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嫣珉 Wu, Yan-Min |
---|---|
論文名稱: |
建構台灣拳的兩種典型-以西港香科春桃鶴與羅漢鶴、柳營劉家食鶴拳為例 Two Models of Constructing ‘Taiwanese Martial Arts’ : A Study of “Tshun-Thô” Crane and “Lô-Hàn” Crane during the Sai-Káng-Hionn Festival and the Hunting Crane of the Liu family in Liu-ying |
指導教授: |
賀安娟
Heylen, An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1 |
中文關鍵詞: | 台灣武術 、文化認同 、春桃鶴 、羅漢鶴 、食鶴拳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ese martial arts, cultural identity, Tshun-Thô Crane fist, Lô-Hàn Crane fist, Hunting Crane fist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58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現代運動競技概念與民族主義影響,全球各地的武術/格鬥術被建構為各國族的武技。由於台灣本土武術未被正視、了解,大眾多半認為台灣沒有自己的武術,政策與霸權文化更加快了台灣本土武術的弱勢化。在台灣本土武術漸趨衰微之際,本研究透過歷史文獻、訪談與田野調查,找出建構「台灣拳」的二種典範,即春桃鶴及羅漢鶴、食鶴拳,藉由文本方法論,將百年來大多依靠口傳心授的武術予以整理與建構。研究結果發現,春桃鶴及羅漢鶴屬於兩路不同拳法,它們作為台灣武術的第一種典型,師承台南外塭仔人「玉師」及台南關廟人「有師」,主要與西港香科活動相結合,多數宮廟武陣同時使用春桃鶴及羅漢鶴做為拳術訓練之基底,此兩路拳法在台南流傳演進,自成一家而為全新武術門派。第二種典型乃是師承中國福州人「蕊師」的柳營劉家食鶴拳,傳承自方七娘系統鶴拳,且在亞洲其他地區已絕跡,僅此一門。由於玉師先習春桃鶴、後習十八羅漢拳,因此玉師一門除了春桃鶴拳,亦傳承以羅漢功做為基底的羅漢鶴拳。春桃鶴、羅漢鶴共享了相同之基本功訓練。春桃鶴、羅漢鶴與食鶴拳,三者各自有不同特色,其請拳、套路等皆各自為獨立的完整系統。
Because of the fade of modern sports and nationalist, martial arts and fighting techniques around the world are constructed as modern nationalist martial arts. Not being valued, Taiwanese martial arts had their hard time, so this study find out two models of "Taiwanese martial arts" through historical literature, interview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collate “Tshun-Thô” Crane Fist (春桃鶴拳), “Lô-Hàn” Crane Fist (羅漢鶴拳), and the Hunting Crane by text methodology and construct them as modern Taiwanese martial arts.
“Tshun-Thô” Crane Fist and “Lô-Hàn” Crane Fist, the model One of ‘Taiwanese martial arts’, are two kinds of combat sports, formed by Master Gio̍k-sai(玉師) in Guā-Ùn-á(外塭仔) and Master Iú-sai(有師) in Kuan-Biō(關廟). People practice “Tshun-Thô” Crane Fist and “Lô-Hàn” Crane Fist before attending ‘Sai-Káng-Hionn Festival’(西港香科), these two kinds of combat sports became a brand-new sect. The Chinese Master Luí-sai(蕊師) came to Taiwan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he devoted all his fighting skills to his Taiwanese student Master Lâu-Kòo(劉故), while the skills became extinct in China, Liu family’s Hunting Crane Fist (劉家食鶴拳) became a Taiwanese martial art sect.
