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芷晴
Chang, Chih-Ching
論文名稱: 家庭教育方案發展與成效評估:以幼兒園推展共親職方案為例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The Case of Coparenting Program in Kindergarten
指導教授: 林如萍
Lin, Ju-P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1
中文關鍵詞: 共親職幼兒園家長家庭教育方案發展方案成效評估
英文關鍵詞: Coparenting, Kindergarten Parents, Family Education, Program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Program Efficienc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32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針對幼兒園家長以共親職為主軸發展家庭教育方案,以期提升家長之共親職知能。本研究依據Feinberg(2003)提出的「共親職」內涵中「家務分工」與「共同家庭管理」,採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型(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進行方案發展。進一步,於6所幼兒園家長實施方案,並以量化與質化方式蒐集資料,進行方案實施成效評估。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本研究依據需求評估,提出幼兒園家長的三大項學習目標:「瞭解教養與婚姻互動的關聯性,並認識共親職的內涵」、「共同協調家務分工及時間規劃的重要性並於樂於實踐」、「覺察溝通模式,並調整適切的溝通方式以避免衝突」。

    二、方案內容包括三個單元:共親職概念、家庭時間管理分類和家務分工與公平感、溝通技巧演練。並以學習活動講述、學習單、團體活動以及小組討論等多元方式進行。
    三、方案實施策略包括:教學媒材視覺化,活動設計使用嘈雜群體法,以及營造安全學習環境且限制小的分享空間。

    四、由方案成效評估顯示:學習者評定最有收穫與最實用的為「溝通技巧」、「溝通模式覺察」與「共親職知能」相關之學習內容。而多數幼兒園父母對於「家務分工」議題學習興趣較低,同時認為「家庭時間」分配調整具有實踐上的困難。

    五、本研究建議:未來方案設計及教學,需考量參與對象的身份,並鼓勵夫妻共同參加,同時於行政部分增設托育服務,提高家長出席率。於教學者帶領技巧部分,可透過體驗活動和多元媒材,並於過程中輔以投票、肢體表達和小組討論的方式,增加學習興趣。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develop a family education program for kindergarten parents and to improve parents’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oparenting. The study was based on "Division of Labor" and "Joint Family Management" by Feinberg (2003), and the program followed the discipline of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The program was implemented in 6 kindergarten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Based on needs assessment,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ree learning goals for kindergarten parents: (1)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ing and marriage, and acknowledge the content of coparenting, (2)coordinating the division of housework and time management, and being willing to practice the skills, (3) increasing the awaren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adjusting their communication methods to avoid conflict.

    2.There are three sessions of the coparenting program,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coparenting, the family time management, the division of housework and the sense of fairness, and communication exercise. In addition to lectures, study sheets, group activities, and discussion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program.

    3.The material of this program was designed to match the element as below: (1) the visualiz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2)the Buzz Group activity design; (3) a safe, familiar, and limited shar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4.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tudy, the kindergarten parents rated the most rewarding and practical learning session was "communication skills", "communication pattern awareness" and " coparenting knowledge". However, most kindergarten parents are les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division of housework" and recognized that "the adjustment of family time" is challenging.

    5.Suggestions for futu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udy: teachers need to consider the identity of participants and to encourage couples to participate together. To increase parents’ attendance, childcare servic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art of the program. Teachers could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 attendees in the use of video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and group discussi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幼兒園推展家庭教育 7 第二節 共親職概念與方案 18 第三節 家庭教育方案發展與成效評估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0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樣本背景描述 67 第二節 共親職方案發展 74 第三節 共親職方案成效評估 93 第四節 共親職方案之發展分析 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50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56   參考文獻 157   附件 167 附件一 研究邀請函 167 附件二 研究知情同意書 168 附件三 需求評估訪談大綱 170 附件四 需求評估問卷 172 附件五 需求評估問卷加權分數 173 附件六 需求評估主軸與題目 174 附件七 教學者自評省思札記 175 附件八 觀察者評估表 178 附件九 學習者評估表 181 附件十 園所教師訪談大綱 183 附件十一 方案教材學習單 186 附件十二 正式實施後修正之方案 189 附件十三 正式實施後修正學習單 191

