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勝堯 Jhuang,Sheng-Yao |
---|---|
論文名稱: |
潛水鐘與蝴蝶:尋找遺失的社會工作拼圖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Searching for The the Lost Puzzles of Social Work |
指導教授: |
王永慈
Wang, Yeong-Tsyr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5 |
中文關鍵詞: | 自我敘說 、批判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認同 、非本科系生 |
英文關鍵詞: | self-narrative, critical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identity, Sociolog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37 下載:5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是一位在助人專業中迷失的學習者,而這是一篇關於找尋的故事。故事起源於我在實習中所面臨到的挫折,面對服務使用者而一無是處的我,從助人的美好想像中重重的往下摔落,我感受到社會工作專業與自身經驗的斷裂,也對社會工作感到困惑。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社會工作,卻發現自己成為資本主義中的爪牙,這種憤怒漸漸滿溢而找不到出口。我因此試著以自我敘說的研究方法,釐清我社會工作的認同,重新建構屬於自己的社會工作圖像,也希望透過故事的細緻紋理,紀錄非本科系社工學生對於社會工作的體認,留下不同於主流觀點的論述,甚至進而招喚那些對於故事有所感觸的助人學習者們,一同犁出一條舒適的小徑。
我在書寫時,慢慢從生命經驗中耙梳,來回反思我社會工作認同的形塑過程,從中也結合批判社會工作的觀點,將後現代與後結構理論導向實務上的探索。漸漸地,我的情緒找到了出口,也尋覓到我在社會工作中暫時的舒適位置,這樣的一篇論文是作為解放與抵抗的力量。解放之處在於,我在書寫過程不斷試圖剝除黏貼在我身上的各式認同,以發展出更具主體性的自我以及社會工作知識,讓我從桎梏的社工枷鎖中得以適度伸展。而透過自我故事的敘說,我要抵抗的則是權威、實證典範以及主流社會工作的論述。
這是一篇關於我,以及找路的論文,我從故事的書寫中感受到力量的流竄,我是一個沒有實務經驗的社工學習者,但此時此刻的我被記錄下來,代表了社會工作中一種異質的聲音。書寫只是一個開端,我期待未來能夠引起接續的行動,這是一篇未完的論文,但留白的結局,卻也蘊含著更多開創的可能。
I am under-graduated student in Sociology and this master thesis shows the transition experience of my own learning process from Sociology to Social Work. It all begins from the practical training. After facing the service users directly, I felt really confused and depressed. When I struggled to figure out what the essence of Social Work is, I found out that I simply followed the rules of Capitalism when providing service for service users. After that, I felt so frustrated that I need to search for my social work identity. Later, I decided to use the self-narrative to reconstruct my own image of social work field. Besides, I also used several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o reorganize and reexamine my own life. Those theories include critical social work, post-modern and post-structuralism theory.
Step by step, I obtained a temporary suitable position in social work field. Moreover, I successfully deal with my emotion. On the one hand, I realized the implicit influence of power structure in social institute. And this is what the social workers must confront this existing power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I got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myself and gain more self–confidence.
