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書容
Hsu, Shu-Jung
論文名稱: 從政治消費觀點看台灣新世代的「台獨」認同建造
指導教授: 莊佳穎
Chuang, Chia-Y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台獨政治消費世代太陽花運動個人主義
英文關鍵詞: Taiwan Independence, political consumerism, generation, Sunflower Movement, individualism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38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在古典國家認同的根基上,以政治消費觀點觀察年輕世代的台灣認同建構。本文主張這是一種透過商品或文化消費手段,實踐一種以個人主義的多元身分與文化認同為基礎,建構出的想像的台灣國族共同體。本文首先處理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藉以梳理年輕世代的「台獨」觀。接著描繪本文的研究對象以及文化消費與自我認同的關係。太陽花運動是本文觀察政治消費現象的起點,運用構框理論及場域分析來解析運動中的權力結構,進一步觀察「台獨」符碼在運動中的呈現,以及運動參與者如何以個人主義化的個體加入抗爭的大敘事。最後觀察陳水扁時期與當代選舉中政治消費的差異,以及其他當代政治消費現象。
    研究發現,透過消費實踐的各種身分編輯、認同拼貼,讓「台獨」透過消費個人主義化,這裡面的認同尺度不是集團化的國家想像,而是個人主義化的自我,以個人主義來追尋一種共同的台灣國族想像。這種多重身分及多元文化的認同構築,讓古典國族認同建構中的對立元素得以共存而不衝突。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classic model of national identity. It has viewed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aiwan's younger generatio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consumerism which was announced to be the merchandise-consuming or culture-consuming practice which builds an imaginary Taiwan's nationality which is on the basis of diverse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under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ism. This study first tided up the historical context between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 to figure out the perspective of Taiwan's younger generation on Taiwan independence. The second step wa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consuming concept, self-identity and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Sunflower Movement was the start of the observation on the political-consuming phenomenon. This study applied framing theory and field theory to analyze the hierarchy of authority in this movement. Furthermore, the symbols represented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the meta-narrative of the attendees (how each individualist joined this movement spontaneously)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In the end,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differences on political consumerism between Taiwan's contemporary elections and the course of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and also reviewed the other phenomena which were related to political consumeris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verse identity editing and identity collaging which were demonstrated by consuming practices "individualismized" the concept of Taiwan independence through the consuming behaviors. The scale of the identity here is not a group imagination on nation-building, instead, it is an "individualismized" consciousness which pursues an imaginary national identity of Taiwan by the way of individualism.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identity which is composed by multiple identities and diverse cultures makes the opposite elements become reasonable in the classic model of national identity.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2 第三節 台獨的動態歷程 4 第四節 政治消費觀點 20 第五節 研究方法 22 第六節 文獻回顧 24 第二章 全球化下的文化消費與自我認同 31 第一節 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掌握新媒體(New Media)的新世代 31 第二節 全球化脈絡下的文化認同 39 第三節 借鏡的「他者」——中國 48 第四節 小結 54 第三章 太陽花運動 56 第一節 學運回顧和相關文獻 56 第二節 太陽花運動中的權力結構 60 第三節 太陽花運動與構框理論 66 第四節 參與行動的個體 72 第五節 小結 75 第四章 政治消費在台灣 77 第一節 陳水扁時期與當代選舉的政治消費差異 77 第二節 台灣國護照貼紙事件 85 第三節 透過消費個人化的「台獨」 89 第四節 小結 94 第五章 結論與研究展望 95 參考文獻 10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One More Story 公民的聲音團隊,2014,《那時我在:公民聲音 318-410》,新北市:無限。
    王甫昌,1997,〈台灣民主政治與族群政治的衝突〉,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頁 133-156。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兆慶,2014,〈從《崩世代》看希望世代學運〉,劉定綱主編,《318 佔領立法院》,台北:奇異果文創,頁 162-176。
    王恩美(計畫主持),2013,〈國外流行音樂發展政策專題研究—日本與韓國流行音樂文化展業政策研究〉,文化部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執行。
    王貞茹,2009,〈從關係理論探討迷現象—以台灣韓劇迷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思涵,2013,〈一張反核文宣品 竟像手機貼圖到處紅〉,《遠見雜誌》,第 330期。
    王志弘譯,2002,《工作、消費與新貧》(原作者:Bauman, Z.)。台北:巨流。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San Jose, CA.:蓬島文化公司。
