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芳瑋
Lin, Fang-Wei
論文名稱: 周亮工(1612-1672)在明清易代之際的自我書寫
周亮工(1612-1672)在明清易代之際的自我書寫
指導教授: 范宜如
FAN, Yi-Ru
口試委員: 黃明理 王學玲 范宜如
FAN, Yi-Ru
口試日期: 2022/01/0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周亮工易代之際自我書寫賴古堂集閩小紀印人傳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16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1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處於易代之際的仕清明臣周亮工(1612-1672)為研究對象,選擇了周亮工的三本著作,分別探討他在不同時期的自我書寫。首先,以《賴古堂集》中的詩作為主要探論文本,考察周亮工仕清後約十四年間的行跡與心境。周亮工先是寓閩為官八年,自傷於無從大展長才,而後又因閩案纏訟六年,悔愧於過度進取、未能及早脫身,在政治場域中進退兩難。其次,本文聚焦於周亮工寓閩時期所作的《閩小紀》,梳理其紀實文字中身分、位置、視角的轉換,將《閩小紀》置於周亮工的生命歷程中,可見其地方紀實筆記中亦有自我表述。最後,以晚年焚書後所作的《印人傳》為主要探論對象,看似是留存藝文資料的印人之傳,其實更是周亮工回憶生平瑣事、追索生命經驗的記憶文本,可見周亮工「記藝」又「記憶」的敘事特色,以及他「記印事」又「傳心志」的企圖。周亮工作為一位仕清明臣,面臨政治身分的前後對立、現實與理想間的進退衝突,生命經歷跌宕起伏,在不同場域、文本間透顯出自身的不同面目;本文聚焦於周亮工的生命經歷與文學書寫,探討其作為明清易代士人的自我書寫、自我之聲。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 周亮工生平概述1 二、 研究動機:有關明清易代之際的論題探究6 三、 問題意識與論題提出10 第二節 文獻探討12 一、 詩文與仕清心態研究13 二、 藝術活動與交遊情形研究17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章節安排19 一、 研究範圍19 二、 研究方法21 三、 章節安排與內容24 §第二章 易代之聲:周亮工詩中流轉的自我 第一節 前言26 第二節 邊地羈人的細語29 一、 干戈正滿眼:戰火之下的自我凝視30 二、 傷心卑濕地:邊緣的地理與心理40 第三節 牢獄中的獨詠46 一、 已昧禍鱗集:六年閩獄案始末46 二、 殘花失意人:孤臣身影與悔愧心態53 第四節 小結:剎那身世等浮漚67 §第三章 見/識地方:《閩小紀》的閩地經驗與地方紀實 第一節 前言70 第二節 述異者的地方紀實72 一、 「小紀」之名72 二、 紀實的方法:傳聞、想像與實見74 第三節 身分、位置與視角的轉換82 一、 中央與邊陲的距離83 二、 文人化的品味鑑賞87 三、 遊人的觀察視線91 第四節 小結:客久成安土,閩中若故鄉96 §第四章 記藝/記憶:《印人傳》中的故人、故物與自我 第一節 前言101 第二節 《印人傳》的成書背景與內容概述103 一、 「記」印事,「傳」心志104 二、 櫟園先生未完之書107 第三節 玩物:印與人的互動 111 一、 印的物質性及其象徵意義116 二、 印的流傳與傳記123 第四節 生命經驗的對照127 一、 回顧歷史128 二、 記錄印人129 三、 緬懷摯友134 四、 追憶家人136 第五節 小結:文本.記憶.自我142 §第五章 結論147 §參考書目151

    【古籍】
    〔先秦〕屈原:〈九章〉,王泗原校釋:《楚辭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清〕王先謙補,祝敏徹、孫玉文點校:《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晉〕嵇含:《南方草木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8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宋〕李石撰,〔清〕陳逢衡疏證,唐子恒點校:《續博物志疏證》(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年)。
    〔宋〕李清照著,黃墨谷輯校:《重輯李清照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鄭樵:《通志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黃庭堅撰,〔宋〕任淵、史容、史季溫注,劉尚榮點校:《黃庭堅詩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明〕文震亨撰,陳劍點校:《長物志》(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
    [明]王士性著,朱汝略點校:《廣志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明〕王世懋:《閩部疏》,《筆記小說大觀》四編第6冊(臺北:新興,1974年)。
    〔明〕何鏜輯:《古今遊名山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50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年)。
    〔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明〕徐官:《古今印史》(民國景明寶顏堂秘笈本)。
    〔明〕高濂撰,李嘉言點校:《燕閑清賞箋》(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
    〔明〕屠隆撰,秦躍宇點校:《考槃餘事》(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年)。
    〔明〕黃仲昭:《弘治八閩通志》(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明〕鄧慶寀:《閩中荔支通譜》,《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1冊(臺南:莊嚴文化,1995年)。
    〔明〕謝肇淛撰,傅成校點:《五雜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方文撰,胡金望、張則桐校點:《方嵞山詩集》(安徽:黃山書社,2010年)。
    〔清〕王士禎:《蠶尾續文集》(青島:齊魯書社,2007年)。
    〔清〕王先謙:《東華錄》,《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369-37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廷燦:《似齋詩存》,《四庫未收書輯刊》第7輯第2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王琛、徐兆豐修,張景祁、張元奇等纂:《光緒重纂邵武府志》,《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10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清〕吕留良撰,俞國林編:《吕晚村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
    〔清〕朱筠:《笥河文集》,《叢書集成新編》第77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清〕吳騫:《論印絕句》,韓天衡編訂:《歷代印學論文選》第2冊(杭州:西冷印社,1999年)。
    〔清〕汪啟淑:《飛鴻堂印人傳》,《叢書集成續編》第94冊(臺北:新文豐,1986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周亮工:《賴古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周亮工著,朱天曙編校:《周亮工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清〕周亮工著,來新夏校點:《閩小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清〕冒襄:《同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85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年)。