The self-narrative really made me discover the real meaning of social work to me. Although, I don’t have social work practical experience, I think this writing process will be a starter for me. I will expect myself to take more action. After all,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2007)。變遷中的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社區發展季刊,120,1-7。
方昱(2010)。齊美爾的玫瑰:貨幣、貧窮與社會工作。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2,27-49。
王行(2005)。擾人的傅柯與社工的擾人:閱讀Chambon, Irving & Epstein 的《傅柯與社會工作》。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315-322。
王佳琦(2008)。徘徊在聽與說之間:一個社會工作學習者在自我與專業間的差異對話。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王惠娟(2007)。一個自我追尋的生命敘說:走出灰姑娘的童話故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
王增勇(2005a)。說故事、作社工。2012 年12 月28 日取自:
http://www.psy.fju.edu.tw/download/20070504-6/0505-1-6.doc
王增勇(2005b)。導讀:傅柯與社會工作的對話。載於Chambon, Irving & Epstein著,傅柯與社會工作(王增勇、范燕燕、官晨怡、廖瑞華、簡憶鈴譯)(頁39-61)
王增勇(2007)。敘事與社工。2013 年1 月29 日取自:
http://tywangster.blogspot.tw/2007/06/blog-post.html
王增勇(2011)。建制民族誌:為弱勢者發聲的研究取徑。「女性主義者的生命歷程與研究途徑:與建制民族誌大師相遇」研討會手冊,161-172,台北:政治大學社工所、陽明大學衛福所、陽明大學衛福政策研究中心。
王增勇(2012)。從台灣社工基進化談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7,317-334。
王增勇、陶蕃瀛(2006)。專業化=證照=專業自主?應用心理研究,30,201-224。
朱政騏(2006)。假面天使 護理人員的認同政治。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1,113-184。
呂又慧、王增勇(2010)。紀錄一段被遺忘的歷史:以宗教體系畢業生之考試權及就業困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9,281-294。
沙依仁(2002)。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現況及發展。社區發展季刊,99,5-23。
李玉瑛(2004)。女性凝視:婚紗照與自我影像之戲。台灣社會學刊,33,1-49。
李栩慧(2005)。抗拒異化:醫院精障就業輔導員的行動反思。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猛(2003)。俗民方法學。載於楊善華(主編),當代社會學理論(頁47-98)。台北:五南。
余雲楚(1999)。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夢魘-一個社會學的剖析。2012 年11 月29 日取自:http://www.psy.fju.edu.tw/action/actiom.htm
余漢儀(2006)。錯把專業當志業。應用心理研究,31,24-27。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沈慶盈、莊勝堯(2013)。問題本位學習融入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研究─以「學校與社會工作專題」課程為例。「全球化下的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研討會手
冊,181-208,新北: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林宗弘(2009)。台灣的後工業化: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1992-2007。臺灣社會學刊,43,93-158。
林佩欣(2011)。圖解台灣史。台北:書泉。
林昱瑄(2012)。「現在幾點了?」-台灣千禧年後的學術這一行。「女性主義者的生命歷程與研究途徑:與建制民族誌大師相遇」研討會手冊,80-119,台北:政治大學社工所、陽明大學衛福所、陽明大學衛福政策研究中心。
林萬億(2002)。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萬億、沈詩涵(2008)。邁向專精之路:台灣社會工作的下一步。社區發展季刊,121,199-233。
林萬億(2010)。我國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後專業主義的課題。臺大社工學刊,22,153-196。
於慰慈(2003)。從駱駝到野薑花:一個老社工的重生。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慎慎(2003)。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由生命史敘說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叡人(2010)。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載於Anderson 著,想像的共同體(吳叡人譯)(頁5-28)
侯文詠(2003)。危險心靈。台北:皇冠。
侯建州、黃源協(2012)。專業主義v.s.管理主義:英國社會工作歷史的檢視。台灣社會工作學刊,10,1-46。
夏林清(1993)。了解勞工家庭-小外包家庭工廠中的家庭衝提。載於夏林清編,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有關台灣勞工生活的調查報告(1987~1992)(頁173 -210)。台北:張老師。
夏林清(2008)。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81-99)。台北:巨流。
夏林清(2012)。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導航。
陳正茂、林寶琮、林世宗(2008)。新編台灣史。新北:新文京。
陳芳明(2005)。膚色可以漂白嗎。載於Fanon 著,黑皮膚,白面具(陳瑞樺譯)(頁12-25)。台北:心靈工坊。
陳柏彥(2010)。男性社會工作人員的性別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則茵(2008)。置身「社工」脈絡中的反思與行動---探究「助人」位置的歷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逸淳(2003)。論社會分類-從涂爾幹到傅柯與布迪厄。文化研究月報,34。2013年7 月18 日取自:
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34/journal_park289.htm
陳樹智(2008)。簡評蓋爾納的民族主義理論。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6(1),37-41。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1-36)。台北:巨流。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 男人在發燒。台北:女書文化。
陶蕃瀛(1991)。論專業之社會條件:兼談台灣社會工作之專業化。當代社會工作學刊,1,1-16。
陶蕃瀛(1999)。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分析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88,190-196。
陶蕃瀛(2012)。社會工作、證照與專精化反思。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1),65-78。
黃厚銘(2011)。台灣社會科學學術評鑑制度的理想與現實-以社會學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2,267-279。
黃致慧(2008)。藝術治療師專業認同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源協(2007)專業主義、新管理主義與最佳價值-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挑戰與回應。社區發展季刊,120,85-105。
