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義翔 Lin, Yi-Siang |
---|---|
論文名稱: |
《全王》《廣韻》一字多音現象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Variant Pronunciations in Quan-Wang and Guang-Yuen |
指導教授: |
姚榮松
Yao, Rong-So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52 |
中文關鍵詞: | 切韻 、廣韻 、全王 、一字多音 、中古音 |
英文關鍵詞: | Qie-yun, Guang-Yuen, Quan-Wang, Variant Pronunciations, Ancient Chinese Phonolog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27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0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切韻》系韻書是反映中古語音系統的重要材料,上承古音下開方言,對漢語音韻學研究的價值持續不墜。其書由最初陸法言所編的一萬一千多字擴展至宋代的《廣韻》,字數已逾兩萬五千之譜,每一代的作品都錄有許多重複出現的字形,按韻書體例的安排,這些相同字形的音讀必然有所區別,屬於廣義的一字多音現象,再搭配韻書本身的又音注,實為研究漢語一字多音現象的絕佳材料。本研究即以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全王)及大宋重修《廣韻》兩全本作為語料,探討韻書中多音字的內涵及現象。首章談一字多音的定義問題,並進行前人研究回顧與研究方法探討。
第二章以韻書編纂者用以標示一字多音的「又音注」為討論重點。首先闡述又音注所具有的特色、功能以及價值。透過前後代版本的比較後可以發現:又音注原先僅為輔助正切標音之用,體例單調而不嚴謹,然而隨著韻書的功能逐漸增強,其本身具有的較高自由度使它開始承擔了許多標音以外的任務,例如發展各種術語,標明出處來源,或詮釋字際關係等,是為語言文字學於唐宋成長發展中別具意義的一項指標。其次,本文對於各類又音注的形式、內涵和流變進行了全面的整理,並指出了又音注「橫向連結」典籍或異體的現象。
第三章是將語料進行數位化整理後,以窮盡式歸納法、算數統計法和概率統計法對兩書中所有的多音字進行通盤分析。首先發現,在具有一定規模的樣本數時,多音字在韻書的分布是大致平均的,而影響多音字佔比多寡的因素往往和該劃分音類的總收字數有關,其次才是語音結構的因素(例如入聲)。再者,將《全王》和《廣韻》利用相同的統計手段分析並進行比較後,發現多音字在聲和韻上相配的頻率(次數)與趨向展現出「音近相配」和「比例固定」兩種現象,說明從《全王》到《廣韻》,韻書收字的成長屬於基本結構相同下的「等比放大」,即各音類的發展是大致均衡的,可發現一些小的音類消長,不過整體《切韻》系韻書在語音上的發展仍遵循「保守」路線。而音類相配的趨勢亦顯示多音字以雙聲、疊韻等具有一部分相同音節為最多,不過異音類也有一些接觸較為頻繁的例子,多能和目前諧聲研究所得之結果相呼應。
第四章為結論,主要歸結前兩章研究重點,以及對未來韻書及一字多音研究的展望與期待。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唐]顏元孫,《干祿字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唐]張參,《五經文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唐]唐玄度,《新加九經字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唐]陸德明撰,《經典釋文》,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南唐]徐鉉,《說文解字》,北京:中國書店,2002。
[清]汪黎慶 輯,《小學叢殘四種》,臺北:藝文出版社,1971。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標點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清]陳澧著,《切韻考》六卷,臺北:學生書局,1965。
二、近人論著
丁山,1928a,〈唐寫本切韻殘卷跋〉,《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第2卷第2期,頁57-59。
丁山,1928b,〈唐寫本切韻殘卷續跋〉,《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第2卷第25/26/27期,頁60-61。
丁邦新 編,1974,《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食貨出版社。
丁邦新,1995,〈重建漢語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中國語文》1995年第6期,頁414-419。
丁邦新,2015,《音韻學答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丁治民,2005,〈濁上變去見於北宋考〉,《中國語文》2005年第2期,頁172-176。
丁治民、張茜茜,2005,〈非敷合流例證〉,《遵義師範學院學報》第7卷第3期,頁17。
丁治民、張茜茜,2017,〈敦煌本王韻作者為王仁昫質疑〉,《語言科學》第16卷第4期,頁411-418。
丁治民、張康平,2010,〈大宋重修廣韻訛奪舉例〉,《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2期,頁63-66。
于維杰,1996,〈切韻所收字數考〉,《成大中文學報》第4期,頁159-165。
方怡哲,1998,〈由魏晉至五代字書、音義書中反切研究聲類諸文之檢討〉,《東海中文學報》第12期,頁101-124。
方國瑜,1931,〈敦煌唐寫本切韻殘卷跋〉,《女師大學術季刊》第2卷第2期,頁1-11。
王力,1963,《漢語音韻》,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1984,〈經典釋文反切考〉,《音韻學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頁23-77。