    〔清〕計六奇撰,任道斌、魏得良點校:《明季北略》(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徐鼒:《小腆紀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清〕秦瀛:《小峴山人詩文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464-146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潘江輯:《龍眠風雅集》,《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9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國史館編:《貳臣傳》,《清代傳記叢刊》第57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郭麟:《濰縣竹枝詞》,雷夢水等編:《中華竹枝詞》第4冊(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陳衍:《臺灣通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清〕陳夢雷編,蔣廷錫等奉敕撰:《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古今圖書集成全文資料庫,1985年)。
    〔清〕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清代傳記叢刊》第20冊(臺北:明文,1985年)。
    〔清〕鄧漢儀撰:《慎墨堂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清〕鄭光祖:《一斑錄》,(清道光舟車所至叢書本)。
    〔清〕錢曾:《錢遵王詩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清〕錢謙益輯:《吾炙集》,《叢書集成續編》第116冊(臺北︰新文豐,1989年)。
    〔清〕應寶時修,俞樾纂:《上海縣志》,《中國方志叢書》第169冊(臺北:成文,1975年)。
    〔清〕《清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1984年)。
    〔朝鮮〕朴趾源著,朱瑞平校點:《熱河日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近人論著】
    [專書]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2012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白一瑾:《清初貳臣士人心態與文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朱天曙:《感舊:周亮工及其《印人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2005年)。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何冠彪:《明清人物與著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1992年)。
    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年)。
    吳政緯:《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臺北:秀威出版,2015年)。
    巫仁恕、〔義〕狄雅斯(Imma Di Biase):《游道:明清旅遊文化》(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李 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李豐楙,廖肇亨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
    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鵬年、劉子揚、陳鏘儀:《清代六部成語詞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沙孟海:《印學史》(杭州:西泠印社,1987年)。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孟 森:《明史講義》(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年)。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2009年)。
    林宜蓉:《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分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邱瑞中:《燕行錄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2000年)。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胡曉真:《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范宜如:《行旅.地誌.社會記憶:王士性紀遊書寫探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孫之梅:《錢謙益與明末清初文學(增訂版)》(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
    孫利平:《吳偉業其人與明清文化傳播》(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
    孫衛國:《從「尊明」到「奉清」:朝鮮王朝對清意識之嬗變,1627-191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年)。
    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高嘉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臺北:聯經,2016年)。
    張 暉:《帝國的流亡──南明詩歌與戰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張正良:《性靈詩人與志怪小說家的自我觀照:袁枚生死書寫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張玉興:《明清之際的探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張仲謀:《懺悔與自贖──貳臣人格》(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張昇編:《四庫全書提要稿輯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曹淑娟:《在勞績中安居──晚明園林文學與文化》(臺北: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9年)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許東方主編:《金石叢刊初編》(臺北:信誼書局,1976年)。
    郭為藩:《自我心理學》(臺南:開山書局,1975年)。
    郭登峰:《歷代自敘傳文鈔》(臺北:文星書店,1965年)。
    陳 垣:《陳垣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陳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陳岸峰:《甲申詩史──吳梅村書寫的一六四四》(香港:中華書局,2014年)。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臺北:里仁出版社,1985年)。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傅抱石著,葉宗鎬編選::《傅抱石美術文集》(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86年)。
    彭世獎校注:《歷代荔枝譜校注》(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年)。
