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紀皓皎
Hao-Chiao Chi
論文名稱: 羽球雙打走位知覺訓練之探討
Exploring the perceptual training in Badminton doubles positioning
指導教授: 劉有德
Liu, Yeou-T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羽球雙打走位知覺訓練回饋學習遷移環境賦使恆定性訊息
英文關鍵詞: Badminton doubles positioning, perceptual training, feedback, transfer, affordance, invariant inform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3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羽球運動是屬於開放性的快速運動,選手對於環境中恆定性訊息的偵測以增加環境賦使的能力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在羽球雙打走位中,知覺與動作緊密地連結將有助於運動表現。目的:本研究探討球齡一年以上不諳走位者,在隊友接發球之情境下,進行發球起前三拍之羽球雙打走位影片知覺訓練之走位學習效果的探討,並進而瞭解學習遷移的情形。方法:16位球場走位前測正確率50%以下之大專生(平均球齡為2.25 ± 0.89年),依性別隨機分派至動作學習組、認知學習組,接受連續四天的影片走位知覺訓練與回饋,依據影片內容來學習走位。以組別、走位能力、學習效果、各拍判斷、不同隊形、不同球路情境為自變項,走位得分為依變項,進行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影片訓練有助於提升實驗參加者的走位學習,且走位認知能力優於走位動作能力;對於第二拍進攻隊形與防守隊形的走位學習皆有效;對於第三拍後接球情境的走位動作能力優於不接球情境的走位動作能力,且在不接球情境時走位認知能力優於走位動作能力,其中防守後不接球有走位認知能力卻無走位動作能力;對於各拍的學習皆有效,但是第三拍後走位判斷後測較第一拍後走位判斷、第二拍後走位判斷、第四拍接球判斷還差。結論:對於有經驗者而言,不論是以動作或是認知來學習,基本走位能力皆可透過四天的影片知覺訓練獲得提升,且皆能產生學習遷移,也呼應了Gibson提出的知覺與行動相互影響的概念;而對於較困難的走位(第三拍防守隊形後不接球的情境)則可能需要較長的訓練時間。

    Badminton is an open-skilled and fast sport that players need to detect the invariant information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build up their affordance. Therefore doubles positioning requires perception and action tightly coupled to make good performance.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of the perceptual training in Badminton doubles positioning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ferring to the game playing situation. Methods: 16 college students (Badminton experience: 2.25±0.89 years) whose pretest score of the playing ability in doubles positioning was less than 5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ovement-learning group and perceptual-learning group. They learned how to position by video-perceptual training and feedback.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group, mode of performance (perceptual or movement), learning (pre and post tests), strok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and tactic (offensive or defensive).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as the performance score. The three-way ANOVA was used for analyses. Results: The perceptual training was beneficial for doubles positioning performance. But the perceptual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 to motor performance; the hitting situation was superior to not hitting situation for the third stroke; the perceptual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 to the motor performance in not hitting situation. Conclusion: Whether the experienced player learn doubles positioning by way of perceptual or motor mode, it was all helpful to the basic concept of positioning. However, the no-hitting situation in doubles positioning was the most difficult to master and was interpreted as the further evidence of the perception-action coupling (Gibson, 1961).