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滿馨 Man-Hsin Wang |
---|---|
論文名稱: |
宜蘭縣國民小學優質教育學校環境規劃圖像之研究 A Study of School Environment Planning Image in Ilan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
指導教授: |
簡茂發
Chien, Maw-Fa 吳清基 Wu, Ching-J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43 |
中文關鍵詞: | 優質教育 、學校環境規劃 、學校環境規劃圖像 、SWOT分析模式 、焦點團體訪談 |
英文關鍵詞: | betterness education, school environment planning, school environment planning image, SWOT analysis, focus group interview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28 下載:4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圖像基於精緻教育理念,探討宜蘭縣國民小學有關學生學習環境規劃與建置之向度、條件與策略細項內容,並針對可能面臨的規劃問題,提供適切性因應措施。本研究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依據文獻分析編製成半結構訪談表,經個別訪談、焦點團體訪談與德懷術調查進行具像化細項內容建構並形成初試問卷。個別訪談以25所學校25位校長、22位主任、21位教師與24位學生為樣本;焦點團體訪談依校長、主任與教師,分三場次進行,共計20人參與;德懷術調查敦請14位學者專家進行題項內容一致性建構。第二階段就具像化細項內容經專家效度評定,修正為正式問卷,提供宜蘭縣國民小學24位校長、89位主任與組長、51位級任教師及14位科任教師參與填答。其所蒐集資料分別以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及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得到下列結論:
一、學校環境規劃需要更多擁有優質教育理念人才投入,以提供學生卓越性、績效性、科技性與創新性之學習環境 。
二、以人、事、時、地、物為思考向度,重視學生認知成長與多元智慧發展,並配合學習者心理、生理、管理、哲理、地理、物理之學習需求。
三、以人、事、時、地、物向度作為優質教育學校環境規劃思考向度,獲得宜蘭縣國民小學成員高度肯定,且校長與級任教師更重視「地的思考向度」。
四、優質教育學校環境規劃條件有教學條件、行政條件與資源條件,同時關注核心面向、促成面向與支持面向,以提供教學運作所需之經費、建築、社區與環境之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
五、優質教育學校環境規劃條件及層面,獲宜蘭縣國民小學成員高度肯定且校長和級任教師對行政條件與級任教師對資源條件更為重視。
六、學校環境規劃問題有行政問題、教學問題與資源問題,以偏遠與鄉下地區較容易發生;而服務年資5-10年、級任教師更重視資源問題方面之研習內容問題與人力不足問題。
七、學校內部優勢條件能因應組織外在威脅並積極爭取外在資源。內部弱勢問題,投入外在資源改善弱勢能力要配合學校本身動力。內部優勢條件重視優質團隊、教學運作需求、參與式建築設計及積極爭取經費。
八、優質教育學校環境規劃策略獲宜蘭縣國民小學成員高度肯定,城市地區較鄉下地區與偏鄉地區積極;不同職務類別之校長、級任教師較科任教師更重視事、時與物的規劃設計策略。
九、優質教育學校環境規劃條件可以有效預測規劃策略,且教學條件與資源條件的解釋效果最高。
十、優質教育學校環境規劃圖像內涵為精緻教育理念,規劃向度與規劃條件能促進並支援規劃策略,並因應規劃問題以建置優勢學習環境。
最後,本研究分別就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機關提出建議,並對未來研究提供方向,以致力學校能規劃更多優質學習環境與策略,裨益不同年齡學生獲得更有利的學習環境。
The stud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etterness Education, investigated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Ilan County to find out the dimensions, condi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a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iscover potential problems and to offer proper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The study was divided into 2 stages. The first stage, based on the authoritative records, was to design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schedule which consisted of Individual Interview, Focus Group Interview, and Delphi Survey. Individual Interviews includes interviews with 25 principals from 25 different schools, 22 deans, 21 teachers, and 24 students. Focus Group Interview was held separately for the principals, deans, and teachers. 20 interviewees in all participated in the Focus Group Interview. 14 scholars and education experts were cordially invited to evaluate the Delphi survey. For the second stage, with the scholars and experts’suggestion, the semi-structured schedule was modified into a formal questionnaire. 24 principals, 89 deans and department chiefs, 51 homeroom teachers, as well as 14 subject teachers answered the questionnaire. The data was gathered and then analyzed through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ne-way ANOVA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
1. The school environment planning needed a high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of talents in order to offer a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high quality, efficiency,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2.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hould be emphasized,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s of member, event, timing, location, and campus building, while being matched with their learning demand.
3. The schools of Ilan agreed that the Betterness educ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aspects of member, event, timing, location, and campus building which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ver students’cognitive and multiply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The principals and homeroom teachers specially emphasized the aspect of location.
4. There were 3 important conditions in school environment planning: teaching condition, administration condition, and source condition. Meanwhile, core level, facilitation level, and support level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planning a school environment.
5.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Ilan County were concerned with the conditions of school environment planning.Both the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emphasized strengthen the influence of administration condition while homeroom teachers stressed the source condition.
6. The school environment planning problems cover the aspects of administration, teaching, and source.The schools in remote areas and countryside had to deal with those problems more frequently. The staff members with a 5 to 10 year working experience stressed the source problem.
7. The schools with a superior predominance were able to handle external threats, and to aggressively requested sources. The superior predominance depended on high level of efficiency teamwork, teaching operation, participatory design, and aggressively requesting funds.