    中文文獻
     
    王以仁(2014)。親職教育:有效的親子互動與溝通,台北:心理。
    王以仁、周麗端、吳明燁、利翠珊、陳富美、唐先梅(2016)。婚姻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婉屏(2006)。方案規劃者對規劃理論的應用與規劃成效相關之研究以親職教育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連生(1991)。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主計處(2016)。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台北:主計處。
    主計處(2017)。全國家庭組織型態調查。台北:主計處
    江啟昱(1993)。CIPP評鑑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利翠珊(2005)。婚姻關係及其調適,華人本土心理學,331-362。
    利翠珊、張妤玥、鄧皓引(2014)育兒階段夫妻工作家庭壓力調適:系統界限的定位與轉變。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1), 37-72。
    利翠珊、蕭英玲、陳富美、鄧皓引、丁品瑄(2018)。本土夫妻共識形成與情感增溫-以參與式行動研究深化家庭理論建構與教育實踐。本土心理學研究,(49),207-276。doi:10.6254/2018.49.207
    吳亦麗(1999)。台北縣市幼兒園實施親職教育之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順發(2018)。親職教育方案對正向家人互動之影響~以嘉義縣海、屯區小學功能不足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翠倩(2006)。高雄市幼稚園學童父親參與親職教育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樎椒、王芳如(2010)。幼稚園資深教師的親職教育專業知識發展歷程之敘事探究。教育學誌,(24),1-40。doi:10.6479/JE.201011.0001
    吳麗娟(1997)。青少年心理發展與適應之整合性研究-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方式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暨親職教育課程效果之實驗研究 (I)。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呂翠夏(2002)。學前幼兒家庭之共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台南師院學報(台南),36,1-18。
    李青芬、唐先梅(2008)。家務工作研究近30年之回顧。空大生活科學學報,12,77-109。
    李瑋蓁(2015)。唱跳背後的意義-談幼兒園親職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2),54-57。
    沈瓊桃(2017)。離婚過後,親職仍在:建構判決離婚親職教育方案的模式初探。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5),93-136。
    兒童福利聯盟(2011)。〈我有兩個家─離婚之子的內心路〉。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epaper/detail/498【Child Welfare League Foundation. (2011). I have two homes- The inner road of children with divorced parents.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ildren.org.tw/epaper/detail/498】
    周政達(2008)。以繪本讀書會為主的親職教育方案對特殊學校學生家長成長經驗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周麗端(2013)。中等學校的家政與家庭教育。中等教育,64(4),6-13。
    周麗端、何慧敏、魏秀珍、洪敏琬(2016)。親職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如萍(2003)。我國家庭教育發展之展望-知識體系之建構。家政教育學報,5,121-154。
    林如萍(2005)。和樂共親職:婚姻教育初為人父母篇(21-24)。臺北市:教育部。
    林家興(2007)。親職教育團體對親子關係與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9(1),91-109。doi:10.6251/BEP.20070301
    林家興(2010)。哪些因素最能預測親職教育團體的效果?。教育心理學報,41(4),847-858。doi:10.6251/BEP.20091217
    林晏瑢(2008)。臺北市公立幼稚園家長參與親職教育活動現況與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台北市。
    林淑玲、黃月純、李淑娟(2011)。家庭教育方案規劃。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惠雅(1994)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NSC 82-0301-H031-020-N1。
    林惠雅(1999a)。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
    林惠雅(1999b)。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爲(二):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219-244。
    林惠雅(2007)。學齡前兒童之父母的共親職與親職感受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27),177-229。
    林惠雅(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安全類型與父母婚姻衝突因應,抵制教養聯盟關係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3(2),457-476。
    林惠雅(2014)。教養互動型態與青少年問題行為:母親與青少年知覺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 46(2),187-203。
    林慧芬、涂妙如(2013)。國小低年級家長參與及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9(1),63-86。
    洪淑萍(2007)。新移民女性親職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家有學齡兒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麗香(2010)。新移民女性親職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幼稚園閩南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唐先梅(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談雙薪家庭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研究,(4),131-173。
