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思婷 Chang, Szu-Ting |
---|---|
論文名稱: |
臺灣戒嚴時期的翻譯文學與政治:以《拾穗》為研究對象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Politics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in Taiwan: A Study on Shí Suì (The Gleaners) |
指導教授: |
賴慈芸
Lai, Tzu-Yu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翻譯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08 |
中文關鍵詞: | 《拾穗》 、翻譯文學 、臺灣翻譯史 、戒嚴時期 、雜誌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Shí Suì(The Gleaners),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history in Taiwan, martial law, magazine study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76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4 下載:8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翻譯文學與政治之間的關係,關注的焦點在於政權如何影響譯者結構、翻譯選材、翻譯策略。以《拾穗》為例,該刊為臺灣戒嚴時期第一份純翻譯的綜合性刊物,1950年5月由國營企業中國石油公司高雄煉油廠勵進分會創刊,1989年4月停刊,39年來執行國策不輟,共出版462期,譯介翻譯文學1,218篇,多為臺灣首見中譯,部份成為各家出版社翻印源頭,流傳甚廣,為當時舊譯充斥的臺灣譯壇帶來新譯,見證了臺灣戒嚴時期的翻譯文學史,記錄了國民黨政權與被統治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但由於學界對於臺灣戒嚴時期的雜誌翻譯研究不盛,當時譯者又多以筆名發表,譯文出處亦不清,故而向來乏人研究。
本研究以這462期的《拾穗》為研究對象,聚焦在其翻譯文學成果,共查出1,048篇譯文出處、確認95位譯者身份,以此為基礎觀察該刊如何在戒嚴時期執行國民黨政權的國策,藉以探討政治對翻譯文學的影響。《拾穗》作為國民黨政權針對自由中國讀者發行的刊物,其參與人士、翻譯內容、譯介手法皆與國民黨政權在戒嚴時期的語言政策、外交政策、文藝政策息息相關。國民黨政權於1948年底開始撤退到剛脫離接受日本統治半世紀的臺灣,面對島上分歧的溝通和思想體系,1949年5月發佈戒嚴令,以高壓語言政策和文藝政策建構有別於日本和共產中國的溝通和思想體系,以凝聚島上人民的國族意識,在外交政策上則於韓戰爆發後繼續接受美國援助,雙方以「反共」為前提展開合作,形塑出臺灣「自由中國」的形象,以對抗「共產中國」的對岸大陸。1950年創刊的《拾穗》為建構過程的一環,起初以隨國民黨政府來臺的軍公教人員為翻譯主力推行國語,並透過優渥的稿酬來鼓勵臺籍人士投稿練習中文,其後臺籍譯者的崛起或可視為被統治者對於政府語言政策的正面回應。在翻譯選材方面,由於國民黨政府親美的外交政策,《拾穗》翻譯的文學作品39年來以美國文學獨大,並且大抵透過美國出版品轉譯西方文學,後期因退出聯合國和中美斷交,沉潛的日本文學逐漸佔有一席之地。此外,為配合反共抗俄的文藝政策,《拾穗》的副文本可見反赤傾向,翻譯策略多用節譯、減譯和歸化,一則透過剪裁凸顯原文反共親美之處,二則以透明流暢的譯文灌輸人民當局思想。由此案例觀之,戒嚴時期的政治環境左右了翻譯文學的參與人士、原文來源和翻譯策略。《拾穗》的翻譯文學雖不似文學創作那般明目張膽,卻在不知不覺中對被統治者潛移默化,收其執行國策之實效。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politics, with its focus on how political power affects the make-up of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material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e martial law period in Taiwan saw the first translation monthly published when Shí Suì (The Gleaners) was founded by the staff of the state-owned Chinese Petroleum Corporation in Kaohsiung. The publication lasted 462 issues from May 1950 till April 1989 when the editors and translators were promoting national policies and publishing 1,218 piec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Most of the works were first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nd some were pirated by other publishing houses ceaselessly. With such wide circulation and long publication, The Gleaners introduced new translations of foreign literatures to the island where pirated translations had been rampant, and it witnessed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recording the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uled and the ruler. Nevertheles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studies on translation magazines published during martial law era have been rare and that most of the translation pieces in The Gleaners were published under pseudonyms without mentioning their sources,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magazine so far.