8. The school environment planning strategy won the consent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Ilan County. Schools in the rural and remote areas better identified the strategy than those in the urban districts. The principals and homeroom teachers better identified the aspects of planning event, timing, and campus building than subject teachers.
9. The schools with high grade of planning conditions were able to efficiently map out their planning strategies. In addition, these schools were able to best utilize their teaching and source conditions.
10. The study contributed to the Betterness education beliefs. Both planning dimension and planning condition sustain the planning strategy.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was built after planning problems were solved.
The study offers sugges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The study is devoted to developing a foresight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of all ages.
一、中文部分
大學國文編輯委員會(2010)。大學國文。臺北市:五南。
中國時報(2009,9月9日)。華而不實 民和國小師生「活受罪」,A4板。
方振寧(2001)。沒有貝聿銘的貝氏美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巡禮。藝術家, 53(4),444-451。
方偉達(1998)。校園整體性環境規劃與教育。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1,12-17。
方偉達(1999)。探討校園的建築形式與永續性。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6,43-50。
王文科(1991)。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臺北市:五南。
王文華(2005,12月)。臺灣公立中小學校建築規劃的迷失與省思。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學校建築:現代化與國際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99-235),臺北市。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五南。
王如哲、陳欣華(2008a)。走出臺灣看教育-觀測國際教育視野。臺灣教育,649,28。
王如哲、陳欣華(2008b)。走出臺灣看教育-芬蘭篇。臺灣教育,650,24-32。
王如哲、陳欣華(2008c)。走出臺灣看教育-瑞典篇。臺灣教育,651,19-29。
王如哲、陳欣華(2008d)。走出臺灣看教育-挪威篇。臺灣教育,652,33-44。
王如哲、陳欣華(2008e)。走出臺灣看教育-丹麥篇。臺灣教育,653,32-45。
王如哲、陳欣華(2008f)。走出臺灣看教育-冰島篇。臺灣教育,654,30-43。
王如哲、陳欣華(2008g)。走出臺灣看教育-愛爾蘭篇。臺灣教育,656,35-44。
王美琴(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章嘉(2005)。臺北市優質學校指標之學校顧客知覺研究 -以市立國民小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王揚智、楊淑妃(2005)。優質學校經營策略與校長專業發展-指標城市與指標領導者:專訪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吳清基局長。教育研究月刊,129,118-125。
王意蘭(2011)。臺北市中小學行政人員工作投入與工作成效知覺之研究-以「優質學校評選」獲獎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滿馨(2007)。團體動力學專題研究:團體間關係-以宜蘭縣永續校園為例。2009年6月6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groupdynamic/pdf
王嬿淑(2005)。教育政策行銷之個案研究—以臺北市教育局精緻教育政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衣(譯)(2010)。R. Esquith著。點燒孩子的熱情:第56號教室外的人生課(Lighting their fires: raising extraordinary kids in a mixed-up, muddled-up, shook-up world)。臺北市:高寶。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初稿)。2009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encontent/m1.
aspx?sNo=0010563。
何文馨(2005)。創造與社區無間的校園環境--原住民學校社區化與族群認同:以臺東原住民社區學校建築為例。學校行政,40,172-189。
何福田(2006)。從芬蘭稱冠想我優質教育。研習資訊,23(3),1-4。
余志鴻(2007)。新竹縣國民小學永續校園環境規畫與用後評估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余宗翰(2000)。花蓮縣國小教師運用戶外環境教育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余學敏、謝勝隆(2004)。從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談起-臺北市教育e週報。2009年11月5日,取自http://163.21.249.242/News/News.asp?iPage=&UnitId=
244&NewsId=18156
吳宗立(2002)。學校校務發展的策略管理。初等教育學刊,11,77-94。
吳宗立、謝芳哲(2005)。國小社會領域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研究。國教學報,17,153-178。
吳俊靚(2003)。學校建築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以竹山鎮國民中小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茹蘭(2005)。學校革新方案整合實施策略研究-以宜蘭縣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吳啟哲(2003)。既存學校建築物之綠建築改善個案研究。華夏學報,37,76-83。
吳清山(2000)。學校行政(第五版)。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07)。提昇教育品質強化教育競爭力。品質月刊,43(8),62-66。
吳清山,林天祐(2003)。燈塔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50,117-118。
吳清基(1985)。教育行政組織對個體行政決定運作的主要影響方式。中等教育,36(3),53-57。
吳清基(1988a)。當前教育精緻化發展的方向。臺灣教育,446,42-49。
吳清基(1988b)。我國教育精緻化發展的主要取向。研習資訊,38,8-16。
吳清基(1988c)。精緻教育的模式。國教學報,1,1-23。
吳清基(1989a)。精緻教育的概念架構分析。研習資訊,55,1-8。
吳清基(1989b)。調適教育制度以促進教育精緻化發展。研習資訊,56,1-6
吳清基(1989c)。推展精緻教育的契機與展望。研習資訊,60,1-8。
吳清基(1989d)。現代化的教育行政行為。研習資訊,49,1-7。
吳清基(1990a)。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0b)。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研習資訊,62,1-3。
吳清基(1990c)。增加經費以利教育精緻化發展。研習資訊,59,1-9。
吳清基(1990d)。從精緻教育理念的觀點談國民教育的改進。理論與政策,4(4),17-26。
吳清基(2003)。啟發多元智慧的多元能力教學。教師天地,126,4-6。
吳清基(2005)。迎接2005臺北市教育品質年談建構優質學校環境。教師天地,134,4-8。
吳清基(2006a)。以優質學校指標追求卓越、優質、精緻、創新之教育願景。文教新潮,11(1),1-11。
