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柏年
論文名稱: 《切韻》性質研究
指導教授: 陳新雄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26
中文關鍵詞: 切韻中古音單一音系綜合音系反切標準韻書歷史語言學古本音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11下載:1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切韻》性質,是音韻學上最重要的問題,更是學術史上一大關鍵。從整個語音史來看,中古音實居於樞紐之地位。今日對中古音的研究,乃奠基於《切韻》之上。整個上古韻部系統之建立,有賴《切韻》者亦多。就近代音與方音之研究而言,《切韻》亦屬不可或缺。故言《切韻》性質在聲韻學研究中,實乃最根本、最重要之問題!
    中國清代學者,對本題尚無深刻之問題意識,討論上亦語焉不詳。本題之提出與重視,始於高本漢引進西方歷史語言學方法論。目前學界對《切韻》性質學說大別有二,其一,為單一音系說。始於高本漢,後繼者包括陳寅恪、李榮、王顯、邵榮芬、余行達、趙振鐸、李新魁、周祖謨、周法高、平山久雄、尉遲治平、竺家寧、馮蒸、張玉來徐明軒、余迺永、張民權、朱星、黃典誠、丁鐸、黃笑山、陳貴麟、薛鳳生、潘悟雲等人;除繼承其說外,亦多有修正之處。其二,為綜合音系說。其概念雖可上溯清儒,卻是在與單一音系說的辯證中,逐步修正補充,完成其理論架構。包括章太炎、黃季剛、錢玄同、羅常培、黃淬伯、王力、林尹、曾運乾、何九盈、林語堂、張世祿、董同龢、董忠司、潘重規、陳紹棠、陳新雄、林炯陽、何大安、施向東、張琨、孔仲溫、葉鍵得、張光宇、林慶勳、古德夫、丁邦新、李添富、黃坤堯、徐超、梅祖麟、周祖庠等人。
    夷考單一音系說之學術目標,在於擬測可信之中古音,使中國聲韻學現代化,得與世界語言接軌。惟仍有下述缺點。其一,不合〈切韻序〉、《顏氏家訓‧音辭篇》之記述。其二,《切韻》所呈現之內部高度一致性,頗有導因於後代學者之校補所致,諸本《切韻》系韻書與韻圖在音系上並不全合。其三、整理當時韻文分韻與其他反切資料,所得之音韻系統,持與《切韻》相較,僅有百分之八、九十之相近,卻不能全然等同。其四,就史實考之,南北朝時代亦無超越國界之標準音。由此可知,《切韻》性質應非單一音系,故筆者採綜合音系說!
    剋就上述單一音系之缺失,故有綜合音系說之提出。惟綜合音系論者迄未就綜合之定義與夫方法及過程,提出明確而可信之論辯,致貽單一音系者以拼合雜湊之譏,或以不科學非之。筆者對綜合音系之補充,即在於此。筆者認為,如果說單一音系說之最終目的在於擬測實際音值,然則綜合音系,即在於擬測所謂「綜合」之定義與其方法過程。質言之,綜合音系說亦有其擬測之工程,而前人未及於此!
