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茹舷 Huang,Ju-hsien |
---|---|
論文名稱: |
駐村藝術家作品的城市意象研究-以台北國際藝術進駐計畫為例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Image and Works of Artist-In-Residence-Focus on A.I.R. Taipei |
指導教授: | 潘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82 |
中文關鍵詞: | 城市意象 、城市空間美學 、國際藝術進駐計畫 |
英文關鍵詞: | The image of the city, Urban space aesthetics,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f the artist-in-residen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1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無論被稱為地方或場所,每個人都會意識到和我們從出生到長大 、目前生活或曾經有過特殊動人體驗的場所,並與之具有深刻的聯繫。這種方式產生的聯繫構成了個人與文化認同、地方認同的來源;而場所有各式各樣的經驗現象,檢視這些不同場所的性質,像是地點、地景、時間或社區與個人的關聯性,意象或評價的產生本於我們對場所的經驗程度而來,一個地方的意象也得以由此顯現出來。
從一個城市文化的角度出發,透過藝術作為人與人、國家之間的交流中介,也可由藝術村觀察當代藝術的動向,觀察藝術家進駐城市,如何建構出多面向與頻繁交流的平台,而文化交流需是雙向、對等以及互動性的,跨文化也使得不同國家的民眾、藝術家有所接觸,進而認識、了解、互相影響,認識之後進而懂得如何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而藝術是促進國際交流,一個可以跨越藩籬很好的媒介。
本研究將探討面向鎖定藝術進駐的城市意象主題上,透過質化與量化的研究方法,並將章節探討分列三大主題:一、城市中的藝術聚落─台北藝術進駐的形成與變遷、藝術家生活在藝術村中的角色扮演及調查藝術家眼中的城市意象。二、以訪談藝術家進駐過程及探討表現創作意涵,探討藝術家這類城市空間的漫遊者在與台北這個城市空氣吸吐及互動過程中,驗證其作品連結城市意象之間的關聯性;三、藝術村作為一交流平台功能,如何藉著與台北都市空間結合,從創作中注入在地社會文化的樣貌,進而發展出來的城市意象。從藝術家的創作內容中探討城市意象的形成,且當一個都市有好的意象時,居民將會因其為都市的一份子而感覺驕傲及認同,並且進而提升該都市之城市意象。最後則針對主題提出研究成果、研究發現及提供後續研究方向及需要改進之處。
Place or occasion, everyone is conscious of the occasions with his/her extraordinary and touching experiences from birth to maturity, in current life, or once in the past, and has a keen affinity with it. Affinities formed through such ways generate the source that an individual identifies with culture and place. As for occasion, it is rich of various kinds of experiences and phenomena, like association between an individual and site, landscape, time, or community. Image or evaluation comes from the degree we experience the occasion; as a result, the image of a place is manifested by this way.
From the angle of the urban culture, art serves as the communicative medium between human and human/country. Besides, we can observe the tendency of modern art via artist-in-residence. We can also learn how the artist constructs multidimensional platform with frequent communication by 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m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to be bi-directional, equal and interactive. Cross-culture allows citizens and artist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the opportunity for contact. They may go further to know, understand, and influence one another, learning how to respect the diversity in various cultures. Art can foste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is an excellent medium to stride over fenc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ity image with artist-in-residence.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sections: 1. The artistic clusters in the city--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A.I.R. Taipei, the role of artist’s life in the art village, and the survey of the city image in the artist’s eyes. 2. Discuss representation of implication of creation by interviewing the artists. Besid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artist as flaneur of urban space to breathe the air in Taipei and interact with Taipei,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rtist’s work and the city image is verified. 3. How art village with communicative function integrates with urban space in Taipei for instilling local social culture into creative works and developing city image. This research canvasses the formation of city image with the artist’s creative content. Once a city possesses a good image, the residents can be proud of being part of it, identified with it, and go further to elevate the urban image of the cit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s,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findings are proposed, and what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strengthened is also pointed out for the following studies in the future.
外文
Lynch,K., The Image of the City,Testbook, MA: M.I.T Press.,1960.
Boulding, K. E. The Image. Ann Arbor, Mich: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6.
Bartlett, F.,Rememb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ly Published ,1932.
Calvino, Italo. Invisible City. NewYork and London, 1974.
Dichter, E. What’s in an image,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 1985, p. 75-81.
Kirk,W.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the Concept of the Behavioral Environment. India Geographical Journal, silver Jubille,1952, p.152-160.
Schmid, D. Imagining Safe Urban Space: The Contribution of Detective Fiction to Radical Geography, Antipode 27(3), 1995, p.242-69.