參考文獻
學位論文
1. Montagu Donald Orr,《空手道在戰後台灣:其歷史與文化認同變遷》,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2. 王于寧,《中國武術身體觀之研究-以白鶴拳為中心》,華南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畢業論文,2008。
3. 李玉燕,《台灣民間舞獅宗教儀式與表演藝術之研究-以台灣獅與醒獅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4. 李玉燕,《台灣民間舞獅宗教儀式與表演藝術之研究-以台灣獅與醒獅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5. 李金旺,《台南檨仔林宋江陣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體育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6. 李思穎,《人獅共舞:大龍峒金獅團之歷史發展與傳承創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7. 沈德汶,《日治時期台灣浮浪者取締制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2008年。
8. 林秋鳳,《雲林縣崙背鄉港尾村詔安客開嘴獅布雞拳法之研究---以三步擼拳法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
9. 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5(1)》,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2年。
10. 林慧瑩,《台灣六堆傳統體育之研究-以客家獅、攻炮城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11. 邱秀蓮,《醒獅在台灣之發展(1950~2011)~以臺北市兩廣旅台國術醒獅團為探討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
12. 施佩均,《台灣柔道運動競技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運動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13. 張慧淑,《《水滸傳》兵學實踐研究——以《孫子兵法》為觀察中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學位論文,2014年。
14. 張慶雄,《台南鹿陶洋宋江陣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體育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15. 梁玉芳,《彰化振興社與金鷹拳之傳統文化》,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16. 許永河,《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17. 許蕙真,《台灣獅文化的圖像分析》,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
18. 陳義隆,《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9. 陳靖宜,《佳里南勢九龍殿宋江陣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
20. 曾郁晴,《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教育的傳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21. 湯承翰,《新竹沿山客家武藝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22. 黃三和,《台南樹仔腳白鶴陣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體育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23. 黃文泉,《國術升段制度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24. 黃永煌,《台南烏竹林金獅陣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體育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25. 黃名宏,《吟歌演武誓成師─西港仔香境傳統陣頭的宗教性格》,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6. 楊惠如,《台灣客家獅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7. 蔡宗信,《日據時代臺灣棒球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 : 以 1895(明治28)年至 1926 (大正15)年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28. 蔡彥平,《台灣武術與日本武術文化的比較-以拳與武道為中心》,大葉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29. 賴介仁,《本土蘊育的臺灣獅:淡水河沿岸臺灣獅活動的扎根與薪傳》
30. 謝仕淵,《帝國的體育運動與殖民地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棒球運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0。
31. 簡維國,《宜蘭縣舞獅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
32. 藍伯瑋,《民國時期「國術運動」的建構與發展(1912-1937)》,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期刊論文
1. Stefan Szymanski, “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Sport”,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35, 2006.
2. 王宗吉、黃緯強,〈台灣原住民的傳統遊戲〉,《國民體育季刊》卷24期3,2000。
3. 王泰升,〈日本統治下臺灣人關於國籍的法律經驗〉,《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3期,2013。
4. 朱全斌,〈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究》第56集,1998年。
5. 周光智、羅友維,〈日據時代臺灣柔道運動的傳入與發展(1895~1945)〉,《競技運動》,2005年。
6. 黃玉萍、劉文禎、吳培協〈武術競賽套路引進臺灣的初始過程探討〉,《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2009。
7. 黃玉萍、劉文禎、吳培協〈競賽套路對台灣傳統套路影響之研究-以北拳為例〉,《真理運動知識學報(3-2)》, 2006年。
8. 鍾俊敏,〈「運動」與「全球化」〉,《大專體育學刊》,2006年。
9. 鍾俊敏,〈「體育運動」與「認同」關係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刊》,2005年。
10. 鍾俊敏,〈奧林匹克活動與台灣國族主義-運動與政治關係之再思考〉,《大專體育學刊》,2007年。
專書
1. 《臺灣通史》,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2. 《臺灣通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3. Allen Guttmann, From Ritual to Record: the Nature of Modern Sports, p.60,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4.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 :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文化,1999。
5. Eric Hobsbawm等著;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出版,2002。
6. Georg Simmel著;曹衛東等譯,《現代性、現代人與宗教》,台北:商周,2005。
7. Greg Richards等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譯,《文化節慶管理》台北:桂魯,2012。
8. Joseph Maguire等著;邱金松、黃東治譯,《運動世界的社會學》,台北:學富,2008。
9. Michael Angrosino著,張可婷譯,《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台北:韋伯,2009。
10. Udo Moenig, The Influence of Korean Nationalism on the Formational Process of Taekwondo in South Korea, Praha : Oriental Institute, 2013.
