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中興
論文名稱: 台灣地區大專乙組游泳代表隊運動文化之研究
臺灣地區大專乙組游泳代表隊運動文化之研究
指導教授: 王宗吉
Wang, Chun-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運動文化的觀點,從運動觀、運動規範、運動技術、運動物質事物等四個層面,來探討:(一)台灣地區大專乙組游泳隊運動文化之現況;(二)比較台灣地區各大專乙組游泳隊運動文化之異同;(三)建立一個良好運動文化的典範。希望能藉由良好運動文化的傳承與延續,使選手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進而達到推展全民運動的目標與理想。
    本研究之選手是以問卷調查為主,教練以訪談為輔的兩種方式進行,研究者以自編「台灣地區大專乙組游泳隊運動文化之問卷調查表」為研究工具,內容包含運動觀、運動規範、運動技術、運動物質事物及選手基本資料等五部份,以十二所大專院校乙組游泳代表隊選手為研究對象,共取得有效樣本184人,回收率89.3%,以SPSS For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選手大都是因為興趣而加入游泳隊,希望能藉由游泳運動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乙組游泳隊具有較高凝聚力,隊員不分年級、性別,互相關心、鼓勵,為共同的目標努力。
    二、隊長與幹部的產生方式並無明文的規定,卻有都由大三、大四來擔任隊長的不成文傳統。
    三、乙組游泳隊中會出現「偷練」的情形,選手間有良性競爭,促使團隊成績進步。透過前輩指導、提攜後輩,使游泳技術傳承。
    四、不同學校在運動觀、運動規範層面上的比較,無顯著性的差異;而在運動技術、運動物質層面上的比較,具有顯著性的差異。
    五、不同學校在運動文化層面上的比較,具有顯著性的差異,再經由Scheffe法的事後比較,其結果發現C大學與H大學具有顯著性差異,而D大學與H大學及K大學與H大學亦具有達顯著差異的情形。
    關鍵詞:運動文化、運動觀、運動規範、運動技術、運動物質事物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topic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port value, sport norm, sport technique, and sport material. First, the current culture of amateur swimming representative teams of universities in Taiwan. Second, comparison of the culture mentioned before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Third, how to construct the paragon of good sport culture. Through handing down the high quality of sport culture, we wish that the representative athletes can form a good habit of sport. Furthermore, we wish to spread the concept of whole people sport.
    This investigation relies on the results of the two following part. The main part is the investigative tables written by the representative athletes. The auxiliary part is the conversational content from the coaches who were visited by asking questions.
    The investigative implement is the table called “ table for investigating the culture of amateur swimming representative team of universities in Taiwan.” The tables are edited by investigator himself. The content of the tables includes five parts – sport value, sport norm, sport technique, sport material and the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of representative athletes. The investigative object is the amateur swimming representative athletes of twelve universities in Taiwan.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sample tables is 184. The percentage of retrieve is 89.3%.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PSS packaged software for Windows. It gives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The main motivation for the representative athletes to join the swimming team is interest. Through swimming, they hope to attain to the aim of self-realization. The teams show high concentrated trend. The teammates encourage and take care for each other to struggle for their common goal.
    2. There are no definite clauses to generate the team leaders and cadres. It is tacit understanding tradition to select the senior teammates as leaders.
    3. It appears that some teammates practice privately. The existence of good competition between representative athletes lets the team make progress in achievement. By the help and guild from the senior generation, the junior generation makes the swimming techniques keep on.
    4. The comparison of the viewpoints in sport value and sport norm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give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However, in sport technique and sport material, the comparison shows conspicuous difference.
    5. The comparison of sport culture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gives remarkable difference. The analysis of Scheffe method tells us the following results. There exists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C and H, also between D and H; K and H where C, D, H, and K represent the names of different universities.

    Keywords: sports culture, sports value, sports norm, sports technique, sports material.

