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方琪玲 |
---|---|
論文名稱: |
但願「原頭」活水來─初探排灣族文化之價值再詮釋─從「認同歷程重製」研究談起 |
指導教授: | 潘裕豐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8 |
中文關鍵詞: | 排灣族 、形象重塑 、自我認同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0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但本研究從研究者挖掘本身自我否定的原因開啟,透過自我覺察省思,研究者將自我否定歸因於自我認同的混亂,混亂乃源自成長階段對「排灣族人」角色的認識不清,因而身為排灣族人的自卑心態深植內心,形成偏頗之自我概念;研究者走出自我認同陰霾的契機,在於重新認識排灣族母文化,釐清過往刻板印象導致之錯誤認知,並強化自身民族文化認同;為詳實紀錄這段自覺過程,研究者思考以下問題:一、投身傳統文化保存工作的排灣族人,用什麼樣的角度看待傳統文化?二、他們心目中的排灣族文化核心價值是什麼?他們是透過什麼方式學習或接收這些價值?三、學校能否達成排灣族文化核心價值的傳遞任務?四、不管身在部落還是都市,排灣族孩子如何完整而正確地認識「我是誰」?
原住民族長期為異己研究者之研究對象,早期多侷限於人類學範疇;近年來,眾多學者開始從社會學、心理學和教育問題等層面,分析原住民社會變遷和社會適應;同時有更多研究以「在地觀點」討論部落單一議題、文化資產或文化特色等;然而諸多研究建議未見落實應用,普羅大眾對於原住民文化的認知與原住民文化的真實面貌仍有一段差距,多數原住民於大社會的生活適應仍處處受制於過去的認知誤判。
從教育現場原住民學童的表現,研究者發現類似的認知誤判亦對學童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研究者從探索本身排灣族母體文化精髓做起,期望藉由傳統文化富含的正面價值,提供新一代原住民平衡看待自我與世界的參考依循方向。本研究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審視、解析排灣族文化之核心價值」與「探究系統化之認同形塑歷程」為研究目的,期盼重新探索民族文化的跨世代內涵,以活生生的傳統做為族人在現代社會中的形象指標與發展助力。
關鍵詞:排灣族、形象重塑、自我認同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戶政司(民100)。【100年05 縣市原鄉都會比例】(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內政部戶政司。
內政部戶政司(民100)。【100年6月臺閩縣市原住民族人口-按性別年齡】(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內政部戶政司。
內政部統計處(民100)。【100年10月底原住民人口概況】(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戶政司(民101)。【101年5月臺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都會比例】(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內政部戶政司。
內政部戶政司(民102)。【102年5月臺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都會比例】(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內政部戶政司。
內政部戶政司(民102)。【102年6月臺閩縣市原住民族人口-按性別年齡】(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內政部戶政司。
內政部戶政司(民102)。【102年6月臺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都會比例】(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內政部戶政司。
王蕆真(譯)(2003)。Asian創造力-為什麼西方人比東方人有創造力(原作者:黃奕光)。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原著出版年:2003)
王應棠(2011年11月)。關於石板屋營造、原住民文化傳承與小學民族文化教育的一點思索。蔡中涵(主持人),原住民族知識與課程。發展原住民族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年)
吳燕和(1965)。排灣族東排灣群的巫醫與巫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0,105-154。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創造力(I) (II)(原著:Sternberg主編)。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原著出版年:2003年)
李卉(1958)。屏東縣來義村巫術資料。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07-130。
李振昌、林慈淑(譯)(2005)。為什麼文化很重要(原作者:Harrison, L. E. & Huntington, S.P.編著)。臺北市:聯經。(原著出版年:2000年)
李莎莉(編著)(2004)。排灣族(Paiwan People)。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
李維(譯)(1995)。自我的發展 : 概念與理論。(原作者:Loevinger, J., Blasi, A.)。臺北市:桂冠。(原作出版年:1976年)
亞榮隆.撒可努(2006)。拉勞蘭部落青年會--獵人會所。舞動民族教育精靈--臺灣原住民教育論叢,8(部落教育),99-113。
周伯丞、江哲銘、孟懷東、李俊鴻(2004年12月)。傳統與現代排灣石板屋之室內通風換氣效率比較。「2004綠環境技術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2/03,1-12。
周德禎(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的研究。臺北:五南。
林文蘭(2007)。金牌背後:原住民投身棒球運動的社會基礎與效應。「2007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新思維專輯」論文(頁3-1-3-28):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林呈蓉(2006)。牡丹社事件的真相。臺北縣:博揚文化。
林宗源(1965)。大南魯凱族與來義排灣族的婚姻儀式。考古人類學刊,25 /26,145-157。
林修澈、黃季平、王雅萍(2003)。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牡丹社事件。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邱皓正、丁興祥、林耀南、陳育瑜、林碧芳、王詩婷等(譯)(2008)。創造力當代理論與議題(原作者:M. A. Runco)。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7年)
柯美全(2010)。自我價值的認定與提升。T&D 飛訊,99,1-18。
孫大川(2005)。神聖的回歸-臺灣原住民族祭儀的現況與再生。臺灣戲專學刊Performing Arts Journal,253-268。
孫大川(2010)。臺灣原住民的存在與未來。未出版之手稿。
高加馨(2001)。牡丹社群的歷史與文化軌跡-從排灣族人的視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臺南市。
高加馨、黃琼如(2006)。靠近部落寄寓者pulingau:文史採集.巫師篇。屏東縣牡丹鄉公所,屏東縣。
高佩文(2007)。排灣族的vusam制度。「2007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頁1-6-1-1-6-20)。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高淑清(2008)。質性硏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質性硏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德源、劉純佑、石吉雄等人(譯)(2008)。誰是美國人-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原作者:S. P. Huntington)。臺北縣:左岸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年)
張信平(1997)。都是吳鳳害的。載於夏美寬(主編),要求名字的主人(121-124)。臺南:人光。
