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金澤豪 Chin, Tse-Hao |
---|---|
論文名稱: |
物質的記憶—金澤豪繪畫創作研究 The Memory of Substance — A Study on Chin Tse–Hao’s Works |
指導教授: |
蘇憲法
Su, Hsien-F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1 |
中文關鍵詞: | 擬像 、物質 、蒙太奇 、靈光 、疏離效果 |
英文關鍵詞: | simulation, substance, montage, aura, alienation effec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FA.018.2019.A1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6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內容為筆者系列作品之創作,作品以「擬像」為圖像基礎,以捏造、仿製復古「相片」的外觀為主要手法。製作的條件區分了圖像、顏料物質、工作痕跡三個面向。
圖像內容是關於原始自然與神話寓言,藉動物形象(影像)作為與自然有關的象徵,經過蒙太奇式的拼貼與再造,擬仿沒有指涉目標、非再現的「相片」,藉此召喚出被遺忘的知覺與經驗,一種關於人類的集體記憶。
顏料的物質性是唯物論的觀察下產生的意識,因此在作品中,圖像與物質產生了辯證關係,實體也成為可感受的客觀存在,顏料的厚度、質料呼應了真實的畫框與牆面,因此畫作的物質性經驗延展至觀看者的環境中。
筆者藉由作品實踐中對於材料的作用與意圖,企圖擴充作品的內涵,讓畫框的「形變」進入傳統的繪畫主體中,尋求圖像、顏料物質與工作痕跡交互作用的感覺與記憶,突顯並置於畫面主體中呈現出的多元性,消解作品原本單一的形式與組織,勾勒出作品的「生命自由」,透過行動將力量與生命引入於材料中,在繪畫元素彼此連結、互滲間,得以標示出在當下時空中的原初感受與真實想像。
The content of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he author’s “Simulation of Old Photos” series,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production of photographs. The main concept of the art works is “simulation”, to simulate the appearance of old photos. The making of the works has three aspects: image, material usage, and the marks of working.
The image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iginal nature and mythological tales. By using collage technique to recreate a ‘photo’ that has no implying target, author attempts to depict the forgotten memory.
In this series of art work, the handling of pigments also created the conversational experience between the image and material to the viewers. The actual art works include the thickness of pigment, the picture frame and the wall surface, thus, the viewers can experience a dialogue back and forth from the material of the paints to the space where the painting are placed.
The author attempts to expand the implication of the works through the effects and intentions of material usage when creating. By including picture frames into traditional painting itself, and the interaction of images, pigment material and work indications, the dullness of painting form is eliminated. The painting elements from these art works represented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 and introduced the power of humanity to the viewers. The author tried to reconnect the original sensitivity of the images with current time and space.
一、 中文文獻
1. 尤昭良,《創造與變現:現代繪畫的柏格森風》,台北市:藝術家,2013。
2.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市:淑馨,1996。
3. 潘東波主編,《20世紀美術全覽》,台北市:北星圖書,2003。
4. 鄧燭非,《電影蒙太奇概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8。
5. 鄭意萱,《攝影藝術簡史》,台北市:藝術家,2007。
6. 楊凱麟著,《分裂分析德勒茲》,鄭州:河南大學,2017。
7. 羅貴祥著,《德勒茲》,台北市:東大,1997。
8.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市,麥田,2013。
二、 中譯文獻
1.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
藝術與歷史藩籬》,北市:麥田,2004。
2. E.H.Gombrich著,《藝術的故事》,雨云 譯,台北市:聯經,1997,頁408。
3. 漢斯.利希特(Hanns Richter),《達達藝術和反藝術》,吳瑪悧 譯,北市:藝術家,1988。
4. John Berger&Jean Mohr著,《另一種影像敘事:一個可能的攝影理論》,張世
倫譯,台北市:麥田,2016,頁94。
5.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影像的閱讀》,劉惠媛譯,北市:遠流,1998。
6. 梅洛龐帝(Maurice Merleau–Ponty),《眼與心》,龔卓軍譯,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7。
7. 培德.布爾格(Peter Burger),《前衛藝術理論》,蔡佩君、徐明松譯,北市:遠流,1998。
8. Robert Stam,《電影理論解讀》,陳儒修、郭幼龍譯,北市:遠流,2002
Robert Stam,Robert&Burgoyne,Sandy&Flitterman-Lewis著,《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張梨美譯,台北市:遠流,1997。
9.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北市:
台灣攝影工作室,1997。
10.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
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
11. Eddie Wolfram著,《拼貼藝術之歷史》,傅嘉珲譯,台北市:遠流,1992。
12. John Berger著,《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台北市:麥田,2010。
13. Willy Rotzler著,《物體藝術》,吳瑪悧譯,台北市:遠流,1991。
14. Carl G. Jung著,《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龔卓軍譯,新北市,
立緒文化,2013。
15. Eugen Bertholt Friedrich Brecht 著,張黎、丁揚忠譯,《戲劇小工具篇》,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5,頁12。
三、 學位論文
1. 蔡三行著,《繪畫方程式羅伯特•雷曼作品之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2007。
四、 網路資源
1.「子彈時間」查自維基百科,2018年3月17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子弹时间。
2.〈「萬一他說對了怎麼辦?」 —對麥克魯漢密碼的新時代探索〉,2007年
7月1日,取自:http://mcr.nccu.edu.tw/word/16394292013.pdf。
4.〈布萊希特與電影─二十世紀前半葉的發展〉,2004年11月,取自:
http://1www.tnua.edu.tw/~TNUA_THEATRE/files/archive/311_b3c3727f.pdf
5. 「銀版攝影法」查自維基百科, 2018年11月6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銀版攝影法。
6. 「媒介即是訊息」查自維基百科, 2018年5月1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馬素·麥克魯漢。
7. 〈2016 微小世界顯微攝影大賽獲獎作品〉,2016年11月03日,取自:
https://www.mydesy.com/small-world-photomicrography-competition
8. 「開光點眼」查自維基百科, 2018年5月1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開光點眼
9. 「現象學」查自維基百科, 2018年6月9日,取自:
https: //zh.wikipedia.org/wiki/現象學
10.「現實主義」查自維基百科, 2018年12月3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现实主义。
11.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richter)個人網站,取自:
http://www.gerhard-richter.com
12.「擬像」查自〈仿真的再現─1980-2004港台恐怖電影的後現代轉折〉,
2018年12月30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1/41-19.htm
13.「疏離效果」查自國家教育研究院, 2004年11月,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29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