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次 XVI 圖次 X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四節 研究的重要性 10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11 一、基本走位 11 二、具有羽球經驗卻不會走位的實驗參加者 12 三、走位動作能力 12 四、走位認知能力 12 五、走位影片知覺訓練 13 六、影片終結點 13 七、知覺回饋 14 八、前測及後測成績 14 九、錄製影片時的球路 15 第貳章 相關文獻探討 16 第一節 與動作相關的基礎理論 16 一、從訊息來源的角度來看 17 二、從間接知覺的角度 20 三、從直接知覺的角度 22 四、小結 24 第二節 羽球運動的知覺能力相關研究 25 一、羽球運動與知覺能力的關係 25 二、羽球運動與知覺能力的相關研究 26 三、小結 28 第三節 羽球運動的知覺訓練相關研究 29 一、知覺訓練的必要性 29 二、羽球運動員知覺訓練的相關研究 32 三、小結 34 第四節 羽球雙打基本走位 35 一、站位 35 二、分工 36 三、輪轉 37 四、小結 39 第五節 文獻總結 39 第六節 研究目的 4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研究參與人員 44 一、實驗參加者 44 二、實驗動作者 45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46 一、實驗時間 46 二、實驗地點 46 第三節 研究儀器 46 第四節 實驗設計 47 一、實驗動作 47 二、發球員與隊友可回擊球之類型 49 三、實驗參加者影片知覺訓練 49 四、實驗參加者影片筆試前後測與影片知覺訓練可走位之時間 50 五、走位分數的分類 50 第五節 實驗說明 51 第六節 研究架構 55 第七節 研究程序 56 一、走位知覺訓練影片錄製: 56 二、實施走位前測: 56 三、實施走位知覺訓練課程 57 四、實施走位能力後測(採平衡對抗法) 59 第八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59 一、資料處理 59 二、統計分析 60 第肆章 研究結果 63 第一節 不同的訓練方式在前三拍時走位動作能力與走位認知能力的學習概況 63 一、學習效果、訓練方式、走位能力的交互作用檢驗 64 二、學習效果的檢驗 64 三、不同訓練方式得分的差異 65 四、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差異 65 第二節 不同訓練方式在第二拍後不同隊形時的走位動作能力與走位認知能力的學習概況 66 一、動作學習組 66 (一)學習效果、走位能力、不同隊形的交互作用檢驗 66 (二)學習效果的檢驗 67 (三)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差異 67 (四)不同隊形得分的差異 68 二、認知學習組 68 (一)學習效果、走位能力、不同隊形的交互作用檢驗 68 (二)學習效果的檢驗 70 (三)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差異 70 (四)不同隊形得分的差異: 70 三、不同隊形的進步率比較 71 (一)不同組別、第二拍後不同隊形進步率的交互作用檢驗 71 (二)不同組別間進步率的檢驗 71 (三)第二拍後不同隊形進步率的檢驗 71 第三節 不同訓練方式在第三拍後不同球路時的走位動作能力與走位認知能力的學習概況 72 一、動作學習組 73 (一)學習效果、走位能力、不同球路的交互作用檢驗 73 (二)學習效果的檢驗 75 (三)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差異 75 (四)不同球路得分的差異 75 二、認知學習組 76 (一)學習效果、走位能力、不同球路的交互作用檢驗 76 (二)學習效果的檢驗 78 (三)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差異 78 (四)不同球路得分的差異 78 第四節 不同訓練方式在不同拍數後的走位動作能力與走位認知能力的學習概況 79 一、動作學習組 80 (一)學習效果、走位能力、不同拍數的交互作用檢驗 80 (二)學習效果的檢驗 82 (三)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差異 82 (四)不同拍數得分的差異 83 二、認知學習組 83 (一)學習效果、走位能力、不同拍數的交互作用檢驗 83 (二)學習效果的檢驗 85 (三)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差異 85 (四)不同拍數得分的差異 86 第伍章 討論 87 第一節 從訓練的角度來看走位的學習 87 一、知覺訓練有助於走位能力的學習與遷移,但訓練方式不影響學習結果 87 二、走位認知能力較走位動作能力容易透過知覺訓練來建立 89 第二節 從不同拍數的角度來看走位的難易度 89 一、缺乏第一拍後配合隊友的走位能力 90 二、第三拍後走位的學習最難 91 三、第四拍接球判斷最簡單 92 四、前三拍的走位認知得分接較走位動作得分高 93 第三節 從不同隊形與不同能力的角度來看走位的進步率 93 一、第二拍不同隊形的走位學習 94 (一)防守的先備走位優於進攻 94 (二)知覺訓練對於不同隊形的走位學習皆有效 94 (三)不同走位能力間沒有差異 95 二、第三拍不同隊形後接球與否之情境的走位學習 95 (一)防守後不接球之走位動作最難 95 (二)在走位動作能力中,接球比不接球之情境較易做出走位 96 (三)在防守後不接球情境下,有走位認知能力卻無走位動作能力 97 (四)第三拍後的走位認知能力較走位動作能力好 98 第四節 從研究方法的角度來看走位訓練 99 一、給予回饋的時機與方式 99 二、走位訓練影片的錄製 100 三、實驗參加者的背景 100 四、訓練時間與訓練量 101 五、可走位的時間 102 六、實驗期間實驗參加者不可打球 102 七、前三拍之實驗設計 103 (一)接發球的安排 103 (二)球路的安排 103 (三)配合隊友走位能力的探討 104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6 一、走位學習的建議 106 二、未來走位研究的建議 107 引用文獻 109 中文部分 109 英文部分 112 附錄一 羽球雙打走位測驗表 115 附錄二 羽球雙打走位知覺訓練表 117 附錄三 參與實驗同意書 127 附錄四 不同訓練方法之走位能力與學習效果對分數的影響 128 表1 訓練方式、走位能力、學習效果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8 表2 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28 表3 不同學習效果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28 附錄五 動作學習組之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第二拍隊形對分數的影響 129 表4 