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石小芳
論文名稱: 女性校長領導刻板印象之研究--以一所高職學校為例
指導教授: 黃乃熒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領導女性領導刻板印象
英文關鍵詞: roles on sex quality, stereotype, leadership, the stereotype of female leadershi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7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性校長領導刻板印象之現況,產生的因素與造成的影響,以及女性領導刻板印象改善的途徑為議題。基於研究目的,為了深入瞭解女性校長領導的刻板印象,本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的訪談方法,以一所高職學校為個案進行研究,並以立意抽樣與滾雪球方式進行受訪者的選取。
    根據本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 學校教師對女性校長領導有雙重對立的刻板印象
    二、 學校教師對於女性領導傾向負面的刻板印象
    三、 女性校長刻板印象造成校長與部屬間的隔閡
    四、 教師對女性溫柔的期待與傳統領導的落差導致負面評價
    五、 女性校長領導的刻板印象具有柔性溝通之功效
    六、 父權體制的社會環境塑造女性校長照顧者角色
    七、 家庭教育對女性特質的投射產生領導刻板印象
    八、 學校教育環境缺乏完整且客觀的女性領導楷模
    九、 學校教師消極接受女性領導刻板印象不利影響
    十、 學校教師認為應與女性校長多接觸以瞭解其領導
    十一、 改善領導刻板印象女性校長應加強自省與專業領導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本研究提出的建議如下:
    一、 給教師的建議
    (一) 以多元的角度看待女性校長的領導
    (二) 不因性別條件限制女性校長的作為
    (三) 以客觀的態度給予女性校長的評價
    二、 給校長的建議
    (一) 增進領導的專業能力
    (二) 加強自省自覺的能力
    (三) 發展個人的領導風格
    (四) 善用領導的刻板印象

    This thesis is investigating the status, causing elements, effects and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stereotype of Female Principals Leadership. The method of intensive interviews was adopted by this study to collect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ereotype of Female Principals Leadership can be summarized and classifi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The school teachers have the stereotype in opposing to Female Principals Leadership, the school teachers have the negative stereotype to Female Leadership, the stereotype of Female Principals Leadership might cause the gap between the principal and the subordinates, expecting the tender female from the school teachers having a drop height to traditional leadership causing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the stereotype of Female Principals Leadership having the effects of tender communicatio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causing the female principals t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aking after people, the reflection of female characteristics in home education causing the stereotype of leadership, there is no complete and objective model of female leadership in the environment of schooling, bad effects from the school teachers accepting the stereotype of the female leadership passively, the school teachers thinking that they should contact with the female principal more to get well known to her leadership, female principals should perform more self-examination and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to improve the stereotype of Female Principals Leadership.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the suggestions are listed below:
    1. Suggestions to school teachers.
    a. Monitor the leadership of female principals in multiple viewpoints.
    b. Do not limit the behaviors of female principals just because she is female.
    c. Evaluate the behavior of female principals in objective viewpoints.
    2. Suggestions to principals
    a. Improve the major ability in leading.
    b.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elf-examination.
    c. Develop the personal leading characteristics.
    d. Well use the stereotype of leadership.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女性領導刻板印的研究背景 9 第二節 女性領導刻板印象的意涵 26 第三節 女性領導刻板印象造成的因素與影響 35 第四節 女性領導刻板印象的改善途徑 46 第五節 國內女性校長領導相關研究 5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4 第三節 研究的實施步驟 66 第四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69 第五節 研究之信實度 71 第六節 研究倫理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5 第一節 個案學校女性校長領導刻板印象之現況 75 第二節 女性校長領導刻板印象造成的因素 104 第三節 女性校長領導刻板印象造成的影響 110 第四節 改善女性校長領導刻板印象的途徑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結論 127 第二節 建議 131 參考文獻 135 中文部份 135 英文部分 143 附錄 149 附錄一 149 附錄二 150 附錄三 151

    壹、中文部分
    天下編輯(1998)。不一樣的女人。台北:天下雜誌。
    王大方(1996)。玻璃天花板:管理女性VS 女性領導。台北:時報文化。
    王志中(2003)。高職女性校長領導特質、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秀燕(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秉鈞譯(1995)。Robbins著。管理學。台北:華泰。
    王夢玲(2007)。台北縣國中女性校長領導特質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金針(1999)。女校長與學校行政領導行為。兩性平等教育季刊,9,78-84。
    何英奇(1981)。大學生性別角色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4,221-330。
    余瑞陽(1997)。國民小學校長管理能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宗曄(2005)。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網路社會學通訊,48,2005/5/10。 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8/48-33.htm。
    吳芝儀、李奉儒等(譯)(1999)。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金鍊(2004)。女性主管的領導型態與衝突因應之研究—以台灣媒體組織新聞部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珮菁(2006)。一位國中女性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翠珍(2004)。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2004媒體素養暨教案徵選教師研習資料。
    吳韻儀、謝明玲(2006)。女性領導:突破二%的關鍵。天下雜誌,362,62。
    吳麗敏(1987)。情境因素、主管領導風格與部屬工作意願之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佳穗(2000)。主管領導風格對部屬工作投入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地區國立大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等(譯)(2006)。Robbins著。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
