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家慧
Chiang, Chia-Hui
論文名稱: 歐陽脩墓誌銘研究
Analysis on the Epitaph of Ouyang Xiu
指導教授: 王基倫
Wang, Chi-L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歐陽脩墓誌銘古文宋文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4下載: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歐陽脩墓誌銘為研究對象,討論其寫作理念、書寫內涵及形式特色,期許能更全面補足歐陽脩古文研究圖像。
    墓誌銘屬於金石之文的一種,應運喪葬禮制而生,體製從東漢發展以來固定,藉由這一古老穩定的文體,能看出撰作者的承繼與創新。墓誌銘僵化的書寫模式在中唐韓愈的創新下有較明顯的突破。宋代歐陽脩以史家信實精神,追求「不朽」與「不沒其實」的目標,對墓誌銘懷抱著積極的書寫意識。歐陽脩墓誌銘內涵除了記錄墓主的生平故實外,作者個人觀點與情感的涉入,也使得作品具有更高的文學價值;透過梳理這些作品的內涵可以窺見歐陽脩生命意識,亦可知他在龐雜的人物資料裡,特別關注哪些面向,又如何勾勒出人物精神面貌。此外,本論文採結構分析的方法,討論歐陽脩墓誌銘慣用的敘事模式與形式特徵。作者重新編排了墓誌銘各項元素所佔的比例與順序,可以證明他將墓主生平故實,視為整體;自然的親疏遠近,則為他書寫的主要考量。歐陽脩墓誌銘,不只是應俗之作,而是具深厚力量的完整文學作品。

    摘要 i 目錄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4 一、歐陽脩之研究 4 (一)生平與學術綜合研究 4 (二)古文研究 5 二、墓誌銘之研究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8 第四節 研究步驟 8 第二章 墓誌銘定義與源流 10 第一節 墓誌銘及相關文體 10 一、墓誌銘名義 11 二、銘 13 三、誄 15 四、碑 16 第二節 漢代至盛唐墓誌銘的發展 17 一、漢魏 17 二、南北朝 18 三、初盛唐 20 (一)繼承 20 (二)創新 21 第三節 中唐韓愈對墓誌銘的改創 23 一、題的深意 23 二、架構的鬆綁 25 三、作者現身議論 27 四、筆法的奇崛 29 第四節 北宋中期前墓誌銘書寫概況 31 一、柳開 32 二、王禹偁 33 第三章 歐陽脩墓誌銘寫作理念 37 第一節 「文字是本職」的立言職志 37 一、「刻銘不朽」的文體意識 37 二、私家史的公開性 40 三、責無旁貸的史家承擔 43 第二節 「期於久遠」的寫作盼望 44 一、從「道勝文至」到「立言傳遠」 44 二、「事信」與「紀大略小」 46 第三節 「簡而有法」的具體實踐 49 一、從〈論尹師魯墓誌銘〉談起 49 二、具體實踐策略 51 (一)語緩意切 51 (二)互見之法 53 (三)文稱其人 54 第四章 歐陽脩墓誌銘內涵探析 58 第一節 自我涉入墓誌銘 59 一、以主觀身分,回憶過往 59 二、以旁觀身分,抒發感想 64 第二節 「死生盛衰」的體悟 68 ㄧ、時空限制 68 (一)有限時間的感歎 69 (二)現實困境的無奈 71 二、焦慮與感慨的出口 73 (一)脩之於身 73 (二)施之於事 75 (三)見之於言 77 第三節 公領域紀實 79 一、君臣之間 79 (一)公領域的決策與評價者 80 (二)人際網絡交集 81 二、官民之間 82 (一)民之所思 83 (二)民所不知 84 三、政治作為 86 (一)共通原則:簡、寬、信、嚴 86 (二)具體聚焦:民生、司法 89 第四節 私領域紀實 94 一、男性墓主 95 (一)交遊 95 (二)家庭 100 二、女性墓主 103 (一)歐陽脩女性墓誌銘的特色 104 (二)理想女性:「四德」的再擴張 107 第五章 歐陽脩墓誌銘的結構與特徵 114 第一節 篇章結構 114 一、正體 115 二、變格 120 三、鏡框式敘事結構 124 四、「請銘」段落與完整的「序前序」 126 五、贊體性的「補敘」 129 第二節 題的特徵 132 一、以「官名」為題者 132 二、以「先生」為題者 134 三、以「字」為題者 136 (一)同調至友的自然表露 136 (二)〈孫明復先生墓誌銘〉的相關問題 139 第三節 序的特徵 140 一、「對話」取代「描述」 140 二、「一唱三歎」的敘述模式 142 三、先「評議」後「例證」 143 第四節 銘的特徵 145 一、形式變化 145 二、序銘的連結 148 第六章 結論 152 一、發展脈絡 152 二、寫作理念 152 三、內容探析 153 四、形式探析 154 五、研究展望 154 附表 155 附表一:墓誌銘元素代號對照表 155 附表二:歐陽脩墓誌銘結構分析表 155 參考書目 161 一、歐陽脩著作 161 二、古籍文獻 161 (一)經部 161 (二)史部 162 (三)子部 162 (四)集部 163 三、近代史料 164 四、彙編 164 五、近人專著 165 六、學位論文 166 七、期刊論文 167 (一) 歐陽脩古文相關 167 (二) 墓誌銘相關 168

