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家楠
Lin, Chia-Nan
論文名稱: 運用行動載具於聽覺障礙中學生學習地理閱讀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Using Tablet PCs in Geography Reading Clas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指導教授: 洪儷瑜
Hung, Li-Y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1
中文關鍵詞: 行動載具聽覺障礙學生地理閱讀
英文關鍵詞: tablet PCs,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geography read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12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9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如何運用平板電腦在聽覺障中學生學習地理閱讀,採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一學年33堂的教學課程,探討平板融入課堂的教學發展歷程、學生表現,透過教師在教學行動所獲得的省思,提出運用平板於聽覺障礙學生學習的建議。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運用平板於地理閱讀課的教學樣貌:
    (一)運用平板於地理閱讀課中,教師與學生都歷經了衝撞、調適與共處以及與學習對話等三個階段。
    1.衝撞階段:師生使用平板感到挫折,逐漸減少平板使用。
    2.調適與共處階段:教師調整教學,學生從拒絕到接受平板。
    3.與學習對話階段:教師從學生作品中引導學生學習,學生也從教師引導、觀察同儕作品中修正自己的概念。
    (二)運用平板於地理閱讀課的困難主要包含有教學前需考量數位環境與選用軟體問題、平板操作問題及引導學生學習、教學理念的衝突與調整,教師透過實踐較能掌握科技教學、閱讀策略與地理學科教學知識的結合,逐漸運用平板特性融入教學設計。
    二、運用平板於地理閱讀課的學生學習表現:
    (一)課後評量結果:從評量結果中可發現學生答對率有提升,不過個別學生的學習成長有異。
    (二)學生使用平板學習之成果:個別學生使用平板學習的速度並不一致,不過從學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學生逐漸進步,也可以從視覺化作品中看到聽障學生對主題概念的建立。
    最後,本研究基於研究發現與討論,對教師、行政、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與限制,提供運用行動載具於聽障學生地理科教學之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how to use the tablet PCs in geography reading clas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by action research. The courses were for thirty-three sessions within an academic year. The purpose wa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by using tablet PCs,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and suggestions to use tablet PCs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to learn through the teacher’s reflection during teaching acti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 were as followed.
    I. The use tablet PCs in the geography reading class was concluded as the following:
    (1)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d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to use the tablet PC: collision, adaptation and coexistence, and interaction within learning process. In the first stage,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 felt frustrated by using tablet PCs, then the teacher reduce to use of tablet PCs.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teacher adjusted instruction with tablet PCs, then students gradually accepted the tablet PCs during learning. In the last stage, the teacher guided students to adjust the learning by peer’s sharing the perforamce with tablet PC’s.
    (2) The problems of using tablet PCs in geography reading class were that teacher should arrange a good digital environment, and choose app for reading strategy, and using tablet PCs, and teaching by tablet PCs, and the conflict of teaching idea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ction, the teacher learned to combine technology knowledge with content reading strategy and geography content padogology through the practice.
    II. The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by using tablet PCs in the geography reading class was found as following:
    (1) The students’ response rate improved in the post-testing, but the individual students’ improvement varied.
    (2) The students’ learning speed was not consistent between learning technology operation and using tablet PCs to learn geography reading. Additionally, the students were gradually progressive in conceptual composition which was known by students’ visualizind text.