    李美枝 (1984)。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美枝(1987)。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在性別角色特質、自我肯定及成功恐懼上的比較。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李美枝(1989)。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美枝(1991)。性別角色面面觀-男人與女人的權利暗盤。台北:聯經。
    李美枝(1995)。性別角色與性別差異。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莉莉(2003)。國小女性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惠茹、唐文慧(2004)。性別的多數、權力的少數─以台南市國中女教師的職業選擇與晉遷為例。師大學報,49(1),29-52。
    李興茂(譯)(2001)。Robbins著。組織行為。台北:揚智。
    李靄慈(1993)。女性職業選擇行為之探究。社教雙月刊,58,25-29。
    周育文(1983)。人格特質、隱涵領導理論及對領導者的評估。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育瑩(2004)。刻板印象威脅對於女性領導表現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祝瑛(1993)。學術獎勵制度中性別差異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大學教師為例。教育心理與研究,16,475-499。
    周淑華(2006)。行政機關女性高階主管職涯發展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乃慧(1999)。高雄市職業婦女生涯發展、教育需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合懋(1995)。學校主管與企業主管轉型領導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邦傑、施妙旻(1997)。隱涵領導理論與領導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0,71-90。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99-221。高雄:麗文。
    林明地等(譯)(2000)。R. G. Owens著。教育組織行為。台北:揚智。
    林芬英(2003)。女性領導者領導特質與領導風格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珈夙(1997)。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宴夙、徐荷等(譯)(1995)。Sally Helgeson 著。柔性優勢─女人的領導風格。台北:允晨。
    武曉霞(2002)。台北縣國中小女性校長領導行為及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子芸(2005)。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的性別角色與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侯怡楓(1999)。一位國小女性校長領導實際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玟等(譯)(1995)。P. Abbott & C. Wallace著。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施妙旻(1995)。隱涵領導理論與領導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映君(2007)。女性領導對教育啟示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61,2007/3/15。取自http:// www.nhu.edu.tw/~society/e-j/61/61_26.htm。
    洪淑芬(2007)。台灣地區國民中學女性校長領導策略之研究:女性主義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洪蘭(2006)。大腦的主張。台北:天下雜誌。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徐宗國(1990)。是為少數者?--工作內涵與工作生活素質,女性與工作研究上的一些回顧與芻議。婦女與兩性學刊,1,1-25。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高立文(2002)。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3-134。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貴(1983)。影響職業選擇與職業成就因素之研究:男女兩性之比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高嘉慧(2001)。國中學生性別角色、性別刻板印象與兩性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基隆市國中學生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瑩君(譯)(2003)。Cornelia & Rolf著。寫給女人看的領導書。台北:天下雜誌。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Maxwell, J.A.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張如慧(2000)。女性教師與教育改革。載於何春蕤主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335-354。台北:麥田。
    張春興(1991)。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晉芬(1993)。企業組織中升遷機會的決定及員工的期望:兼論內部勞動市場理論之應用。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1),205-230。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憲庭(2006)。從性別刻板印象談國小兩性平等教育的實施。研習資訊,23(1),83-88。
    張馨芸(2001)。我國女性主管的領導風格與決策行為之研究─以民營企業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統計處(2007)。96學年度高中職女性校長比率。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38_1.xls
    梁文蓁(2001)。中學女性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 以兩位女校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明貞(1997)。道德教育與評量—多元文化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許皓婷(2007)。澎湖縣國民小學女性校長領導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許詩屏(2003)。國小教師的性別角色態度、教育態度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彩霞(2004)。女性領導者的人格特質與領導風格之研究--以某公營事業為 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郭碧玄(2007)。一位國小女性校長卓越領導風格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郭瑾瑜(1996)。女性主管管理風格、人際關係、決策型態、領導行為與成就動機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郭諭陵(2006)。教師工作的性別垂直隔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225-254。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佳君(2006)。人格特質、領導行為、組織公民行為與領導崛起間關係之研究-男女差異之觀點。私立立德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宜宣(2001)。國中女校長溝通行為之研究:以兩位女校長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怡錚(2000)。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奎憙(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昱蓉(2004)。新崛起的粉領階層。T&D飛訊,21,2004/5/10。取自http://www.ncsi.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6f1447bd8a90eedc524b1460045d7f4c.pdf
    陳皎眉 (1996)。青春期的兩性關係。陳皎眉等著,兩性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皎眉(1998)。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輯載於全國高中職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墾丁工作坊論文集。高雄市: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陳皎眉(2005)。當性別遇上權力—女性領導者之壓力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陳皎眉、王叢桂、孫倩如(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麗如(2000)。隱涵領導理論研究--以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彭春蘭、李素珍(2002)。研習論壇月刊,17,19-26。
    彭懷真(1995)。少林向峨嵋拜師—學習女性特質開創成功事業。管理雜誌,250,133-135。
