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秀娟
HSIU – CHUAN YEN
論文名稱: 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之受凌經驗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A study on the victim,s experience of school bullying and its relevant factors toward th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county
指導教授: 陳政友
Chen, Cheng-Y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高中職學生受凌經驗
英文關鍵詞: Seni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victim,s experience of school bully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7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了解新竹縣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之受凌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以作為未來霸凌防制計畫之參考。本研究採自編式結構問卷進行,以新竹縣100學年度之高中職學生為研究母群,經機率比率集束抽樣的方式抽得有效樣本392人。本研究的結果及建議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受凌型式以言語辱罵、亂取綽號等戲謔性傷害最嚴重,以手機傳送不雅照片或辱罵言語者最少。研究對象受凌後約有八成七的人會求助,求助對象以同學最多、其次是父母。
    二、研究對象中男生、神經質性人格特質者受凌經驗較多、學業成績越高者、對學校獎懲、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越正向者受凌經驗越少。
    三、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可以有效預測其受凌經驗,可以解釋其總變異量的20.3%,其中以性別、神經質性人格特質、外向性人格特質、學校獎懲、師生關係、同儕關係為主要預測變項,並以學校獎懲的預測力最大。
    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個人、學校及後續研究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以做為未來校園霸凌防制及輔導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victim,s experience of school bullying and its relevant factors toward th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county. The author applied the 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to-size sampling method, drawing samples from students study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Hsinchu county in 2012, and generated 392 effective samples.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listed below:
    1. The victim,s type of school bullying is language bullying,including Verbal abuse or calling names , using mobile phones to send indecent photographs or cursing at least . 86.7% of students who are bullied will seek help.
    2. Males and students with neuroticism are more likely to became a victim . Those with high academic performance , positive school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positiv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and positive peer relationships are not as likely to became a victim.
    3. Gender , personality traits , school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and peer relationships could help to predict if students were being bullied.
    Usin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individuals , schools and for further studie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校園霸凌之定義、內涵及盛行情形 11 第二節 受凌的類型、特徵與相關理論研究 21 第三節 受凌經驗之相關因素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1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進度 5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及受凌現況之描述 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生活及學校生活與受凌經驗之關係 78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對受凌經驗之預測 83 第四節 討論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95 中文文獻 95 英文文獻 103 附錄 107 附錄一 問卷內容專家效度考驗名單 107 附錄二 人格特質量表作者同意書 108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09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19 圖目次 圖2-1 攻擊、暴力與霸凌三概念之關係 12 圖3-1 研究架構 49 表目次 表2-1 校園霸凌的定義 13 表2-2 性別與受凌經驗之相關研究 30 表2-3 人格五大因素特質各量尺的說明 38 表2-4 父母教養方式與個人行為的相關研究 40 表2-5 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 44 表3-1 新竹縣高中職學生人數 50 表3-2 教育程度等級與計分 53 表3-3 職業類別等級與計分 53 表3-4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與計分 54 表3-5 本研究問卷中各量表之內部一致性分析 58 表3-6 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統計方法 61 表4-1 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的分佈 70 表4-2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的分佈 71 表4-3 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的分布 72 表4-4 學校生活量表之分析 73 表4-5 研究對象學校生活量表之得分情形 73 表4-6 研究對象學校受凌經驗量表之答題情形 75 表4-7 研究對象受凌後之求助情形 77 表4-9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與受凌經驗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9 表4-10 研究對象受凌經驗與背景及個人因素之相關分析 80 表4-11 研究對象個人因素與受凌經驗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81 表4-12 研究對象家庭生活與受凌經驗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82 表4-13 受凌經驗與各變項之相關 82 表4-14 研究對象變項間多元共線性診斷結果分佈 85 表4-15 研究對象之各變項對受凌經驗之複迴歸分析 86

    中文文獻
    王昱婷(2010)。國小學童霸凌行為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王美恩(2011)。終結霸凌:洞察孩子內心世界,打破霸凌的惡循環。台北市:天下雜誌。
    王素靖(1997):校園暴力-「學生間打架行為」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37,24-27。
    何秋蘭(200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吳秋燕(2007)。青少年憂鬱症自殺行為與家庭結構相關之研究-以三位憂鬱症青少年的敘事分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130,143。
    吳雅真(2008)。校園霸凌現況調查與介入措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台中縣。
    吳銘祥(2007)。當孩子遇上霸凌。師友,479,45-49。
    吳璟誼(2010)。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對校園霸凌傾向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縣。
    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李卓穎(2010)。高中職同儕間霸凌行為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明憲(2010)。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之推動模式。2010/12/29,取自http://www.peacefulschool.org/ArticlePage.aspx?ArticleID=1d44a67d-9964-4e30-b354-47d246a64407