吳清基(2006b)。優質學校在台北。載於吳武典、高強華(主編),優質、創新與前瞻-郭為藩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輯(頁137-170)。臺北市:學富。
吳清基(2007)。局長序。載於吳清基(主編),優質領航-校園營造篇(頁2)。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呂家欣(2008)。石門水庫集水區水資源議題環境教育-以國小三年級進行環境-科學-技術-社會(E-STS)教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祝義(1994)。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宋幸娟(2007)。臺北市優質學校之行政管理指標與經營策略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宋鎮照(2000)。團體動力學。臺北市:五南。
李永信(2003)。臺中縣國民小學教師利用生態旅遊進行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李孟印(2004)。新竹縣福興國小學校建築改建歷程之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4,177-255。
李怡穎(2001)。建構我國科技大學專業系組教育品質指標模式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亮(2006)。校園規劃與學校建築相關文獻探討。2011年3月24日,取自http://www.cyut.edu.tw/~anarch/AP/campus-lrew.htm
李彥霖(2005)。學校建築用後評估以桃園縣中原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政隆(1988)。學校建築環境規劃與工程。教育資料文摘,22(4),96-100。
李振賢、郭曉菁(2004)。以精緻教育理念為核心,以潛在課程為半徑畫出人性化的教育同心圓-專訪臺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博士。教師天地,128,4-8。
李隆盛(1988)。德爾非預測術在技職教育上的應用。工業教育雙月刊,7(1),34-60。
李隆盛(1996a)。教練法。中等教育,47(1),85-89。
李隆盛(1996b)。教學設計的必要與大要。技術及職業教育,32,13-17。
李隆盛(2004)。學生學習檔案的5W1H。師友月刊,445,42-45。
李麗花(2000,12月)。新世紀高中教學設施與空間革新之規畫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2000學校建築研究: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研討會論文集(頁199-217),臺北市。
沈文成、葉勇凱、鍾立來、簡文郁、黃世建(2009)。校舍耐震能力提昇之對策與推動。土木水利,36(4),71-76。
沈俊安(2010)。永續校園水環境設施與國小環境教育的關連性探討。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
宜蘭縣政府(2010a)。2010年宜蘭縣教育會議手冊-教育是根文化是本。宜蘭縣:作者。
宜蘭縣政府(2010b)。學校基本資料。2010年8月18日,取自http://report.ilc.edu.tw/schde/list.asp?
林天祐(1997)。學校經營與教育品質。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現代教育論壇三(頁240-244)。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天祐(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學生學習、校園營造與資源統整。教師天地,134,32-39。
林玉体(1997a)。通識教育就是優質教育。教育研究集刊,39,1-13。
林玉体(1997b)。優質教育的理念-臺灣經驗。教師天地,88,64-70。
林志勇(2005)。臺中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明地(2010)。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之作為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1),43-76。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政逸(2010)。我國公立大學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之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炳昌、何昱廷、陳俞遠、莊財福(2007)。磚造翼牆對建築物耐震能力之影響探討。技師月刊,44,82-87。
林美娟(2004)。階層分析法(AHP)在臺北市國民中學優質教育指標系統之應用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林泰安(2008)。問題導向學習輔以網路合作模式應用於石門水庫集水區地理環境教育成效評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益仁(2001)。環境哲學與社會實踐。當代,47(165),26-39。
林婉如(2006)。臺北市推動優質學校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山(譯)(1991)。Richard, E. M.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臺北市:遠流。
林淑媛(1994)。近三十年國內教學空間功能研究方式的演進。今日教育(師大),59,91-101。
林淑萍(2007)。國小校園公共藝術之初探。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8,195-216。
林堯文(2005)。經營精緻學校的理念、策略與具體措施。2011年5月13日,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
林惠娟(2006)。學校建築環境與學生行為之探討。南投文教,25,10-13。
林勤敏(1986)。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臺北市:五南。
林勤敏(1991)。學校建築的省思與期望。臺灣教育,491,1-13。
林瑞昌(2011)。邁向優質學校:創校初期學校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萬義(1993)。學校建築--校園環境規劃之研究。教師天地,63,7-13。
邱玉玲(2009)。屏東縣小型學校經營策略之研究-以榮榮國小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靖琍(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認知及課程教學看法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邱錦堂(2000,12月)。桃園縣幸福國小校舍設計規劃之評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2000學校建築研究: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研討會論文集(頁305-325),臺北市。
姜翠屏(2006)。學校建築規劃的主體性與教育性探討。南投文教,25,54-57。
施植明(譯)(2002)。C. Norberg-Schulz著。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柯志昌(2005)。新環境規劃典範下規劃者認知與行為研究-以社會認知論與經驗性學習理論為研究途徑。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柯麗萍(2007)。臺北市優質學校校長領導行為之研究-以中等學校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凃英烈、姚昭智、洪李陵(2009)。學校建築中非結構物破壞易損性及修復金額和修復工期機率曲線研究。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21(4),409-425。
洪如玉(2010)。九年一貫課程七大議題正當性之批判性檢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2),33-57。
洪秀熒(2007)。「優質學校教育指標在學校行政上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2,63-78。
洪雪卿(2003)。優質學校營造之研究--以教師效能為主。國立臺灣師範教育研究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鳳敏(2010)。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與使用滿意度相關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洪黛芬、聶志高(2009)。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設計之研究。設計研究,8,206-212。