    彭懷真(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曾懿慧(2006)。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女性校長領導角色知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乃熒(2003)。學校組織變革之意識型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黃小鳳(2000)。性別角色刻板化印象、晉升者性別及平權意識喚起對晉升決策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文卿、林晏州(1998)。深度訪談之理論與技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園專車推動為例。國家公園學報,8(2),166-178。
    黃慈雅(1998)。不同情境下女性主管的領導風格對部屬績效之影響研究─以國內金融機構為研究對象。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南。
    黃煥榮(2000)。組織中玻璃天花板效應之研究:行政院部會機關女性升遷之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鳳瑛(2004)。國民小學女性校長領導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德祥(199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麗蓉(1996)。組織中的女性領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馨慧(2003)。性別與溝通-兩性差異與溝通。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255-261。台北:高等教育。
    黃孋莉(1999)。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台北:女書文化。
    楊陳傑(2004)。國小女性校長領導特質與教師文化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葉妮娜(2005)。女性教育行政主管領導風格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葉姿利(2003)。國小已婚教師性別角色態度、家務分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廖志德(2000)。柔性領導。能力雜誌,532,22-27。
    廖裕月(1998)。國小校長轉化領導型式與領導效能之研究:以北部四縣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齊若蘭(譯)(2002)。Collins, Jim著。從A到A+。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劉仲冬(1999)。陰陽殊性、男女異行:性別差異的生物論述。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29-55。台北:心理。
    劉秀娟 (1998)。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揚智。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S. A. Basow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劉梅君(2006)。挑戰刻板印象—組織中的無形玻璃天花板。公訓報導,125,14-17。
    劉鳳英(2000)。家庭、工作、與女性主體:五位國小女性主任追尋自我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燕青(2002)。揭開網路開放、自主的假象-從網路數位落差到數位霸權。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麗美(2004)。國小女性校長參與行政心路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潘慧玲、梁文蓁、陳宜宣(2000)。台灣近十年教育領導碩博士論文分析:女性主義的觀點。婦女與兩性學刊,11,151-190。
    蔡秀媛(199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依珊(2007)。高雄市女性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進雄(2005)。學校領導理論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嘉安(2003)。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家庭社會化因素探討─以臺北地區國中二年級學生為樣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佳敏(2000)。她的故事—一位國小女校長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美英(2002)。性別因素對團體領導者的產生級團體決策之影響。諮商與輔導,194,16-18。
    賴麗貞(2007)。突破傳統桎梏之女性領導。網路社會學通訊,65,2007/10/15。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5/65-54.htm
    謝小芩 (1996)。兩性與教育機會—以兩所台北國中為例。載於謝臥龍主編,兩性文化與社會。台北:心理。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謝金青 (2003)。家長式領導風格內涵之理解與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簡顯經(1992)。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決定運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瑞玉(2000)。性別角色態度量表之編制與常模建立之研究。教育部專題研究。台北:教育部。

    貳、英文部分
    Adkison, J. A. (1981). Women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1, 3, 331-346.
    Banks, C. A. McGee (2001). Gender and race as factor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In J. A. Banks & C. A. Mcgee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2nd ed., pp.65-8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aughman, K. S.(1996). Increasing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A study of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secondary principal.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 24(3), 22.
    Bem, S. L. (1985). Androgyny and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integration. In T. B. Sonderegger(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1984: Psychology and Gender, 32 , 179-226.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Bem, S. L.(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Clinical Psychology, 42, 155-162.
    Bennis, W. C., & Nanus, B.(1985). Leader: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nge. New York:Haper & Row.
    Bigoness, W.J.(1976).Effect of applicant’s sex, race, and performance on employer’s performance ratings: Some additional finding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1, 80-84.
    Blackmore, J.(1989).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 feminist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In J. Smyth (Ed.), Critic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pp.93-131).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Bowman, G.W., Worthy, N.B. & Greyser, S.A. (1965). Are Women Executive People? Harvard Business Rreview, 43, 14-16.
    Brenner, J. and Schein, V.E. (198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 role stereotypes and requisit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revisited.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3(September), 662-669.
    Burns, J. M. (1978). Leadership. NY: Harper & Raw.
    Collins, Waters, L.K. & Waters, C.W.(1979)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x-role orient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women as managers. Psychologocial Reports, 5, 828-830.