11. 久城整二郎著;殷鈨編譯,《日本武術大全》,台北:華聯,1971。
12. 大道等、頼住一昭,《近代武道の系譜》,東京都:杏林書院,2003。
13.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大立,1981。
14. 王于寧,《白鶴拳的身體哲學》,台北:逸文,2008。
15. 江仁傑,《解構鄭成功 : 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台北:三民,2006。
16.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建國100年體育專輯》,台北:體委會,2011。
17. 吳文忠,《中國體育發展史》,台北市 : 三民,1981。
18. 吳騰達,〈臺灣的雜技小戲〉,許常惠等著,《台灣民俗技藝之美》,南投: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
19. 吳騰達,《台灣民間雜技》,台北:漢光,1998。
20. 周鍾瑄編,《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21. 国際会議実行委員会,《21世紀の伝統スポーツ》,東京都:大修館書店,1995。
22. 林丁國,〈觀念、組織與實踐: 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台北:稻鄉出版社,2012。
23. 林美容,《一代武師羅乾章:同義堂師祖阿乾師及其武術傳承》,台北:臺灣古籍出版,2007。
24. 張純本、崔樂泉,《中國武術史》,台北:文津,1993。
25.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
26.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台北:衛城,2015。
27. 陳玉箴,《飲食文化》,台北:華都文化,2015。
28. 陳玉箴,《飲食文化》,台北:華都文化,2015。
29. 陳彥仲等,《台灣的藝陣》:遠足文化,2003。
30.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2011。
31. 陳龍廷,《發現布袋戲:文化生態‧表演文本‧方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2010。
32.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
33. 黃丁盛,《台灣節慶百戰指南》,台北:遠足文化,2013。
34. 黃文博,《台灣藝陣傳奇:當鑼鼓響起》,台北:臺原出版社,1991。
35. 黃文博,《南瀛刈香誌》。台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
36. 黃文博,《南瀛民俗誌(上卷)-歲時信仰篇》,台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89。
37. 黃文博等,《南瀛風情-藝陣武卷》,台南:臺南縣政府,1993。
38. 黃明雅,《南營古厝誌》,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7。
39. 黃俊傑,《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40. 黃明雅著,黃明惠攝影,《南瀛聚落誌》,台南縣文化局,2002。
41. 黃東治、邱韋誠,《阿美族的棒球 : 身體、文化與認同》,南投:臺灣文獻館 ;台北:原民會,2012。
42. 溫宗翰,《臺灣端午節慶典儀式與信仰習俗研究》,新北市 : 花木蘭文化,2013。
43. 葉春榮,《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台北:南天,2006。
44. 廖丑,《台灣與西螺七嵌開拓史》,雲林:一德書局,1994。
45.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福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 历史.现状与思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6. 劉一民,《運動哲學研究 : 遊戲、運動與人生》,台北市:師大書苑,1991。
47. 劉一民,《運動哲學研究》,臺北:師大,1999。
48. 劉利生編著,《影響世界的中國元素:中國功夫》,台北:元華文創,2015年。
49. 劉宏裕等譯,《運動社會學導論》,台北市:師大書苑,2005。
50. 劉波,《台灣武術四百年發展史》,台北:逸文,2011。
51. 劉銀山,《白鶴門食鶴拳》,台北:益群,1984。
52. 劉還月,《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台北:常民文化,2000。
53. 蔡青筠編,《戴案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54. 蘇昱彰、劉故,《白鶴門食鶴拳》,台北市:華聯,1984。
其他
1. 台灣武林編輯部,《台灣武林雜誌書(壹)鶴法》,台北:逸文,2004。
2. 田哲益,〈原住民的休閒娛樂-阿美族〉,「台灣布農文化藝術團」,http://home.kimo.com.tw/valis26/。
3. 潘朝成,〈老頭目和阿美族的相撲〉,台時副刊土地文學,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