徐易男(2004)。「綠建築」之「綠化」評估指標及其在中小學建築規劃之應用。學校行政,33,150-160。
徐明和(2009)。雲林縣國小組織變革、策略管理與優質教育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徐南號(1976)。教育經濟學的展望。師友月刊,114,4-8。
徐春花(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踐行之評估---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效能關係取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春花(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踐行之評估---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效能關係取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瑀澴(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薇(199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秦夢群、賴文堅(2006)。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政策與問題之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2),23-44。
高家斌(2006)。學習型學校環境規劃策略之探討-永續發展的觀點。初等教育學刊,23,65-82。
高博銓(2002a)。國民小學階段重要教學原則及其實踐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博銓(2002b)。教育研究法:焦點團體訪談法。教育研究月刊,103,101-110。
康碧賢(2003)。臺灣地區高職(中)工業類科學校建築環境規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明泉(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教育事務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與教育品質。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現代教育論壇三(頁258-261)。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明輝(1998)。美國藍帶學校計畫。北縣教育,25,16-18。
張明輝(2000)。學習型學校的領導理念與策略。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願景(頁117-136)。臺北市:臺灣書店。
張明輝(2004)。精緻學校經營的理念與策略。載於張明輝(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頁341-369)。臺北市:心理。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優質學校(頁18-29)。臺北市:北市教研中心。
張柏超(2009)。量身打造多層次複合新空間。營建知訊,322,40-50。
張秋雲(2003)。學校建築的永續發展--以高雄市文府國小首創L型班群為例。公教資訊,7(4),32-39。
張純瑛(2006)。從西方的自然觀看環境哲學的演變。市師環境,64,34-46。
張智元、陳德誠、郭斯傑(2005)。臺灣大學校舍維護經驗談--開口合約 創造建築維管績效。營建知訊,272,68-72。
張新松(1984)。國民中學利用社區資源之途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集刊,26,227-236。
張鈿富(2001)。需求導向的教育經費改革趨勢。教育研究月刊,90,72-81。
張麗玲(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教育指標應用及其適切性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1999)。教育基本法。100年3月29日,取自http://host.cc.ntu.
edu.tw/sec/all_law/1/1-46.html。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a)。打造綠校園Taiwan Green School:與世界接軌的學習環境-永續、生態、環保、健康。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b)。九十二年度:綠校園推廣計畫,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書。臺北市:作者。
曹俊德(2005,12月)。校園建築的知識理念建構-以美國「學校建築週」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學校建築與學習」研討會論文集(頁199-211),臺北市。
畢恆達(1996)。學校教育與校園環境。教育研究月刊,52,18-25。
莊蕭恩(2006)。環境規劃設計組織溝通案例探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懷義、林堂烈(1990)。教育經濟學在教育行政上之運用。菁莪季刊,6,9-15。
許育禎(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品牌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美惠(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溼地環境教育實施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添明(2000a)。教育經費與教育改革。師友,391,5-10。
許添明(2000b)。我國國教經費補助方式與需求補助公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6,139-162。
許添明(2000c)。我國國教經費補助方式與需求本位補助公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6,139-162。
許添明(2003)。教育財政制度新論。臺北市:高等教育。
許添明、游春生(2003)。宜蘭縣校園建築更新規劃與經費使用原則。教育研究月刊,108,79-90。
許進來(2009)。學校建築規劃及其用後評估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連冠華、張毓文、簡文郁、鍾立來、黃世建(2007)。臺灣中小學校舍震害調查分析。土木水利,34(5),46-59。
郭俊賢、陳淑惠(譯)(1998)。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著。多元智慧的教與學(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臺北市:遠流。
郭彥良(2008)。永續校園局部改造用後滿意之研究-以彰化縣大村鄉國小為例。立德大學資源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郭實渝(2006)。二十一世紀教育哲學的一個導向-環境保守主義的思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57-75。
陳木金、邱馨儀(2007)。推動優質學校行政管理保障教育品質。學校行政雙月刊,50,87-102。
陳木金、溫子欣(2008)。活化校園建築創造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60-73。
陳正宏(2010)。宜蘭縣永續校園環境改造過程之探討--以育才、深溝、七賢國小為例。國立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陳永興(2001)。開創新的教學空間模式-以為例。建築師,27(4),112-115。
陳志修(2004)。從TQM的管理哲學看國民小學的教育設施規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18,129-156。
陳佩正(譯)(2001)。Hoerr, T. R. 著。多元智慧融入教學與領導(Becoming 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chool)。臺北市:遠流。
陳信安(2003)。開放教育理念及九年一貫制新課程影響教學空間模式變動之探討。朝陽設計學報,3,53-70。
陳俊能(2006)。藝術課程融入校園環境規劃之評估—以西寶國小陶藝課程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國欽(2009)。運用WebQuest於國小五年級進行石門水庫水資源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章鵬(2009)。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2010年3月31日,取自http://www.