    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results, the author made suggestions with using tablet PCs in class for teachers, administration staff, and future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行動學習……………………………………………………………………………………………9 第二節 聽覺障礙學生閱讀學習……………………………………………………………28 第三節 地理閱讀學習………………………………………………………………………………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45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場域……………………………………………………………45 第二節 研究設計…………………………………………………………………………………………51 第三節 行動方案內容…………………………………………………………………………………52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63 第一節 行動的第一階段-平板融入課堂的衝撞………………………………63 第二節 行動的第二階段-師生與平板的調適與共處……………………109 第三節 行動的第三階段-與學生學習對話………………………………………145 第五章 研究討論…………………………………………………………………………………………177 第一節 平板融入地理閱讀課之教學歷程…………………………………………177 第二節 學生的學習表現……………………………………………………………………………201 第三節 運用平板於聽障中學生地理閱讀課之教學建議………………21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215 第一節 結論………………………………………………………………………………………………………215 第二節 建議………………………………………………………………………………………………………218 第三節 研究限制……………………………………………………………………………………………221 參考文獻………………………………………………………………………………………………………………223 中文部分………………………………………………………………………………………………………………223 英文部分………………………………………………………………………………………………………………231 附錄………………………………………………………………………………………………………………………234 附錄一各階段引導歷程…………………………………………………………………………………234 附錄二單元一備課單(教學行動實施前)………………………………………………240 附錄三單元四備課單(調整後)…………………………………………………………………252

    中文部分
    王淑真(2005)。行動學習融入教學模式初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7),3-12。
    王文惠(2009)。接受聽覺口語法訓練之國小低年級聽障生的學校適應(未出版)。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王惠俐(2010)。自然手語融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國中聽障學生閱讀理解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南。
    王雅蘭、張蓓莉(2004)。國小聽覺障礙學生加、減法文字題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201-219。
    王嘉新、薛雅惠(2010)。創新教學法。載於薛雅惠、賴苑玲(主編),社會領域教材教法(239-272頁)。臺北市:五南。
    朱經明(2008)。基模化電腦影片及動畫對聽障學生解算術金錢應用文字題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7,31-52。
    何詩欽(2009)。多媒體教材在行動載具上不同呈現方式之學習成效探討-以高一生活科技為例(未出版)。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新竹。
    宋愛蓉(2010)。故事結構教學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之成效(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宋曜廷、廖楷民(2012)。數位學習研究的變遷:學習理論、科技工具與研究方法的互動。載於宋曜廷(主編),數位學習研究方法(1-41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婉嫕(2006)。利用S-P表分析高中生地圖技能以一個班級為個案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吳致嘉(2014)。國小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以故事結構結合數位故事創作應用平板電腦進行教學之探究(未出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吳婉嫕、賴進貴(2006)。高中生解讀地圖能力的分析-以一個班級的個案研究。地圖,16,47-68。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E. D. Gagne, C. W. Yekovich, & F. R. Yekovich著)。臺北市:遠流。
    李映伶(2002)。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李淑芬(2013)。以行動科技結合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
    李姿德、李芃娟(2003)。交互教學法對增進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1,127-152。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九月二日教育部臺教學(四)字第1020125519B號令修正發布。
    林怡箴(2007)。運用平板電腦支援教師於課堂合作學習活動之融入與應用(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林寶貴(2008)。聽覺障礙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林佳穎(2009)。探討多重表徵教學對聽覺障礙高職生學習血液循環概念之影響(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惠愛(2012)。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對國小學童閱讀能力與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寶貴、黃玉枝(1997)。聽障學生國語文能力及錯誤類型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5,109-130。
    林大正、陳宗禧(2008)。情境感知行動學習環境下數位教材內容設計之研究。資訊科技與應用期刊,2(4),221-226。
    林香廷、賴苑玲(2010)。圖像組織教學法。載於薛雅惠、賴苑玲(主編),社會領域教材教法(165-190頁)。臺北市:五南。
    林雅鳳、許育健(2014)。關於行動學習的幾項思考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63-66。
    周冠至(2010)。結合RFID與手持行動載具之戶外探索行動學習管理系統發展及教學實驗(未出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周興隆(2010)。GoogleEarth融入地理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洪一菁(2004)。使用行動裝置提供聽覺障礙學生校園外的學習關懷-以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元智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桃園。
    洪月女(2016)。學科閱讀研究與教學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40,19-39。
    洪新原、梁定澎、張嘉銘(2005)。科技接受模式之彙總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2(4),211-234。
    洪儷瑜、劉淑貞、李珮瑜(2015)。國語文補救教學教戰手冊:解構語文精進教材。新北市:心理。
    胡茵音、陳明聰(2010)。電腦輔助學習對聽障學生學習成效之探討:以近十年碩博士論文為例。雲嘉特教,12,59-68。