In this study, 462 issues of The Gleaners have been collected, the sources of 1,048 translated pieces have been located, and 95 translators have been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solid documentation, the paper observes the monthly’s execu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analyses the effect of politics on translated literature. As a magazine sponsored by the KMT regime and aimed at readers in Free China, its participants, content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all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nguage policy, foreign policy, and literature policy of the KMT regime. The regime retreated in late 1948 to the island, where the rule of Japanese had just ended and both the language people had used and the ideology people had accepted differed tremendously from the new ruler. In order to create a Mandarin-speaking and right-wing country that was different from Japan in language and different from Communist China in ideology, the martial law was declared in May 1949, with the aim to unite nationalist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on the island under this rigid rule. As for its foreign policy, the KMT regime continued to accept American aid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Korean War and joined the anti-communist crusade, where R.O.C. was touted as Free China fighting against Communist China across the strait. The Gleaners was founded in this historical context. Most of its contributors in the beginning were the Chinese immigrants who assisted in implementing the language policy and received considerable remuneration. The increase in the population of Taiwanese translators in the later period may be regarded as positive response of the ruled to the regime’s language policy. With regard to its translation materials, besides a large number of its translated pieces of world literature relayed through American publications, American literature also accounted for a large percentage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in the monthly as a result of the regime's pro-US foreign policy and of its struggle to stay in the United Nations. After the ROC left the UN and its diplomatic relation with the US officially ended, the publication saw a rise in percentage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from Japanese literature. Furthermore, in line with the KMT regime’s Anti-communism and pro-American literature policy, the anti-communist motif could be found in the paratexts of The Gleaners while domestication and abridgement became its mai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highlight the Anti-communism and pro-American theme in the original and to infuse the ideology through fluent rendition. As the case