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翁詩寒
Weng, Shih-Han
論文名稱: 看電影學華語—跨文化的華語教材設計研究
Learning Chinese through Movies:A Study of Cross-Cultural Course Material Design
指導教授: 陳寅清
Chen, Yin-Ching
口試委員: 李育娟
Li, Yu-Jiuan
陳雅芳
Chen, Ya-Fang
陳寅清
Chen, Yin-Ching
口試日期: 2022/06/0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真實語料電影教學跨文化教學華語課程設計華語教材編寫
英文關鍵詞: authentic materials, teaching Chinese through movies, teaching second culture, course design, teaching material desig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45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0下載: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科技發展,電影已成為現代常見的休閒娛樂,同時亦有許多語言學習者透過電影學習目的語和其文化。但目前華語市場以電影為本設計教材者尚少,而現有的電影教材多數偏重語言形式的教學,惜未能充分運用電影具有豐富文化元素的優勢。因此,如何透過電影進行文化教學及跨文化交流為本研究亟欲探討的重點,而為了讓學習者能夠在課堂中達到真實世界的交際目的,亦須透過合適的課程設計方能讓學習效益最大化。為了提供華語學習者更多學習的可能性,提升語言和文化素養,筆者設計一套《看電影學華語》的跨文化教材,其中包含三大課程主題:1.節慶、2.人際關係與價值觀、3.社會議題,讓學習者一方面能有效進行目的語和文化學習,一方面培養跨文化意識,提高交際能力。筆者在台北市兩所大學附設的語言中心進行6次教學,總計50位學生,透過課後問卷及課後訪談結果,探討《看電影學華語》這套教材能否讓學生清楚理解特定的華人文化,幫助學生思考及比較目的語文化和母國文化的異同,並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本研究透過電影的優勢和跨文化教學的策略,結合任務型教學法設計出《看電影學華語》這套教材,盼能為華語教師提供電影教學上的參考,促進第二語言和第二文化的有效學習。

    With the rise of streaming services, such as Netflix, Disney+, and so on, watching movies has become part of our life. For language learners, movies are good materials to lear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ulture. However, in the market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there are few movie-based materials utilizing the advantages of movies—rich cultural elements. Therefore, how to teach target culture and facilitat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key point of this study. Besides, in order to let students realize their social potential, it’s also important to apply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s to the course. Based upon the needs analysis of CEFR B1 Chinese learners, the author designs a cross-cultural teaching material—Learning Chinese through Movie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learning possibilities and increase their target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mpetence. There are three main categories in this course material: 1. festivals, 2. relationships and values, and 3. social issues. This arrangement supports learners by building traditional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n analyzing certain local phenomena with cultural factors, and in the end, enabling students to reconstruc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 especially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The author conducts the teaching plan at two different language centers in two universities in Taipei with 50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ota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urse material ca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movies can be good authentic materials for teaching Chinese not only as a second language but also as a second cul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五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影視教學 9 第二節 跨文化教學與應用 16 第三節 課程與教材設計 24 第三章 教材設計 35 第一節 教材大綱 35 第二節 教材展示 42 第四章 教學設計與試教結果分析 85 第一節 教學對象 85 第二節 教學內容與流程 85 第三節 教學結果分析 94 第五章 結論 111 第一節 研究概述與發現 111 第二節 應用價值與討論 113 第三節 未來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7 附錄 121

    一、中文文獻
    王向暉、余文菁(2009)。中國電影欣賞:霸王別姬(一版)。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王珩(2014)。華語教師跨文化能力培訓之省思。華語文教學研究11(1),127-149。
    方麗娜(2017)。華人社會與文化(二版),正中書局。
    史世慶(2001),談「視、聽、說」教材的編寫,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學業務處編,對外漢語教學與教材研究論文集(一版,397-404頁)。華語教學出版社。
    史世慶(2004)。看電說說漢語。暨南大學出版社。
    朱小密(2005),小說電影語言三合一課程設計之觀點語具體實踐,鄧守信主編,二十一世紀華語機構營運策略語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45-148。
    朱壹(2014)。民俗電影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價值。東南傳播,115,41-46。
    曲文吉(2010),面向多元文化的漢語詞彙文化內涵,《第九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編輯委員會,第九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一版,450-457頁)。高等教育出版社。
    安然(2010),Culture Shock譯釋辨析,安然、崔淑慧(主編),文化的對話:漢語文化與跨文化傳播(一版,23-3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泉(2004)。對外漢語教材的基本理論研究。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一版),新學林。
    李嘉郁(2004),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文化教學中的應用,張普、謝天蔚、徐娟主編,數字化對話漢語教學理論語方法研究(一版,416-423頁),清華大學出版社。
    何傳仁、黃懿慈、朱嘉(2012)。漢語口語教學(第一版),北京大學。
    周小兵、歐陽芳暉(2010),第二語言文化教材與跨文化交際,安然、崔淑慧(主編),文化的對話:漢語文化與跨文化傳播(一版,167-178頁)。北京大學出版社。