    黃 惇:《中國古代印論史》(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
    黃明理:《「晚明文人」型態之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楊念群:《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廖卓成:《自傳文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鄭氏史料續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趙 園:《易堂尋蹤:關於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趙 園:《家人父子:由人倫探訪明清之際士大夫的生活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趙 園:《想像與敘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劉 麗:《清初京師貳臣詩人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13年)。
    劉仲華:《世變士風與清代京籍士人學術》(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劉再復、林崗:《罪與文學: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蔣 寅:《清代詩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2014年)。
    蕭菲等編:《明清書法墨跡叢帖之八‧清周亮工祭靖公弟文稿》(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年)。
    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明遺民卷》(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謝正光、佘汝豐編著:《清初人選清初詩彙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游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怨」「群」詩學精神:從覺浪道盛到方以智、錢澄之》(臺北:大安,2004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鍾彩鈞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
    嚴志雄:《牧齋初論集──詩文、生命、身後名》(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年)。
    嚴志雄:《秋柳的世界──王士禎與清初詩壇側議》(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3)。
    嚴志雄:《錢謙益〈病榻消寒雜咏〉論釋》(臺北:聯經,2012年)。
    嚴志雄:《錢謙益的「詩史」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嚴迪昌:《清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
    顧 誠:《南明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
    顧頡剛、劉起釪著:《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年)。
    〔日〕伏見沖敬編:《印人傳集成》(東京:汲古書院,1976年)。
    〔日〕谷崎潤一郎著,劉子倩譯:《陰翳禮讚》(臺北:大牌出版,2016年)。
    〔日〕斯波六郎著,劉幸、李曌宇譯:《中國文學中的孤獨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方駿、王秀麗、羅天佑譯:《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北京:三聯書局,2005年)。
    〔法〕Henri Lefebvre著,李春譯,《空間與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法〕Marcel Mauss著,汲喆譯:《禮物:古式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Pierre Nora著,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出版,2012年)。
    〔法〕菲力浦.勒熱訥(Philippe Lejeune)著,楊國政譯:《自傳契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美〕宇文所安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美〕宇文所安著,劉晨等譯:《華宴: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年)。
    〔美〕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著,楊德睿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臺北:麥田,2002年)。
    〔美〕彼得.切爾森(Peter Chilson)、喬安.B.穆卡希(Joanne B. Mulcahy)著,游懿萱譯:《旅行者的寫作課:從題材挖掘、塑造觀點到改稿,寫出旅行見聞的深度、廣度和溫度》(臺北:遠流,2020年)。
    〔美〕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 年)。
    〔美〕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2010年)。
    〔美〕梅爾清著,朱修春譯:《清初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費修珊(Shoshana Felman)、勞德瑞(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1997年)。
    〔美〕瑪麗.路易斯.普拉特(Mary Louise Pratt)著,方傑、方宸譯:《帝國之眼:旅行書寫與文化互化》(南京:譯林出版社,2017年)。
    〔美〕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著,楊雅婷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年)。
    〔美〕薛愛華(Edward H. Schafer):《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美〕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著,陳蘇鎮、薄小瑩等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柯嘉豪(John Kieschnick)著,趙悠、陳瑞峰、董浩暉、宋京、楊增等譯:《器物的象徵:佛教打造的中國物質世界》(新北:遠足文化,2020年)。
    〔英〕Tim Cresswell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英〕Tim Dant著,龔永慧譯:《物質文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高昕丹、陳恆譯:《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黃小峰譯:《大明:明代中國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德〕Harald Welzer編,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德〕揚.阿斯曼(Jan Assmann)著,金壽福、黃曉晨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Hay, Jonathan, Sensuous Surfaces: The Decorative Object in Early Modern China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10).