    孫扶志(2015)。翻轉幼兒園新世代父母親職教育成效之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2),47-51。
    徐貴蓮(1994)。台北市幼兒父母對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崔詠欣、黃庭偉、王依婷(2012)。初探家庭次系統中的婚姻、親職、親子次系統之交織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37),41-53。
    張惠芬(1991)。幼兒母親對親職教育的態度、參與情形與滿意程度之關係研究--以台北市立托兒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張鐸嚴、何慧敏、陳富美、連心瑜(2004)。親職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教育部(2012)。幼兒園品質評估表。台北:全國法規資料庫。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
    教育部(2014)。「聰明上網我不宅,幸福學習我最愛」,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結果發表會。臺北市教育部大禮堂。
    教育部(2018)。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台北: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
    教育部(2019)。家庭教育法。台北: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
    教育部(2020)。家庭教育法施行細則。台北: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
    梅心潔、蔡昆瀛、陳若琳(2008)。 聽損幼兒母親的親職韌性,配偶共親職與親職壓力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38),107-150。
    符少綺(2014)。以活動理論分析幼兒親職教育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許婷婷、林惠雅(2011)。青少年知覺母親教養行為、母親依附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2),149-179。
    郭靜晃(2005)。兒童發展與保育。台北:威仕曼文化。
    陳采明(2005)。資優幼兒親職教育方案中的成長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家鳳、林惠雅、蕭英玲(2016)。當第一個孩子來報到:新手父母的親職參與和婚姻滿意度。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7),91-111。
    陳婉琪(2014)。都是為了孩子? 父母離婚負面影響之重新評估。臺灣社會學刊,(54),31-73。
    陳婷鳳(2017)。遊戲學習親職教育方案對一對發展遲緩兒童親子互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陳靖雯(2013)。親職教育方案對紓解弱勢單親家庭家長親職壓力之成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曾端真(2001)。國小班級經營與親職教育(下)。諮商與輔導,191,46-47。
    黃迺毓(1999)。學習型家庭的課題-家庭生活教育的啟示。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富順(1996)。終生學習的意義、起源、發展與實施,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l-32。台北:師大書苑。
    黃惠芳(2015)。幼兒園實施親職教育十個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2),58-59。
    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台北:偉華。
    黃慧中(2012)。台北市私立幼兒園家長親職教育需求之探究--檢視家庭教育中心功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詹火生(1991)。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台北市: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趙文達(1989)。如何落實國小親職教育。輔導月刊,25,42-45。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33-76。
    劉育仨(1991)。臺北市托兒所幼兒家長對親職教育的認知與期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劉容襄、黃迺毓(2015)。數位時代下父母參與式學習之親職教育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9),61-82。
    葛惠、陳若琳(2011)。祖母和幼兒母親的教養參與及兩代共教養之相關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7(1),131-147。doi:10.29440/FJJHE.201103.0007
    鄭淑君、郭麗安(2008)。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三角關係運作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2),199-220。doi:10.6251/BEP.20080304
    鍾怡靜(2009)。學前幼兒父母的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35-57。
    鍾思嘉(1998)。親職教育的規劃與實施。學生輔導雙月刊,59,16-25。
    簡文英、卓紋君(2003)。國內親職教育團體研究的回顧與分析。諮商與輔導,(211),2-10。
    簡筱雅(2018)。偏鄉幼兒園非典型家庭親職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魏希聖、鄭怡世(譯)(2005)。方案評估:原理與實務(原作者:Colin Robson)。臺北:洪葉文化。
    魏惠娟(1997)。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的系統分析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魏惠娟(2002)。學習型學校方案:從概念到實踐。台北:五南。
    魏嘉眉(2011)。單親青少年子女知覺離婚父母共親職經驗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羅國英、張紉(2014)。方案評估:方法及案例討論。台北:雙葉書廊。

