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邱安笛 Anti-Chiu |
---|---|
論文名稱: |
自然休閒場域的社會藝術教育研究--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為例 Social arts education in Eco-leisure Field: A case study of Luodong Forestry Culture Garden |
指導教授: |
陳瓊花
Chen, Chiung-Hu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7 |
中文關鍵詞: | 休閒 、社會藝術教育 、自然休閒園區 、環境教育 、環境美學 、專案協力者 |
英文關鍵詞: | Leisure, social arts education, natural recreation fiel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Project facilitato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0 下載: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然休閒場域中的社會藝術教育的施行,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此場域為主研究個案,自然休閒場域藉由文化的推展,藝文活動的舉辦,發揮社會藝術教育之功能。研究者針對園區內林管處的育樂課、作業課以及處長等專案協力者針對園區的歷程、經營與活動進行訪談研究探析,進一步討論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的專案教師與經理進行的教育課程、活動,另一方面也針對園區的遊客參觀體驗後的問卷分析。進而提出對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羅東自然教育中心、自然休閒相關場域、未來研究等三個對象之建議。 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一、 從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看自然休閒場域的社會意義與價值--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具複合式內涵能提供多元跨域學習的藝術教育場域。
(一) 上位者的開放、遠見的經營視野,再生園區。認為人是文化中重要元素。園區低衝擊、低開發、低商業氣息保有歷史文化遺產發揮永續價值。
(二) 利用森林美學的形式原理構築出自然美的環境,結合公共藝術品。學習日本代代木公園的場域經營氛圍,遵照美學的概念、自然的法則、生物多樣性的想法。
(三) 不僅是自然生態可涵括科學、森林林業歷史、昆蟲、動植物、園藝、建築等相關專業領域的教師皆可以跨域學習,與藝術教育連結,共同結合出更出色、創意更能體現園區內涵的課程,共同成長。
二、 從專案協力者對自然休閒場域提供之社會藝術教育規劃--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是讓在地藝術、文化伸展的舞台。
(一) 動態與靜態的多元活動展演,活絡場域,環境氛圍是最佳的舞台空間,讓表演更生動、讓園區充滿生命力。
(二) 展館空間展示了在地藝術家、社區的工藝、藝術,園區是凝結在地情感之平台。
三、 從專案教師看自然休閒場域提供之社會藝術教育的看法與規劃--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的地理優勢、豐富教學資源以及專業團隊之扶持。
(一)地理位置位於羅東市中心內,相較於其他位於高山上的森林遊樂區的自然教育中心,擁有相對優勢的交通位子。羅東自然教育中心之專案協力者,團隊間的學習夥伴關係,中心讓教師、志工擁有自由彈性的發展空間。
(二)羅東自然教育中心之專業的行政端與教學端配合,建立完善的教學評量檔案以供下次活動參照。整體分析那個紀錄裡面,會包含1.報名者的資料分析。2.行後會議。3.問卷分析。4.活動整體建議。5.活動花絮、照片統整。
(三)課程與藝術教育作一個結合,也是由於場域的優勢,園區的自然環境是最棒的體驗教室,可以讓學員直接到戶外感官學習,直接引導學員進行美感體驗,利用創作轉化認知的內涵,利用繪畫技巧來記錄自然生態的奧秘,開啟學員利用微觀的視角來看這個生態這個園區進而以宏觀的美學視野看台灣、看世界。
(四)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就是一個優良的典範,因為休閒因多元機能結合而深化其價值,不僅可以帶動宜蘭縣的經濟發展,也可以是帶動環境、藝術相關教育的上位者。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a social casual games in the domain of art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Luodong Forestry Culture Garden, natural leisure field promotes culture, organize cultural events and plays social art education. Researchers conducted the interview study of recreation classes ,Forest District Office of the Director ,other project operations and third-class and further disscussed the programs and activities of Luodong Nature Education Centre on the basis of the progress,management and activities of the park. On the other hand, we also conducted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of visitors who finish visiting the park.Furthermore,three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Luodong Forestry Culture Garden, LuoDong Nature Education Centre, natural leisure-related field and the three objects of future research:
First, Luodong Forestry Culture Garden, a composite art education field ,provides visitors multiple cross-domain learning opportunities. Operating vision (A) The host, who considers man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culture, revived the park with his great vision and made efforts to maintain low-impact, low development ,low business atmosphere and h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park to develop the sustainable value of the park. (B) he form of the principle of aesthetics build out the natural beauty of the forest environment , and combined with public art. On the basis of the operation of Japan Yoyogi Park, we followed the examples of their concept of aesthetics, natural law and the idea of biodiversity.(C)The park provides not onl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professional fields of science, forest forestry history ,insects, animals and plants, gardening,and architecture. Teacher with these areas of expertise can integrate art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of the park to better reflect the creativity of the park .Therefore, the park and the teachers can grow together.