    筆者擬測所謂「綜合」,可就兩層面加以定義。其一是反切之綜合,在反切用字上做調整,求得一標準反切,亦即所謂「精切」,對此標準反切,無論以當時何種主要方音拼讀之,皆合於各該方言之音值,雖然各方言之音值不必相同。筆者以為,反切不等同音標,同一反切在不同方音中,讀音未必相同;而不同反切在同一方音中,讀音也未必不同。所謂「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乃論反切之正確,而非音值。其二是韻部之綜合,利用呂靜《韻集》、夏侯該《韻略》、陽休之《韻略》、李季節《音譜》、杜臺卿《韻略》等五家韻書,在韻部上做調整,求得一標準分韻架構,使之無論以當時何種主要押韻標準審之,均不能謂其寬泛;不僅如此,若以《切韻》回視當時任何一種主要押韻標準,皆不及《切韻》之精密與賅備。故而不同韻部,在同一方音中,可能音值相同,事實上可以通押。
    至於達成上述兩層面之方法及過程,可以「從分不從合」一語概之。先經劉臻、顏之推、蕭該、盧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陸爽、陸法言等人之討論,擬定音類大綱,釐析標準韻部,再於此框架之下調整標準反切,最終編成一部標準韻書。
    因其方法乃綜合當時主要數種方音,悉從其分,其附帶結果,第一,將使方言之層次亦獲離析;故陸法言等人對上古音雖無認識,《切韻》中卻能保留古韻部之差異。第二,中古次方言之差異,《切韻》亦能包含。故《切韻》之所以能綜合古今南北之音,實僅建立在數種主要方音之上,而並非毫無限制之綜合。
    在前述定義與方法之下,筆者認為綜合音系論者乃至於聲韻學界全體,今後有關中古音之研究,應先透過中古時期單一性質之材料,個別擬測中古主要方音之音值,復原其音系,再與《切韻》對勘,求其音類離合之關係,以得綜合過程之全貌及真相。此時再利用現代漢語方言,建立整個漢語方言音韻史,如此方能得中古音之真實。筆者以為,單一標準音之形成與維繫,有其社會、政治、文化上特定之條件。以此觀之,在古代單一之標準音之存在,事實上有其困難,何況南北朝歷經三百年之分裂?然則,當今以單一音系為基礎對中古標準音所為之擬測,盡屬空談!
    筆者以為語言學之方法本身,並無太大問題,重點在於材料與方法如何配合。單一性質之材料,可用歷史語言學之方法,以復原個別中古方音;至於綜合性質之材料,為中古各方音之總領,可以之校補單一材料之缺漏。而聲韻學之最終目標,乃求得中古音之真實,此單一音系學者與綜合音系學者之共識也!

    《切韻》性質研究 目錄 第一章、序論 001 第一節、前言 001 第二節、陸法言傳略 009 附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 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等八人傳考 015 第三節、《切韻》的編撰 022 第二章、《切韻》系韻書之沿革 035 第一節、反切之始 035 第二節、《切韻》以前的韻書 038 第三節、《切韻》系韻書之流傳與版本 060 第三章、舊說述評 119 第一節、單一音系說 121 一、戴震 121 二、高本漢 122 三、陳寅恪 128 四、李榮 138 五、王顯 145 六、邵榮芬 162 七、余行達 180 八、趙振鐸 182 九、李新魁 192 十、周祖謨 198 十一、周法高 222 十二、平山久雄 236 十三、尉遲治平 237 十四、竺家寧 242 十五、馮蒸 252 十六、張玉來、徐明軒 256 十七、余迺永 259 十八、張民權 261 十九、朱星 273 二十、黃典誠 283 二十一、丁鐸 294 二十二、黃笑山 301 二十三、陳貴麟 306 二十四、薛鳳生 309 二十五、潘悟雲 315 第二節、綜合音系說 329 一、江永 329 二、段玉 330 三、章太炎 330 四、黃季剛 333 五、錢玄同 341 六、羅常培 343 七、黃淬伯 350 八、王力 360 九、林尹 362 十、曾運乾 370 十一、何九盈 372 十二、林語堂 392 十三、張世祿 396 十四、董同龢 397 十五、董忠司 398 十六、潘重規、陳紹棠 400 十七、陳新雄 404 十八、林炯陽 409 十九、何大安 412 二十、施向東 419 二十一、張琨 422 二十二、孔仲溫 435 二十三、葉鍵得 436 二十四、張光宇 437 二十五、林慶勳 440 二十六、古德夫 441 二十七、丁邦新 460 二十八、李添富 466 二十九、黃坤堯 467 三十、徐超 468 三十一、梅祖麟 469 三十二、周祖庠 472 第四章、結論 506

    《十三經注疏》,臺灣藝文印書館。
    班固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唐顏師古注,臺北鼎文書局,民80年。
    潘重規、陳紹棠合著《中國聲韻學》,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民67年8月。
    潘悟雲《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教育出版社,民89年7月。
    平山久雄〈《切韻‧序》與陸爽〉,《中國語文》,民79年1期。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台北文海書局,民56年。
    梅祖麟〈現代吳語和「支脂魚虞,共為不韻」〉,臺灣師範大學演講稿,民89年。
    馮蒸《漢語音韻學論文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民86年。
    戴震《戴東原先生全集》,台北大化書局,民67年。
    丁邦新〈重建漢語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中國語文》,民84年6期。
    丁度《集韻》,台北新興書局,民48年。
    丁鐸《《博雅音》音系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民84年。
    丁山〈唐寫本《切韻》殘卷跋〉,《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週刊》第三集,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期合刊(《切韻》專號),民17年5月。