    參考書目
    一、歐陽脩著作
    歐陽脩:《歐陽文忠公集》,四部叢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歐陽脩:《唐書》,乾隆武英殿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歐陽脩:《五代史記》,乾隆武英殿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歐陽脩著,李逸安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03月)
    歐陽脩著,李之亮箋注:《歐陽脩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12月)
    歐陽脩著,洪本健校箋:《歐陽脩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歐陽脩著,東英壽箋注:《新見歐陽脩九十六篇書簡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

    二、古籍文獻
    (一)經部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新文豐出版,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新文豐出版,2001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新文豐出版,2001年)。
    【東漢】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再版)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新文豐出版,2001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新文豐出版,2001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新文豐出版,2001年)。
    【南朝梁】顧野王撰,國字整理小組編《玉篇》(臺北:燦瑞印刷公司,1989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二)史部
    1史籍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1993年10月8版)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991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 1993年10月7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991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1991年)
    【宋】宋祁、歐陽脩:《新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1年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0年)
    【元】脫脫等著:《宋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7 年)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6月)

    2金石
    【宋】趙明誠著、金文明校正:《金石錄校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10月)
    【元】潘昂霄著、【明】王行、【明】黃宗羲、【清】王苢孫評:《金石三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8年1月)
    【清】李富孫:《漢魏六朝墓銘纂例》,(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北京新一版)
    【清】劉寶楠:《漢石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三)子部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四)集部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01月)
    【南朝梁】蕭統編,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03月)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 許逸民點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09月)
    【唐】韓愈,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2005
    年11月)
    【唐】韓愈著,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柳開:《河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81)
    【宋】王禹偁:《小畜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81)
    【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蘇舜卿:《蘇學士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蘇洵:《嘉祐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蘇轍:《欒城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朱熹著,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北京第6

    【宋】李塗,王利器校點:《文章精義》(北京 : 人民文學出版,1988年)
    【明】顧炎武:《日知錄》,(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11月7版)
    【明】歸有光:《文章指南》,(臺北:廣文書局,1991年07月)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方苞:《方望溪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清】張伯行選:《唐宋八大家文鈔》(上海:上海商務出版,1936年)
    【清】袁枚:《隨園詩話》,(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984年2月)
    【清】吳曾祺:《涵芬樓文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0年9月臺4版)
    【清】林雲銘:《古文析義合編》,(臺北:廣文書局,2001年10月)
    【清】林紓:《春覺齋論文》,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七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清】林紓:《畏盧論文等三種》(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7月)
    【清】姚鼐纂輯,李兆洛校勘:《古文辭類纂》(臺北,廣文書局,1961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重印4版)
    【清】章學誠:《章氏遺書》(臺北:漢聲出版社,1973 年)
    【清】王元啓:《讀歐記疑》,收錄《叢書集成續編》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89年)
    三、近代史料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1年11月)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0年10月臺二版)
    張捷夫:《中國喪葬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
    張仁青:《中國駢文發展史》(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3月)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一版 1998)
    黃啟方:《兩宋文史論叢》(臺北:學海,1985年10月)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6年)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10月)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臺北:華世出版社 1975年4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1月臺七版)
    四、彙編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臺北:源流文化1982年)
    毛遠明編校:《漢魏六朝碑刻校注》(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
    洪本健編:《歐陽脩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黃啟方編:《北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羅聯添輯 :《韓愈資料彙編》 (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楊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