    柯宏達(2013) 。數位說故事運用於國小五年級社會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iPad載具為例(未出版)。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新竹。
    柯華葳(2013)。閱讀成分與閱讀發展。載於中文閱讀障礙(25-42頁)。臺北市:心理。
    高嘉蔆(2005)。行動學習輔具輔助國小學生以PBL在校園生態教材園進行水生生物學習之研究(未出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孫秉文(2008)。多媒體教材在不同行動載具上的認知負荷與學習成效之研究-高一地球科學(未出版)。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新竹。
    郭重吉、江武雄、王夕堯(民89)。從理論到實務談建構主義。取自http://mail.dali.tc.edu.tw/~com/idea/idea1/idea2.doc
    許茂青(2005)。智慧型PDA融入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教育部(2014a)。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大綱總綱。臺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2014b)。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地理科。臺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文哲(譯)(2005)。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R. E. Slavin著: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蓓莉(2006)。啟動建構學習的教學方式對數學低成就聽覺障礙學生二步驟四則運算文字題的教學效果。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75-94。
    張森然(2011)。花蓮縣國小教師使用google earth / google maps輔助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花蓮。
    張佩瑜、黃娜貞、黃瑞宇、張倩瑛、江雅美(2005)。地理的e-learning。台灣教育,631,36-41。
    張春蘭、洪芸香(2008)。電子地圖及Google地球在國中地理課程之應用。地圖,18,25-44。
    張蓓莉、韓福榮、蘇芳柳(2010)。短句閱讀理解能力測驗。臺北市:教育部。
    張德銳、丁一顧、簡賢昌、高洪瑛、李建民、李俊達、林芳如、高敏麗、張淑娟、鄒小蘭、蔡美錦(2014)。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淑品、張蓓莉、葉宗青(2014)。臺北市聽覺障礙學生中文閱讀能力調查(未出版)。臺北市:臺北市聽障教育資源中心。
    張筱薇、孟瑛如(2014)。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平板電腦之運用現況與需求調查研究。特教論壇,17,72-93。
    黃姿綺(2003)。解題策略對國小聽障學生數學文字題學習效果之行動研究(未出版)。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黃興燦(2003)。建構數位化學習的教育環境。國家政策季刊,2(1),115 -130。
    黃婉婷、賴進貴(2007)。中學地理課程標準之地圖知能指標研究。環境與世界,15,73-97頁。
    陳慧娟(1998)。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教育資料與研究,25,47-55。
    陳柔妤(2007)。應用直接教學法於地理調整文本閱讀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陳哲彰(2007)。電子地圖融入國小四年級社會科地圖教學之應用(未出版)。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俊呈(2009)。輔助資訊呈現方式應用在行動載具對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之影響-以國二氧化還原反應為例(未出版)。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新竹。
    陳春秀(2010)。無聲世界的有聲經驗:當PDA與聽障學生在職場相遇(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陳國華(2010)。三維空間資訊在google earth的展現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空間認知之影響-以桃園縣光明國民小學校園及學區為例(未出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陳海泓(2011)。說明文體的閱讀理解教學。教師天地,172,28-36。
    陳琦媛(2016)。「平板電腦補救教學計畫」執行情形之探討。師資培育與教育專業發展期刊,9(2),113-140。
    陳祺祐、林弘昌(2007)。行動學習在教育上的應用與分析。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5),31-38。
    陳小娟、刑敏華(譯)(2012)。失聰者:心理、教育及社會轉變中的觀點(J. F. Andrews, I. W. Leigh, & M. T. Weiner著:Deaf people: evolving perspectives from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sociology)。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2004)
    莊梅君、劉秀丹(2014)。可預測性繪本教學方案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的成效。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9(3),29-48。
    曾彥翰、蔡昆瀛(2007)。文章結構教學對增進國小聽覺障礙學生說明文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2),67-91。
    賀廣文(2007)。聽覺障礙學生行動合作學習之群組軟體與活動設計(未出版)。元智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溫嘉榮、鄭國明、郭勝煌(2010)。以PBL問題導向高層次思考之行動學習模式探討。工業科技教育學刊,3,9-15。
    詹玟璇(2010)。資訊融入高職地理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教學科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東。
    楊介銘(2012)。行動APP與未來學習。師友月刊,543,36-38。
    楊惠琳(2013)。結合平板電腦於國中特教班學生性教育教學之成效(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
    楊雯蕙(2016)。行動載具(平板電腦)融入高中歷史教學的初探—以「中國近代史教材」為例。歷史教育,21,1-52。
    楊惠琳、杜正治(2014)。結合平板電腦於國中特教班學生性教育教學之成效。特教園丁,30(1),37-51。
    維基百科(2015)。平板電腦。維基百科。2015年8月15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9%B3%E6%9D%BF%E9%9B%BB%E8%85%A6
    維基百科(2015)。Google地球。維基百科。2015年8月15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Google%E5%9C%B0%E7%90%83
    臺北市聽障教育資源中心(2014)。短句口語接收能力測驗甲式(手語版) (未出版)。臺北:臺北市聽障教育資源中心。
    鄭雅菱(2014)。以平板電腦進行國小英語課堂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歐陽鍾玲(1983)。學童空間概念的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9,166-204。
    歐婷怡(2004)。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於高職聽覺障礙學生經濟學技能領域之研究(未出版)。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北。
    蔡奇霖(2008)。行動載具應用於數學橢圓單元之教學成效(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蔡銘修(2014)。教學App了沒?推行與不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2),157-160。