Second, Luodong Forestry Culture Garden is a stretching stage of let in to the arts and culture.(A) Multiple dynamic and static performances ,active fields,and ambience vivify the park.(B) The pavilions showcase the craft and art of local artists and communities to agglomerate and associate with the local people.
Third, the support of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bundant teaching resources and a professional team provided by Luodong nature education center. (A) geographically located within the downtown of Luodong. compared to other natural education center located on a mountain forest recreation area,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ransportation. The good partnership between project facilitators and the teams of Luodong Nature Center gives teachers and volunteers freedom to achieve their potential.(B) The 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teachers of Luodong Nature Education Centre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eaching-based assessment for the next event.(C) The record of the overall analysis will contain:1.the data analysis of applicants 2.reviews 3.th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4. overall recommendations 5. tidbits and photograph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urriculum and arts educ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advantage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field.The park is the best experience class for learners to perform outdoor sensory learning and then guide learners to conduct aesthetic experience directly. Moreover, lear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creation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cognitive connotation and record natural ecological mystery with their painting techniques. Learners will apply micro perspective to this ecosystem and this park and then apply macro-aesthetic vision to see Taiwan and the world in the long run. (D) Luodong Nature Education Center is an excellent model, as a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its multi-function and leisure. The value of the park is , thus, deepened. To sum up, the park not only promo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Yilan County ,but also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arts education.
一、中文部分
王秀雄(1986)。我國美術教育應有之內容與方向。國教輔導,7(15)。
王秀雄(1989)。美育在文化上的功能與價值。臺灣教育,485,6。
王秀雄(1990)。美術與教育。臺北市:臺北市立圖書館。
王佩蓮(1995)。各級學校環境教育的內容與教學法。教育資料集刊,20,113-145。
王書貞(2007)。臺北縣國小教師運用關渡自然公園進行戶外環境教育之需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喜青(2002)。國家公園解說員環境教育與環境解說專業發展需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聖欽(2003)。國小六年級環境藝術行動研究—五王國小環境教育融入視覺藝術教學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王錫永(2007)。臺北市休閒農場利用農業資源進行環境教育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王鑫(1994)。發展教師環境教育哲學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2-0111-022-009z。
王鑫(1995)。戶外教學發展史及思想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4-2511-S-002-002-002-Z。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87-103。
江凱寧(2005)。臺北植物園推動環境教育現況及需求探討。2005年環境教育現況及需求探討。
何森元(2003)。探索林務局推動環境教育現況及未來發展需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宗瓊(2003)。以社區為核心之生態旅遊發展,營建署,臺北市。
吳明勳(2007)。自然中心環境教育運作歷程之探討—以梅峰農場自然生態體驗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市:國立東華大學。
宋明順(1992)。休閒與工作—大眾休閒時代的衝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學刊,21,1-19。
李孟璇(2011)。蘭陽博物館展示的策略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金發(2005)。以環境教育為內涵之繪本創作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李建沛(2007)。生命圖像與詮釋—張劉月阿嬤的樸素繪畫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李建興(1990)。中國社會教育發展史。臺北市:三民。
李建興(1990)。社會教育新論。臺北市:三民。
沈姵君(2008)。探討遊客對解說摺頁偏好與願付價格之研究—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阮惠琨(2002)。以新的課程理念再造藝術教育的內涵。文化生活,5(5),86-89。
周楨(1957)。臺灣之太平山林場。臺灣銀行季刊,9(2),124-135。
林世彬(2003)。環境議題融入國小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宮崎駿卡通動畫為輔助教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林振春、張德永、劉畹珍(2005)。我國社會藝術教育實施現況之問題與調查分析。在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編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市:雄獅美術。
林清池(1996)。太平山開發史。宜蘭市:浮崙小築文化。
林勝義(1993)。社會教育多元論。臺北市:五南。