黃瑞祺(2007)。批判社會工作。台北:三民。
連加恩(2004)。愛上飛翔的班長。台北:校園書房。
郭志南(2013)。從一位寫不出論文的研究生說起:逆寫社會工作專業帝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展耀(2005)。台灣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以1990-2003 年碩博士論文分析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莊凱翔(2009)。研究生之死-社工教育中的師生關係。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莫藜藜(2007)。台灣社會工作學科教育的發展與變革的需求。社區發展季刊,120,30-47。
湯雅婷(2011)。社會工作系學士班學生實習結構、學習投入與專業認同相關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銘偉(2007)。媒體奇觀與認同政治:談台灣男同志運動的影像建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欣昀(2011)。回觀與瞥見:記述一段社會工作門外的探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育維、賴資雯(1996)。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05-332。
葉明昇(1999)。男性社會工作者之職業選擇歷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剛、侯念祖(1995)。認同政治的代罪羔羊-父權體制及論述下的眷村女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125-163。
蔡宛庭、王增勇(2012)。伯特利:被遺忘的都市部落。台北:松慧文化。
蔡培元(2002)。作為階級盲的社工。2013 年6 月29 日取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fsw0621/post/1259925
蔡培元(2008)。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記述一段朝向自在的歷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2011)。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台北:鼎茂。
鄭怡世(2006)。台灣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82。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鄭麗珍(2002)。馬克思主義與基變觀點。載於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著,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頁339-372)。台北:洪葉。
鄭麗珍(2005)。脫貧相關理論及案例介紹:資產累積模式。2013 年4 月1 日取自:
http://homepage.ntu.edu.tw/~lccheng/publications/2005a.pdf
劉玉鈴(2002)。女性社工員性別意識對專業關係的影響∼以婚姻暴力防治社工員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珠利(2004)。婦女主義理論的觀點對大陸及外籍配偶現況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05,44-55。
鄧明宇(2000)。獻身與沉淪:一個男性的自我生成與發展。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賴兩陽(2007)。社工師法對專業制度的影響與爭議:1997~2007。社區發展季刊,120,67-84。
鍾明德(1989)。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台北:書林。
謝國雄(1990)。黑手變頭家-台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台灣社會研究,2(2),11-54。
蕭阿勤(2012)。敘事分析。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二):質性研究法(頁133-166)。台北:東華。
蕭富元(2008)。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台北:天下雜誌。
蕭新煌、孫志慧(2000)。一九八零年代以來台灣社會福利運動的發展:演變與傳承。載於蕭新煌、林國民(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33-70)。台北:巨流。
羅曉瑩(2005)。研究者社工認同的形塑、探索與掙扎—一種過程取向的差異對話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顧忠華(1993)。導言:韋伯的社會行動理論。載於Weber 著,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顧忠華譯)(頁1-16)。台北:遠流。
嚴祥鸞(2009)。性別與工作:社會建構的觀點。台北:巨流。
Allan, J. (2009). Theorising new developments in critical social work. In Allan, J.,Pease, B., & Briskman, L. (ed.), Critical Social Work: Theories and Practices for
A Socially Just World (2ed.) (pp.30-44). Australia: Allen & Unwin.
Allan, J., Pease, B., & Briskman, L. (2003). Introducing critical theories in social work. In Allan, J., Pease, B., & Briskman, L. (ed.), Critical Social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Practices(pp.1-14). Australia: Allen & Unwin.
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著、夏林清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 1993, 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Anderson, B.著,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文化。(Anderson, B.,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
Bailey, R.著,許博雄、韓文瑞譯,1992,社會工作者:是前線爪牙、警察、或鼓動者。載於林萬億(主編),基變社會工作(頁293-313)。台北:五南(Bailey, R.,1980, Social Workers: Pawns, Police or Agitators.) Campbell, M. L., & Gregor, F.著、王增勇、唐文慧、陳伯偉、許甘霖、徐畢卿、
陳志軒、梁莉芳譯,2012,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台北:
群學。(Campbell, M. L., & Gregor, F., 2002, Mapping Social Relations: A Primer in Doing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Chou, Y. C., Haj-Yahia, M. M., Wang, T. Y., & Fu, L. Y. (2006). Social work in Taiwan: An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review.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9(6),767-778.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著、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Clarke, J. (1996).After social work. In Parton, N.(ed.), Social Theory,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pp.4-18).London: Routledge.