epa.com.tw/EIA/%E7%92%B0%E5%A2%83%E8%A6%8F%E5%8A%83.pdf
陳凱鈿(2002)。學校建築規畫使用者參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琦媛(2005,12月)。開放式設計班群教室之教育思維及使用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學校建築:現代化與國際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55-179),臺北市。
陳福源(1996)。從開放空間學校建築-談臺北市永安國小之規劃。教師天地,81,41-47。
彭曉玫(2007)。探索桃園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運用休閒農業資源進行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思瑜(2007)。普通教室空間及設備與實施開放教育式教學活動之研究--以斗六市梅林國小與斗六國小為例。建築學報,61,1-20。
曾家樓(2006)。國民小學教育品質管理系統之研究--ISO/IWA2在一所小學的應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淑賢、劉凱、陳淑芳(譯)(2010)。Urie, B. 著。人類發展生態學(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臺北市:心理。
游昇翰、林炳昌、李昱寰、巫垂晃(2004)。構架內填充磚牆建築物耐震能力分析研究。技師月刊,35,69-75。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游進年(2007)。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中等教育,58(4),48-71。
游進年(2009)。適性化教育的政策與教學實踐。教師天地,159,4-15。
湯志民(1986)。臺北縣國民中學學校建築基本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湯志民(1991a)。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畫,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湯志民(1991b)。學校建築與教育哲學,教育研究,19,62-68。
湯志民(1994a)。學校建築的人文教育環境規畫。初等教育學刊,3,237-264。
湯志民(1994b)。現有學校建築設施開放空間設計,教育研究,40,12-26。
湯志民(2000a)。學校空間規劃的新思維。教育研究月刊,80,13-26。
湯志民(2000b,12月)。學校空間革新的思維-「人-境」互動。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2000學校建築研究: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研討會論文集(頁15-62),臺北市。
湯志民(2001)。學校建築之美--臺灣第一所小學(士林國小)。教育研究,81,119-120
湯志民(2002a)。優質學校環境規畫之面向。臺灣教育,618,2-14。
湯志民(2002b)。學校空間革新的規劃。載於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279-330)。臺北市:學富。
湯志民(2003)。優質學校環境規劃與問題探析。初等教育學刊,14,49-82。
湯志民(2004)。學校建築的人文教育環境規劃。初等教育學刊,3,237-264。
湯志民(2005a)。優質校園營造之實踐-以政大附中為例。教師天地,139,12-19。
湯志民(2005b,12月)。新世紀的優質校園-政大附中的規劃設計。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學校建築:現代化與國際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44),臺北市。
湯志民(2006a)。台灣的學校建築(二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6b)。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8a)。未來學校。教育研究月刊,165,4-28。
湯志民(2008b)。未來學校:學校建築規劃。教育研究月刊,165,63-80。
湯志民(2008c)。學校創新經營:政大附中的理念、策略與環境。政大附中學報,1,1-55。
湯志民(2008d)。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174,18-38。
湯志民(2009a)。教育領導與學校環境。教育研究月刊,181,16-28。
湯志民(2009b)。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探析。2009年9月3日,取自http://www3.nccu.edu.tw/~tangcm/schoolvacantspacereuse.pdf
湯志民(2009c)。校園閒置空間原因、概況與再利用。教師天地,158,14-29。
湯志民(2009d,12月)。優質校園營造:2010新趨勢。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2009學校建築研究:校園建築優質化」研討會論文集(頁4-49),臺北市。
湯志民(2010,12月)。學校建築與規劃:臺灣未來十年的新方向。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2010學校建築研究:學校校園建築生態工法」研討會論文集(頁9-48),臺北市。
湯志民、王敏馨(2000,12月)。學校建築與社區空間資源共享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2000學校建築研究: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研討會論文集(頁163-184),臺北市。
湯志民、吳佩君(2005)。人權與教育空間的規劃兼談政大附中的踐行---專訪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湯志民教授。教育研究月刊,136,10-18。
湯志民、張淑瑜(2005)。教育環境:性別與校園空間。教育研究月刊,136,93-105。
湯梓辰(2010)。團體動力學在教學行動研究之應用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1),145-172。
黃乃熒(2000)。學校永續發展的理念與實踐:以歷史意識為本。師大學報:教育類。45(2),1-16。
黃久芬(1996)。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世孟(1996a)。開放教育學習環境之國民小學建築計畫課題。建築學報,19,85-100。
黃世孟(1996b)。營造空間無間學習環境之開放教育。北縣教育,15,56-62。
黃世孟(2000,12月)。回歸教育本質的校園美學-談校園戶外教學資源區幾則故事之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二十一世紀的學校的學校建築與設施」研討會論文集(頁1-14),臺北市。
黃世孟、陳智帆(2007)。永續校園生態景觀池之規劃設計課題探討:以92年申請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南區國民小學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56,58-85。
黃世孟、陳智帆(2007)。永續校園生態景觀池之規劃設計課題探討:以92年申請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南區國民小學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56,58-85。
黃世孟、薛方杰、林亭廷(2003a)。國民小學班群教室空間規劃之用後評估(一)--多元學習空間與下課活動空間之評估與建議。建築學報,42,79-96。
黃世孟、薛方杰、林亭廷(2003b)。國民小學班群教室空間規劃之用後評估(二)-- 生活服務空間環境及設備評估與建議。建築學報,42,97-113。
黃玉英(2002)。校園環境對學生學習之影響。臺灣教育,618,24-31。
黃玉英(2004)。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學校建築規劃現況與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坤謨(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智能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定國(1999)。從初等教育改革理論探討當前國民小學規劃問題。臺北科技大學學報,32(2),265-311。
黃昆輝(1973)。淺說教育經濟學。中央月刊,6(1),165-168。
黃服賜(1982)。環境規劃架構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建築設計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黃建忠(1999)。國民小學教育品質指標之建構。臺北市立師範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師大書苑。
黃素惠、賴廷彰(2005)。綠建築七大指標在校園規劃上之應用。中華人文社會學報,2,164-179。
黃素雅(2008)。價值澄清法應用於石門水庫集水區水資源環境教育教學成效之影響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盧煌(2008)。永續教學舞臺--創造校舍結構和格局的雙贏。真理大學人文學報,6,115-137。
楊念湘(2007)。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鑑指標之研究─以行政管理向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欣(2008)。石門水庫集水區生物多樣性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洲松(2005)。後現代思潮對教育哲學的衝擊。教育資料與研究,66,77-89。
楊紹裘、簡聰敏(2004)。從中國傳統書院教育與建築的人文氛圍--談校園永續經營與發展。教師天地,132,29-35。