林聖傑(2009)。檜木原鄉:日治時期太平山林場發展之探討未出版。臺北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林澤豐(2007)。環境教育融入國小四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林鴻忠(2008)。太平山林業與區域發展。交通與區域發展:「宜蘭研究」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3-164。
林鴻忠等編著(2006)。太平山古往今來:林業歷史。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邱悅慈(2010)。藝享終身—高齡者休閒性繪畫持續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邱麗卿(2004)。劉秀美的國民美術理念與實踐論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姚鶴年(2006)。臺灣的林業。臺北市:遠足文化。
春雷(1994)。太平山開發系列報導(一)。宜蘭文獻雜誌,9,63-68
洪懿妍(2003)。貼近自然,開發感受力—進入美學世界的基本功。美育雙期刊,132,14-21。
胡志翰(2013)。初探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2012發展歷程及參與者角色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胡幕昀(2010)。環境教育融入國小中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劉其偉及其作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凌嵩郎(1987)。藝術概論。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孫秀如(1996)。利用都市公園進行環境教育的探討—以大安森林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孫凱琳(2007)。成人參與美術才藝班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徐玉麟(2007)。環境教育設施成效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徐白龍(2011)。休閒牧場推展環境教育機會之探討—以飛牛牧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徐佳伶(2007)。今天不在教室上課—歡雅、東興、菁寮三小學參與式營建融入環境教育課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徐家凡(2010)。花蓮池南自然中心環境教育核心課程「天空之翼」教學成效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市:國立東華大學。
翁毓秀(2013)。臺灣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申請狀況與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馬成怡(2007)。移動的教室—環境教育融入視覺藝術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 臺北市:升智。
張小蕾(2009)。臺灣地區民眾藝文休閒活動參與過程程度之研究—以總體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亞洲大學。
張政興(2010)。探討林務局解說志工參與自然中心環境教育工作之動機與滿意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張美智(2003)。環境藝術教育之理論建構與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教育部(1976)。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中正書局。
曹泰容(2004)。人形別寫藝術教育團體之田野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梁筱梅(2007)。博物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許月馨(2006)。透過集合藝術進行環境教育之研究—以國小生活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許美惠(2007)。國家公園與鄰近學校合作實施戶外環境教育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與格致國中合作之「自然體驗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許慧蓁(2012)。宜蘭縣國小教師運用「羅東自然教育中心」進行環境教育的意願與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市:國立東華大學。
郭晏如(2011)。嘉義市國小環境藝術教育實作之研究—以應用環保素材和融入在地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南華大學。
郭禎祥(1999):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的展望。美育,106 , 1-9。
郭禎祥、陳肆明(1983):美術教育在學校課程的重要性—從哲學、歷史觀點探索美術教育的理論基礎。師大學報,32,523-535。
郭禎祥、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黃壬來 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市:桂冠書局。
陳子珊(2013)。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之規劃研究—以斗六市愛牧生態休閒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縣:環球科技大學。
陳世昌(2007)。論文化與休閒。清雲科技大學文化創意通識學程電子月刊,8。
陳玉梅(2006)。應用環保物素材於國小低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研究—以台中縣大甲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冠宏(2013)。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估指標之建議及試評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陳律歆(2010)。環境藝術教育課程發展及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指南國小低年級校本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春壅(2000)。民眾參與休閒藝文活動取向之研究—宜蘭縣(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陳盈源(2012)。臺灣有機農業永續發展模式:從經營者的角度探討觀光休閒、農業體驗及環境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縣:雲林科技大學。
陳惠雅(2012)。羅東自然教育中心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在環境教育課程目標及生態價值模式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
陳朝平(2000)。臺灣美術教育思想的演變與跨世紀的思維。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藝術學院,2000年臺灣美術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2-211。
陳朝平(2000)。藝術學與藝術教育,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101-122。臺北市:桂冠圖書。
陳鈺雯(2011)。自然體驗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育:「親自然、玩藝術」暑期輔導活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靖文(2007)。旅遊地環境教育與遊客遊憩體驗之關係研究—以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南華大學。
陳德揚(1991)。藝術休閒的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陳瓊花(2002)。藝術概論。臺北市:三民。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臺北市:三民。