    Kim, Hongnam, The Life of a Patron: Zhou Lianggong (1612-1672) and the Painters of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New York: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 1996).
    Li, Wai-yee, 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4).
    Schmiedl, Anne Kathrin, Chinese Character Manipulation in Literature and Divination: The Zichu by Zhou Lianggong (1612-1672) (Leiden: Brill, 2020).
    Wu, Pei-yi, The Confucian's Progress :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in Traditional Chin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單篇論文]
    于賡哲:〈疾病、卑濕與中古族群邊界〉,《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頁63-71+109。
    云 妍:〈從資料統計再論清代的抄家〉,《清史研究》2017年第3期(2017年8月),頁112-125。
    井岩盾:〈真實和虛構──關於特寫、傳記、回憶錄等一個基本問題的討論〉,《文學評論》》第5期(1959年10月),頁126-137。
    方弘毅:〈中國當代《印人傳》研究評述〉,《藝術學界》2016年第2期(2016年12月),頁154-159。
    王 煒:〈「說部」之概念辨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217期(2017年1月),頁102-110。
    王冉冉:〈「體兼說部」的「詩話」與明代「詩文小說」〉,《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1期(2000年3月),頁4-13。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9月),頁147-184。
    王學玲:〈不可侵犯的懺語──明清之際自敘傳文的諧謔與悔愧〉,《淡江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頁71-111。
    王學玲:〈秋菊與秋決:清初仕清文人周亮工閩獄詩探析〉,《國文學報》第56期(2014年12月),頁95-122。
    王學玲:〈清順治京師詩壇之盛世話語:以北籍仕清文人為考察〉,《中正漢學研究》第22期(2013年12月),頁187-212。
    平志軍:〈周亮工小品文論析〉,《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3年2月),頁129-130。
    平志軍:〈周亮工傳記文敘事論析〉,《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3年4月),頁42-44。
    平志軍:〈花零餘香存 回首情更深──周亮工《舟中與胡元潤談秦淮盛時事次韻》賞析〉,《古典文學知識》2009年第2期(2009年3月),頁39-43。
    平志軍:〈從陳洪綬與周亮工交遊看明末文人之人格心態〉,《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10年3月),頁93-97。
    平志軍:〈清初文人金陵懷古幽情探析〉,《社科縱橫》第24卷第2期(2009年2月),頁107-108、116。
    平志軍:〈匯集詳備 勘別精審——評朱天曙輯校《周亮工全集》〉《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第 10期(2009年10月),頁151-155。
    平志軍:〈論「貳臣」作家周亮工的「仕清」心態〉,《語文學刊》第2期(2006年11月),頁40-41。
    白一瑾:〈論清初貳臣士人「兩截人」的處境心態〉,《北方論叢》第219期(2010年1月),頁65-70。
    朱天曙:〈周亮工與金陵、揚州文人之關係〉,《中國書畫》2007年第8期(2007年8月),頁52-58。
    朱天曙:〈從《印人傳》論周亮工的印學觀〉,《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第4期(2010年11月),頁174-180。
    江 枰:〈從虞喜《志林》到《東坡志林》〉,《中國蘇軾研究》2019年第2期(2019年6月),頁203-216。
    佘筠珺:〈邊緣到中心的流動──論朱敦儒詞中「身分認同」的自傳書寫〉,《成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16年12月),頁31-74。
    余英時:〈明清變遷時期社會與文化的轉變〉,收入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1992年),頁35-41。
    吳盛青:〈重層的自我影像:抒情傳統與現代媒介〉,《政大學報》第36卷第2期(2006年12月)。
    宋世瑞:〈論「漁洋說部」與清代筆記〉,《阜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20年10月),頁76-81。
    李芳民:〈論《東坡志林》的審美特色——兼及蘇軾筆記散文的文學史意義〉,《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0期(2020年1月),頁158-167。
