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耀陞
Yao-Sheng, Houng
論文名稱: 以生命回顧法融入園藝活動課程對高齡者休閒效益體驗影響之研究
The Effects of Leisure Benefits of the Elders on Horticulture Activities with Life Review
指導教授: 李晶
Li, 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園藝活動高齡者休閒效益生命回顧
英文關鍵詞: horticulture, the elders, leisure benefits, life review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29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高齡化社會所面臨的議題,越來越受到政府與國人關注與重視。園藝活動擁有多元的活動形式,可以針對不同的目標對象,設計規劃適宜的活動內容與方式,增進人們對於生理、心理與社會的適應,達到改善人體生理、心理與精神狀況。本研究之園藝活動課程融入艾力克森(Erikson)生命發展八階段去設計總共五堂的活動課程,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探討園藝活動課程之設計與執行以及瞭解高齡者是否參與園藝活動課程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時間從2009年11月6號至2010年4月17號;研究方法設計採取實驗法與觀察法,休閒效益體驗量表的施側則採用一對一訪談方式進行;研究地點與對象選定臺南縣西港鄉西港村之65歲以上高齡者,控制組前測有效受試樣本71人,控制組後測有效受試樣本49人,實驗組有效受試樣本21人,根據有效樣本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與成對樣本t檢定進行資料分析與處理發現以下結論:高齡者在參與園藝活動的歷程中,在前後測生理效益體驗上於獲得調節身心平衡、逃避環境壓力與學習活動技巧三題項達顯著差異;心理效益體驗上達顯著差異,表示參與園藝活動課程能有效提升高齡者之心理效益體驗;社交效益體驗上也達顯著差異,表示參與園藝活動課程能有效提升高齡者之社交效益體驗。本研究建議後續之研究可以加以探討生活於都市之高齡者對於園藝活動之休閒效益體驗,利用城鄉進行相互交叉比較;在園藝活動內容課程設計上,必須符合高齡者之生理、心理與社交三方面的需求,針對高齡者面臨的發展問題去設計活動。

    The aging society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concerns in Taiwan. Diversified forms of content and programs of horticulture activities could be for different target audiences in which to increase the access to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daptation and improv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is research designed a series of course contain the eight stages of life development proposed by Eric Jackson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horticulture activities designing, and to explor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experience for the eld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grams. Research conducted between November 6th, 2009 to April 17th, 2010. The research program was conducted in Shi-gang Village, Tainan County, with residents over 65-year-old. Prior-test samples of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71 participants, and 49 for the post-test. As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1 valid samples were retained. The research found i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physical-mental balance, avoiding surrounding pressure and skills of learning activities of the elders in the course of horticulture activiti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ior-test and post-test score of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experience. The horticulture activities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ders’ psychological effects experience and social effective experience. The following studies could explore the leisure-effective experience for elders in urban. Us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cross compare the difference. The horticulture activities must comply with the elder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demand, contrarily resolved the elders’ problem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v 表次 viii 圖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5 第七節 名詞釋義 6 第貳章 相關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生命回顧法之意涵 7 第二節 園藝活動之意涵 11 第三節 高齡者休閒效益 17 第四節 園藝活動對高齡者之休閒效益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6 第四節 資料分析 44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受試者分析 47 第二節 實驗組受試者參與園藝活動之歷程 49 第三節 未參與園藝活動課程前及參與園藝活動課程後休閒效益體驗之探討 61 第四節 未參與園藝活動課程前休閒效益體驗差異之分析 68 第五節 控制組休閒效益體驗前測與後測組內差異情形 72 第六節 實驗組休閒效益體驗前測與後測組內差異情形 76 第七節 控制組及實驗組休閒效益體驗前測與後測組間差異情形 8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結論 84 第二節 建議 88 參考文獻 90 中文部分 90 英文部分 93 附錄 附錄一 生命回顧法融入園藝活動第一堂教學設計教案 96 附錄二 生命回顧法融入園藝活動第二堂教學設計教案 99 附錄三 生命回顧法融入園藝活動第三堂教學設計教案 101 附錄四 生命回顧法融入園藝活動第四堂教學設計教案 104 附錄五 生命回顧法融入園藝活動第五堂教學設計教案 106 附錄六 休閒效益體驗前測量表 107 附錄七 休閒效益體驗後測量表 108 附錄八 第一堂園藝活動課程記錄 109 附錄九 第二堂園藝活動課程記錄 111 附錄十 第三堂園藝活動課程記錄 113 附錄十一 第四堂園藝活動課程記錄 115 附錄十二 第五堂園藝活動課程記錄 117 附錄十三 第一堂園藝活動課程課後觀察記錄 118 附錄十四 第二堂園藝活動課程課後觀察記錄 120 附錄十五 第三堂園藝活動課程課後觀察記錄 122 附錄十六 第四堂園藝活動課程課後觀察記錄 124 附錄十七 第五堂園藝活動課程課後觀察記錄 126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1995)。內政統計年報。2008年1月14號取自內政部統計處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內政部統計處(2010)。內政統計年報。2010年6月23號取自內政部統計處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江正發、周財勝(2006)。老年人休閒型態之分析。大專體育,87(12),133-137。
    朱芬郁(2007)。高齡者活躍老化初探。北縣終教,30(12),16-24。
    沙依仁(200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臺北市:五南。
    吳思涵(2004)。園藝活動對療養院慢性精神病患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吳科驊(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詩鎮(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周武忠(1992)。中國花卉文化。廣州市:花城出版社。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佳蓉(2000)。老人的休閒參與對休閒滿意和生活滿意之影響。大專體育,51,156-162。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輔仁大學。
    邱馨慧、蔡佳良(2007)。園藝治療對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應用方式與成效。成大體育季刊,22(2),79-85。
    洪惟泉(2001)。不同學業成就專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差異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馬上鈞(2002)。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登山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3 3 - 3 8 。