    第壹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3 第三節 研究問題…………………………………………03 第四節 研究限制…………………………………………03 第五節 名詞解釋…………………………………………04 第貳章 相關文獻探討……………………………….06 第一節 團體之定義與類型………………………………06 第二節 團體的結構與基本認識……………………10 第三節 運動團體之涵意及代表隊的集團特性….14 第四節 參與團隊的動機……………………………16 第五節 文化之涵義與結構…………………………19 第六節 以運動文化為題……………………………23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驟……………………………….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30 第二節 研究工具……………………………………32 第三節 研究步驟……………………………………35 第肆章 結果與分析論……………………………….37 第一節 問卷調查有效樣本特性分析…………….37 第二節 大專乙組游泳隊的結構和具體內容…….41 第三節 大專乙組游泳隊運動文化之現況……….44 第四節 各大專乙組游泳隊運動文化之差異…….8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88 第一節 結論…………………………………………88 第二節 建議…………………………………………90 參考文獻…………………………………………92 附錄一大專乙組游泳隊運動文化之問卷調查………………………96 圖表目錄 圖3-1-1……………………………………………………………….30 圖3-1-2……………………………………………………………….31 表2-1-1……………………………………………………………….09 表2-6-1……………………………………………………………….25 表3-2-1……………………………………………………………….34 表4-1-1……………………………………………………………….38 表4-1-2……………………………………………………………….39 表4-3-1……………………………………………………………….44 表4-3-2……………………………………………………………….45 表4-3-3……………………………………………………………….47 表4-3-4……………………………………………………………….48 表4-3-5……………………………………………………………….49 表4-3-6……………………………………………………………….50 表4-3-7……………………………………………………………….51 表4-3-8……………………………………………………………….52 表4-3-9……………………………………………………………….54 表4-3-10………………………………………………………………55 表4-3-11………………………………………………………………56 表4-3-12………………………………………………………………58 表4-3-13………………………………………………………………59 表4-3-14………………………………………………………………60 表4-3-15………………………………………………………………61 表4-3-16………………………………………………………………63 表4-3-17………………………………………………………………64 表4-3-18………………………………………………………………66 表4-3-19………………………………………………………………67 表4-3-20………………………………………………………………67 表4-3-21………………………………………………………………68 表4-3-22………………………………………………………………69 表4-3-23………………………………………………………………70 表4-3-24………………………………………………………………70 表4-3-25………………………………………………………………71 表4-3-26………………………………………………………………72 表4-3-27………………………………………………………………73 表4-3-28………………………………………………………………74 表4-3-29………………………………………………………………74 表4-3-30………………………………………………………………75 表4-3-31………………………………………………………………76 表4-3-32………………………………………………………………77 表4-3-33………………………………………………………………78 表4-3-34………………………………………………………………79 表4-3-35………………………………………………………………80 表4-3-36………………………………………………………………81 表4-4-1……………………………………………………………….83 表4-4-2……………………………………………………………….84 表4-4-3……………………………………………………………….85 表4-4-4……………………………………………………………….86 表4-4-5……………………………………………………………….87

    參考書目
    林清江(1972),教育社會學。台北:台灣書店。
    龍冠海(1974),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大專運動會報告書(7-30屆)。1976-1999。
    林清江(1976),我國大學教育的社會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8,154-156。
    邱金松(1976),體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台北:正中書局。
    盧紹稷(1978),三民主義教育與文化建設。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黃子騰(1981),我國高職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調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編譯(1983),運動人際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蔡敏忠(1982),運動比賽制度對推行全民運動的重要。國民體育季刊十一卷三期,2。
    謝高橋(1983),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何英奇(1985),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金柱(1985),體育社會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蔡文輝(1985),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黃嘉宗(1985),高職學生休閒活動研究調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1986),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出版社。
    蘇雄飛(1986),先總統 蔣公的體育目的論。體育學報第八輯。
    蔡承志等譯 Stephen P. Robbins著(1986),組織行為─概念、論題與應用。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王宗吉(1987),競賽的文化橫斷面研究。體育學報第九輯,9。
    徐蒲玲(1987),台北市國小兒童性別、年籍、學業成就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其休閒活動類型影響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金松(1988),運動社會學。桃園:國立體院。