has show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influences the make-up of translators, the selection of originals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se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ideological message embedded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of The Gleaners might not be as overt as that in writings, but the monthly did implement the national policies and assimilated the ruled in a subtle, covert way.
中文書目
王宏志(1999)。翻譯與階級鬥爭——論1929年魯迅與梁實秋的論爭。載於重釋信達雅:二 十世紀中國翻譯研究(頁107-150)。上海:東方出版。
王為清(譯)(1969年9月)〈丈夫的私房錢〉(原著者:源氏雞太)。拾穗,233,頁126-158。
王德威(2011)。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
王愛惠(2004)。《拾穗》中的音樂(1950-1998)(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藝術研究所音樂教育組,臺北。
王壽藍(編)(1989)。當代文學翻譯百家談。北京:北京大學。
王韜(2003)。泰西著述考。載於王韜、顧燮光等(主編)近代譯書目(頁1-24)。北京:北京圖書館。
王韜、顧燮光(編)(2003)。增版東西學書錄。載於王韜、顧燮光等(主編)近代譯書目(頁25-398)。北京:北京圖書館。
文訊雜誌社(1985)。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臺北:自立晚報。
毛健全(2013)。洗馬塘:毛家一百年的故事。江西: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中央圖書館(1958)。近百年來中譯西書目錄。臺北 :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方以庸。(1980)譯序。載於超時空之戰(原著者:Lin Carter)。臺北:照明出版社。頁3-5。
方以庸(譯)(1984)。生日鐘聲(原著者:Arthur C. Clarke)。拾穗,409。頁41-47。
白先勇(1977)「現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代序之一)。載於歐陽子(主編),現代文學小說選集(第一冊)(頁5-18)。臺北:爾雅。
平鑫濤(2004)。逆流而上。臺北:皇冠。
如惺(2002)。大明高僧傳。上海:上海古籍。
世瀛(譯)(1968)。闇之光(原著者:仁木悅子)。拾穗,224,頁122-135。
古滿興(譯)(1970)。寒歌。拾穗,243,頁124-131。
艾丹(譯)(1955)。春蠶到死絲方盡(原著者:William S. Maugham)。拾穗,40。頁116-128。
艾丹(譯)(1955)。白衣女郎(原著者:Wilkie Collins)。拾穗,66。頁138-156。
安詳(譯)(1961)。沒落。拾穗,135,115-125。
安詳(譯)(1962)。暢銷作家。拾穗,141,149-156。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2011)。「我國外語政策之檢討與展望」 政策建議書。
朱佩蘭(譯)(1968年5月)。靜夜(原著者:丹羽文雄)。拾穗,217,頁178-187。
朱邦賢(譯)(1977)隱形人(原著者:不詳)。拾穗,326。頁138-163。
呂正惠(1992)。臺灣文學的語言問題。載於戰後臺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頁95-121。
呂正惠(1996)。西方文學翻譯在台灣。載於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集(頁 237-249)。台北:文建會。
何凡(1989)削減「大和氣息」。載於何凡文集(卷一)。臺北:純文學。
沙金(譯)(1950)。柏林省親記。拾穗,3,87-97。
沈孝申(譯)(1954)。冰國亡魂。拾穗,48,頁159-169。
沈雲龍、張朋園、林能士(1997)。關德懋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根芳(2003)吳爾芙在台灣。翻譯學研究集刊,8,29-58。
李恭蔚(譯)(1979)。泥水匠奇遇記。拾穗,351ㄕ,頁106-109。
李惠珍(1995)。美國小說在台灣的翻譯史: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台北。
周文萍(1995)。英語戲劇在台灣:1949-1994(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台北。
辛廣偉(2000)。台灣出版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佚名(1950)。中國石油公司的哀悼。拾穗,2,64-66。
佚名(1957)。劉錫纓、羅裕相繼去世。交大同學會友聲月刊社,頁15。
何毓衡(譯)(1952)。婆媳之間(原作者:不詳)。拾穗,21,頁87。
吳心海(2013)。文壇遺蹤尋訪錄:待漏軒文集。臺北:秀威。
林身振、林炳炎(2013)第六海軍燃料廠探索——臺灣石油/石化工業發展基礎。高雄:春暉。
林煥星(譯)(1950)。廢寢忘食(原作者:並木良輔)。拾穗,5,頁28。
林俊德(譯)(1971)。寬恕。拾穗,250,頁202-228。