楊龍立(2001)。統整課程的探討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溫明麗(1999)。當代臺灣教育哲學典範之轉移,哲學雜誌,29,48-69。
萬新知(2008)。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內涵探究。學校行政,56,36-53。
葉英茂(2007)。國小優質學校與校長品牌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葉重新(1991)。問卷的修訂與編製。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115-138)。臺北市:師大書苑。
葉連祺(2004)。教育行政-SWOT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24,135-136。
葉連祺(2006)。國中人員如何進行SWOT分析:採行整合關係取向的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1),117-148。
葉連祺(2007)。國小SWOT分析項目、權重體系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2(2),23-48。
賈馥茗(1998)。教育的本質。臺北市:五南。
載文青(1996)。學習環境的規畫與運用。臺北市:心理。
甄曉蘭(200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44,61-90。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精緻教育:臺北市優質學經營手冊。臺北市:作者。
趙雅鈴(2009)。臺北市高國中優質學校教師對優質學校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木賢(2006)。臺灣中小學校園規劃設計的現況與未來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69,145-163。
劉建漢(2006)。國民小學品牌經營重要性、內涵與策略之調查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劉美娥(2005)。學校建築空間與教師專業自主之研究-以臺北市三所開放空間小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姲妏(2007)。臺北縣市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湘瑤(2008)。探討「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實施對國小學童環境教育學習成效之影響。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雲傑(2006)。德國華德福學校教育參觀。研習資訊,23(1),89-96。
劉興欽(2009)。國民小學優質學校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正德(1995)。團體動力學。臺北市:心理。
蔡世宏、黃文三、沈碩彬(2010)。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行政人員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教育學術彙刊,3(1),1-21。
蔡孟愷(2008)。國民小學優質學校與品牌形象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蔡保田(1986)。學校建築研究的發展。臺北市:五南。
蔡重成、林宜伶、陳崇哲(2005)。教育品質系統化管理-ISO/IWA2的應用研究。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編),國際教育品質管理標準-ISO/IWA2教育品質評鑑與評鑑人才培育管理。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
蔡慶豐(2000)。校園開放空間規劃與使用型態之研究-以建國技術學院工學廣場為例。建國學報,19(2),615-635。
鄭可及(2005)。以三體環境共生理念探討校園規劃模式-以台北市延平、永安國民小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海蓮(2004)。以使用者參與建構學校學習環境。中等教育,55(1),98-109。
黎季昊(2006)。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優質學校教師教學關聯性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民小學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黎思敏、江美書(2003)。精緻教育的開拓者-專訪臺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局長。教育研究月刊,111,125-130。
蕭如方(1996)。臺北市田園國小河川環境教育現況及其教學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臺北市。
蕭慧如(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臺北市。
戴秀華(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校長領導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環境教育法(2010)。
薛方杰(1996)。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劃與設計流程銜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薛方杰(2003)。國民小學班群教室多元彈性規劃與評估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薛方杰(2008)。結合課程教學需要的校園設施建構模式--以國小生態池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6(1),77-119。
薛方杰、黃世孟(2009)。從輔助教學觀點探討國民小學天文設施規劃之研究。建築學報,69,63-85。
薛方杰、黃世孟(2010)。國民小學天文設施規劃之研究--軟體規劃議題分析。建築學報,73,1-24。
薛方傑(2007,12月)。永續校園構想之形成與呈現。載於宜蘭縣政府暨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舉辦之「宜蘭縣九十六年度永續校園」研討會研習手冊(頁35-51),宜蘭縣。
謝文全(1978)。德懷術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今日教育,34,35-38。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第二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義鄉(2000,12月)。兒童遊戲行為對學校經營之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2000學校建築研究: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研討會論文集(頁411-446),臺北市。
鍾聖校(1988)。教育經濟學:當前論題與展望。國民教育,29(3-4),28-33。
鍾嘉芬(2010)。推廣永續校園課程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童節能減碳觀念建立的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叢培麒、宋孟珊(2005)。權力、性別與空間-校園空間中人權實現之可能:專訪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恆達教授。教育研究月刊,136,5-9。
簡如姬(2010)。桃園縣新設國民中學學校建築規劃及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成熙(2002)。本土教育理論之建構:教育哲學工作者的反省。教育科學期刊,2(2),36-61。
簡成熙(2005)。臺灣教育哲學的回顧與前瞻:1949-2005年。教育資料與研究,66,1- 24。
簡茂發(1974)。心理測驗的意義與功能。師友月刊,82,27-29。
簡茂發(1987)。與國小教師談教學評量。國教輔導,27(1),4-7。
簡茂發(1993)。測驗的編製。測驗統計年刊,1,13-32。
簡茂發(1998)。適性教育的心理觀。教育資料集刊,23,13-24。
簡茂發(2002)。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3版)。臺北市:心理。
簡茂發、邱世明、王滿馨、林政逸、馬榕曼、鄭毓霖(譯)(2010)。H. B. Lyman著。測驗分數及其意義-分析與應用(Test scores and what they mean)。臺北市:心理。
簡馨怡(2007)。永續校園設置使用後評估-以中部地區國小為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魏志衡(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指標再建構之研究—標竿取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涵勻(2005)。國民小學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與使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鐘巧如(2006)。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機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Akerblom, P. (2005). Laraav tradgaard:Pedagogiska, historiska och kommunikativa forutsattningar for skoltradgaardsverksamhet.(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C821179 )
Alkin, M. C. (1988). National quality indicators: A world view.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4, 11-24.