    李惠儀:〈女英雄的想像與歷史記憶〉,《嶺南學報》復刊號(一、二輯合刊)(2015年3月),頁85-108。
    李惠儀:〈世變與玩物──略論清初文人的審美風尚〉,《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頁35-76。
    來新夏:〈清人北京風土筆記隨錄〉,《故宮博物院院刊》1983年3期(1983年10月),頁18-21。
    孟 晗:〈周亮工字、號、別稱匯考〉,《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33卷第2期(2017年2月),頁65-69。
    孟 晗:〈論周亮工與張民表的交往──兼論《原圃集》和《塞庵詩》的結集〉,《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2011年5月),頁44-46。
    林宜蓉:〈世界秩序、家國認同與南方偏霸──屈大均《廣東新語》之文化隱喻與子題開展〉,《漢學研究》第38卷4期(2020年12月),頁169-215。
    林宜蓉:〈世變下士子撰史的多元意蘊──試論屈大均《廣東新語》之化外深意〉,《清華學報》50卷1期(2020年3月),頁61-101。
    林宜蓉:〈晚明「尊藝」觀之探究〉,《古典文學》第15集(2000年9月),頁139-178。
    施曉宇:〈《閩小紀》中周亮工「七不解」淺釋〉,《福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9 期(2010年5月),頁 70-74。
    范宜如:〈文化圖景的形構:王士性《廣志繹》之地方知識與敘事〉,《中國學術年刊》第32期(2010年9月),頁191-222。
    范宜如:〈地景.光影.文化記憶:論王士性紀遊書寫中的江南敘述〉,《東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145-169。
    范宜如:〈荔枝書寫與武夷地景:以謝肇淛、徐熥、徐𤊹為考察對象〉,《國文學報》第59期(2016年6月),頁1-27。
    范宜如:〈被隱蔽的文學想像?──以明代粵西筆記《赤雅》的知識傳述與書寫型態為討論核心〉,《政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7年12月),頁69-102。
    范宜如:〈華夏邊緣的觀察視域:王士性《廣志繹》的異文化敘述與地理想像〉,《國文學報》第42期(2007年12月),頁121-151。
    范宜如:〈謝肇淛《滇略》的書寫視域及文化意蘊〉,《國文學報》第55期(2014年6月),頁165-200。
    孫向群:〈周亮工《印人傳》的版本流變考察〉,《中國書法》2007年第8期(2007年8月),頁56-63。
    孫傳芳:〈周亮工與龔鼎孳交游考論〉,《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期(2012年3月),頁121-124。
    秦 蓁:〈以技相傳、藝工識通──周亮工《印人傳》所載印人父子藝事鉤沉〉,《史林》2015年6期(2015年12月),頁80-84。
    秦 蓁:〈四庫撤出本周亮工《印人傳》探賾〉,《史林》2014年6期(2014年12月),頁68-72。
    郝 兵:〈周亮工「醇」「粹」印學觀探析〉,《中國書法》第334期(2018年7月),頁164-166。
    馬 舒:〈周亮工及其《閩茶曲》〉,《福建茶葉》第3期(1996年8月),頁47-48。
    高大威:〈方寸印象:從近世閒章看文人的生命情致〉,《第五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10月),頁23-57。
    高大威:〈鐵筆柔情:近代篆印世界的女性側影〉,《政大中文學報》第5期(2006年6月),頁139-164。
    張軻風:〈從「障」到「瘴」:「瘴氣」說生成的地理空間基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4卷2期(2009年4月),頁135-143。
    張蜀蕙:〈現實經驗與文本經驗的南方──柳宗元貶謫作品中的疆界空間〉,《唐代文學研究》第11輯(2006年5月),頁606-621。
    曹淑娟:〈流變中的凝視──《越中園亭記》的家鄉書寫〉,《臺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3年6月),頁223-266。
    淩歡、陳金華:〈九鯉湖祈夢文化的自然地理闡釋〉,《閩江學院學報》2018年1期(2018年1月),頁25-30。
    畢恆達:〈物的意義──一個交互論的觀點〉,《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7期(1993年12月),頁97-110。
    許文惠:〈周亮工與清初金陵畫壇〉,《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及設計版)》第2期(1998年5月),頁36-45。
    許東海:〈辭賦.類書.譜錄──漢賦的《詩》學知識系譜與宋代荔枝辭賦、譜錄之合體共舞〉,《第十屆漢代文學與思想暨創系六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17年),頁215-228。
    許菁頻:〈百年傳記文學理論研究綜述〉,《學術界》第5期(2006年),頁258-263。
    許暉林:〈物、感官與故國:論明遺民董說《非煙香法》〉,《考古人類學刊》第88期(2018年6月),頁83-108。
    陳 玨:〈高羅佩與「物質文化」:從新文化史視野之比較研究〉,《漢學研究》27卷3期(2009年9月),頁317-346。
    陳仕華:〈說部引得芻議〉,《書目季刊》第25卷第4期(1992年3月),頁33-37。
    陳聖宇:〈周亮工活到了「三藩之亂」之後嗎?〉,《古典文學知識》第6期(2010年11月),頁143-148。