    丁山〈陸法言傳略〉,《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週刊》第三集,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期合刊(《切韻》專號),民17年5月。
    丁山〈唐寫本《切韻》殘卷續跋〉,《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週刊》第三集,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期合刊(《切韻》專號),民17年5月。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82年7月10版。
    董同龢《中國語音史》,臺灣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民67年2月三版,P-40。
    董忠司《顏師古所作音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67年。
    李昉《太平御覽》,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7年。
    李添富《晚唐律體詩用韻通轉之研究》,臺灣文史哲出版社,民85年10月。
    李振麟〈關於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方法論問題〉,《語言研究》,總第四期,民72年1期。
    李世民《晉書》,何超《音義》,臺灣中華書局,民54年。
    李榮《切韻音系》,北京科學出版社,民45年。
    李榮〈陸法言的《切韻》〉、《中國語文》,民46年2月。
    李榮《音韻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民71年。
    林炯陽《《廣韻》音切探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68年。
    林炯陽〈切韻系韻書反切異文形成的原因及其價值〉,《東吳文史學報》,民82年3月。
    林慶勳、竺家寧合著《古音學入門》,臺灣學生書局,民78年。
    林尹《中國聲韻學通論》,臺灣世界書局,民50年9月。
    林語堂〈珂羅倔倫考訂《切韻》韻母隋讀表〉,《林語堂語言學論叢》,臺灣文星書局,民56年5月。
    陸德明《經典釋文‧三十卷》臺北鼎文書局,民61年。
    羅常培〈《切韻》探賾〉,《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週刊》第三集,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期合刊(《切韻》專號),民17年5月。
    羅常培〈《切韻》魚虞之音值及其所據方音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三分,民20年。
    龍宇純〈中古音的聲類與韻類〉,收於《聲韻論叢》,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臺灣學生書局,民86年4月。
    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趙元任譯,長沙商務印書館,民29年。
    Bernhard Karlgren(高本漢)《Grammata Serica, script and phonetics in Chinese and Sino-Japanese》,成文出版社,62年4月影印。
    高本漢《漢文典》,潘悟雲譯,上海辭書出版社,民86年。
    高本漢《中上古漢語音韻綱要》,聶鴻音譯,齊魯出版社,民76年。
    古德夫《漢語中古音新探》,江蘇教育出版社,民82年6月。
    顧炎武《音學五書》,台北廣文書局,民55年。
    孔仲溫《《類篇》研究》,臺灣學生書局,民70年12月。
    孔仲溫《《韻鏡》研究》,臺灣學生書局,民76年12月。
    何大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70年。
    何九盈〈《切韻》音系的性質及其他—與王顯、邵榮芬同志商榷〉,《中國語文》,民50年9月。
    黃典誠《《切韻》綜合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民83年4月。
    黃坤堯〈《經典釋文》的重紐現象〉,收於《聲韻論叢》,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臺灣學生書局,民86年4月。
    黃季剛先生《黃侃論學雜著》,臺灣學藝出版社,民58年5月。
    黃笑山《《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統》,文津出版社,民84年7月。
    黃淬伯〈討論《切韻》的韻部與聲紐〉,《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週刊》第三集,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期合刊(《切韻》專號),民17年5月。
    黃淬伯〈《切韻》內部證據論的影響〉,《南京大學學報》,民48年2期。
    黃淬伯〈關於《切韻》音系基礎的問題—與王顯、邵榮芬兩位同志討論〉,《中國語文》,民51年2月。
    江永《古韻標準》,臺灣廣文書局,民55年。
    江永《音學辨微》,臺灣廣文書局,民55年。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5年。
    錢玄同《文字學音篇文字學形義篇合刊》,臺灣學生出版社,民53年7月。
    薛鳳生〈試論《切韻》音系的元音音位與「重紐、重韻」等現象〉,收於《聲韻論叢》,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臺灣學生書局,民86年4月。
    薛鳳生《國語音系解說》,台灣學生書局,民75年。
    蕭統《文選》,李善注,台北文津出版社,民76年。
    徐堅《初學記》,台北新興書局,民61年。
    徐超《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8年。
    趙振鐸〈從《切韻‧序》論《切韻》〉,《中國語文》,民51年10月。