    李政憲(2008)。校園霸凌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高雄縣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李雅君(2010)。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被霸凌現況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煜陽(1992)。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沈淑玲(2009)。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親子依附、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對受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11)。台灣校園霸凌現況。取自http://web.ljes.hcc.edu.tw/campus/web/index.php?wid=4&dup=0&mid=60&pid=1&lel=1&art_id=1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發表記者會。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php?id=1848&typeid=11&offset=35。
    周秀玲(2008)。高中職生受凌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林孝慈(1986)。國中校園暴行之研究-台北實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官學校,新北市。
    林和男(2004)。國中生校園暴行被害經驗與特性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昀潔(2009)。國小學童家庭暴力經驗、衝動性格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玫君、歐怡雯(2007)。酷凌行動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臺北:心理。
    林家弘(2007)。高中職生校園被害型態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項爵(2009)。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坤松(2000)。青少年校園暴力盛行率及危險因子研究-以台南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胡瑋潔(2004)。國中學生社會技巧、欺凌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邱靖惠與蕭慧琳 (2009)。 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5,147-170。
    邱珍琬(2012)。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教師對應策略。屏東師院學報,15,41-80。
    鄒立宇(1995)。國中校園暴行之探討與對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侯崇文、黃啟賓(2002)。由校園環境探討學生偏差行為之發生與被害經驗。警學叢刊,141,145-476。
    侯崇文、周素嫻(2000)。青少年被害影響因素。犯罪學期刊,5,83-84。
    柯清心(譯)(1995)。Battling the School-Yard Bully/校園暴力-別讓孩子成為沉默的受害者。(原作者:Kim Zarzour)。台北市:遠流。
    洪信蓓(2011)。師生互動對國中生不當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莉竹(1993)。從攻擊行為理論探討欺凌行為之輔導。諮商與輔導,88,12-15。
    洪福源(2002)。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0,88-98。
    張怡貞(2008)。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支持與國三學生偏差行為之關連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張珍雯(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素秋(2008)。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張雅婷(2003)。桃園市國中生校園暴力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麗鵑(2003)。媒體閱聽、同儕關係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平吾(1994)。暴力犯罪加害者特性與犯罪防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重要性。台北市:東華。
    教育部防治校園霸凌專區(2010)。認識校園霸凌。取自http://140.111.1.88/board/detail/24。
    彭瓊慧(2008)。實施探索教育課程對國中生欺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台東縣。
    莊素美(2010)。臺北地區國小高年學童霸凌之相關家庭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許文宗(2010)。國中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明珠(2010)。高中職學生霸凌經驗與人際依附風格、焦慮、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明珠、魏麗敏(2009)。綜合高中生霸凌行為、人際依附風格與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青少年發展議題與輔導實務研討會論文集,101-125。
    陳姿伶(2010)。從被害者促發理論觀點分析國民中學校園欺凌事件─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新北市。
    陳秋琪(2009)。彰化縣某國中學生受霸凌類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麗欣(1988)。國民中學校園學生暴行之研究-從被害者學觀點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郁瑾(2010)。台中市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行為與學校獎懲、導師領導、父母管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郭惠玲(2009)。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台東縣。
    曾文志(2004)。小惡霸與受氣包—如何和孩子談校園霸凌。師友,449,60–67。
    曾慧青(2009)。校園霸凌之探討。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3/5930。
    賀欣音(2010)。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黃妙玟(2008)。父母管教方式、收看暴力電視節目與校園霸凌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黃怡倫(2008)。青少年欺凌受害者之人格特質、父母教養風格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富源(2002)。被害者學理論的再建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3,1-24。
    黃貴真(2010)。大學生回溯被霸凌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楊宜學(2009)。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瑞珠(1996)。學生同儕衝突與師生衝突之解決策略。輔導通訊,47,5-10。
    楊翠娟(2006)。青少年暴力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中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台中市。
    鄔佩麗(1997)。校園暴力行為之預防及處理策略模式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9,137-176。
    葉光輝譯(2005)。原作者Pervin et al(2004)。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台北市,雙葉書廊。
    劉哲宇(2010)。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劉樹雯(2007)。高中職學生校園暴力行為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蔡文華(2008)。高中與高職學生校園暴行被害經驗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新北市。
    蔡嘉玲(2009)。台南縣完全中學學生受霸凌經驗與恐懼感氣氛相關之研究-以霸凌態度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縣。
    蔡孟翰(2007)。國中生獎懲措施公平性認知與校園暴行再犯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鄭英耀、黃正鵠(2010)。校園暴力霸凌現況調查與改進策略實施計劃。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鄭鈞元(1996)。國中校園暴力之研究-高雄市實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鄧煌發(1989)。少年被害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鄧煌發(2007)。校園安全防護措施之探討─校園槍擊、校園霸凌等暴行事件之防治。中等教育,58(5),8-29。
    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新北市。
    賴盈甄(2009)。雲林縣公立高職學生霸凌行為經驗與受害影響之相關研究-以因應策略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縣。
    謝志龍(2005)。國中校園暴力的被害分析。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4,83-117。
    魏麗敏(2003)。校園欺凌行為、家庭環境與校園氣氛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7,21-49。
    魏麗敏、黃德祥 (2005)。高中職校園欺凌行為現況與輔導策略之研究。中國輔導學會年會發表論文,328-330。

    英文文獻
    Besag, V. E. (1989). Bullies and Victims in Schools.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Retrieved from EBSCO host.