    Deaux k., & Emswiller, T.(1974). Explanations of successful performance on sex-linked tasks: What is skill for the male is luck for the fem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9, 80-85.
    Dubrin, A. J.(1998). Leadership: Research, practice, and skills (7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Eagly, A. H., & Karau, S. J. (1991). Gender and the emergenc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685-710.
    Everett, L., Thorne, D. & Danehower, C.(1996). Cognitive moral developmentand dttitudes toward women executiv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5, 1227-1235.
    Fagenson, E. A.(1990). Perceived masculine and feminine attributes examined as a function of individuals’ sex and level in the organizational power hierarchy:A test of fou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7(2), 204-211.
    Feather, N.T., & Simon, J.G.(1975). Reactions to male and female success and failure in sex-linked occupations: Impressions of personality, causal attributions, and perceived likelihood of different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 20-31.
    Fiedler, F. E.(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 Hill.
    Forsyth, D. R. & Forsyth, N. M.(1984). Subordinates’ Reactions to Female Leaders.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eproductions supplied by EDR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4633).
    Gardiner, Maria & Tiggemann, Marika(1999). Gender differences in leadership style, job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in male- and female- dominated industri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2(3), 301-315.
    Geis, Florence L., Martha B. Boston, and Nadine Hoffman.(1985). Sex of Authority Role Models and Achievement by Men and Women: Leadership Performance and Recogn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 3,636-653.
    Gerdes, Eugenia P., & Garber, Douglas M. (1983). Sex bias in hiring: Effects of job demands and applicant competence. Sex Roles,9, 307-315.
    Hammer, M., Stanton, S. (1995). The reengineering revolution, Harper Collins, New York, NY.
    Hammer, W.C., Kim, J.S., Biar, L.& Bigoness, W.J. (1974). Race and sex as d eterminants of ratings by potential employers in a simulated work-sampling task.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 705-711.
    Helgesen, S.(1995). Female advantage: Women's ways of leadership. New York: Doubleday Books.
    Helgessen, S. (1990). The female advantage: Women’s ways of leadership. New York: Doubleday.
    Henning, M., & Jardim, A. (1977). Managerial women. New York,
    Hersey, P., & Blanchard, K. H. (1982). Management of components of transformational and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using the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2, 441-462.
    House, R. J.(1971). A path-goal theory of leader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6, 321-329.
    Hull, P. T. (1997), An examination of gender stereotyping as an explanation for vertical job segregation in public accounting. Accounting, 22, 507-528.
    Kalin, R. & Hodgins, D.C.(1984). Sex bias and occupational suitability. Canadian Jour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16, 311-325.
    Korabik(1982). Androgyny and Leadership Style. Journal of Bussiness Ethics,283- 292.
    Likert, R. (1967). The human organization. New York: Mc Graw-Hill.
    Liontos, L. B. (1992).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ERIC Digest, Vol.72.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7636)
    Loden, M. (1985). Feminine leadership or 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being one of the boys. New York: Times Books.
    Lynch, Michael & Katherine Post(1996). What’s glass ceiling? Public Interest, 124, 27-36.
    Lynch,K.K.(1989).Grounding research in experience: A case study of women administrators.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Oakley,J. M. (2000). Gender-based Barrier to Senior Management Positions: Understanding the Scarcity of Famale CEOs. Jouranal of Business Ethicsa, 27, 321-334.
    Popenoe, David.(1989).Sociology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Regan, H. B., & Brooks, G. H. (1995). Out of women's experience: Creating relational leadership.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Robbins, P. & Alvy, H. B. (1995). The principal’s companion: Strategies and hints to make the job easier. CA: Crowin Press.
    Robert, N. C.(1985). Transforming leadership: A process of collective action. Human Relations, 38, 1023-1046.
    Sargent, A. G. (1989). Management in the 90s: The androgynous manager. Training&Development Journal, December: 29-35.
    Schein, E.H.(199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Sergiovanni, T.J. (1990). Value-added leadership: How to get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in school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Shakeshaft, C.(1987). Women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shing.
    Sheryl R.G. & Stiehl,S. (1999). Effects of Sex, Gender Schema, and Gender-Related Activities on Mental Rotation.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88,342-350.
    Spence, J. T., Helmreich, R., & Stapp, J.(1975). Ratings of self and peers on sex-role attributes and their relation toself- esteem and conceptions of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32, 29-39.
    Stogdill, R. M.(1974). Handbook of leadership: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N. Y.: Free Press.
    Taylor, S.J.,& Bogdan, R.(1984). Introduca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The search for meanings.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Taynor, J., & Deaux, K.(1975). Equity and perceived sex differences: Role of behavior as defined by the task, the mode and the 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2, 381-390.
    Welsh, M.C.(1979).Attitudinal measures and evaluation of males and females in leadership.Sex roles,45,19-22.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