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政豪
Shih, Jheng-Hao
論文名稱: 作物與族群─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農業發展差異
指導教授: 林聖欽
Lin, Sheng-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族文化作物選擇金峰鄉太麻里鄉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G.002.2019.A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7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歷經日治時期集團移住政策及戰後政府的輔導遷移,搬遷至淺山或平地定居的東排灣族部落與外部社會有了更緊密的接觸,生產方式也由傳統自給自足改變為受市場經濟影響的生活型態。然而,同樣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漢人較多的太麻里鄉以釋迦、荖葉等長期作物為主要農作,以東排灣族為主的金峰鄉卻大多種植經濟價值較低的短期作物,為何會有如此的現象呢?除了自然環境之外,還有什麼因素影響著這裡的作物空間分布?
    本研究以文獻整理、農糧鏈調查、深度訪談為主要方法,描繪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族群背景、農業產銷運作以及作物與族群文化的關係,試圖對上述的問題提出解答。
    研究結果有以下三點:
    一、不同族群選擇不同的作物種植,形成本區的作物空間分布,其中漢人與阿美族偏向栽培長期的果樹類作物、東排灣族偏向短期作物輪作,東部海岸群的排灣族則介於兩者之間,但較傾向於種植釋迦。
    二、農民種植作物的選擇,同時隱含著經濟考量及本身的文化特質,反映出族群整體的價值觀與生活型態,從東排灣族所種植的小米、紅藜、洛神花當中,可以看見農作文化知識與資本主義對話、辯證的過程。
    三、農業的生產活動除了受到自然環境、政策、市場的影響之外,「族群文化」也應被視為農糧鏈的外部因素之一加以考量。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概念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區 14 第二章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族群分布 23 第一節 原住民族部落的形成背景 23 第二節 漢人的拓墾與移入 42 第三節 行政區劃分與生活範圍 50 第四節 小結 58 第三章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農業發展與產銷型式 59 第一節 農業生產概況 59 第二節 漢人、阿美族的農業經營方式與產銷網絡─ 以大目釋迦為例 70 第三節 東排灣族的農業經營方式與產銷網絡─以小米、紅藜、洛神花為例 83 第四節 小結 97 第四章 作物選擇與原住民傳統文化 98 第一節 當今小米、紅藜、洛神花隱含的文化意義 98 第二節 土地觀念與部落社會的傳統生態知識 108 第三節 文化與經濟的平衡 116 第四節 小結 121 第五章 結論 122 附錄 125 附錄一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農業產銷班列表 125 參考文獻 127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太麻里鄉志》。臺東縣:太麻里鄉公所。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2017)。《臺灣蕃人事情》(藤井志津枝譯註)。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103年臺灣原住民族經濟狀況調查》。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對話: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Maljaljenguanguaq傳統儀式專輯》。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2011)。《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楊南郡譯註)。臺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國川、林聖欽纂修(2000)。《臺東縣史.產業篇》。臺東市:臺東縣政府。
    傅君纂修(2001)。《臺東縣史.排灣族與魯凱族篇》。臺東市:臺東縣政府。
    黃宣衛、羅素玫纂修(2001)。《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市:臺東縣政府。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2)。《臺灣的原住民─排灣族》。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臺東縣政府(1954-2012)。《臺東縣統計要覽》。臺東市:臺東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2013-2017)。《臺東縣統計年報》。臺東市:臺東縣政府。
    趙川明撰述(1999)。《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第十五章太麻里鄉、第十六章金峰鄉)。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鄭漢文、王相華、鄭惠芬、賴紅炎(2004)。《排灣族民族植物》。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魯丁慧、柯勇男、林聖峰、陸象豫(2011)。《排灣族之植物利用》。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二)期刊論文
    王俊豪(2013)。〈高山原住民部落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調適策略〉。《台灣農學會報》,第14卷,第5期,頁491-505。
    王梅霞(2014)。〈從waya看資本主義的轉化過程:一個賽德克部落的經濟變遷〉。《考古人類學刊》,第80期,頁53-102。
    吳燕和(1993)。〈臺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7期,頁1-402。
    呂碧卿(2007)。〈台東平原釋迦產業的產銷社會空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官大偉(2013)。〈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Mrqwang群之人河關係為例〉。《地理學報》,第70期,頁69-105。
    官大偉(2015)。〈原住民生態知識與當代災害管理 以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之泰雅族部落為例〉。《地理學報》,第76期,頁97-132。
    林國榮、顏昌瑞、曾珍琦、郭芳振(2000)。〈番荔枝產銷經濟分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2期,頁47-68。
    林憲連(1991)。〈太麻里釋迦運銷的區域結構:以華源村大坑為例〉。《社會科教育學刊》,第1期,頁134-150。
    邱蕙瑜、鄭勝華(2009)。〈陽明山竹子湖地區農業類型變遷歷程與轉型機制〉。《華岡地理學報》,第23期,頁57-84。
    張錦淑(2014)。〈聚合與離散:賓茂村查亞斯(Caljas)與久芬樂樂(Tjuveljelem)家史的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瓊文(2002)。〈新店丘陵的土地經營(1810-1890)〉。《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37期,頁85-102。
    陳枝烈(2009)。〈排灣族文化中的科學智慧初探〉。《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6期,頁115-156。
    陳茂泰(1973)。〈從旱田到果園─道澤與卡母界農業經濟變遷的調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頁11-33。
    陳進分、許育慈(2013)。〈洛神葵有機栽培技術〉。《臺東區農業專訊》,第84期,頁14-18。
    陳憲明(1986)。〈臺灣北部高冷地區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2期,頁103-142。
    黃應貴(1993)。〈作物、經濟與社會─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5期,頁133-169。