    Boulton, M. J., & Underwood, K.(1993). Bully/victim problem among middle school children. European Education,25(3),18-37.
    Crick, N. R., & Grotpeter, J. K. (1995). Relational aggression, gender,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66,710–722.
    Estevez, E.、Murgui, S.、Musitu, G.(2009).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bullies and victims of school violence.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4(4),473-483.
    Futterman, S.(2004).When you work for a bully: Assessing your options and taking action.Montvale,NJ:Croce Publishing Group.
    Hawker, D. J.,& Boulton, M. J.(2000).Twenty Years' Research on Peer Victimization and Psychosocial Maladjustment: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Cross-sectional Studies.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41(4),441-455.
    Hunter, S. C., Boyle, J. E., & Warden, D. (2004). Help Seeking Amongst Child and Adolescent Victims of Peer-Aggression and Bullying: The Influence of School-Stage,Gender,Victimisation,Appraisal,and Emotion.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4(3), 375-390.
    Jankauskiene, R., K. Kardelis (2008).Associations between school bulling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36,145-161.
    Malek, M. K., Chang, B. H.,& Davis, T. C.(1998).Self-report characterization of seventh-grade student’fights.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3.103-109.
    McPartland, J. M., McDill, E. L., & Johns Hopkins Univ., B. s. (1977). Alternativ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the Effects of Schoo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Contexts. An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Symposium.
    Nj, J. W. Y., & Tsang, S. K. M. (2008). School bullying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ng Kong.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7(2),3-19.
    Olweus, D.(1993).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what we can do. Retrieved from http://www.olweus.org/public/bullying.page.
    Olweus, D.(1994).Bullying at school:Basic facts and effects of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35(7),1171-1190.
    Olweus, D.(2003). A Profile of Bullying at School.Educational Leadership,60(6),12-18.
    Pellegrini, A. D.,& Bartini ,M.(2001).Dominance in early adolescent boys:Affiliative and aggressive dimensions and possible functions.Merrill-Palmer Quarterly,47,142–163.
    Rigby, K.(1993).School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families and parents as a function of peer relations.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4(4),501-513.
    Rigby, K., Cox, L.&Black, G.(1997).Cooperativeness and bully/victim problems among Australian schoolchildren.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37(3),357-368.
    Robert V.Krejcie & Daryle W.Morgan(1970).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ment,30,607-610。
    Roberts, W. R.& Coursol, D. H.(1996).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 with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Victims of Bullying,Teasing,and Intimidation in School Setting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30(3),204-212.
    Salmon, G., James, A.,Cassidy,E.L.,& Avaloyes, M.A.(2000).Bullying:A review—Presentations to an adolescent psychiatric service and within a school for emotionally and behaviourally disturbed children.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5,563–579.
    Sherer, Y. C.and A. B. Nickerson (2010).Anti-Bullying Practices in American Schools:Perspectives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47(3),217-229.
    Shields, A., & Cicchetti, D. (2001). Parental Maltreatment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 as Risk Factors for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Middle Childhood.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30(3), 349-363.
    Smith, P. K.& Hugh-Jones, S(1999).Self-reports of short-and long-term effects of bullying on children who stammer.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9,141-158.
    Smokowski, P. R.& Kopasz, K. H.(2005).Bullying in school:an overview of types,effects,family characteristics,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Children & Schools,27,101-110.
    Vailliancourt, T., Hymel, S.,& McDougall, P.(2003).Bullying is power: Implications for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In M. J.Elias,& J.E.Zins (Eds.),Bullying,peer harassment,and victimization in the schools,New York:Haworth,157–17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