王力,1985a,《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力,1985b,《漢語音韻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力,1993,《古代漢語》(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2000,《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力,2004,《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2006,《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王士元,2002,《王士元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兆鵬,2004,《唐代科舉考試詩賦用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王玲玲,2007,《裴韻編纂體例整理與研究》,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王娟,2016,《廣韻又音字的數字化研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王海青,2009,《從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異讀看切韻音系的性質》,貴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王婧,2006,《廣韻異讀研究》,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王勝忠,2005,《廣韻引說文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丘彥遂,2002,《喻四的上古來源聲值及其演變》,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丘彥遂,2015,〈廣韻引書分析的三個視角〉,《陳新雄教授八秩誕辰紀念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325-334。
仝小琳,2008,《唐五代切韻系韻書演變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仝小琳,2018,〈論切韻系韻書體制之流變〉,《語言研究》第38卷第2期,頁77-81。
加曉昕,2004,〈四聲別義之再探討〉,《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6期,頁54-57。
古屋昭弘,1984,〈王仁昫切韻と顧野王玉篇〉,《東洋學報》第65卷第3.4號,頁1-35。
古德夫,1982,〈宋跋本王韻與切韻〉,《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1期,頁1-8。
古德夫,1990,〈唐韻對切韻語音的改易〉,《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0年第2期,頁72-75。
古德夫,1993,《漢語中古音新探》,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史俊,2005,《廣韻異讀探討》,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平田昌司,2016,《文化制度和漢語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白滌洲,1975,《廣韻通檢》,臺北:天一出版社。
朱聲琦,1992,〈從玉篇看舌上音知系聲母的產生〉,《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頁82-86。
朴現圭、朴貞玉,1986,《廣韻版本考》,臺北:學海出版社。
何九盈,1995,《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何大安,2004,《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余迺永 校註,2010,《新校互註宋本廣韻》,臺北:里仁書局。
吳風航,2012,《箋注本切韻反切考》,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宋輝,2008,《廣韻去入異讀研究》,溫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巫桂英,2010,《廣韻又音字研究》,西南大學高校教師碩士學位論文。
李方桂,1980/2001,《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存智,2001a,〈漢語舌尖鼻音的流變兼論相關的音韻現象〉,《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4期,頁165-200。
李存智,2001b,〈介音對漢語聲母系統的影響〉,《聲韻論叢》第11輯,頁69-108。
李孝定,1989,〈戴君仁先生同形異字說平議〉,《東海學報》第30期,頁41-52。
李長仁,1996,〈談廣韻又讀中的假借〉,《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頁50-52。
李長仁、方勤,1984,試談廣韻又讀對漢語語音史研究的價值,《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2期,頁37-44。
李紅,2014,〈廣韻異讀字聲調研究〉,《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第32卷第3期,頁78-82。
李海英,2014,〈切韻性質研究綜論〉,《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頁57-63。
李添富 主編,《新校宋本廣韻》,臺北:洪葉文化。
李添富,2002,〈廣韻一字同義陰陽異讀現象研究〉,《輔仁國文學報》第18期,頁1-42。
李琴,2017,《廣韻引說文訓釋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新魁,1988,〈論廣韻音系的三等韻〉,《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頁39-51。
李新魁,1991,《中古音》,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榮,1956,《切韻音系》,北京:科學出版社。