曹志漣(譯)(2010)。鑽石年代(原作者:N. Stephenson)。開元書印。(原著出版年:1995年)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連廷嘉、戴嘉南(2003)。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中學報,11,99-114。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枝烈(2004)。牡丹社事件: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原住民教育季刊,35,109-128。
陳枝烈(2008)。多原文化科學教育首部曲:排灣族文化中科學智慧之探討,「2008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枝烈(2009)。排灣族文化中的科學智慧初探。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115-156。
陳枝烈(2010)。原住民族教育:18年的看見與明白。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郭東雄(2007)。擺盪在神聖與世俗之間-臺灣原住民tiyuma(鞦韆)文化之研究。「2007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頁1-2-1-1-2-22)。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郭為藩(1975)。自我心理學。臺南:開山書局。
勞凱聲(2000年6月14日)。尋覓新的表達的可能性-兼評〈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國教育報,第3版。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 : 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 城邦文化發行。
湯偉君、邱美虹(1999)。創造性問題解決(CPS)模式的沿革與應用。科學教育月刊,223,2-20。
童信智(2008)。臺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對象分析(1980、90年代)。「2008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童春發(2001)。臺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童春發(2010)。臺灣原住民創作「藝術」的概念:以排灣族為例。文化驛站,28,33~39。
結構群(編譯)(1991)。動機與人格。(原作者:Maslow, A. H.)。臺北:結構群。(原著出版年:1970年)
楊念湘(2010年11月27日)。後山的狼群─Lalauran (拉勞蘭)青年會。小地方新聞網。2013年7月17日,取自:http://www.dfun.tw/
楊南郡(1996)。尋訪月亮的腳印。臺中市:晨星。
楊南郡(譯註)(2002)。台灣百年花火。臺北市:玉山社。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2)。臺灣的原住民-排灣族。臺北市:臺原。
撒古流.巴瓦瓦隆(2006)。部落有教室。舞動民族教育精靈--臺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8(部落教育),51-65。
潘立夫(1996)。排灣族文明初探。屏東縣立文化中心,屏東。
潘裕豐(2009)。析論原住民族教育之師資培育政策。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97-114。
蔣國英(譯)(2007)。創意心理學(原作者:T. Lubart)。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3年)
蔣斌(1983)。排灣族的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上):1895-1971。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55,27-47。
蔣斌(1983)。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1-48。
羅秀芝(譯)(2003)。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原著:Rentschler, Ruth主編)。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著出版年:1998年)
譚昌國(2003)。歷史書寫、主體性與權力:對「排灣人寫排灣族歷史」的觀察與反思。臺大文史哲學報,59,65 ~ 96 。
貳、西文部分
Bracken, Bruce A. (Editor)(1996). Handbook of self-concept: Developmental, social,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New York: Wiley.
Glasser, W. (1972). The identity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 Row.
Harrison, Lawrence E. & Huntington, Samuel P. (Editors)(2000). 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 New York: Basic Books.
Huntington, Samuel P. (2004).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Simon & Schuster.
Ingham, Harry & Luft, Joseph (1955). The johari window, a graphic model of interpersonal awareness. Proceedings of the western training laboratory in group development. Los Angeles, CA, USA..
Lubart, T. (2003). Psychologie de la créativité. Paris: Colin.
Ng, Aik Kwang (2001). Why Asians are less creative than westerners. Singapore: London: Prentice Hall.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Nork: Harper & Raw, Publishers.
Padgett, Deborah K.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reward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Rentschler, Ruth (Editor)(1998). Shaping Culture Arts & Entertainment Management. Geelong, Vic.: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Runco, M. A. (2007). Creativity: Theories and themes: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Amsterdam; Boston: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Stephenson, Neal (1995). The Diamond Age. Bantam Books.
Strauss, Anselm & Corbin, Juliet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Treffinger, Donald J., Isaksen, & Scott G. (1992).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 Introduction. Sarasota: center for creative learning.
Walberg, H.J. & Stariha, W. (1992). Productive human capital: Learning, creativity, and eminenc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5, 323-340.
Wallas, Graham. (1926). The art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illiams, Robin Jr. (1947). The reduction of intergroup tensions. SSRC,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