    俞玫妏(2004)。都市園丁休閒園藝行為與休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玉敏(1999)。回憶療法於老年護理之運用。榮總護理,16(1),1-6。
    陳在頤(1993)。老年時期的休閒運動。國民體育季刊,22(4),39-45。
    陳惠美、黃雅玲(2005)。園藝治療之理論與應用。中國園藝,51(2),135-144。
    許志賢(2002)。休閒活動介入生活的認知與技巧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1,51-60。
    陳韋伶(2009)。大專校院運動舞蹈社團參與者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俊彥、周孟慈(2004)。園藝治療活動相關研究與發展之探討。造園季刊,52,45-54。
    張智鈞(2008)。電影院消費者消費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台北威秀電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畹蘭(1992)。台灣地區老人休閒活動參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梅陳玉蟬、齊銥、徐玲(2006)。老人學。臺北市:五南。
    張梅蘭(2003)。老當益壯銀髮族的居家運動和照顧。社教資料雜誌,5-8。
    郭倩琳(2004)。回憶治療的意涵及其在高齡者教育的應用。成人教育,78,26-33。
    郭毓仁(2005)。治療景觀與園藝療法。臺北市:詹氏書局。
    黃坤得、黃瓊慧(2001)。參與休閒運動對銀髮族身體及生活上的效益。大專體育,57,61-67。
    黃清光(2009)。屏東蘭花蕨自行車道乘騎者之環境感受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馮婉儀(2006)。園藝治療知訊。2009年11月19日取自香港園藝治療中心http://www.hkhtcentre.com/
    黃富順(1989)。成年心理與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曾慈慧、毛慧芬、凌德麟(2004)。園藝治療在職能治療中的應用。科學農業,52(7,8),198-211。
    曾慈慧(2001)。園藝治療活動與其場所之介紹。造園季刊,41,47-52。
    曾慈慧、呂文賢、何超然、林國青(2007)。園藝治療活動對護理之家失能長者治療效果之研究。臺灣園藝,53(3),345-360。
    黃銘淳(譯)(200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社會關係研究取向(上)。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Charles, M. J., Eliot, R. S. & Louise, H. K., 2000)
    葉乃靜(2003)。資訊與老年人的生活世界 : 以「臺北市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葉怡屏(2007)。網路遊戲參與者之休閒覺知自由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趙可式(1996)。康泰安寧療護義工培訓班錄影帶(VHS、有聲、彩色、1/2 吋)。臺北市:財團法人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
    廖誼印、楊育寧(2006)。高齡者休閒概況之研究。彰化師大體育學報,6,285-294。
    蔡宏進(2004)。休閒社會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劉富文(1999)。人與植物的關係。科學農業,47(1,2),2-10。
    蔣凱若(2005)。生命回顧團體對老榮民自尊及生活滿意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臺北市。
    謝正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民生主義的台灣經驗。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謝正諭(1994)。休閒活動的發展與導向。勞工行政,80,68-71。
    簡士恆(2008)。銀髮族安養機構住民藝術休閒活動需求評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二、英文部分
    AHTA (2008) . About Horticulture Therapy. Retrieved August 24, 2008, from http://www.ahta.org.
    Ajzen, I. (1991) . Benefits of leisure: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n B. L. Driver, P.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411- 417). Stag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Bright, A. D. (2000) .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 32(1), 12-18.
    Brody, J.E. (1977) . Heart disease goes out of style. The New York Times, E-6. December 11.
    Burnside, I, & Haight, B. (1994) . Reminiscence and life review: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older people. Nurse Practitioner, 19(4), 55-60.
    Butler, R. N. (1963) . The life review: an interpretation of reminiscence in the aged. Psychiatry. 26(1), 65-76.
    Butler, R. N. & Lewis, M. I. (1983) .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St. Louis, Mo.: Mosby.
    Driver, B. (1997) .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 Parks Recreation , 32(12) , 38-41 .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1991) .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
    Harrand. A. G, & Bollstetter , J. J. (2000) . Developing a community-based reminiscence group for the elderly.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14(1),17-22.
    Hill, C., & Relf, P. D. (1982) . Gardening as an outdoor activity in geriatric institutions. Activities. Adaptations and Aging, 3, 47-54.
    Infantino, M. T. (2001) .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gardening among five well older woman in suburbia, PHD thesis, Adelphi University.
    Kelly, J. R. (1996) . Leisure (3th.). Boston, MA:Allyn and Bacon.
    Kidd, J. L., Pachana, N. A., & Alpass, F. M., (2000) . Benefits of gardening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mid-age women in New Zealand. Journal of Therapeutic Horticulture, 6(1), 4-19.
    Kraus, R. G. (1990) .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the modern society(4th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Matsuo, E. (1992) . What we learn through horticultural activity. In D. Relf (Ed.), The role of horticulture in human well-being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national symposium . 146-148. New York: Portland, Oregon: Timber press.
    Relf, P. D. (1998) . People-plant relationship . In S. P. Simson & M. M. Straus (Eds) . Horticulture as therap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New York: Food Products Press.
    Relf, P. D. (1999) . The role of horticulture in human well- 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 . Journal of Therapeutic Horticulture, 5(1), 5-14.
    Taylor, M. K. (1990) . The healthy gardener. Flower and Garden, 34(2), 46.
    Veder, R. M. (2000) . How gardening pays: Leisure, labor and luxury in nineteenth-century transatlantic culture. PHD thesis. UK: 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Willian, J.E. (1999) . Exercise training guidelines for the elderly.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1 (1), 12-1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