林慶彰(1996)。當代文學禁書研究。載於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93-215)。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載爵(2011)。出版與閱讀:圖書出版與文化發展。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與文化(下)(頁479-502)。臺北:政大人文中心。
林積萍(2005)。《現代文學》新視野——文學雜誌的向量新探索。台北:讀冊。
林玉珍(2009)。國際化、本土化、第三空間?:國內二十世紀愛爾蘭文學研究。外文學門研究成果:英美文學組。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
林克明(譯)(1971)。女神之死。拾穗,242。頁191-206。
林淑慧(2008)。藝術的奧秘:姚一葦文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台北。
明河(2002)。補續高僧傳。上海:上海古籍。
邱慈堯(2006)。才疏學淺誤一生。中油人回憶文集(第二集)。頁82-89。
邱慧璋(1979)。譯者的話。載於邱慧璋(譯)伊甸園東(原著者:John Steinbeck),臺北:遠景,頁1。
邱慧璋(譯)(1956)。啞口無言(原著者:Arnold Benett)。拾穗,72,頁106-115。
邱素臻(譯)(1971)。被偷去的愛情(原著者:J. Z. Awen。拾穗,256,頁205-219。
若洲(1969)。塔樓與孩子(Jeremy Kingston)。拾穗,234。頁168-186。
洪蘭(2013)。理尚往來:講理就好10。臺北:遠流。
洪傳田(譯)(1972)。雛鳳離巢(原著者:不詳)。拾穗,268,頁146-158。
查明建、謝天振(2007)。中國20世紀外國文學翻譯史(上、下冊)。武漢:湖北教育。
拾穗編輯部(1950)。中國石油公司報導。拾穗(3)。頁106。
拾穗編輯部(1951)。徵稿簡則。拾穗(13)。頁195
拾穗編輯部(1952)。代新年頌辭。拾穗(21)。頁181-182。
拾穗編輯部(1952)。編輯室。拾穗(22)。無頁碼。
拾穗編輯部(1952)。茫茫大海中的燈塔——拾穗徵詢讀者意見的綜合。拾穗(25)。頁221-224。
拾穗編輯部(1953)。拾穗創刊三週年徵文啟事。拾穗(35)。無頁碼。
拾穗編輯部(1953)。致讀者。拾穗(35)。無頁碼。
拾穗編輯部(1953)。致讀者。拾穗(36)。無頁碼。
拾穗編輯部(1954)。拾穗業務部重要啟事。拾穗,47,無頁碼。
拾穗編輯部(1955)。督促與規諫——關於讀者意見調查的一篇綜合報導。拾穗,62,頁i-iv。
拾穗編輯部(1964)。臺灣電視公司藝文夜談節目訪問拾穗。拾穗,173,扉頁。
拾穗編輯部(1989)。致讀者。拾穗,462,1。
胡巨川(2000)。漫談《拾穗》。南台文化,2, 頁28-35。
胡紹覺(2006)。二戰結束六十周年雜憶。中油人回憶文集(第二集),頁126-133。
若林正丈(2014)。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昭英(2004)。追憶大哥昭恆。取自:http://www.shanxipingding.org/zhaoheng_rip.html。
宣誠(譯)(1959)。五福臨門。拾穗,105,123-137。
姚姮(譯)(1966)。銀行員。拾穗,199,頁155-168。
姚姮(1996)。年輕時候。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施珍(譯)(1971)。後母淚( 原著者:不詳)。拾穗,252,頁149-165。
施明秀(譯)(1967)。惡棍與好人。拾穗,204,115-127。
施明雄(1998) 。白色恐怖黑暗時代:台灣人受難史。臺北:前衛。
師範(2004)。百花亭。臺北:文藝生活書房。
師範(2004b)。思想散步。臺北:文藝生活書房。
師範(2005)。文藝生活。臺北:文藝生活書房。
高朗(1993)。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臺北:五南。
高育慈(2012)。論殷海光的思想譯介工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台北。
唐耐心(1995)。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一九四五至一九九二。,頁137,臺北:新新聞。
袁作震(1957)。悼羅裕同學。交大同學會友聲月刊社,頁20。
振霆(譯)(1968)。善體母心(原作者:Barbara Polikoff)。拾穗,220,頁124-131。
秘鯤鵬(譯)(1972)。緣牽一線。拾穗,263,頁184-187。
唐圓麗(譯)(1985)。永遠的散步(原作者:Kurt Vonnegut)。拾穗,417。頁96-107。凌蔓苹(1981)。深情的聯繫。拾穗,373。頁97-98。
凌蔓苹(譯)(1981)。隱私?。拾穗,373。頁83-91。
曹仕邦(1999)。中國佛教史學史。臺北:法鼓。
曹逢甫(2011)。語言政策、語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載於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與文化(上冊)(頁405-440)。臺北:政大、聯經。
曹君曼(2011)。人傑地靈如雨後春筍一支支冒出頭來。中油人回憶文集(第三集)。頁201-277。
莊勝雄(譯)(1975)。生與死。拾穗,302。頁138-144。
陳千武(2007)。我的國文老師。文學人生散文集。臺中:臺中市文化局。頁14-22。
陳革(編)(2008)。懷念張以淮。福建莆田一中1-7屆同學聯誼會編印。
陳三興(譯)(1969)。一丘之貉。拾穗,226,頁93-112。
陳三興(1999)。少年政治犯非常回憶錄,臺北:前衛。
陳正然(1984)。台灣五○年代知識分子的文化運動—以「文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臺北。
陳正茂(2009)。臺灣早期政黨史略(一九OO~ 一九六O)。臺北:秀威。
陳紹鵬(譯)(1954)。生死線外。臺中:藝聲。