     
    英文文獻
     
    Abidin, R. R., & Brunner, J. F. (1995). Development of a parenting alliance inventory.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4(1), 31-40.
    Abidin, R. R. (1988). Parenting alliance inventory. Unpublished sca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Bandura, A., & Walters, R. H.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Vol. 1).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rber, J. 0. (1992). Evaluating parent education groups: Effects on sense of competence and socialisolation.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2(1), 28-38.
    Belsky, J. (1980). Child maltreatment: An ecological integr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4), 320.
    Belsky, J., Putnam, S., & Crnic, K. (1996). Coparenting, parenting, and early emotional development.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996(74), 45-55.
    Belsky, J. (1997). Theory testing, effect‐size evaluation, and differentialsusceptibility to rearing influence: The case of mothering and attachment. Child Development, 68(4), 598-600.
    Belsky, J., & Hsieh, K. H. (1998). Patterns of marital change during the early childhood years: Parent personality, coparenting, and division-of-labor correlat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2(4), 511.
    Bowers, J. R., Mitchell, E. T., Hardesty, J. L., & Hughes, Jr, R. (2011). A review of online divorce education programs. Family Court Review, 49(4), 776-787.
    Brody, G. H., & Flor, D. L. (1998). Maternal resources,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child competence in rural, single‐parent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9(3), 803-816.
    Cohen, R. S., & Weissman, S. H. (1984). The parenting alliance. Parenthood: A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 33-49.
    Doherty, W. J. (1995). The why's and levels of collaborative family health care. Family Systems Medicine, 13(3-4), 275.
    Duckworth, A. L., Peterson, C., Matthews, M. D., & Kelly, D. R. (2007). Grit: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6), 1087.
    Feinberg, M. E. (2003).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ontext of coparenting: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 3(2), 95-131.
    Feinberg, M. E., Brown L. D., & Kan, M, L. (2012). A Multi-Domain Self-Report Measure of Coparenting.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 12(1), 1-21.
    Huntington, C., & Vetere, A. (2016). Coparents and parenting programmes: do both parents need to attend?.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8(3), 409-434.
    Katz, L. F., & Gottman, J. M. (1996). Spillover effects of marital conflict: In search of parenting and coparenting mechanism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996(74), 57-76.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 383-434.
    Kluwer, E. S. (2010). From partnership to parenthood: A review of marital chan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2(2), 105-125.
    McGillicuddy-De Lisi, A. V., & Sigel, I. E. (1995). Parental beliefs. In M. H.Bornstein (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ume3, Status and Condition of Parent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333-358.
    McHALE, J. P. (1997). Overt and covert coparenting processes in the family. Family process, 36(2), 183-201.
    Minuchin, P. (1985). Families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Provocations from the field of family therapy. Child development, 289-302.
    Petch, J., & Halford, W. K. (2008). Psycho-education to enhance couples'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8(7), 1125-1137.
    Rothwell, W. J., & Cookson, P. S. (1997). Beyond I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Program Planning for Business and Education. Jossey-Bas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eries. Jossey-Bass, Inc., 350 Sansome Street, San Francisco, CA 94104.
    Stright, D. A., & Neitzel, C. (2003). Beyond parenting: Coparenting and children's classroom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7(1), 31-40.
    Talbot, J. A., & McHale, J. P. (2004). Individual parental adjustment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tal and coparenting quality.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1(3), 191-205.
    Thomas, J., & Arcus, M. (1992). Family life educ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Family Relations, 41, 3-8.
    Yankelovich, Skelly, & White, inc. (1977). Raising children in a changing society. General Mills, Consumer Center.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6/1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