動作學習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第二拍隊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9 表5 動作學習組學習效果、隊形之單純主要效果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9 表6 動作學習組隊形之學習效果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29 附錄六 認知學習組之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第二拍隊形對分數的影響 130 表7 認知學習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第二拍隊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0 表8 認知學習組學習效果、隊形之單純主要效果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0 表9 認知學習組隊形之學習效果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30 附錄七 訓練方式、第二拍隊形進步率的檢驗 131 表10 訓練方式、第二拍隊形之進步率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1 表11 不同訓練方式在第二拍隊形之進步率的主要效果考驗 131 附錄八 動作學習組之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第三拍後走位對分數的影響 132 表12 動作學習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第三拍後走位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2 表13 動作學習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第三拍後走位的平均數摘要表 132 表14 動作學習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之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3 表15 動作學習組走位能力、第三拍後之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3 表16 動作訓練組走位動作能力的第三拍後走位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133 表17 動作學習組第三拍後走位之不同學習效果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34 表18 動作學習組第三拍後走位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34 表19 動作學習組第三拍後走位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34 附錄九 認知學習組之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第三拍後走位對分數的影響 135 表20 認知學習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第三拍後走位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5 表21 認知學習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第三拍後走位的平均數摘要表 135 表22 認知學習組走位能力、第三拍後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6 表23 認知學習組走位動作能力的第三拍後走位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136 表24 認知學習組第三拍後走位不同學習效果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36 表25 認知學習組第三拍後走位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37 表26 認知學習組第三拍後走位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37 附錄十 動作學習組之學習效果、走位能力、各拍判斷對分數的影響 138 表27 動作學習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各拍判斷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8 表28 動作學習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各拍判斷的平均數摘要表 138 表29 動作學習組學習效果、各拍判斷單純主要效果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9 表30 動作學習組前測成績在各拍判斷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139 表31 動作學習組後測成績在各拍判斷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139 表32 動作學習組走位能力、各拍判斷單純主要效果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0 表33 動作學習組走位動作能力在各拍判斷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140 表34 動作學習組各拍判斷不同學習效果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40 表35 動作學習組各拍判斷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41 表36 動作學習組各拍判斷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41 附錄十一 認知學習組之學習效果、走位能力、各拍判斷對分數的影響 142 表37 認知學習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各拍判斷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2 表38 認知學習組學習效果、各拍判斷單純主要效果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2 