陳紹鵬(譯)(1961)。燈塔船上的訪客。拾穗,117。頁97-106。
陳廣康(譯)(1973)。出擊北越。拾穗(282)。頁161-169。
陳少卿(1968)。拾穗人語。拾穗(224)。扉頁。
陳蒼多(1984)。書.翻譯.性。臺北:水芙蓉。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臺北:月旦。
陳飛寶(2007)。當代臺灣傳媒。北京:九州出版社。
陳儀深(主訪)(2002)。口述歷史:泰源監獄事件專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永禹(譯)(1975)。羅塞西和鯊魚的故事(原著者:Mark Twain)。拾穗,302。頁145-153。
陳佩璇(2006)。一個人的塑造:張明哲教授的生之追尋。臺北: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
陳嘉宗(譯)(1983)蒙特拉哥男爵(原著者:不詳)。拾穗,400。頁46-57。
張文詔(譯)(1977)。搭便車的人(原著者:不詳)。拾穗,330。頁162-174。
張文詔(1981)。回顧那串成長的足跡。拾穗,373,頁100-102。
張立青(1954)。讀者來鴻。拾穗,49,頁220。
張在軍(2013)。西遷與東還:抗戰時期武漢大學編年史稿。臺北:秀威。
張金霖(譯)(1969)。荒漠共存(原著者:Glynn Croudace)。拾穗,230,頁136-160。
張守真、臧紫麒(2002)。口述歷史:臺灣文學耆碩——葉石濤先生訪問紀錄。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張英才(1958)。愛情的陷阱。拾穗,86。頁82-91。
張靜二(譯)(1970年6月)海明威的塑造。拾穗,242,頁208-228。
張靜二(編)(2004)。西洋文學在臺灣研究書目:1946-2000。臺北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德真(2006)。念中油的磨練——八十仍為青壯年。中油人回憶文集(第二集)。頁263-277。
張道藩(1999a)。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張道藩先生文集。臺北:九歌。頁597-627。
張道藩(1999b)。三民主義文藝論。張道藩先生文集。臺北:九歌。頁628-686。
張時坤(譯)(1973)。安德瑞神父。拾穗,281,頁173-183。
張時(1965)。柏林孤城錄簡介。拾穗,186,頁158-159。
郭嗣汾(1958)。康伯蘭的秋天。臺中:光啟。
曼西(1947)家書報平安。臺灣二二八事件親歷記。臺北:正氣出版社。頁142。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1972)。中譯外文圖書目錄。臺北 : 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許俊雅(2012)。1946年之後的黎烈文——兼論其翻譯活動。成大中文學報,38,141-176。
許雪姬(1993)。臺灣光復初期的民變:以嘉義三二事件為例。載於賴澤涵(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頁169-22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許雪姬(1993)。臺灣光復初期的民變——以嘉義三二事件為例。載於賴澤涵(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頁169-222。
許雪姬、方惠芳(1995)。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問紀錄(中)。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許雪姬(2002)。日治時期在「滿洲」的台灣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陸寶千(1991)。金開英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128。
梅仲錚(譯)(1975)。勝利者(原著者:Sam F. Ciulla)。拾穗(301),154-165。
單德興(2009)。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載於翻譯與脈絡(頁117-157)。臺北:書林。
黃文龍(2006)。德語隱喻中譯的研究。高科大應用外語學報,5,205-218。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
黃自進(2012)。蔣介石與日本:一部近代中日關係史的縮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馮宗道(1990)。從40年前的文化沙漠走出來:拾穗雜誌的誕生過程與傳播理念。拾穗,469,18-21。
馮宗道(2000)。楓竹山居憶往錄。著者自印。
費長房。歷代三寶記。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49/2034_008.htm,2015年4月15日檢索。
智昇。開元釋教錄。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55/2154_001.htm,2015年4月15日檢索。
萇苰(1951)。譯後語。拾穗,12,頁52-53。
喻昧菴(1967)。新續高僧傳。臺北:瑠璃經房。
辜正坤(2004)。翻譯主體論與歸化異化考辯。載於孫迎春(編)張谷若翻譯藝術研究(頁v-xx)。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湯元吉(1950)。引言。拾穗,5,頁28。
傅一勤(譯)(1953)。瑞士錶。拾穗,34,頁116-125。
游健治(譯)(1965)。小豬。拾穗,187,頁176-177。
程昊(譯)(1967)。分身術(原著者:Ada Kretzer-Hartl)。拾穗,211,頁107-115。