李榮,1962,〈隋代詩文用韻與廣韻的又音〉,《中國語文》,374-383
李榮,1982,《音韻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曉春,1999,〈切韻系韻書的演變過程〉,《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頁90-92。
沈建民,2002,〈試論異讀―從經典釋文音切看漢字的異讀〉,《語言研究》2002年第3期,頁105-111。
沈兼士,1945,《廣韻聲系》,北京:輔仁大學出版社。
周法高,1952,〈三等韻重脣音反切上字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3本下冊,頁385-407。
周玟慧,,2005,《從中古音方言層重探切韻性質─切韻、玄應音義、慧琳音義的比較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周長楫,1991,〈濁音清化溯源及相關問題〉,《中國語文》1991年第四期,頁283-288。
周祖謨,1945,〈四聲別義釋例:漢語文法形態之研究〉,《輔仁學誌》第13卷第1-2期,頁75-112。
周祖謨 校,1960,《廣韻校本》,上海:中華書局。
周祖謨,1981a,〈漢字與漢語的關係〉,《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頁13-23。
周祖謨,1981b,《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
周祖謨,1983,《唐五代韻書集存》,北京:中華書局。
周祖謨,1993,《周祖謨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
周祖謨,1996,《魏晉南北朝韻部之演變》,臺北:東大圖書出版。
周祖謨,2001,〈切韻的性質和它的音系基礎〉,《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22-251。
孟二冬,2003,《登科記考補正》,北京 : 北京燕山出版社。
孟傳書,1993,〈古漢語異讀字說〉,《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3期,頁77-82。
林尹 校訂,1976,《大宋重修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
林尹 著、林炯陽注釋,2009,《中國聲韻學通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
林素珍,1969,《廣韻又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研究生論文。
林義翔,2014,《廣韻多音字新探》,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竺家寧,2007,《聲韻學》,臺北:五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邵榮芬,2008,《切韻研究》(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金周生,1979a,《廣韻一字多音現象初探》,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周生,1979b,《廣韻多音字彙編》,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附錄。
金周生,2018,〈唐代以來《說文》學的注音問題〉,《第二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43。
金慶淑,1993,《廣韻又音字與上古方音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金學勇,2012,〈廣韻余迺永校本互注又音校補〉,《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頁1-5。
侯莉,2008,《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侯莉,2010,〈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韻目小注研究綜述〉,《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頁14-16。
姜亮夫,1955/1972,《瀛涯敦煌韻輯》,臺北:鼎文書局。
姜嬉遠,1994,《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多音字初探》,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向東,2020,〈梵漢對音資料―從上古音到中古音〉,《辭書研究》2020年第4期,頁48-72。
范祥雍,2011,《廣韻三家校勘記補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蘭,1947,《唐寫本刊謬補缺切韻》,北京:故宮博物院。
夏俐萍,2019,〈濁上變去與濁音清化〉,《語言研究》第39卷第1期,頁76-83。
夏能權,2009,《王三廣韻反切比較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夏能權,2014,〈廣韻合并王三小韻分析〉,《唐山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頁73-76。
夏能權、蔡夢麒,2010,〈王三與廣韻語音差異的影響〉,《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頁141-144,160。
夏能權、蔡夢麒,2016,《宋跋本王韻與廣韻比較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孫玉文,1992,〈略論四聲別義與中古口語之關係〉,《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6期,頁75-82。
孫玉文,2013,〈談大型漢語辭典古代異讀字字音選擇〉,《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頁130-137,192。
孫緒武,2001,〈廣韻又音的演變及其規範〉,《廣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頁61-66。