    史明,2016,《史明回憶錄》,台北:前衛。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何榮幸,2014,《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台北:時報文化。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汪宏倫,2008,〈國族問題中的制度因素、全球脈絡與怨恨心態〉,台灣研究基金會,《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頁 73-91。
    汪宏倫,2014,〈東亞的戰爭之框與國族問題:對日本、中國、台灣的考察〉,《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頁 157-225。
    李筱峯,1987,《台灣民主運動 40 年》,台北:自立晚報。
    李明璁,2015,〈韓國流行音樂的視覺性、身體化與性別展演:以「少女時代」的 MV 產製和消費挪用為例〉,《新聞學研究》,第 122 期,頁 37-78。 李宇美譯,2011,《鄉民都來了:網路群眾的組織力量》(原作者:Clay Shirky)。台北:貓頭鷹。
    李立偉,2010,〈台灣民族認同的日常形構—以中國商品的治理與反消費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賢、廖志恆、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Uwe Flick)。台 北:五南。
    吳乃德,1997,〈國家認同和民主鞏固〉,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 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頁 15-30。
    吳叡人,1997,〈民主政治的弔詭與兩難?對於台灣民族主義的再思考〉,游盈隆 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頁 31-48。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原者:Anderson,
    Benedict)。台北:時報。
    吳叡人,2016,〈黑潮論〉,《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新北市:左岸文化,頁 23-48。
    吳駿盛,2014,〈22K〉,丁允恭主編,《島國關賤字》,新北市:左岸文化,頁53-77。
    林飛帆,2014,〈腥聞霉體妓者〉,丁允恭主編,《島國關賤字》,新北市:左岸文化,頁 103-125。
    林宗宏,2013,〈失落的年代:臺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人文及社會期刊》,第二十五卷第四期,頁 689-734。
    林宗宏,2015,〈臺灣階級不平等擴大的原因與後果〉,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頁 45-68。
    林宗宏等著,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台灣勞工陣線學會。
    林傳凱,2014,〈二〇一四年「反服貿」抗爭中的權力、民主、與異質實踐——歷史社會學視角的初步分析〉,劉定綱主編,《318 佔領立法院》,台北:奇異果文創,頁 228-268。
    林銘亮,2010,〈諷刺與諧擬──論張大春小說中的諷喻主體〉,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施政峰,1999,《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
    洪郁如、陳培豐等譯,2014,《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原作者:若林正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范雲,2014,〈花開的時候〉,何榮幸著,《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台北:時報文化,頁 22-27。
    袁方主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原作者:Patrice Bonnewitz)。台北:麥田。
    陳信行,2004,〈我的野百合——一個 1990 年三月學運參與者的自我評〉,《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第五十四期,頁 253-276。
    陳光興,2002,〈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收於大學學術演講錄叢書編委會(編)《中國大學學術演講錄》,中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243-248。
    陳仲偉,2005,〈從哈日到知日—以日本動畫文化為例〉,《思與言》,第 43 卷第1 期,頁 25-70。
    陳翠蓮,2013,《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自治的夢想),新北市:
    衛城。
    陳婉琪,2014,〈誰來「學運」?太陽花學運靜坐參與者的基本人口圖像〉,《那時我在:公民聲音 318-410》,新北市:無限,頁 233-240。
    陳俊宏,1998,〈永續發展與民主:審議式民主理論初探〉,《東吳政治學報》,第九期,頁 85-122。
    陳佳宏,2006,《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
    莊佳穎,2004,《阿扁的異想世界》,台北:前衛。
    莊佳穎,2006,〈國族主義的再寫—崛起於每日生活實踐的生活現場的台灣(人)國族主義?〉,《台灣國際研究季刊》,2 卷第 4 期,頁 109-202。
    莊佳穎,2014a,〈從政治消費觀點看當代台灣社會的民主參與和認同建構〉,施政峰主編,《台灣文化》,新北市:李登輝民主協會,頁 211-249。
    莊佳穎,2014b,〈尋找失落的戀人—臺灣電影中的日本印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 51 期,頁 87-128。
    張茂桂,1997,〈臺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施政峰編,《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頁 37-71。
    張玫君譯,2001,《全球化:對人類深遠的影響》(原作者:Bauman, Z.)。台北:
    群學。
    張玫君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原作者:John Storey)。台北:巨流。
    許如婷,2014,〈台灣閱聽眾之實境/真人秀《Running Man》節目觀看的「迷」身分實踐〉,《國際文化研究》,第十卷第一期,頁 25-55。
    曾如瑩、顏瓊玉、邱碧玲,2013,〈淘宝襲台!接管台灣地攤〉,《商業週刊》,第1321 期。
    黃俊傑,2000,《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mob-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
    《新聞學研究》,第一一五期,頁 1-50。
    黃厚銘主編,2016,《婉君妳好嗎?給覺醒鄉民的 PTT 進化史》,新北市:群學。
    趙旭東、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原作者:Giddens,Anthony)。新北市:左岸。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5,《最新文化全球化》(原作者:Tomlinson)。新北市: 韋伯。
    墨者工作室(張勝涵、黃守達、余崇任),2014,《魯蛇之春:學運青年戰鬥手冊》, 台北:公共冊所。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 1975~1997》,台北:麥田。
    謝昇佑,2009,〈偶然還是必然?野草莓學運的結構限制與機運〉,《思想》,第十二期,頁 281-293。
    蕭阿琴,2012,《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
    蘇碩斌譯,2009,《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 15 講》(原作者:吉見俊哉)。台北:群學。

    英文部分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auman, Z. 2000.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 Malden, MA : Blackwell.