詠愷(譯)(1972)。雞神石(原著者:不詳)。拾穗,267,頁168-180。
揚歌(譯)(1979)。牆上的臉(原著者:E. V. Lucas)。拾穗,354,頁18-22。
彭敬兮(譯)(1969)。富蘭克林與痛風夫人的對白(原著者:Benjamin Franklin)。拾穗,230,頁77-82。
葉嘉(2015)。「實用」的演變:民初上海雜誌譯報實踐初探。編譯論叢,8(1),頁1-40。
葉桑(譯)(1988)。南風吹來的時候。拾穗,461,頁137-146。
葉石濤(1999)。生命力和創作力豐沛的作家——鍾肇政。從府城到舊城——葉石濤回憶錄。臺北:翰音。頁147-156。
葉洪生(2013年8月6日)。臺灣武俠小說四大流派。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取自:http://big5.zhonghuawuxia.com/chapter/70991
賈植芳(2010)。中國現代文學總書目.翻譯文學卷。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詹天增(譯)(1970)。首相夫人甘苦談。拾穗,237,169-174。
楊安祥(1966)。中國家庭在美國。臺北:文星。
楊安祥(1989)。前言。載於楊安祥(譯)支離破碎(原著者:Chinua Achebe)(頁1-13),臺北:臺灣商務。
楊貴平(譯)(1966)。盲女(原著者:Yaakov Shteinberg)。拾穗,194,頁140-148。
楊貴平(2010)。從保釣到滋根。載於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編)啟蒙.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頁186-197。新竹:清華大學。
楊增榮(2006)。高雄煉油廠某年聖誕晚會追記。中油人回憶文集(第二集),頁241-244。
楊麗敏(2004)。台灣地區英美文學研究之評量:二十世紀英國文學研究(英國篇)。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楊家駱(1971)。民國以來出版新書總目提要初編。臺北:撰者。
道宣。大唐內典錄。http://www.cbeta.org/result/T55/T55n2149.htm,2015年4月15日檢索。
道宣(2008)。續高僧傳。北京:北京圖書館。
圓照。貞元新定釋教目錄。http://www.cbeta.org/result/T55/T55n2157.htm,2015年4月15日檢索。
瘂弦(2001)。不容青史盡成灰。載於王書川(著)落拓江湖—回首天涯路(頁1-8)。臺北:爾雅。
鄔來(1969)。血染布拉格(原著者:Alan Burgess)。拾穗,225。頁187-200。
楓紅(1970)。《魅力簡介》。載於鄭震濤(譯)魅力(頁1-2)。臺北:水晶。
齊騁邨(譯)(1982)。畫樓寧負美人恩(原著者:不詳)。拾穗,387,頁58-63。
僧佑。出三藏記集。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55/2145_001.htm,2015年4月15日檢索。
黎光壽(2006年8月17日)。從保釣到扶貧的奇女子——楊貴平。http://www.jianshu.com/p/5bd3155ea8a4
黎明(譯)。燠熱。拾穗(232)。頁161-165。
賓果(1950)。發刊辭。拾穗(1)。頁1。
鄧敏君(2014)。翻譯作品與創作作品之語體特徵比較研究——以劉慕沙歷年翻譯作品與早期短篇小說為例。編譯論叢,7(2),1-34。
鄧世明(2011)。伍牧隨筆。台北:美樂。
蔡盛琦(2005)。戰後初期臺灣的圖書出版——1945年至1949年。國史館學術集刊,5,212-249。
蔡盛琦(2010)。1950年代圖書查禁之研究。國史館館刊,26,75-130。
蔡禎昌(1971)。中國近世翻譯文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學院中文所,臺北。
蔣國男(譯)(1972)。求鳳曲。拾穗,272。頁149-176。
劉心皇(1971)。現代中國文學史話。臺北:正中書局。
劉承欣 (2012)。《文壇》文藝雜誌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臺北。
劉明憲(2005)。日記中的歷史:唐秉玄《日記簿》中的臺灣行政幹部訓練班。近代中國,161,頁48-78。
劉長蘭(譯)(1965)。義士魂。拾穗,179,頁163-184。
歐陽子(1977)。回憶「現代文學」創辦當年(代序之四)。載於歐陽子(主編),現代文學小說選集(第一冊)(頁25-33)。臺北:爾雅。
慧皎(2008)。高僧傳。北京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編者(1960)。拾穗十年。拾穗,121,頁A3-A6。
劉心皇(1971)。現代中國文學史話。臺北:正中。頁812。
廖中山(1999)。少年臺灣與臺灣少年。載於陳三興(著)少年政治犯非常回憶錄(頁11-13),臺北:前衛。
鄭清田(譯)(1969年8月)。女畫家獵獅記(原著者:朝尾美江)。拾穗,232,頁180-185。
鄭震濤(譯)(1968)。吊人鎮(原著者:Jesse Stuart)。拾穗,223,頁。
鄭世瀛(譯)(1968)。闇之光(原著者:仁木悅子)。拾穗,224,頁122-123。
賴慈芸(1994)。飄洋過海的繆斯—美國詩作在台灣的翻譯史:一九四五至一九九
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台北。
賴慈芸、張思婷 (2011)。追本溯源—一個進行中的翻譯書目研究。編譯論叢
4(2):151-180。
賴慈芸(2014a)。幽靈譯者與流亡文人—戰後台灣譯者生態初探。翻譯學研究集刊,17,23-55。
賴慈芸(2014b),不在場的譯者:論冷戰期間英美文學翻譯的匿名出版及盜印問題。英美文學評論,25,29-65。
駱明慶(2001)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29(2)。117-152。
隱地(1981)。出版事業在臺灣。載於游淑靜(主編),出版社傳奇(頁1-15)。台北:爾雅。