    五、近人專著
    王更生:《歐陽脩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05月)
    王基倫:《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王基倫:《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10月)
    王水照:《宋代文學通論》(香港:三聯書店1990年07月)
    朱劍心:《金石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0年)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92年)
    李淑媛:《爭財競產︰唐宋的家產與法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李強:《北宋慶曆士風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2011年1月)
    林登順:《北朝墓誌文研究》(臺北:麗文文化事業,2009年)
    兒島獻吉郎著,孫俍工譯:《中國文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周紹良:《唐代墓誌銘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周楚漢:《唐宋八大家文化文章學》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12月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高步瀛評注:《唐宋詩舉要》(臺北:藝文,1960年)
    高步瀛評注:《唐宋文舉要》(臺北:漢京,1984年5月)
    施懿超:《宋四六論稿》(上海:上海古籍,2005年)
    郭正忠等著:《宋代五大文豪》(上海:上海古籍,1996年)
    張健:《歐陽脩之詩文及文學評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張蜀蕙:《文學觀念的因襲與轉變--從文苑英華到唐文粹》臺北:花木蘭文化,2007年
    馮書耕、金仞千:《古文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年)
    黃永武、張高評編著:《宋詩論文選輯》高雄:高雄復文,1988年
    黃進德:《歐陽脩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黃文吉:《北宋十大詞家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1996)
    曾棗莊:《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6年5月)
    曾棗莊:《文化、文學與文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1年8月)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1996年12月
    陳振:《宋代社會政治論稿》上海:上海人民,2007年11月
    陳湘琳:《歐陽脩的文學與情感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學生書局 1995年)
    楊慶存:《宋代散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2002年9月)
    楊慶存:《宋代文學論稿》(上海:復旦大學,2007年3月)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1997年4月)
    劉子健:《歐陽脩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年5月)
    劉若愚:《歐陽脩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9年5月)
    劉德清、歐陽明亮:《歐陽脩研究》(北京:學林出版社 2008年2月)
    葉國良:《石學蠡探》(臺北:大安出版社 1989年5月)
    葉國良:《石學續探》(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9年5月)
    葉國良:《古典文學的諸面向》(臺北:大安出版社 2010年9月)
    蔣伯潛:《文體論纂要》(臺北:正中書局 1959年7月臺一版)
    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2001年6月)
    謝志勇:《逡巡於文與史之間:唐代傳記文學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12年)
    Hannah Arendt,“The Human Condition”。(漢娜,阿倫特著,王寅麗譯《人的境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編:《遠方的時習:古代中國精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宇文所安:《追憶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上海:三聯書店,2014年3月)

    六、學位論文
    王基倫:《韓歐古文比較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0年)
    江正誠:《歐陽脩的生平及其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78年)
    李珠海:《唐代古文家的文體革新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李慕如:《歐陽脩古文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0 年)
    蕭艾伶:《歐陽脩的時間意識與其古文書寫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1年)
    金太熙:《韓愈所作的墓誌銘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6年)
    陳文豪:《魏晉南北朝墓誌銘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8年)
    陳玉蓉:《歐陽脩與王安石墓誌銘研究—以韓愈文體改創為中心的討論》(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羅漪文:《東漢至中唐碑誌文體書寫演變》(臺北: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七、期刊論文
    (一) 歐陽脩古文相關
    王基倫:〈《春秋》筆法與桐城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的古文創作〉。(臺北:國文學報第五十一期2012 年 06 月 頁 203~222)
    王家泠:〈劉敞、歐陽脩、王安石三家人性論與聖人觀析論--兼論其與程朱理學的幾點思想差異〉(臺北:中國文學研究 20期2005年.06月)頁171-210
    朱宇文:〈歐陽脩祭文淺析〉(臺北:醒吾學報40期,2009年06)頁189-209
    何澤恆:〈韓愈與歐陽脩〉 中國書目季刊 10:4 1978.03 頁31-38
    李貞慧:〈史學視野下的集部「私傳」書寫:試論歐陽脩〈桑懌傳〉的文史意義〉 《清華中文學報》,第八期,(2012年12月)第191~227 頁)
    李貞慧〈史家意識與碑誌書寫——以歐陽脩〈范文正公神道碑〉所書呂、范事及其相關問題為討論中心〉(新竹:《清華中文學報》45卷第4期,2015年12月,待刊中)
    林瑞翰:〈歐陽脩五代史記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 23期)1974年10月頁15-57
    洪本健:〈王安石碑誌文簡論〉(社會科學家第22期1990年4月)
    俞樟華:〈歐陽脩、曾鞏論墓誌銘〉(浙江:浙江師大學報第104期,2002年)
    葉國良:〈唐宋哀祭文的發展〉(臺北:臺大中文學報 18期,2003年06月)頁 163-184
    張高評:〈比事屬辭與方苞論古文義法:以《文集 》之讀史、序跋為核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15年)
    黃黎星:〈歐陽脩的「易」學思想與天命觀〉(臺北:中國文化月刊230期 1999年05月)頁45-59
    陳平原:〈唐宋古文運動述略(上)〉,(浙江:社會科學,1996年第1期)
    陳平原:〈唐宋古文運動述略(下)〉,(浙江: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
    陳 芳:〈歐陽脩之祭文研究〉(臺北:警專學報4期)1991年06月 頁325-337
    趙鴻中:〈論歐陽脩「事信言文」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國文天地2008年06月,頁17-22)
    廖隆盛:〈歐陽脩的家庭與戚友〉(臺北:國文天地)1988年10月 頁66-69
    謝佩芬:〈歐陽脩研究論著目錄初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4:2 1991年12月)頁211-242
    羅敬之:〈論歐陽脩的古文運動〉 華學月刊 95 1979.11 頁28-32