    陳聖宇:〈周亮工晚年焚書日期確考〉,《古典文獻研究》第11輯(2008年4月),頁541-544。
    陳聖宇:〈評朱天曙編校整理《周亮工全集》〉,《清代文學研究集刊》第5輯(2012年9月),頁417-426。
    黃 琴:〈碑學運動的先鋒周亮工──兼論周亮工的印學思想及書風淵源〉,《文史雜誌》第4期(2015年7月),頁93-95。
    黃文青:〈從空間概念論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的抒情自我〉,《成大中文學報》第50期(2015年9月)。
    黃玉琰:〈周亮工與中州〉,《廈門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2010年2月),頁16-19。
    黃治國:〈從周亮工《賴古堂集》自改原作現象探析其仕清心態〉,《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85期(2014年2月),頁 107-112。
    黃振東:〈萬壽祺書藝交遊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0年12期(2020年12月),頁95-104。
    楊 亮:〈萬壽祺《印說》版本及其審美探析〉,《中國書法》2017年12期(2017年6月),頁116-119。
    楊中芳:〈試論中國人的「自己」:理論與研究方向〉,《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楊中薇:〈玩物和遺民意識的形塑:論吳偉業的《秣陵春》〉,《戲劇研究》第16期(2015年7月),頁51-81。
    楊玉成:〈夢囈、嘔吐與醫療──晚明董說文學與心理傳記〉,收於李豐楙,廖肇亨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頁557-677。
    楊彬彬:〈「自我」的困境──一部清代閨秀詩集中的疾病呈現與自傳慾望〉,《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7期(2010年9月),頁95-130。
    楊儒賓:〈明鄭亡後無中國〉,《中正漢學研究》第31期(2018年6月),頁1-31。
    廖肇亨:〈晚明文人懺悔書寫義蘊試析──以袁中道〈心律〉為中心的考察〉,收於李豐楙,廖肇亨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頁397-430。
    趙 明:〈清初「貳臣」書家之間的交游與紀念──從王鐸贈別周亮工相同內容書作談起〉,《書法研究》2019年第4期(2019年12月),頁59-68。
    趙秀紅:〈中原文化與周亮工文藝觀〉,《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2年6月),頁23-26。
    雒宏茹:〈周亮工晚年焚書心跡略考〉,《古典典籍與文化》1997年第4期(1997年11月),頁15-19。
    劉奉文、王輝:〈周亮工著述考〉,《文獻》第4期(1994年10月),頁194-205。
    劉秉信、譚先民:〈周亮工與濰縣〉,《昌濰師專學報》第15卷第2期(1996年6月),頁36-38。
    劉思彤:〈《閩小記》的記載與傳播探究〉,《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第38卷第1期(2020年2月),頁39-41。
    劉晞儀:〈三亮同心說:陳洪綬贈周亮工二畫試析〉,《故宮學術季刊》第28卷第1期(2010年9月),頁1-44。
    蔡孟宸:〈昔日憑欄撥阮曲,今朝伏案弄金石──論女篆刻家韓約素〉,《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學刊》第3期(2007年7月),頁45-66。
    蔡玫芬:〈文房清玩──文人生活中的工藝品〉,收入郭繼生主編:《美感與造形》(臺北:聯經,1981年),頁613-664。
    蔡英俊:〈典故、物象與符號化的生活世界:關於明清詩文研究在方法上的思考〉,《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9月),頁vii-xvi (頁7-16)。
    鄭 秦:〈清代的秋審制度〉,《文史知識》1992年第7期(1992年7月),頁30-36。
    鄭文惠:〈遺民的生命圖像與文化鄉愁──錢選詩/畫互文修辭的時空結構與對話主題〉,《政大中文學報》2006年第4期(2006年12月),頁147-182。
    鄭毓瑜:〈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清華學報》41卷1期(2011年3月),頁3-37。
    戴志堅:〈福建廊橋的形態與文化研究〉,《南方建築》2012年6期(2012年12月),頁8-12。
    薛潤梅:〈「說部」文體概念辨析兼論《漁洋說部》的文體貢獻〉,《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020年第1期(2020年6月),頁479-495。
    謝 凌:〈周亮工及其賴古堂印譜〉,《文史雜志》第3期(1999年5月),頁72-74。
    謝正光:〈讀萬壽祺《野果山禽圖軸》──兼論清初錢謙益朱彝尊于江浙之交遊〉,《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7年2期(2017年3月),頁93-104+159-160。
    謝佩芬:〈自我觀看的影像──宋代自贊文研究〉,《新國學》第9卷(2012年6月),頁173-228。
    謝明陽:〈周亮工的「反流派」詩學〉,《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1期(2010年1月),頁93-129。
    鍾曉峰:〈文化意象與自我形象:論陸游的騎驢詩〉,《清華學報》新45卷第3期(2015年9月),頁415-455。