Stanley Kunitz, & Tricia Snell. Artists Communities:A Directory of Residen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Offer Time and Space for Creativity.2nd. New York: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2000, p.10
Williams, R. ,The City and Count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中文
一、專書
Cresswell, T.,《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台北:群學,2006年。
Castells, M.,《認同的力量》,夏鑄九譯,台北:唐山,2002年。
Calvino Italo,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2006年。
David Throsby,張維倫譯,《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2003年。
Jeff Lelley,徐梓寧譯,《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台北:遠流,1996年。
Kevin Lynch,宋伯欽譯,《都市意象》。台北:台隆書區,1986年。
Niklas Luhmann,張錦惠等譯,《社會中的藝術》。台北:五南,2009年。
Suzanne Lacy,吳瑪悧等譯,《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2004年。
Mike Crang,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台北:遠流,2003年。
Ruth Rentschler,羅秀芝譯,《文化新形象》,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3年。
Suzi Gablik,王雅各譯,《藝術的魅力重生》,台北:遠流,1998年。
Hans Abbing,嚴玲娟譯,《為什麼藝術家那麼窮》,台北:典藏,2008年。
南條史生(Fumio Nanjo),潘廣宜、蔡青雯譯,《藝術與城市:獨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軌跡》。台北:田園城市,2004年。
南條史生(Fumio Nanjo),《藝術社群手冊》。台北:田園城市,2004年。
張鴻雁,《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資本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湘萍,《品牌城市》,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麥田,1996年。
姚瑞中,《流浪在前衛的國度》。台北:大塊文化,2005年。
曾旭正,《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5年。
陳順宇,《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2000年。
邱皓政,《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2000年。
劉維公,《台北市文化指標變遷趨勢分析報告》。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8年。
陳朝興,〈從包浩斯到藝術村:非圍場藝術村的建造〉,《創作驛站藝術村ART99專輯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竹圍工作室,〈國際藝術在文化交流中的定位及重要性〉,《創作驛站藝術村ART99專輯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陳建北,〈藝術村發展方向研究〉,《創作驛站藝術村ART99專輯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遙亦,〈藝術村的過去、今日及未來〉,《創作驛站藝術村ART99專輯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鄭慧華,〈藝術村─在波西米亞與烏托邦之間〉,《創作驛站藝術村ART99專輯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黃海鳴,〈「當代藝術」與「城鄉差距之消滅」〉,《創作驛站藝術村ART99專輯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台北國際藝術村,〈附錄:藝術村交換機構介紹〉,《台北藝術進駐》。台北:台北國際藝術村,2009年。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左岸文化,2005年。
蘇瑤華,《看見360度寶藏巖: 寶藏巖公共藝術探索專刊》。台北:台北市立文化局,2011年。
季鐵男,《思考的建築》。台北:時報,1993年。
蕭麗虹,《藝術創作與交流的磁場─全球藝術村實例》。台北:文建會,1999年。
二、國內期刊:
王志弘,〈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1〉,《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52期,2003年,頁121-169。
吳介禎、王淑宜,〈城市生活的真實性-觀光客注視下的城市〉,《藝術家》,411期,2008年,頁324-325。
吳瑪悧,〈魅力藝術村〉,《藝術家》,303期,2000年,頁119。
康添旺,〈二十一世紀台灣當代藝術的新基地〉,《藝術家》,284期,1999年,頁295-299。
劉永仁,〈藝術進駐創作移防〉,《藝術家》,284期,1999年,頁300-305。
蘇揚期、王柏山,「地方感」研究觀點的探討─從人本主義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到都市意象學派。社會科教育研究,10期,2005年,頁109-136。
莊玟琦、邱上嘉,〈都市空間意象探討〉,《設計研究》, 4 期,2004年,116-127頁。
李素馨 王銘山 蘇群超,〈都市意象認知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7年。
馬定武,〈城市美學〉,《規劃廣角》,五期,2000年。
陳華志,〈藝文空間發展與都市再生:從台北市空間再利用觀察〉,《博物館學季刊》,19期,2005年,頁87-88。
畢光建,〈兩個世紀初的視野─城市、圍牆、樂園、與古典〉,《台灣博物》,99期,2008年,頁6-13。
陳浚豪,〈跨界場域〉,《典藏今藝術》,140期,2004年,頁150-152。
董維琇,〈藝術進駐計畫─當代藝術家的美學漫遊〉,《美學藝術學》,4期,2009年,頁187。
張肇麟,〈開窗、作平台與滾雪球〉,《典藏今藝術》,116期,2002年,頁126。
游崴,〈1825天不間斷的國際交流〉,《典藏今藝術》,170期,2006年,頁205-206。
游崴,〈專訪台北國際藝術村執行長蘇瑤華〉,《典藏今藝術》,170期,2006年,頁207
蘇匯宇,〈藝術旅人的驛站,文化使節的門廊〉,《典藏今藝術》,161期,2006年,頁67-69。
三、博碩士論文
蘇瑤華,〈從城市文化規劃角度對藝術村群聚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台北藝術進駐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廖韻奇,〈台灣藝術村行銷策略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姵蓉,〈藝術村作為文化交流之途徑研究—以台北國際藝術村為例〉,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2009年。
陳雅萍,〈棲息與遊牧-藝術家進駐與跨國-以台灣公部門運作策略為焦點〉,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許文蕙,〈台北國際藝術村:藝術世界的生產網絡研究〉,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張珃君,〈台灣地區藝術村經營管理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尤寵惠,〈藝術村與美術館的關係:台灣藝術工作者的觀點〉,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2005年。
郭家勳,〈從文化生態邏輯辯證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王柏鈞,〈群聚的想像: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的政策規劃與實踐〉,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一、 網路資料
張釧玲撰,〈從班雅明的城市漫遊者現象談起─初探網路漫遊者現象〉,《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7期,2006年。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7/57-13.htm 2012/05
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國際藝術村http://www.artistvillage.org/ 2012/05
波蘭學生求表現 博物館偷掛畫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825633.shtml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