    (二) 墓誌銘相關
    王德毅:〈宋人墓誌銘的史料價值〉(臺北:東吳歷史學報 12期 民2004年12月) 頁1-24
    苗書梅:〈墓誌銘在研究宋代官制中的價值--以北宋元豐改制以前的監當官為例〉(臺北:東吳歷史學報 11期 2004年06月) 頁83-102
    林淑貞:〈生死關懷與生命美典的書寫──以方苞傳、祭文、哀辭、墓表、墓誌銘為視域〉(臺中: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 44期 2003年07) 頁108-136
    邱佳慧:〈由墓誌銘看二程對婦女的書寫〉(臺北:東吳歷史學報 12期 2004年12 頁)249-277
    邱佳慧:〈從「請銘」與「撰銘」探究宋代社會的倫常關係〉(花蓮:東華人文學報12期 2008年01月) 頁1-56
    陳秋宏:〈自為墓誌銘的自我書寫──以徐渭、張岱為探討對象〉(臺南:有鳳初鳴年刊3期 2007年10月) 頁175-185
    陳秋宏:〈試論韓愈墓誌銘的抒情性書寫〉(臺北:世新中文研究集刊 2010年06月)頁115-141
    陳尚君:〈新出石刻與唐代文學研究〉,(逢甲大學:《六朝隋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頁699-762。
    廖宜方:〈評盧建榮著,《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臺北:臺大歷史學報43期 2009年06月)頁257-267
    楊曉宜:〈女子有才便是美--以唐代婦女墓誌銘為例 〉(嘉義:嘉大史地3期 2008年09月)頁1-12
    劉馨珺:〈從墓誌銘談宋代地方官的赴任〉(臺北:東吳歷史學報12期2004年12月) 頁159-196
    劉靜貞:〈北宋前期墓誌書寫活動初探〉(臺北:東吳歷史學報 11期 2004年06 月)頁59-82
    劉靜貞:〈歐陽脩筆下的宋代女性──對象、文類與書寫期待〉(臺北:臺大歷史學報第32期 2003年)
    劉靜貞:〈女無外事? ——墓誌碑銘中所見之北宋士大夫社會秩序理念〉(臺北:《婦女與兩性學刊》,第四期1993年3月)
    柏文莉:〈宋元墓誌中的「妾」在家庭中的意義及其歷史變化〉(臺北:東吳歷史學報 12期 2004年12月) 頁95-128
    (美)Susan Mann:〈傳記史料中的言與不言〉本文收錄在《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美)Katherine Carlitz:〈情婦、長舌婦、妖婦與良婦:明中期墓誌銘集小說中爭競的女性形象〉本文收錄在《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美)(K. E. Brashier):Han Thanatology and the Division of ‘Souls〈漢代死亡學與靈魂的劃分〉,載於Early China21(1996),後收入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編:《遠方的時習:古代中國精
    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