彭靜瑩(2010)。環境議題取向的繪本創作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曾玲惠(2006)。運用問題本位學習在國小高年級環境藝術教學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黃玉琳(1988)。國家公園學童環境教育活動設計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
黃光男(1993)。藝術教育與社會發展。臺灣教育,506,39-49。
黃光男(1998)。教育部發展與改進藝術教育五年計畫實施或成效評估報告。
黃美賢(2004)。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貞玲 (2010)。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
黃愷雁(2012)。 環境議題融入高中藝術生活體驗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楊玉鳳(2013)。以連貫性生態園區進行環教教育統整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楊冠政 (1998)。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
楊冠政(1995)。環境教育發展史。教育資料集刊, 20,1-32。
廖敦如(2003:82) 。社區取向的藝術教育—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統整課程設計。美育,135,82。
廖敦如(2005)。建構環境藝術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0(1),53-78。
漢寶德(2008)。推薦序—自然是通向美感的捷徑。載於呂雅昕譯,大自然是我的美學老師(2-3)。臺北市:如果。
劉文潭(2000)。藝術。載於國立編譯。臺北市:教育大辭書。
劉昌元(1986)。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
劉致瑩(2013)。環境教育應用在農田水利事業之推展研究—以臺東水利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縣:國立臺東大學。
劉豐榮(2002)。社會學與藝術教育,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193-203。臺北市:桂冠圖書。
蔡元培(1968)。蔡元培全集。臺南市:王家。
蔡元培(1970)。美育代宗教說。臺北市:東方書局。
蔡孟珊(2010)。文化資產的活化與再利用—以羅東東林業文化園區的經營與規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蔡慧敏 (2008)。林業文化園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計畫。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羅東林管處委託研究結案報告書未出版。
蔣勳(2006)。美的覺醒。臺北市:遠流。
鄧延栩(2005)。以關懷學校環境為主題的藝術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民生主義的臺灣經驗。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鍾雨師(2010)。美術才藝班教育與經營發展之研究—以杏羽藝術中心為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鍾龍治、廖學誠、陳宛君、劉瓊蓮、陳美惠 (2005a) 羅東林區民眾參與社區林業計畫之評估與分析。地理學報, 41, 83-100。
鍾龍治、廖學誠、陳宛君、劉瓊蓮、陳美惠 (2005b) 羅東林區民眾對林業經營的認知與態度。地理研究, 43, 1-20。
簡吟羽(2013)。校園生態環境融入藝術教育課程發展與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藍天平(2011)。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寶環境教育中心推展環境教育營隊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市:國立東華大學。
魏竹秀(2011)。初探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發展及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建構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二、西文部分
Adams, E. (1999). Art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A framework for school programs. In J. K. Guilfoil & A.R. Sandler(Eds.), Built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art education (pp.184-193).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Graves, G. W. (1999). Curriculum evaluation: One approach for assessing built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In J. K. Guilfoil & A. R. Sandler(Eds.),Built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art education(pp.194-209).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Hicks, L. E., & King, R. J. H. (1999). Mapping a sense of place: A contextualzed approach to designed environments. In J. K. Guilfoil & A. R. Sandler(Eds.),Built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art education (pp.10-17).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Kelly, John R. (1996). Leisure,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Kolb, D. A.(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Parr, M. G., & Lashua, B. D. (2004). What is leisure? The perceptions of recreation practitioners and others. Leisure Science, 26, 1-17.
Shomon J.J,(1963).Manual of outdoor conservation education.New York,NY: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Inc.
Whitson, D. (1998). Circuits of promotion: media, marketing the globalization of sport. In L. A. Wenner (Ed.), MediaSport (pp. 57-72). New York : Outledge.
三、網站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官網(http://www.eeft.org.tw/)。
交通部自然遊憩觀光調查報告網(http://stat.motc.gov.tw/mocdb/stmain.jsp?sys=220&ym=10001&ymt=10209&kind=21&type=1&funid=b710303&cycle=41&outmode=0&compmode=0&outkind=1&fldspc=0,3,7,1,&rdm=9jUxpmlq)。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官網(http://culturalpark.forest.gov.tw/)。
羅東自然教育中心部落格 (http://luodong-nec.blogspot.com) 。
羅東林區管理處網站 (http://luodong.forest.gov.tw) 。
看見臺灣奇摩電影網(https://tw.movies.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