    Billig, Michael. 1995. Banal National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Edensor, T. 2002. National Identity, Popular Culture and Everyday Life. Oxford:Berg.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London: Routledge.
    Gellner, E.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n, E. and T. Ranger,eds. 1983.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and P.du Gay(eds)Questions of Culture Identity. London: Sage.
    Lee, Ming-tsung (2015) “The Gender Representation and Bodily Negotiation in Taiwan’s Occupy Congress Movement”。《日本ジェンダー研究》第 18 號,頁43-75。
    Lee, Ming-tsung (2015) “Discoursing ‘Japan’ in Taiwanese Identity Politics:The Structures of Feeling of the Young Harizu and Old Japanophiles”。《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 12 卷第 2 期,頁 49-103(THCI Core 收錄期刊)。
    Prensky, M.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On the Horizon, Vol.9(5)
    Renan, E. 1990. “What is a Nation?”(法文 1882)In Hommi K. Bhabha(Ed.), Nationand Narration. London: Rougledge.
    Smith, A. 1991. Nations Identity. 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網路資料
    BeatiMode,2014,〈《自己國家自己救》T 恤出自他手!專訪激進工作室設計師陳威仲〉,《BeautiMode》,http://www.beautimode.com/article/content/21859/
    公投護台灣聯盟粉絲專頁,《Facebook》,
    https://zh-tw.facebook.com/aorft/info/?tab=page_info
    王奕凱等,2016,〈第一屆對中國道歉大賽〉活動專頁,《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24358351008421
    台灣國護照貼紙活動專頁,《Facebook》, http://taiwan-passport-sticker.blogspot.tw/
    台灣國護照貼紙運動,《Blogger》, http://taiwan-passport-sticker.blogspot.tw/search/label/%E4%B8%96%E 7%95%8C%E5%90%84%E5%9C%B0%E7%9A%84%E5%8F%B0%E7%8 1%A3%E5%9C%8B%E8%AD%B7%E7%85%A7
    李中志,2014,〈【時事想想】反服貿與反中國能切割嗎?〉,《想想論壇》,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1926
    余杰,2016,〈帝吧的「小粉紅」們是怎樣煉成的?〉,《想想論壇》,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107
    林朝億,2015,〈後 318 系列四 蔡丁貴:當時想進決策圈卻遭社團反對〉,《新頭 殼》,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3-13/57762
    林朝億,2016,〈46%:45% 民調:同性婚姻合法化零共識〉,《新頭殼》,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6-11-28/79513
    哈日杏子,2013,〈日本是臺灣人心中永遠的牽掛〉,《走進日本》, http://www.nippon.com/hk/in-depth/a02201/
    音地大帝,2014,〈LIVE!直播!大腸花垃圾話論壇 終極版之『還幹於民』〉,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AC9NJl2RPo
    鬼王,2015,〈另類台灣奇蹟:早餐店發展史(一)美 X 美的崛起〉,《自由評論
    網》,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525000
    鬼王,2015,〈另類台灣奇蹟:早餐店發展史(二)美 X 美的崛起〉,《自由評論
    網》,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528650
    許家程、張展誌,2014,〈學運黑 T 恤潮到爆!林飛帆暴紅 全身都話題〉,《三立新聞網》,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8471
    商台玉,2015,〈中國比台灣更近?〉,《聯合新聞網評論》,
    http://udn.com/news/story/7341/1226901-%E5%95%86%E5%8F%B0%E7%8E %89%EF%BC%8F%E4%B8%AD%E5%9C%8B%E6%AF%94%E5%8F%B0 %E7%81%A3%E6%9B%B4%E8%BF%91%EF%BC%9F
    陳致豪,2015,〈發印了〉,《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2900647720282&set=ms. c.eJwFwYENADAIw7CPplJQA~%3B8~%3BNrvk7l4gZHKvZJ~_UAcvrD3IDBrI~-.bps.a.126145224062500.21698.100000010685369&type=3&theater
    黃哲斌,2010,〈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 http://puppydad.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13.html
    曾如營、顏瓊玉、邱碧玲,2013,〈淘宝襲台!接管台灣地攤〉,《商業週刊》, 第 1321 期,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IndepArticle.aspx?ID=18629&pnum
    ber=1
    楊佳恬,2015,〈#護照貼紙小天使之無限情長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976299705814&set=g m.1020813291272243&type=1&theater
    靜雪,2015,〈台獨份子偽造「台灣國護照」被荷蘭海關攔截〉,《BuzzHand》, http://www.buzzhand.com/post_819204.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