    孟苑苑(2005),從輸入到輸出—通過電視劇訓練「說」、「寫」技能,鄧守信主編,二十一世紀華語機構營運策略語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316-320。
    信世昌、王楚蓁(2010),華語電影光碟教材在語言學習與文化理解方面之規畫設計,《第九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編輯委員會,第九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一版,933-941頁)。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莉、陳天序(2010)。中國電影欣賞:洗澡(二版),北京語言大學。
    高暘(2022)。符號世界真實之感從何而來?—文化技術性生產的個體理性認知困境反思。文化研究,2022(3),17-23。
    梅立崇(1995)。漢語和漢語教學探究。華語教學出版社。
    曹莉敏(2011)。中文電影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電影文學,15,64-65。
    黃桂英(2005),從華語教材管窺跨文化交際意識,鄧守信主編,二十一世紀華語機構營運策略語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80-184。
    黃雅英(2015)。華語文跨文化溝通教學:理論與實務(初版),新學林。
    靳洪剛、金善娥、何文潮(2021)。視頻字幕研究及其對二語習得和教學的啟示。世界華語教學,35(1),98-113。
    趙金銘(1998)。論對外漢語教材評估。語言教學與研究,1998(3),4-19。
    劉瑞、王珊(2021)。運用真實語料開發國際漢語教材:理論與實踐。語言教學與研究,2021(1),1-11。
    劉繼紅(2004),關於中高級影視教學的思考,張普、謝天蔚、徐娟主編,數字化對話漢語教學理論語方法研究(一版,430-436頁),清華大學出版社。
    韓秀梅(2005)。電影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特殊作用。海外華文教育,36,73-76。
    蘇瑩(2010)。原聲電影教學的任務型教學模式探索。安陽師範學院學報,4,82-85。
    龔陽、齊雪丹(2017)。對外漢語課堂中的跨文化教學:泰國國際和與教師跨文化教學意識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14(2),89-112。
    二、英文文獻
    Brown, H. D. (2015).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4th edition). White Plains, NY: Pearson
    Cheon, S. Y. (2006).Content-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 Through Korean Film. The Korean Language in America, 12, 15-30.
    Ellis, R. (2003).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lmore, A. (2007). Authentic materials and authenticit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40(2), 97-118.
    Kaiser, M. (2011). New approach to exploiting film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L2 Journal, 3(2), 232-249.
    Long, M. H. (1985). 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orrow, K. (1977). Authentic texts and ESP. In S. Holden (Ed.),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pp. 13-17).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Nunan, D. (1989).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unan, D. (2004).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rabhu, N. S.(1987).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2012). The ACTFL Performance Descriptors for Language Learners.
    Timmis, I. (2005). Toward 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spoken grammar. ELT Journal, 59(2), 117-125.
    Tognozzi, E. (2010). Teaching and Evaluat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Through Film.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Italian, 87(1), 69-91.
    Travis, J. E. (1947). The use of the film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LT Journal, 1(6), 145-149.
    Guariento, W. and Morley, J. (2001). Text and task authenticity in the EFL classroom. ELT Journal, 55(4), 347-353.
    Wang, J. (2018). Brilliance Beyond Storytelling: A Theme-based Pedagogical Approach to Teaching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Film Clips. Taiwan Journal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16, 125-144.
    Willis, 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gman.
    Xiang, X. H. (2018).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Film-based Materials for the Chinese L2 Classroom: The Macro and Micro Connection. Taiwan Journal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16, 21-45.
    Zhang, L. H. (2011). Teaching Chinese Cultural Perspectives through Film.The
    L2 Journal, 3(2), 201-231.
    Zyzik, E. & Polio, C. (2017). Authentic Materials Myth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三、影音資源
    王婧(監製)、謝沛如(導演)(2019年)。《大餓》[電影]。台灣:一晌電影有限公司、日心月璽創意有限公司。
    王傳仁(監製)、連奕琦(導演)(2011年)。《命運化妝師》[電影]。台灣:阿榮企業有限公司、甲普國際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於洲(監製)、王微(導演)(2016年)。《小門神》[電影]。中國大陸:追光動畫。
    崔寶珠(監製)、程小東(導演)(2011年)。《法海:白蛇傳說》[電影]。中國、香港:中國巨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葉如芬、李烈(監製)、卓立(導演)(2014年)。《白米炸彈客》[電影]。台灣:威像電影有限公司。
    葉如芬(監製)、陳玉珊(導演)(2015年)。《我的少女時代》[電影]。台灣:華聯國際影音、玉春雷娛樂文創、台灣映藝娛樂、華策影業、威像電影。
    葉如芬(監製)、鍾孟宏(導演)(2019年)。《陽光普照》[電影]。台灣:本地風光、華文創、捌捌玖電影、鏡文學、聯聯看娛樂文化。
    蔡勝哲(監製)、林世勇(導演)(2012年)。《BBS鄉民的正義》[電影]。台灣:星木映像股份有限公司。
    歐珮鈴、吉尼·里姆(監製)、葛連·基恩、約翰·卡爾斯(導演)(2020年)。《飛奔去月球》[電影]。中國、美國:東方夢工廠、索尼圖形圖像。
    瞿友寧(監製)、柳廣輝(導演)(2020年)。《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電影]。台灣:氧氣電影。
    四、中文法律規範
    著作權法(2019年5月1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