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仁佑
論文名稱: 科技競賽對國中生活科技教學影響研究--以桃園縣科學金頭腦計畫為例
指導教授: 賴志樫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科技競賽生活科技生活科技教育教學影響
英文關鍵詞: technology competition, living-technology, living-technology education, influence on instru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4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科技競賽對國中生活科技教學的影響。研究對象為曾參與過「科學教育-金頭腦」之子計畫「自然與生活科技競賽」之各校帶隊教師及學生。
    研究過程發展出一份自編問卷,根據調查對象不同,區分為教師用卷與學生用卷兩種,以蒐集所需資料。之後,並配合專家訪談,以深入了解競賽活動辦理的真正訴求、推行實況與問題,找出未來精進的可能作法。
    本研究獲致的主要結果有:
    一、參賽學校及教師們對於本競賽活動的舉辦給予肯定與認同,同時對競賽活動的目標及重要性逐漸取得共識,並能常態性支持或參與本競賽活動。
    二、帶隊教師就科技競賽在生活科技教學影響的看法,在「教學準備與實施」、「教學認同」及「教學成效」三方面皆予以正向肯定。
    三、參賽學生就科技競賽在生活科技教學影響的看法,在「教學認同」與「教學成效」兩方面皆予以正向肯定。
    四、「不同學科教師」 此一因素,不會影響帶隊教師對科技競賽在生活科技教學影響的看法。
    五、參賽學生對「我認為科技競賽與學校生活科技課程是有相關聯的」與「獲獎情形」的看法之間,有相關存在;參賽學生對「科技競賽很有意義,如果往後有機會我還想再參加」與「上過生活科技課情形」的看法,也有相關存在。
    六、學生正向肯定之程度比教師還高。僅「科技競賽促使學校安排正常的生活科技教學」這一項,教師之正向肯定程度高於學生。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辦理單位、生活科技教師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The research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competition on living-technolog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oyuan County. The object of study is the leading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hose who ever participated in “Science and Living-technology Competition”-- a sub-project of “The Project of Science Education - Golden Brai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investigating target, a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in two typ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collecting the research data. After the survey, the expert interview was used for inquir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at competition’s actual situation and promoting idea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s:
    1. Schools and teachers appreciate this competition. Besides, the recognition of them to the goal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petition are rising, and they will approval or participate in the competition in future.
    2.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this competition on the living-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teachers who ever le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the competition, responsed with positive of “instructional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pproval of instruction,” and “instructional effect.”
    3. The student also responsed with positive for “instructional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pproval of instruction,” and “instructional effect.”
    4. The factor, “different discipline teachers,” will not affect the teachers’ views of the influences of th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to living-technology instruction.
    5. Students’ opinions of “I thought th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 is connected” is 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of winning the prize.” Students’ opinions of “Th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s very meaningful, I would like to participate if I have the opportunity” are related to “Whether to have attended the living-technology class.”
    6.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students tend to more positive degree on most topics than teachers except for the statement of “Th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facilitates the schools arrange normal science and living-technology instruction.”
    Finally, the researcher have based on the results to propose the suggestion to the organizer of the competition, the teachers of teaching living-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o the related researches in future.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 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生活科技教育特質分析 9 第二節 運用競賽促進科技學習成效之理論基礎 13 第三節 各縣市生活科技競賽辦理之現況分析 17 第四節 相關研究成果分析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第一節 研究概念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4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2 第六節 調查實施 46 第七節 資料分析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基本資料之分析 49 第二節 帶隊教師之調查結果與分析 60 第三節 參賽學生之調查結果與分析 65 第四節 教師與學生調查結果之差異分析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結論 101 第二節 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3 一、中文部分 113 二、外文部分 117 附 錄 119 附錄一 平興國中吳錦隆主任訪談紀錄 121 附錄二 桃園縣自然與生活科技競賽對生活科技教學影響調查問卷【教師用卷】 123 附錄三 桃園縣自然與生活科技競賽對生活科技教學影響調查問卷【學生用卷】 125

    一、中文部分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5)。臺北市九十四學年度公私立國民中學生活科技科學藝競賽實施計畫。台北市:教育局。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6)。臺北市九十五學年度公私立國民中學生活科技科學藝競賽實施計畫。台北市:教育局。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7)。臺北市96學年度公私立國民中學生活科技科學藝競賽實施計畫。台北市:教育局。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8)。臺北市97學年度公私立國民中學生活科技科學藝競賽實施計畫。台北市:教育局。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6)。台北縣九十四學年度板土區創意科學競賽實施辦法。台北縣:教育局。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7)。台北縣九十五學年度板土、三鶯區創意科學競賽實施辦法。台北縣:教育局。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8)。台北縣96學年度板土、三鶯暨雙和區創意科學競賽實施辦法。台北縣:教育局。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台北縣97學年度板土、三鶯、雙和區暨三重區創意科學競賽實施辦法。台北縣:教育局。