徐朝東,2003,〈蔣藏本唐韻與廣韻比較研究〉,《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頁201-217。
徐朝東,2012,《蔣藏本唐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時建國,2005,〈經典釋文直音的性質〉,《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1期,頁24-28。
耿振生,2004,《20世紀漢語音韻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郝廷璽,2012,〈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目部異讀字分析〉,《漢字文化》2012年第4期,頁39-44。
馬宗霍,1931,《音韻學通論》,上海 : 商務印書館。
尉遲治平,2008,〈漢語史研究和計算機技術〉,《語言研究》第28卷第4期,頁100-104。
崔洋,2012,《唐五代音釋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大勇,2012,〈廣韻異讀字的來源和分類研究〉,《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頁74-78。
張大勇,2014,〈從廣韻異讀字看漢語音變—兼談濁音清化現象〉,《蚌埠學院學報》第3卷第3期,頁36-39。
張大勇,2017,〈廣韻異讀字所反映的陽聲韻中去聲字音變釋例〉,《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2期,頁47-51。
張大勇,2017,〈廣韻異讀字產生的原因再探索〉,《甘肅社會科學》2017年第2期,頁92-96。
張大勇,2018,〈廣韻異讀字中所含語流音變現象釋例〉,《語言研究》第38卷第4期,頁97-100。
張大勇、胡利華,2017,〈廣韻中同形字現象初探〉,《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頁107-110。
張大勇、趙立春,2014,〈廣韻異讀字中所含中古方音現象例釋〉,《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頁60-64。
張世祿,1969,《廣韻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世祿,2000,《中國音韻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世祿、楊劍橋,1986,〈漢語輕重唇音的分化問題〉,《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2期,頁1-7。
張金泉,1988,〈試論廣韻中的「又音」〉,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編:《文史新探》,頁194-235。
張庭穎,2007,《廣韻及經典釋文又音所反映的複聲母痕跡》,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張渭毅,2006,《中古音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張渭毅,2011,〈論廣韻異讀字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廣韻異讀字研究之一〉,《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0卷第11期,頁49-60。
張琨、張賢豹,1975,〈論中古音與切韵之關係〉,《書目季刊》第8卷第4期,頁23-39。
張琨、張賢豹,1983,〈切韵的綜合性質〉,《書目季刊》第17卷第1期,頁12-18。
張琨 著,張賢豹 譯,1987,〈古漢語韻母系統與切韻》,《漢語音韻史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頁59-228。
張寧,2011,《從切三又音看切韻音系的性質》,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慧美,2012,《朱翱反切新考》,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曹潔,2004,《王三又音研究》,安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曹潔,2005,〈宋跋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音注補苴〉,《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6期,頁74-76。
曹潔,2009a,〈從宋跋本刊謬補缺切韻又音看初唐聲母〉,《語言科學》第8卷第5期,頁538-547。
曹潔,2009b,〈論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的異質性〉,《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6期,頁1-6。
曹潔,2013,《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曹潔,2017,〈敦煌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曰芻論〉,《中國文字研究》2017年第2期,頁127-132。
曹潔、儲泰松,2003,〈余校本廣韻互注補〉,《古籍研究》2003年第3期,頁13-15,71。
曹潔、儲泰松,2004,〈余校本廣韻互注校補〉,《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2期,頁58-60。
畢謙琦,2017,〈經典釋文聲母異讀的語音類型〉,《嘉興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頁80-88。
陳新雄,1972,《古音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新雄,2004,《廣韻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陸志韋,1939a,〈證廣韻五十一聲類〉,《燕京學報》1939年第25期,頁1-60。
陸志韋,1939b,〈唐五代韻書跋〉,《燕京學報》第26期,頁83-128。
曾忠華,1976,〈廣韻引說文考〉,《國文學報》第5期,頁23-45。