盧慶秀(譯)(1968)。秘密戰艦的自殺作戰(原著者:吉田滿)。拾穗,217,頁25-33。
應鳳凰(1996)。五十年代臺灣文藝雜誌與文化資本。載於封德屏(主編),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85-99)。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應鳳凰(2004)。五O年代臺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編輯部(編)(1982)。世界文學名著欣賞大典。臺北:聯經。
龍驤(譯)(1951)。兩瓶調味品(原作者:Lord Dunsany)。拾穗,11,頁87。
鍾肇政(譯)(1958)。秋女。拾穗,11,頁97。
鍾梅音(1952)。代序——溫莎公爵的悲劇。載於萇苰(譯)溫莎公爵回憶錄(原作者: Duke of Windsor K.G.)(頁2-4)。高雄:拾穗。
戴獨行(1998)。白色角落。台北:人間。
韓伯平(1975)。序。載於郭吉光(譯)吉光譯品。臺北:學生英語文摘社。頁1。
謝天振(1999)。譯介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藍博洲(2000)。天未亮:追憶一九四六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臺中:晨星。
藍博洲(2001)。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六年四六事件(臺大部分)。臺中:晨星。
藍玉春(2007)。中國外交史本質與事件、衝擊與回應。臺北:三民。
贊寧(1991)。宋高僧傳。臺北:文津。
譚浩(譯)(1969)。杉木九根渡重洋(原著者:Thor Heyerdahl)。拾穗,234,頁113-126。
羅敏求(譯)(1969)。以色列的間諜英雄(原著者:不詳)。拾穗,229,頁173-184。
蘇白宇(譯)(1974)。扁國傳奇(原著者:Edwin Abbott)。拾穗,295。頁90-110。
蘇凌(譯)(1966)。幸福的界限(原著者:石川達山)。拾穗,189。220-237。
顧燮光(2003)。譯書經眼錄。載於王韜、顧燮光等(主編)近代譯書目(頁399-666)。北京:北京圖書館。
英文書目
Bassnett, S.(1980).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Even-Zohar, I. (2000).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In L.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pp. 192-197). New York: Routledge.
G. Genette. (1991). Introduction to the paratext. In New Literary History 22(2) pp. 261–272.
Hermans, T. (1985).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London: Croom Helm.
Holmes, J. S. (2004) .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L.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pp. 180-192)
Lefevere, A.(1992).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Routledge.
Niranjana, T.(1992). S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olonial Context.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pashvily, G & Papashvily, H. W. (1948) Anything Can Happen. New York: Pocket Books.
Pym, A. (2014).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Spivak, G. C. (2008).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In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London: Routledge. (pp. 200-225)
Schleiermacher, F. (2004)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In L.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pp. 180-192)
Venuti, L. (2008).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Venuti, L. (1998).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London: Routledge.
日文書目
孤蓬万里(編)(1995)。台湾万葉集.続編,頁229。東京:集英社。
檔案資料
「發展本黨宣傳事業創辦襍誌與定期刊物發揚本黨主義倡導革命精神」(1947年9月6日),〈會議記錄〉,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檔號:會6.2/83.32.3。
「高雄煉油廠勵進分會學術組創辦期刊綱要」(無日期),〈吳稚暉檔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檔號:稚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