Coles, R.著、吳慧貞譯,2001,故事的呼喚。台北:遠流。(Coles, R., 1989, The Call
of Stories.)
Crossley, M. L.著、朱儀羚、吳芝儀、蔡欣志、康萃婷、柯嬉慧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濤石文化。(Crossley, M. L.,2000, 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Cuff, C., Sharrock, W., & Francis, W.著、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2012,特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新北:韋伯文化。(Cuff, C., Sharrock, W., & Francis, W.,1998,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D’Cruz, H. (2009). Examing the meaning of childhood in critical social work practice.In Allan, J., Pease, B., & Briskman, L. (ed.), Critical Social Work: Theories and
Practices for A Socially Just World (2ed.) (pp.132-144). Australia: Allen & Unwin.
Dominelli, L.著、劉夢、焦開山、廖敏利、趙倩譯,2008,社會工作社會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Dominelli, L., 1997, Sociology for Social Work.)
Fanon, F.著,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Fanon, F., 1971,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 )
Feng, Y. (2007). Quality vs. Quantity: The developments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Taiwan. Social Work Education, 26(6), 595-600.
Fook, J. (2012a).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Fook, J. (ed.), Social Work:A Critical
Approach to Practice(2ed)(pp.82-99).London: SAGE.
Fook, J. (2012b). Power. In Fook, J. (ed.), Social Work:A Critical Approach to Practice(2ed)(pp.53-64).London: SAGE.
Freire, P.著、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Freire, P.,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Giddens, A.著、廖仁義譯,1995,批判的社會學導論。台北:唐山。(Giddens, A.,1986, Sociology: 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
Gil, D. G.著,陳美伶譯,1992,社會福利實務與教育保守趨勢之意涵。載於林萬億(主編),基變社會工作(頁175-204 )。台北:五南。(Gil, D. G., 1990,Implication of conservative tendencies for practice and education in social welfare.)
Healy, K. (2000).Social Work Practic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Change. London: SAGE.
Hopkins, J. (1996).Social work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In Parton, N.(ed.), Social Theory,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pp.19-35).London: Routledge.
Howe, D.著、陳香君等譯,2011,社會工作理論導論。台北:五南。(Howe, D., 2009,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
Lin, W. I., & Wang, Y. T. (2010). What does professionalization mean? - Tracing the trajectory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Taiwan. Social Work Education, 29(8),869-881.
Martin, J. (2003).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Allan, J., Pease, B., & Briskman, L. (ed.), Critical Social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Practices(pp.17-31). Australia: Allen & Unwin.
Mills, C. W.著、張君玫、劉鈐佑譯,1995,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Mills, C.W.,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Murdach, A. D. (2010). Does American social work have a progressive tradition? Social Work, 55(1), 82-89.
Oak, E. (2009).Work with service users. In Oak, E.(ed.),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erspectives(pp.95-121). NY: Palgrave.
Osteen, P. J. (2011). Motivations, values,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Students’integration of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7(3), 423-444.
Parton, N. (1996).Social theory,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 an introduction. In Parton, N.(ed.), Social Theory,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pp.4-18).London:
Routledge.
Payne, M. (2005).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3ed). UK: Palgrave Macmillan.
Popple, P. (1985).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 reconceptualization. Social Service Review, 59(4), 560-577.
Riviere, S. (2010). Play therapy techniques to engage adolescents. In Gallo-Lopez, L.,& Schaefer, E. (ed.), Play Therapy with Adolescents(pp.121-142). NY: Rowman
& Littlefield.
Riessman, C. K.著、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台北:五南。(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Robinson, K., & Aronica L.著、謝凱蒂譯,2009,讓天賦自由。台北:天下文化。(Robinson, K., & Aronica L., 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Rogers, C.著、宋文里譯,1990,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台北:九大、桂冠聯合出版。(Rogers, C.,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Said, E. W.著,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譯,2000,東方主義(2 版)。新北:立緒文化。(Said, E. W., 1978, Orientalism.)
Smart, B.著,蔡采秀譯,1998,傅柯。台北:巨流。(Smart, B., 1985, Michel Foucault.).
Smith, P.著、林宗德譯,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新北:韋伯文化。(Smith, P., 2001,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Urry, J.著,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Urry, J., 2002, The Tourists Ga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