焦樹芳,2017,《魏晉南北朝方言聲母研究》,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賀養州,1991,〈切韻中的唇音分化現象〉,《古漢語研究》1991年第3期,頁53-56。
黃侃,1970,《黃侃論學雜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黃侃,1985,《廣韻校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黃典誠,1981,〈切韻的作者陸法言〉,《辭書研究》1981年第4期,頁232-242。
黃典誠,1994,《切韻綜合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黃笑山,1994,〈試論唐五代全濁聲母的清化〉,《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3期,頁38-40,47。
黃淬伯,1993,《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攷》,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楊秀芳,1989,〈論漢語方言中全濁聲母的清化〉,《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頁41-74。
楊秀恩,2009,〈唐五代韻書引說文考〉,《語言論集》第六輯,頁92-99。
楊秀恩,2010,〈唐五代韻書引說文續考〉,《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3期,頁23-27。
楊義,1991,〈漦字今讀考兼論當代工具書漦字注音之誤〉,《漢字文化》1991年第2期,頁42-49。
萬獻初,2014,《慧琳《一切經音義》八千次直音考析〉,《漢語史學報》第14輯,頁52-71。
葉鍵得,1987,《十韻彙編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葛信益,1993,《廣韻叢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董同龢,1948,〈上古音韻表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8本,頁1-249。
董同龢,1948,〈全本王仁煦刊謬補缺切韻的反切下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本,頁549-588。
董同龢,1952,〈全本王仁煦刋謬補缺切韵的反切上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3本下冊,頁511-522。
董同龢,2007,《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裘錫圭,1988,《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雷勵,2012,〈集韻廣韻體例之比較〉,《勵耘學刊(語言卷)》2011年第2期,頁221-233。
雷勵,2015,〈古籍數字化過程中字樣的提取與整理以集韻數據庫為例〉,《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頁38-42。
雷勵,2018,〈集韻廣韻收字比較〉,《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第36卷第1期,頁82-87。
熊桂芬,2003,〈廣韻引書新考〉,《語言研究》2003年第1期,頁49-51。
熊桂芬,2006,〈從引書看廣韻的文獻學價值〉,《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第1期,頁35-40。
熊桂芬,2006,〈廣韻本音研究〉,《古漢語研究》2006年第3期,頁27-31。
熊桂芬,2015,《從切韻到廣韻》,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少咸,2010,《廣韻疏證》,成都:巴蜀書社。
趙少咸,2016,《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記》,北京:中華書局。
趙振鐸,1984,〈《廣韻》的又讀字〉,《音韻學研究》第1輯,北京市: 中華書局。
趙庸,2009a,《王三異讀研究》,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趙庸,2009b,〈廣韻又音某中某字異讀的取音傾向〉,《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2輯,頁331-344。
趙庸,2014a,〈廣韻不入正切音系之又音釋疑〉,《語言科學》第13卷第3期,頁308-316。
趙庸,2014b,〈廣韻與實際收字處音切不一致之又音釋疑〉,《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8輯,頁219-238。
趙庸,2015,〈王三和早期韻書又音的比較〉,《漢語史學報》第15輯,頁135-148。
趙庸,2016,〈廣韻正切未收又音釋讀〉,《漢語史研究集刊》第21輯,頁18-19。
趙庸,2018,〈廣韻稱引說文同字術語釋讀〉,《漢語史研究集刊》第24輯,頁108-119。
趙庸,2019a,〈廣韻注文所含直音注音釋讀〉,《勵耘語言學刊》2019年第1期,頁147-158。
趙庸,2019b,〈漢語首次長元音高化鏈移和中古韻書異讀的來源〉,《中國語文》2019年第4期,頁392-404。
趙陽,2018,《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之比較》,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趙衛、李青峰,2013,〈關於漢字異讀的幾個問題〉,《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6期,頁31-37。
趙曉飛,2011,《唐五代韻書引說文考》,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劉保明,1990,〈廣韻又音中的濁上變去〉,《晉中師專學報》1990年第1期,頁75-86。
劉春麗,2005,《漢語多音字研究》,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劉海蘭,2015,《經典釋文與廣韻異讀字比較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劉復 等,1963,《十韻彙編》,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