表39 認知學習組前測成績在各拍判斷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143 表40 認知學習組之後測成績在各拍判斷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143 表41 認知學習組各拍判斷不同學習效果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43 表42 認知學習組各拍判斷不同走位能力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44 表43 認知學習組各拍判斷得分的主要效果考驗 144 表 次 表2-1 影片知覺訓練課程內容 58 圖 次 圖1-1 球落點示意圖 15 圖2-1 知覺動作歷程關係圖口委簽字證書 16 圖2-2 前後進攻站位與左右防守站位 36 圖2-3 前後進攻站位分工區域與左右防守站位分工區域 37 圖2-4 隊友接球時的14種走位模式 38 圖3-1 實驗動作者及場地佈置示意圖 45 圖3-2 發球起前三拍之16種影片錄製內容及實驗參加者對應前三拍之正確走位圖示 48 圖3-3 實驗參加者可選擇之走位位置區塊圖 57 圖4-1 學習效果、訓練方式、走位能力的檢驗 64 圖4-2 認知組 A.學習效果、B.訓練方式、C.走位能力檢驗 65 圖4-3 動作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不同隊形的檢驗 67 圖4-4 動作組 A.學習效果、B.走位能力、C.隊形檢驗 68 圖4-5 認知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不同隊形的檢驗 69 圖4-6 認知組 A.學習效果、B.走位能力、C.隊形檢驗 70 圖4-7 進步率 A.交互作用、B.訓練方式、C.不同隊形的檢驗 72 圖4-8 動作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球路的檢驗 74 圖4-9 動作組 A.學習效果、B.走位能力、C.球路檢驗 76 圖4-10 認知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球路的檢驗 77 圖4-11 認知組 A.學習效果、B.走位能力、C.球路的檢驗 79 圖4-12 動作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各拍的檢驗 82 圖4-13 動作組 A.學習效果、B.走位能力、C.各拍檢驗 83 圖4-14 認知組學習效果、走位能力、各拍檢驗 85 圖4-15 認知組 A.學習效果、B.走位能力、C.各拍檢驗 86

    中文部分
    王悅(譯)(2005)。羽毛球教學。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烏爾里希‧菲舍爾,1996)
    朱雲鵬(1973)。羽球。臺中市:昭人出版社。
    江明宏(編譯)(2000)。羽毛球訓練技術。臺南市:信宏出版社。
    肖杰(2001)。學打羽毛球(第二版)。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呂芳陽、盧正崇(2005)。羽球單打戰術與專項體能訓練結合之分析。大專體育,76,14-18。
    林清和(1996)。運動學習程式學。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侯加昌(1991)。羽毛球快、狠、準、活與穩的關係。羽毛球網球雜誌,5,2-3。
    侯恩毅、彭美麗、李端生(1999)。羽毛球。北京:北京體育大學社。
    俞繼英(2001)。奧林匹克羽毛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涂國誠(1995)。羽球雙打技術概述。台灣體育,82,43-47。
    涂國誠(1997)。羽球個人技術的漸進式目標設定。大專體育,29,154-160。
    涂國誠(1999)。羽球基本步法及應用步法的分析。中華體育,13(2),46-55。
    涂國誠(2007)。羽球運動。台北市: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張宏亮(1995)。運動與注意力。臺灣師大體育研究,1,19-30。
    陳俊汕(1994)。不同羽球發球方式、視覺前線索與技能水準對預期羽球落點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郁琦(2002)。不同技能水準者視覺前線索對預期羽球高正手擊球落點之研究。政大體育研究,14,71-88。
    黃郁琦(2006)。青少年優秀羽球選手對不同技能水準者高反手擊球前預期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溫卓謀(1995)。訊息處理模式在運動表現的應用。體育學報,19,195-206。
    溫卓謀(1999)。不同性別與運動經驗之羽球運動員預期對手正手擊球方向及深度準確性之研究(摘要)。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p.37)。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溫卓謀(2000)。不同發球前線索對羽球運動員回擊發球決策時間與擊球落點得分之影響。台東師院學報,11期(下),201-218。
    溫卓謀(2001)。羽球運動員知覺預期能力與訓練策略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溫卓謀、林清和(2000)。不同技能層次羽球運動員不同時間壓力擊球情境視覺注意力分配之比較。體育學報,28,213-222。
    樊正治(1980)。羽球指引。臺北市 :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蔡坤法(2007)。羽球正拍擊球前預備動作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光志(2008)。以動態光點探討羽球正拍擊球動作訊息。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光志、劉有德(2007)。不同知覺管道對運動技能學習之影響。體育學報,40(3),89-100。
    盧正崇、邱憲祥(2006)。羽球步法之輔助訓練運動。大專體育,87,1-6。
    關一誠(2001)。羽毛球教室。臺北市 : 聯廣圖書公司。

    英文部分
    Abernethy, B., & Russell, D. G. (1987a). Expert-novice differences in an applied selective attention task.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9, 326-345.