    伍建學、洪國勳(2002)。淺談國中生活科技競賽績優學生學習經驗。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5(7),36-39。
    朱益賢(2005)。生活科技競賽活動的實施現況與迴響。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4),1-2。
    朱耀明(2004)。科技教育與教育科技之關係。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6),2-3。
    朱耀明(2007)。高雄市生活科技競賽的設計意涵與實踐分析。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3),2-14。
    李育樺(2006)。科學創意競賽活動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對科學的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中。
    李隆盛(1996)。科技與職業教育的課題。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4a)。國中科技教育的機會與威脅。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3),3-7。
    李隆盛(2004b)。科技與人力教育的創新。台北:師大書苑。
    周卓明(2005)。創意思考訓練。台北:全華。
    林詩華(2005)。「桃園縣自然與生活科技」競賽介紹。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4),28-34。
    侯世光(2005)。透過創意設計活動強化生活科技的核心能力。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8),1。
    洪榮昭、朱永裕、鄭廉鐙(2002)。科技創作能力發展分析—以第二屆「POWER TECH:全國少年科技創作競賽」為例。台灣教育,614,16-23。
    桃園縣立平興國中(2004)。桃園縣九十三年度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競賽競賽手冊。桃園:桃園縣立平興國中。
    桃園縣立平興國中(2005)。桃園縣九十四年度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競賽競賽手冊。桃園:桃園縣立平興國中。
    桃園縣立平興國中(2006)。桃園縣九十五年度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競賽競賽手冊。桃園:桃園縣立平興國中。
    桃園縣立平興國中(2007)。桃園縣九十六年度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競賽競賽手冊。桃園:桃園縣立平興國中。
    桃園縣立平興國中(2008)。桃園縣九十七年度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競賽競賽手冊。桃園:桃園縣立平興國中。
    桃園縣教育局(2004)。科學教育-金頭腦六年計畫(93至98年度)。桃園:桃園縣教育局。
    涂君暐(2005)。內外在動機、創造力工作環境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以第八屆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之參賽學生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張佩芬、蕭述三(2004)。創意思考學習成效評估-以創意機械設計課程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辦之「2004 第二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台北。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許麗伶(2005)。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現況之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文典(1999)。「自然與科技」學習領域課程。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邁向課程新紀元。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陳佑成(2004)。台北縣國民中學生活科技課程實施現況調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惠芬(2000)。「趣味科學競賽」引入國小教學活動成效研究-以水火箭之學習環境模組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游詩蒂(2002)。兒童創造性問題解決歷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科學創意競賽活動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一峰(2006)。科技創新活動對高中生科技認知影響分析研究-以高中生高溫超導磁浮創意競賽活動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靖雄(2003)。中部地區國中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鴻博(2000)。台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生科學創意競賽活動。行政院國科會八十九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科學教育中心。
    葉家良(2005)。團隊成員參與動機與科技創意競賽成績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于嘉(2004)。科學趣味競賽對國中生自然科學習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錫濤(2002)。九年一貫「生活科技」課程教學活動設計-以「設計與製作」為例(上)。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5(1),19-27。
    蕭次融、施建輝、羅芳晁、謝迺岳、吳原旭、房漢彬(2002)。動手玩科學2。台北: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
    賴志樫(1996)。落實生活科技正常化教學的省思。中學工藝教育,29(4),17-22。
    饒見維(1996)。國小數學遊戲教學法。台北:五南。

    二、外文部分
    Copper, C. (1998). Is competition an effective classroom tool for the gifted student? Gifted Child Today Magazine, 21(3), 28-31.
    Damon, W. (1995). Greater expectations: Overcoming the culture of indulgence in Americas homes and schools. New York: Free Press.
    Hulten, B. H., & Devries, D. L. (1976). Team competition and group practice: Effect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s (Report No.212).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enter for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ITEA). (2000).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Karnes, F. A., & Riley, T. L. (1999). Developing an early passion for science through competitions. Gifted Child Today Magazine, 22(3), 34-36.
    Lepper, M. R, Corpus, J. H., & Iyengar, S. S. (2005).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in the classroom: Age differences and academic correlat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7, 184-196.
    Mehmet, A. O., & Charles, D. (2008). Affective benefits from academic competitions for middle school gifted students. Gifted Child Today Magazine, 31(2), 48-53.
    Snetsinger, C., Brewer, C., & Brown, F. (1999). Capture the wind: Students get a charge from wind energy. The Science Teacher, 66(2), 38-4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