劉曉南,1996,〈廣韻又音考誤〉,《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1期,頁15-16,41。
歐陽國泰,1987,〈切韻俟母質疑〉,《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頁155-158。
歐陽麗雯,2016,《切韻系韻書所見語音及對其認識的演變》,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潘重規,1974,《瀛涯敦煌韻輯新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潘悟云、張洪明,2013,〈漢語中古音〉,《語言研究》第33卷第2期,頁1-7。
蔡夢麒,2007,《廣韻校釋》,長沙 : 岳麓書社。
蔡夢麒,2011,〈徐鉉反切與唐韻反切的差異〉,《湖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頁118-121,125。
蔡夢麒、夏能權,2008,〈王三廣韻異置小韻考〉,《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頁79-83。
蔡夢麒、夏能權,2009a,〈王三廣韻小韻切語異同比較〉,《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1期,頁8-16。
蔡夢麒、夏能權,2009b,〈王三研究綜述〉,《綏化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頁111-113。
蔡夢麒、夏能權,2014,《王韻、廣韻反切注音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蔡夢麒、夏能權,2016,〈王三廣韻詞義訓釋差異成因探析〉,《古漢語研究》2016年第3期,頁90-97。
蔣至群,2011,《隋唐宋語音規範研究》,廣西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蔣紹愚,1989,《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民,2007,〈論切韻敦煌寫本及傳世本之正字觀〉,《中國典籍與文化》2007年第3期,頁19-24。
鄭厚堯,2005,〈漢語文化對音譯外來詞的規約〉,《上海翻譯》2005年第2期,頁17-19。
鄭艷華,2006,〈從廣韻入聲卷又音探語音的歷時演變〉,《現代語文》2006年第8期,頁127-128。
盧嘉欣,2017,〈廣韻元韻又音字考釋〉,《福建江夏學院學報》第7卷第5期,頁98-104。
龍宇純,1968,《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龍宇純,1988,〈廣同形異字〉,《臺大文史哲學報》第36期,頁1-22。
龍莊偉,1995,〈切韻研究的分期及其特點〉,《中國語文通訊》第34期,35-39。
龍莊偉,2006,《切韻研究史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儲泰松,2002,〈隋唐音義反切研究的觀念與方法之檢討〉,《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頁135-140。
儲泰松,2005,《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儲泰松、曹潔,2004,〈余校本廣韻互注校補〉,《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2期,頁58-60。
戴君仁,1963,〈同形異字〉,《臺大文史哲學報》第12期,頁21-37。
謝雲飛,1999,《中國聲韻學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魏建功,1932a,〈唐宋兩系韻書體制之演變敦煌石室存殘五代刻本韻書跋附照片〉,《國學季刊》第3卷第1期,頁133-162。
魏建功,1932b,〈陸法言切韻以前的幾種韻書〉,《國學季刊》第3卷第2期,頁201-235。
魏建功,1935,〈論切韻系的韻書―十韻彙編序〉,《國學季刊》第5卷第3期,頁61-140。
魏建功遺稿,2017,〈完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初次的討論〉,《國學研究》第39卷,頁1-31。
魏鴻鈞,2014,《周秦至隋詩歌韻類研究》,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羅偉豪,1983,〈關於切韻又音的類隔〉,《學術研究》1983年第4期,頁88-100。
羅常培,1928,〈切韻探賾〉,《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第2卷第25/26/27期,頁60-61。
羅常培、周祖謨,2013,《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譚海生,2007,〈一切多音關於切韻音系性質的一個設想〉,《學術研究》2007年第5期,頁121-125。
譚海生,2014,〈試析延續百年的漢語切韻音擬測的不合理性〉,《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第34卷第1期,頁62-67。
嚴學宭,1937,〈大徐本說文反切的音系〉,《國學季刊》第6卷第1期,頁45-144。
蘭小云,2009,《廣韻增加字研究》,貴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三、電子資源
小學堂―漢字古今音資料庫
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ccr/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廣韻)
https://ctext.org/guangyun/
東方語言學
http://www.eastling.org/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https://chardb.iis.sinica.edu.tw/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home.do
漢典
http://www.zdic.net/
韻典網
https://ytenx.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