Aravot, I. (2009). Topographies and shrines: Creating respon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trieved from http://www.openhouse- int.com/abdisplay?
wvolno=34-1-5
Bhuwanee, T. (1999). Quality in education: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in student achievement scores in the state secondary schools in mauritiu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918188 )
Bronfenbrenner, U. (2004). Making human beings human. Thousand Oaks, CA: Sage.
Cady, D. J. (2001). A historical cas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he restructuring proces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03142)
Carney-Dalton, P. (2001). A study of blue ribbon elementary schools and the participating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perceptions of the principals' leadership proficienci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36999 )
Charles, G. J. (2002). The role and impact of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th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process at an urban elementary schoo. (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91311)
Climaco, C. (1992). Getting to know schools us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Criteria, indicators and processes. Educational Review, 44(3), 295-308.
Cohlberg, H. S. A. (1983). A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self-responsibility program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8321252)
Conley, D. T. (1993). Roadmap to restructuring: Policies, practices and the emerging visions of schooling. Eugene, Oregon: 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Conrath, S. R. (1997). The development of an elementary school/college of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PDS) partnership. (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807423)
Coulson, C. M. (1996). The study of the perception of michigan elementary teachers in summary accredited schools and teachers in nonaccredited schools of customer focus and the elements of quality schools. (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715827)
Cox, B., & Cox, B. (2008). Developing interpersonal and group dynamics through asynchronous threaded discussions: The use of discussion board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ducation, 128(4), 553-565.
Cunningham, P. (2006). Early years teachers and the influence of piaget: Evidence from oral history. Early Year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6(1), 5-16.
Darling-Hammond, L., & Friedlaender, D. (2008). Creating excellent and equitable school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5(8), 14-21.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 th ed.). California: Sage.
Fantini, M. D. (1986). Regaining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Columbus, OH: Merrill.
Forsyth, D. R. (2006). Group dynamics (4th ed.). New York, NY: Wadsworth.
Fullan, M. G., & Stiegelbauer, S. (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an, M., & Ballew, A. C. (2004). Leading in a culture of change: Personal action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mer, P. (2009). The assessment of a tutoring program to meet CAS standards using a SWOT analysis and action plan detail only available . Journal of College Reading and Learning, 40(1), 51-76.
Fusarelli, L. D. (2003). Interest group dynamics: The power of coalitions. In the political dynamics of school choice,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Gerritz, W. H. (1987). Family preferences for K-twelne education : An explanatory mode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8726213)
Gloeckner, G. W. (1990). Selected colorado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28710)
Griffin, G. D. (1996). An examination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exemplary schools in an urban public school district in the midwest.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710155)
Harwood, P. (2009). Spatial and educational patterns of innovation for charter schools. Retrieved from http://www. openhouse- int.com/abdisplay?
wvolno=34-1-6.
Healthy Schools Network (2010). Coalition for healthier schools position statement. improving education, child Health, the environment, and communitie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510050)
Holdaway, X. (2008). Small changes won't assure sustainability--but reimagining might.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54(38), 16.
ISO/9001 (2008). ISO 9001:2008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Retrieved from http://www.techstreet.com/cgi-bin/detail?product_id
ISO/IWA2 (2004).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guidelin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 9001:2000 i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techstreet.com/cgi-bin/detail?
James, M. R. (2009). Going green: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how thre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chieved progressive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367646)
Jenson, M. (2009). A"globalized" studio environment: configuring reflexive spatial agendas. Retrieved from http://www.openhouse- int.com/abdisplay?wvolno=34-1-12
Jones, S. E., Fisher, C. J., Greene, B.Z., Hertz, M. F., & Pritzl, J. (2007). Healthy and safe school environment, Part I: results from the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2006.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7(8), 522-543.
