 《臺灣商工十年史》。臺北:臺北印刷株式會社。
1930 《臺灣糖業年鑑》。臺北:臺灣通信社發行。
岡野喜一郎
1937 《糖業強化》。台中:臺灣新聞社。
枝德二
1930 《嘉南大圳新社事業概要》。嘉義: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
相良捨男
1919 《經濟上見臺灣糖業》。東京:東洋印刷株式會社。
宮川次郎
1913 《臺灣糖業批判》。東京:糖業研究會發行。
1938 《國策糖業讀本》。臺北:臺灣糖業研究會編。
根岸勉治
1942 《南方農業問題》。東京:日本評論社。
高橋龜吉
1937 《現代臺灣經濟論》。東京:千倉書房。
菅井博愛
1911 《臺灣甘蔗栽培法》。東京:警醒社書店。
楊肇嘉
1931 《嘉南大圳問題》。東京:臺灣問題研究會。
劉明電
1940 《台灣米穀政策檢討》。東京:岩波書局。
稻田昌植
1921 《臺灣糖業政策》。臺北:拓殖局。
澤全雄
1917 《製糖會社要鑑》。東京:博文館印刷所。
梶原通好
1932 《臺灣農業論》。台北:新高堂書店。
3. 期刊、論文
八田與一
1940 〈臺灣土木事業今昔〉,《臺灣水利》第10卷第5號,頁86-92。
大林文夫
1943 〈決戰台灣糖業論〉,《台灣時報》昭和18年10月號,頁57-61。
山本豐
1934 〈台南州下鹽分地改良對所感〉,《臺灣水利》第4卷第1號,頁109-118。
山田權三郎
1918 〈甘蔗原料賣買法改正必要〉,《糖業》第5年第2號,頁7-9。
永山止米郎
1930 〈嘉南大圳三年輪作徹底〉,《糖業》第17年第4號,頁4-5。
田代豐
1945 〈沈默續台灣糖業〉,《台灣時報》昭和20年1月號,頁59-66。
伊藤勝治
1920 〈移入內地米內地種水稻栽培獎勵〉,《臺灣農事報》第14年第8號,頁9-13。
有安龍太郎
1934 〈嘉南大圳區域內於鹽分地改良就(一)〉,《臺灣水利》第4卷第4號,頁46-71。
岩木龜彥
1922 〈甘蔗耕作支配要因就〉,《臺灣農事報》第16年第8號,頁21-28。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
1933-1934 〈嘉南大圳通水後於土地利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第322-327號。
長曾我部重親
1926 〈臺灣糖業發達全史〉,《臺灣糖業全誌—時代篇》。臺北:臺灣新聞社,頁1-22。
前田與三郎
1924 〈本島中部地方勃興內地種米作蔗作協調批判〉,《臺灣農事報》第18年第11號,頁20-25。
降矢壽
1934 〈三年輪作問題雜考〉,《臺灣水利》第4卷第5號,頁15-27。
宮川次郎
1914 〈發刊辭--机上〉,《糖業》第1號,卷首。
根岸勉治
1943 〈臺灣輪作農業稻蔗相剋統制〉,《臺灣經濟年報》,頁304-327。
張有輩
1938 〈糊仔甘蔗〉,《臺灣農事報》第34年第3、4號,頁1-28。
維摩居士
1943 〈台灣糖業變貌過程〉,《台灣時報》昭和18年4月號,頁64-71。
澁古紀三郎
1916 〈看天田關研究〉,《臺灣農事報》第10年第10號,頁19-28。
臺灣新聞社編輯局
1926 〈中部臺灣水田蔗作史〉,《臺灣糖業全誌—時代篇》。臺北:臺灣新聞社,頁24-28。
豬口誠
1934 〈台南州下水利特異性農事經營改善〉,《臺灣水利》第4卷第5號,頁8-14。
濱口榮次郎
1941 〈糖業〉,《臺灣經濟年報》,頁169-196。
藤黑總左衛門
1934 〈嘉南大圳事業齎影響〉,《臺灣水利》第4卷第1號,頁7-10。
1936 〈南部臺灣產業的使命嘉南大圳〉,《臺灣時報》昭和11年3月號,頁1-8。
4. 報紙
〈米價稍平〉,《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大正2年(1913)3月11日。
〈南日蔗作獎勵〉,《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年(1913)4月1日。
〈耕地調查〉,《臺灣日日新報》二版。大正5年(1916)12月24、25日。
〈蔗農愛〉,《臺灣日日新報》二版。大正6年(1917)1月16日。
〈糖業地迴〉,《臺灣日日新報》一版。大正6年(1917)2月10日。
〈輸移出米許可制撤廢〉,《臺灣時報》。大正10年(1921)2月號。
《臺灣日日新報》二版。大正13年(1924)6月1日。
〈蔗作米作傾向 本島糖業界蒙一大脅威〉,《臺灣日日新報》二版。大正13年(1924)8月1日。
〈內地種米脅威 卻糖業改善促 督府當局言〉,《臺灣日日新報》二版。大正13年(1924)9月15日。
〈人氣素晴 內地種米〉,《臺灣日日新報》二版。大正13年(1924)10月10日。
〈北斗郡內地種米 作附大增加〉,《臺灣日日新報》二版。大正13年(1924)10月23日。
〈內地種米增產 明年百萬石以上〉,《臺灣日日新報》二版。大正13年(1924)10月29日。
〈台南州內地米獎勵〉,《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4年(1925)2月11日。
〈一期米移出產地〉,《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4年(1925)8月11日。
〈台南州下勃發 甘蔗買收金引上運動〉,《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4年(1925)8月29日。
〈甘蔗買收方法蔗農要求〉,《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4年(1925)9月2日。
〈新營郡下蕃薯栽培旺盛〉,《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4年(1925)9月11日。
〈過去暴風雨甘蔗及米作被害〉,《臺灣日日新報》三版。大正14年(1925)9月16日。
〈南靖獎勵規程買收價格發表〉,《臺灣日日新報》三版。大正14年(1925)11月12日。
〈國策糖業強化 庄民協力〉,《臺中州甘蔗競作會特輯號》第17號。昭和12年(1937)12月16日。
〈米穀管理並行 糖業令制定〉,《臺中州甘蔗競作會特輯號》第64號。昭和13年(1938)11月28日。
〈蓬萊米作柄出迴期就〉,《臺灣米報》,昭和6年(1931)5月號。
5. 統計資料
1937 《臺灣第三十二統計摘要》。臺北: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
1939 《臺灣第三十四統計摘要》。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臺灣糖業統計》,各年期。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統計書》,各年期。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
《臺灣米穀要覽》,各年期。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中州統計書》,各年期。臺中:臺中州役所。
6. 其他
《糖業》臨時增刊—蔗作獎勵號,各年期,臺灣糖業研究會。
〈附錄—製糖會社甘蔗植付獎勵(三)〉,《糖業》第5年第5號,1918年,頁28-45。
〈附錄—製糖會社甘蔗植付獎勵(四)〉,《糖業》第5年第6號,1918年,頁33-41。
〈雜錄—分糖法窮迫〉,《糖業》第13年第4號,1926年,頁20-21。
〈本島蔗作獎勵現狀〉,《糖業》第13年第9號,1926年,頁13-17。
〈雜錄--台南州下看天田大改良計畫〉,《糖業》第20年第11號,1933年,頁28-29。
三、 西文部分
Williams, Jack F.
1980 “Sugar:The Sweetener in Taiwan’s Development” In Ronald G. Knapp,ed. CHINA’S ISLAND FRONTIER-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pp.219-251,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Ka, Chih-ming
1995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1895-1945. Westview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