    簡啟梅:〈周亮工在福建的仕宦生涯〉,《龍巖師專學報》第8卷第1期(1990年4月),頁41-45。
    簡啟梅:〈周亮工寓閩詩文及筆記〉,《福建論壇(文史哲版)》第5期(1990年10月),頁52-55。
    簡啟梅:〈讀《閩小紀》〉,《龍巖師專學報》第9卷第 1 期(1991年5月),頁 83-89。
    羅 琴:〈《閩小紀》康熙刻本考〉,《中國典籍與文化》第103 期(2017年10月),頁74-83。
    羅 琴:〈原版與“盜版”間的互動:周亮工《尺牘新鈔》三選與汪淇《尺牘新語》三編糾葛詳考〉,《文獻》2019年第1期(2019年1月),頁33-61。

    羅 琴:〈周亮工的春秋筆法──兩種周集合刻本版本及異文考〉,《經學文獻研究集刊》2016年第2期(2016年11月),頁163-186。
    羅時進:〈作為清代文學批評形式的「歲末祭詩」〉,《文藝研究》2017年第8期(2017年8月),頁55-65。
    〔日〕福本雅一:〈周亮工與印人傳〉,京都国立博物館發行:《学叢》第25號(2003年5月),頁7-24。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陳耀紅、劉學慧譯:〈自我完整的映象──自傳詩〉,收入樂黛云、陳玨編:《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頁 110-137。
    Pattinson, David. “Zhou Lianggong and Chidu Xinchao: Genre and Political Marginalisation in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East Asian History 20 (2000.12): 61-82.

    [學位論文]
    牛燕怡:《周亮工選編尺牘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6年)。
    平志軍:《周亮工生平思想及其散文創作研究》(鄭州:鄭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吳 玢:《晚明江南地區儒匠群體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史博士論文,2019年)。
    吳翊良:《南都.南疆.南國──南明(1644-1662)遺民詩中的「南方書寫」》(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孟 晗:《周亮工年譜》(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年)。
    林婉瑜:《儒士、貳臣、收藏賞鑒家──孫承澤(1592-1676)之生活、繪畫品味與影響》(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孫 萍:《明末清初祥符周氏家族文學活動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年),頁7-8。
    孫志強:《乖時計拙半生貧──明末清初江蘇印人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理論碩士論文,2014年)。
    孫淑芳:《世變與風雅──周亮工《尺牘新鈔》編選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曹 斌:《清初士大夫群體的心態詮釋──以周亮工為個案》(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7年)。
    郭 羽:《周亮工及其詩歌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郭 奕:《周亮工《讀畫錄》及其畫事研究》(天津:天津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論文,2010年。
    陳怡行:《晚明到清初的福州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陳柏言:《知識、疆界與想像:中晚唐「南方」地記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陳聖宇:《周亮工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葉佩蓉:《仕清文人之不遇詠懷──周亮工及其仿陶書寫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董博芳:《周亮工的藝術交往與收藏》(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2010年)。
    廖卓成:《自傳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劉和文:《清人選清詩總集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9年)。
    魏瑾瑾:《周亮工的詩歌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饒芷瑄:《國變.身分與文化認同──曹溶及其作品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Kim, Hongnam, “Chou Liang-kung and His Tu-hua-lu (Lives of Painters): Patron Critic and Painters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198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