Joyce, C. F. (1992). Parental choice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Who chooses and why.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225312)
Kirk, M. R. (2001). Identifying baldrige-based school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1998--1999 Texas exemplary elementary school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20067)
Kolander, J. D. (2003). Quality philosoph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s of the wisconsin evangelical lutheran synod.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60621)
Lawrence, B. K. (2003). Save a penny, lose a school: The real cost of deferred maintenance. policy brief series on rural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78243)
Lee, K. K. (1999). Heritage oak school: From obscurity to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A historical case study in participatory school facility planning.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924234)
Leithwood, K., & Riehl, C. (2005). What do we know abou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In W. A. Firestone & C. Riehl(Eds.), A new agenda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pp. 12-27).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Leroux, G., Spiess, J., & Zago, L. (2009). Adult brains don't fully overcome biases that lead to incorrect performance dur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 fMRI study in young adults completing a piaget-like task. Developmental Science, 12 (2), 326-338.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Lindsley, E. M. (2002). The influence of the arts on teaching at two elementary school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73806)
Lorey, T. (2005). Principals' use of student achievement data to improve schools and influence change.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199444)
Lowe, K. G. (2009). A stud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reading instructional method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372335)
Lunenburg, F. C., & Ornstein, A. (200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 Pratices (5th ed.) Belmont, CA : Thomson Higher Education.
Lyman, H. B. (1997). Test scores and what they mea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Maccoby E., & Maccoby, N. (1954). The Interview: A tool of social science. In: G. Lindzey(Ed.)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Matsuoka, R. H. (2008). High school landscapes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343156)
McDonough, W., Braungart, M., & Dale, D. (2002). A building like a tree, a campus like a forest: sustainable design comes to new engl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New England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17(1), 16-18.
McKethan, R., Rabinowitz, E., & Kernodle, M. W. (2010).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virtual and traditional skill instruc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Physical Educator, 67(3). 156-165.
McLaurin, S. E., Bell, B., & Smith, C. (2009). A practical rationale for classroom assessment: The SWOT approach detail only available.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507140)
McNitt, W. D. (2003). An analysis of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morale and school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for leadership.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102915)
Meyer, H. A. (2000). Teachers' reasoning about school violence: the role of gender, location, and school setting.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963849)
Morgan, H. (1996). An analysis of gardner'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Roeper Review, 18 (4), 263-269.
Newton, C., Wilks, S., & Hes, D. (2009). Educational buildings as 3D text books:Llinking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Pedagogy and spa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 openhouse- int.com/abdisplay?wvolno
Nicholas, K. S. (2004). The perceived impact of campus beautification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ehavior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135509)
Nir, A.E. (2007). The effect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 on schools' culture of consum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 10(4), 421-436.
Norman, K. I. (1992). A staff development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313147)
Olson, J. K., Finson, K. D. (2009).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n reflective practices of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students. Journal of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21(4), 43-52.
Parrish, T. B. (1996). Special education finan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olicy Paper Number 8.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96470)
Perkin, R. A. (2008). Challenges and questions concerning" culturally-sentive design". TechTrends: Link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o improve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838441)
Perrault, A. L. (2006). Helping students get along: concept mapp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re-socialization of students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 level.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0809574)
Potthoff, J. (2009). Design for communication: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spa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 openhouse int.com/abdisplay?wvolno
Reimer, T. L. (2010). A study on the principal'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at "beat the odds" in reading.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408426)
Reinisch, S., & Parnell, W. ( 2006). The 100 Is there! helen gordon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97666)
Rodgers, C. G. (1998).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910284)
Roth, E. S. (1998). The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cognitive disabilities in a high school environment.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940727)
Roxas, F. (2009). Forum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aw set in Clark. Retrieved from http://www.mb.com.ph/articles/213328/forum environmen
Salama, A. M. (2009). The users in mind: utilizing henry sanoffs methods in investigating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 openhouse- int.com/abdisplay.
Sallis, E. (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London: Kogon Page.
Sanoff, H. (2009). Research based design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Retrieved from http://www. openhouse- int.com/abdisplay?wvolno.
Shea, P. A. (1994). Initi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School" as designed by william glasser, M.D., in a suburban denomi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 by a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503002)
Shrader-Harvey, E., & Droge, M. (2002). Learning environments designed for the occupants: three case studies of innovative elementary school design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73978)
Simons, M. A. H. (1986). Leadership style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and a planned educational change proces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8629388)
Sweet, M., & Michaelsen, L. K. ( 2007) . How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can infor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stsecondary small group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1), 31-47.
Tate, T. F., & Copas, R. L. (2010). "Peer pressure" and the group process: building cultures of concern. Reclaiming Children and Youth, 19(1), 12-16.
Thanasetkorn, P. (2009). The impact of The 101s: a guide to positive discipline teacher training on teacher interaction practices,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school adjustment, and academic outcomes in kindergarten classrooms in Bangkok, Thailand.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391762)
Thorp, L. G. (2001). The pull of the earth: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garde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20122)
Trumper, R. (2010). How do learner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relate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907042)
Van Camp, A. A. (2003). A comparison between parents of students in catholic parochial and charter schools regarding customer focus,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factors used to select their children's school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86480)
Ware, A. (2009). Unlocking excellence with keys to quality: align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within your school's strategic improvement plan. Technology, 36(8), 22-23.
Wei, W. (2003).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ylighting quality and quantity for school buildings in Hong Kong.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077700 )
Wheatley, V. (199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qualit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selected elementary schools in St. Thomas, Virgin Island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401833)
Williams, A. (201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projects: inspiring and facilitating implementati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511075)
Wilson, I. G. (1993). Reading styles of hispanic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third, fourth, and fifth-grade.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505375)
Zhu, X. (2008). Community environments and walking-to-school behaviors: Multi-level correlates and underlying disparitie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34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