    邱金松(1988),現代體育運動思潮(上)、(下)。桃園:國立體院。
    張春興(1989),從心裡學看體育的發展。台灣體育慶祝第48屆體育節專刊。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合譯 Neil J.Smelser著(1991),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黃明玉(1991),我國高中生體育運動價值觀念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宗吉(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定委員會主編(1992),體育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
    蘇瑞陽(1992),運動文化的出路與發展。中華體育6卷3期,7-17。
    蘇雄飛(1992),改善大專運動會之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大專體總。
    李坤培(1993),運動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台大體育23期,87。
    陳秀華(199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志成(1993),運動裁判法中的體育概念。國立體育學院論叢4卷1期,31-38。
    石明宗(1994),運動文化的思考。中華體育7卷4期,9-16。
    沈莉青(1994),高爾夫俱樂部會員證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幸福高爾夫俱樂部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家通主編(1995),教育導論。高雄:麗文文化出版社。
    李志峰(1995),高雄市保齡球消費者參與行為與行銷組合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義雄(1995),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宜嚴加區隔。台灣省學校體育,5卷2號,2-3。
    陳文長(1995),大學生運動休閒參與動機與興趣分組體育課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威克(1995),台灣運動文化的反省與批評—以台灣區運動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一民(1995),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台北:師大書苑。
    林忠仁(1996),台北縣國中運動代表隊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孝銘(1996),運動與社會化之探討。中華體育10卷1期,34-41。
    吳海助(1997),台中市國中運動代表隊學生家庭背景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樹淵(1997),運動科學導論。台北:偉彬體育研究社。
    劉一民(1997),運動經驗的現象學考察—透過運動觀照生命本體。台灣師大體育研究,3,83-100。
    李美華等譯 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台北:時英出版社。
    陳俊玄(1998),以文化面向解析大專運動會的現象與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維杉(1998),台灣職棒運動文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宗吉等譯 Howard L. Nixon Ⅱ& James H.Frey著(2000),運動社會學。台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Caldwell, L. L., Simith, E. A., & Weissinger, E. (Fall 1992). The relationship of leisure activities and preceived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ety and Leisure, 15(2),pp. 545-556.
    Gordon, M. M., (1970).“The Subsociety & Subculture”,in D.O.Arnold (ed.), The Sociology of Subculture, California: Glendessary Press,pp.156。
    Hargreaves, J.(1986).Sport, Power and Culture.Cambridge: Polity Press.
    John, W. L. et al.(1981). Sport, culture and society: a reader on the sociology of sport. Philadephia : Lea & Febiger.
    LOY, John W., McPherson, Barry D., Kenyon and Gerald. (1978). Sport and Social System. Reading ,MA:Addison-Wesley.
    Luschen and Gunther.(1967).The Interdependence of Sport and Cultur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Sociology 2:27-41.
    McPherson, B. D., Curits, J. E., & Loy, J. W. (1989).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port. Champaign, I L: Human Kinetics.
    Robert Bierstedt. (1957). The Social Order, N.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pp. 101-170。
    Sage, G. H.(1980). Parental influence and sociolization into sport for male and female intercollegiate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4(2),1-13.
    Sallis, J. E., Simions Morton, B. G., Stone, J. J., Corbin, C. B., Petray, C. K., Rowland, T. W.,& Taylor, W. C.(1992). Determina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terventions in youth.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ercise,24 (Suppl.6), s248-s257.
    Snyder, E. E.(1989).Social aspects of sport. Englewood Gliffs. NJ .: Prentice Hall.Inc.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