    Abernethy, B., & Russell, D. G. (1987b).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tise and visual search strategy in a racquet sport. Human Movement Science, 6, 283-319.
    Adams, J. A. (1971). A closed-loop theory of motor learning.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3, 111-150.
    Allard, F., & Starkes, J.L. (1980). Perception in sport: Volleybal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 22—33.
    Bourgeaud, P., & Abernethy, B. (1987). Skilled perception in volleyball defens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9, 400-406.
    Buckolz, E., Prapavesis, H., & Fairs, J.(1988). Advance cues and their use in predicting tennis passing shots. Canadi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13(1), 20-30.
    Del Rey, P. (1971). The effects of video-tape feedback on form, accuracy, and latency in an open and closed environment.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3, 281-287.
    Ericsson, K. A., Krampe, K. T., & Tesch-Romer, C. (1993).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100(3), 363-406.
    Gentile, A. M. (1972). A working model of skill acquisi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teaching. Quest, 17, 3-23.
    Gibson, J. J. (1959). Perception as a function of stimulation. In S. Koch (Ed.), Psychology: A study of science (pp.456-501). New York: McGraw-Hill.
    Gibson, J. J. (1961). Ecological optics. Vision Researth,1, 253-262.
    Gibson, J. J. (1966). 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Lee, D. N. (1978). The functions of vision. In H. Pick, & E. Saltzman (Eds.), Modes of Perceiv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1biim.
    Mestre, D.R., & Pailhous, J. (1991). Expertise in sport as a perceptivo- motor ski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2, 211-216.
    Newell, K. M. (1976). Knowledge of results and motor learnging. In J. Keogh, & R.S. Hutton,. (Eds.),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Reviews (pp. 195-228). Allihakes Santa Barbara: Journal publication.
    Newell, K. M. (1991). Motor Skill Acquisition.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12, 213-237.
    Newell, K. M., Kugler, P. N., van Emmerrik, R. E. A., & Mcdonald, P. V. (1989). Search strategie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oordination. In S. A. Wallace(Ed.), Perspective on the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 (pp. 85-112).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 North Holland.
    Newell, K. M., Liu, Y. T., & Mayer- Kress, G. ( 2001). Time scale in moto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1), 57-82.
    Newell, K. M., Morris, L. R., & Scully, D. R. (1985). Augmented informa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skill in physical activity. In Terjung, R. L. (ed.),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reviews, 13. Lexington, MA: Collamore Press.
    Nougier, V., Stein, J. F. & Bonnel, A. M. (1991).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sport and orienting of atten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2, 307-322.
    Rothstein, A. L., & Arnold, R. K. (1976). Bridging the gap: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on video-tape feedback and bowling. Motor Skills: Theory into Practice, 1, 35-62.
    Schmidt, R. A. (1975). A schema theory of discrete motor skill learn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2, 225-260.
    Schmidt, R. A., & Lee, T. D. (2006). 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 A behavior emphasis (4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herrington, C. (1906). The integrative ac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Singer, R. N. (1980). Motor Learning and Human Performance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Stoffregen, T.A., Pagulayan, R.J., Bardy, B. G., & Hettinger, L. J. (2000). Modulating postural control to facilitate visual performanc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19, 203-220.
    Swinnen, S., Schmidt, R.A., Nicholson, D.E., & Shapiro, D.C. (1990). Information feedback of skill acquisition: Instantaneous knowledge of results degrad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ngnition, 16, 706-716.
    Tayler, M. A., Burwitz, L., & Davids, K. (1994). Coaching perceptual strategy in Badminto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12, 213.
    Thelen, E. & Smith, L. B. (1993). A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nd action. Cambrideg, MA: MIT Press.
    Wiener, N. (1948). 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New York: Wiley.
    Williams, A. M., Davids, K., & Williams, J. G. (1999). Visual Perception & Action in Sport. London: E & FN Spon.
    Williams, A.M., & Davids, K. (1995). Declarative knowledge in sport a byproduct of experience or a characteristic of expertis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7(3), 259-275.
    Wollstein, J. (1998). Footwork concepts & principles when playing the ball. Australian Squash Coach, Spring 1998, 8-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