    蔡政宏、謝文惠(2011)。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理論架構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新竹: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研究成果報告(編號:99補201)。
    蔡至誠、羅希哲(2014)。QR Code應用於高職數學之教學歷程。中等教育,65(2),110-121。
    劉家岑、錢富美(2010)。社會領域的意義與目標。載於薛雅惠、賴苑玲(主編),社會領域教材教法(1-16頁)。臺北市:五南。
    劉盈如、黃雅羚、楊雅華(2008) 。Google地圖在社會領域鄉土教學的應用。工業科技教育學刊,1,85-93。
    霍淑媚(2008)。平板電腦在台灣國中英語單字教學的應用(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賴進貴(1999)。中小學生地圖認知之研究。地圖,10,49-58。
    賴正偉(2009)。以GoogleEarth為基礎的高中地理數位學習之研究(未出版)。逢甲大學環境資訊科技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臺中。
    錡寶香(2011)。聽力損失幼童的早期讀寫萌發與支持。國小特殊教育,52,1-14。
    諶家蘭、余玫萱(2005)。一項適性、協同性、和建構性之互動式數位學習設計。電子商務研究,3(4),331-358。
    盧宇香、洪清一(2008)。合作學習與自我教導對聽覺障礙兒童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10,93-119。
    謝佳玲(2014)。iPad電子書應用於國小藝術與人文中年級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臺東縣和平國小為例(未出版)。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臺東。
    鍾美月(2010)。傳統教學與數位學習差異論述。台灣教育,661,13-17。
    薛慶友、傅潔琳(2015)。行動學習的教學實踐與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2),101-107。
    蕭顯勝、蔡福興、游光昭(2005)。在行動學習環境中實施科技教育教學活動之初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6),40-57。
    蕭顯勝、洪琬諦、簡正杰(2009)。行動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國小鄉土地理教學之研究。地理學報,56,59-81。
    蕭坤松、戴彩霞、楊嵐雅、王翠華、呂展曄、莊宗達、…、郭靜茹(2012)。新聞地理-完全看懂時事的20堂地理課。新北市:遠足文化。
    蕭坤松、戴彩霞、楊嵐雅、王翠華、呂展曄、莊宗達、黃美傳(2013)。新聞地理2-老師應該告訴你的時事真相。新北市:遠足文化。
    顏春煌(2007)。漫談數位學習的理論。空大學訊,385,91-96。
    蘇照雅(2005)。行動學習-開創學習的新里程碑。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7),1-2。
    蘇宜芬(2006)。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21-28。
    蘇怡如、彭心儀與周倩(2004)。行動學習定義與要素。教學科技與媒體,70,4-14。
    顧大維(2005)。從數位教學平台使用的迷思:看教學設計在數位學習應扮演的角色。教育研究月刊,131,118-126。

    英文部分
    Antonacci, P. A., & O’Callaghan, C. M.(2010). Developing Content Area Literacy: 40 Strategies for Middle and Secondary Classrooms. Retrived from https://uk.sagepub.com/sites/default/files/upm-binaries/34105_Strategy1.pdf
    Baran, E. (2014).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mobile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7 (4), 17–32.
    Burke, J.(2009). Content area reading. New York, NY: Scholastic.
    Brown, C. L.(2007). Strategies for making social studies texts more comprehensible for English-language learners. The social studies. 98, 185-188.
    Clark, M. D., Gilbert, G., Anderson, M. L.(2011). Morphohogical Knowledge and Decoding Skill of Deaf Readers. Psychology. 2(2), 109-116.
    Dunn, J.(2012, May 5). 7 Ways To Keep Students Focused While Using Technology. Edudemic. Retrived from http://www.edudemic.com/7-ways-to-keep-students-focused-while-using-technology/
    Easterbrooks S. R., & Stephenson B. (2006). An examination of twenty literacy,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practices used to educate students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American Annals of Deaf. 151(4), 385-397.
    El Emary, I. M. M. & Hussein, K. Q.(2012). Analyzing the various aspects of e-learning modules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4(3), 122-130.
    Gregg M., & Sekeres D. C. (2006). Supporting children’s reading of expository text in the eography. Classroom. The Reading Teacher. 60(2), 102-110.
    Luckner, J. L., & Cooke, C.(2008). A summary of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search undertaken with students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53(1), 6-36.
    Luckner, J. L., & Cooke, C.(2010). A summary of the vocabulary research with students who ar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55(1), 38-67.
    Schirmer, B. R., & McGough, S. M.(2005). Teaching reading to children who are deaf: d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national reading panel apply?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5(1), 83-117.
    Traxler, C.(2000). The stanford achievement test, 9th edition: national norming and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studnets [Abstract].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5(4), 337-348.
    Vanderark, T., & Schneider, C.(2012). How digital learning contributes to deeper learning. Retrived from http://worldwideworkshop.org/pdfs/GettingSmart_DigitalLearningDeeperLearning.pd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