    周法高《論中國語言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民69年。
    周法高《中國音韻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民73年。
    周祖謨《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民55年1月。
    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臺灣學生書局,民83年4月。
    周祖謨《魏晉南北朝韻部之演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5年1月。
    周祖庠《篆隸萬象名義研究‧第一卷‧上冊》,寧夏人民出版社,民90年12月。
    章太炎先生《國故論衡‧音理篇》,原文未見 ,引自本師陳新雄先生〈《切韻》性質再檢討〉一文,收於《鍥不舍齋論學集》,臺灣學生書局,民73年八月。
    張民權〈試論《切韻》一書的性質—讀〈切韻序〉和《顏氏家訓‧音辭》〉,《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民82年4期。
    張光宇《《切韻》與方言》,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9年1月。
    張琨《漢語音韻史論文集》,張賢豹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6年8月。
    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7年2月。
    張文軒〈從初唐「協韻」看當時實際韻部〉,《中國語文》,民82年第3期。
    張玉來、徐明軒〈論《切韻》語音性質的幾個問題〉,《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民80年3期。
    朱星《朱星古漢語論文選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85年1月。
    朱星《中國語言學史》,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84年8月。
    竺家寧《聲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0年7月。
    竺家寧《中國的語言和文字》,臺灣書店,民87年。
    陳貴麟《《唐五代韻書集存》音系及其重紐之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6年。
    陳新雄先生〈《切韻》性質再檢討〉,《中國學術年刊》第三期,民68年6月。
    陳寅恪〈從史實論《切韻》〉,《嶺南學報》九卷二期,民38年6月。
    施向東〈玄奘譯音中的漢梵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語文研究》,民72年1期。
    釋空海《文鏡秘府論》,現有王利器《文鏡秘府論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民72年。
    釋空海《篆隸萬象名義》,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民64年。
    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台北大通書局,民59年。
    釋玄應《一切經音義》,清莊炘等校,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5年。
    邵榮芬〈《切韻》音系的性質和它在漢語語音史上的地位〉,《中國語文》,民50年4月。
    邵榮芬《《切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民69年12月。
    邵榮芬《《經典釋文》音系》,台灣學海出版社,民84年6月。
    邵榮芬〈《五經文字》的直音和反切〉,《邵榮芬音韻學論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民86年。
    邵榮芬〈《晉書音義》反切的語音系統〉,《邵榮芬音韻學論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民86年。
    曾運乾《聲韻學講義》,北京中華書局,民85年11月。
    司馬遷《史記》,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台北大申書局,民71年。
    葉鍵得《十韻彙編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77年。
    魏建功《古音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民85年。
    魏建功〈陸法言《切韻》以前的幾種韻書〉抽印本,北京北京大學,民21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民50年。
    王顯〈《切韻》的命名和《切韻》的性質〉,《中國語文》,民50年4月。
    王顯〈再談《切韻》的性質〉,《中國語文》,民51年12月。
    余迺永〈再《切韻》音—是內外轉新說〉,《語言研究》,民82年2期。
    余行達〈關於《《廣韻》》的幾個問題〉,《中國語文》,民50年9月。
    尉遲治平〈周隋長安方音初探〉,《語言研究》,民71年2期。
    尉遲治平〈周隋長安方音再探〉,《語言研究》,民73年2期。
    尉遲治平〈隋唐長安音和洛陽音的聲母系統—兼答劉廣和同志〉,《語言研究》,民74年2期。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民47年8月2版。
    王力《中華音韻學》,臺北泰順書局,民48年。
    王力《漢語音韻》,香港中華書局,民52年8月。
    王力《漢語史論文集》,臺北泰順書局,民58年。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臺北泰順書局,民59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