    葉一飛(2012)。〈卑南族?排灣族?從東排灣Tjavualji部落看頭目與巴拉冠的社會再生產〉。《臺灣博物》,第31卷,第2期,頁58-65。
    葉高華(2017)。〈從山地到山腳: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與集體遷村〉。《臺灣史研究》,第24卷,第1期,頁125-170。
    廖秋娥(2010)。〈戰後台東縣大武地區的集體遷村與生活方式之轉變〉。《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3卷,第3期,頁169-196。
    廖哲強、蕭崑杉、郭大玄(2011)。〈台灣農業地理研究之進展(2001-2010)〉。《地理學報》,第62期,頁155-178。
    潘朝陽(1987)。〈地理學方法論中的非實證論傳統〉。《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3期,頁167-192。
    鄭漢文(2006)。〈東排灣族傳統居家環境之植物利用〉。《文化驛站》,第19期,頁26-40。
    顏愛靜、傅小芝、何欣芳(2011)。〈原住民社區永續農業發展之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自然農法為例〉。《台灣土地研究》,第14卷,第2期,頁67-97。

    (三)網頁資料
    太麻里戶政事務所網頁http://tmh.taitung.gov.tw/bin/home.php(2017年11月7日檢索)
    太麻里鄉公所網頁http://www.taimali.gov.tw/about.php (2017年10月12日檢索)
    臺東紅藜官方網站。https://www.taitungquinoa.com.tw/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2017)。〈小米之栽培管理與利用〉。2018年4月7日,取自https://www.ttdares.gov.tw/ws.php?id=2138&print=Y
    臺鐵─太麻里站。https://www.railway.gov.tw/Hualien-Transportation/cp.aspx?sn=11754
    臺鐵─知本站。https://www.railway.gov.tw/Hualien-Transportation/cp.aspx?sn=11753
    臺鐵─金崙站。https://www.railway.gov.tw/Hualien-Transportation/cp.aspx?sn=11755
    金峰鄉公所網頁http://www.ttjfng.gov.tw/about.aspx (2017年10月12日檢索)
    信豐農場。http://www.sinfongfarm.com/index.php/quinoa
    農情報告資源網。https://agr.afa.gov.tw/afa/afa_frame.jsp
    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系統。https://agrcost.afa.gov.tw/pagepub/AppContentPage.aspx?itemNo=COI121
    農業產銷班組織體系資料服務系統。
    http://agrpmg.afa.gov.tw/agr-Sed/agrJsp/login.jsp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Berkes, F. (1999). Sacred Ecology: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Philadelphia, PA: Taylor & Francis.
    Bowler, I. (ed.) (1992). Geography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ed Market Economies. Harlow: Longma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Grigg, D.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Hutchinson.
    Ilbery, B. (1985).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 social and economy analys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Robinson, G. M. (2004). Geographies of Agriculture: Globalisation, Restructuring and Sustainability.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二)期刊
    Berkes, F., Colding, J., & Folke, C. (2000). Rediscovery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s Adaptive Management.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0(5), 1251-1262.
    Bowler, I., & Ilbery, B. (1987). Redefining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rea, 19(4), 327-332.
    Greig, L. (2009). An Analysis of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 Choice of Crop, Kibamba Ward, Tanzani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60(3), 699-715.
    Ilbery, B. (1978). Agricultural decision-making: a behavioural perspectiv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3), 448-466.
    Ilbery, B. (1986).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In Pacione, M. (Eds.),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Routledge Revivals) (pp.13-37).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Morris, C., & Evans, N. (1999). Research on the geography of agricultural change: redundant or revitalized? Area, 31(4), 349-358.
    Morris, C. (2004) Lost Words, Lost Worlds? Cultural Geographies of Agriculture. In L. Holloway and M. Kneafsey (Eds.), Geographies of Rural Cultures and Societies (pp. 241-261). Aldershot: Ashgate.
    Stevenson, M. (1996).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rctic, 49(3), 278-291.
    Wells, M. J. (1991) Ethnic Groups and Knowledge Systems in Agri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9(4), 739-771.

    三、日文部分
    臺東廳(1926-1928、1933-1938)。《臺東廳統計書》。臺東街:臺東廳。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編(1922)。《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要覽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編(1937)。《山地開發現狀調查書:臺東地方調查區》。臺北市:小塚本店。
    臺灣總督府編(1944)。《臺灣戶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1918)。《理蕃誌稿 第一編、第二編》。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地方之部)》。臺北: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