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雅州 Zhuang, Ya-Zhou |
---|---|
論文名稱: |
夏小正研究 |
指導教授: |
高明
Gao, Ming 周何 Zhou, He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畢業學年度: | 7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21 |
中文關鍵詞: | 夏小正 、大戴禮記 、群籍流變 、校注疏漏 、經傳條例 、春秋時代 、子夏 、公羊派 、中國文學 、文學 |
英文關鍵詞: | XIA-XIAO-ZHENG, DA-DAI-LI-JI, CHUN-GIU-STYLE, CHINESE-LITERATURE, LITERA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6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夏小正研究 提要
大戴禮記典切精實,有裨學者,與小戴之學實可並駕齊驅,余自負芨本所博士班以來,心存
嚮慕,蓄意鑽研久矣!祇以其書內容龐雜,疑難層出,猝不易理,因先自第四十七篇夏小正
著手,以其本為三代古籍,價值最高,成書亦最夥也。
本論文夏小正研究凡三十三萬言,除緒論外,分書錄、校釋二編。
緒論又分四節:一曰夏小正之名義:論其得名,乃取政令小者之義。二曰夏小正之時
代與作者:論經文為春秋時代杞國人所傳先世舊籍,傳文則子夏、公羊、穀梁一派學
者所為。三曰夏小正之價值:論夏小正為時令之先河,農書之嚆矢,天文之淵藪,博
物之總匯,文化之龜鑑,訓詁之資糧。四曰本論文之特色。
書錄又分漢代書錄、晉代書錄、宋代書錄、元代書錄、明代書錄、清代書錄、民國書
錄、七節,介紹歷代研究夏小正之專家百人,各家分作者、著錄、序跋、板本、評論
五欄。另有不專以小正名家暨城外學者數人,列為附錄,散見於文集雜誌之篇數十,
列為存目。
校釋以嘉趣堂本大戴禮記為底本,參考數十百種資料詳加校讎詮釋。每段校釋之後輒
加案語,或剖析異同,或商榷得失,或補充詮釋,其有轇轕已甚,難以論斷者,則暫
付闕疑。
本論文旨在彌綸群言,折衷是非,補苴罅漏,闡發幽徵,以盡歷代夏小正學之大觀,
綜其要點,殆有六端:
(一)發昔賢之潛幽:歷代研究夏小正之專著不下百家,足與月令分庭抗禮。惜近世斯
學漸荒,古籍亦日以散佚,故書錄一編,博稽經籍史乘,旁及文集書目,於其人其書
皆詳加介紹,庶幾使昔賢心血不致湮滅無聞也。各家注釋之精粹,亦力加採擷,輯入
校釋之部。如宋書升夏小正釋義博觀約取,時興灼見,在小正諸書中殆所罕覯,而其
書僅有鈔本,夙不通行,本論文稱引特多,亦所以表彰昔賢之意云爾。
(二)正原書之□闕:古籍流傳,迭經竄易,安得無郭公夏五之失,本論文以嘉趣堂本
大戴禮記為底本,參考數十百種資料詳加校讎,務期得此一編,而各本同異皆明,原
書□闕俱袪。如二月「榮黃──菜色。」殊不可通,因據傅崧卿作「榮堇──菜也。
」此正其□也。七月「漢案戶──漢也,案戶也者,直戶也,言正南北也。」漢也文
義不完,亦據傅崧卿作「漢也者,河也。」此補其闕也。十月「初昏南門見。」十月
南門星當晨見,初昏二字衍文無疑,因據戴震說芟之,此裁其衍也。
(三)明經傳之條例:知人必先論世,讀書貴通條理,釋例之學,其來尚矣!小正文義
古奧,屬辭精密,非通條理,難窺門徑。故校釋之中,每闡明其取材行文之條例,又
時以條例正其□誤也。如三月「攝桑──桑攝而記之,急桑也。」凡小正言急者,皆
為衣食之源,與民生息息相關者也。七月「貍子肇肆──…其或曰:肆,殺也。」凡
言或曰者,皆經有異文、異說,傳文並存之辭也,或曰上皆無其字,此其字涉上文而
衍也。八月「辰則伏──辰也,謂星也。」小正凡二十八宿,例皆以別名釋之,非二
十八宿則云「星名」,辰(房星)為二十八宿之一,此星上謂字當改作房也。
(四)究群籍之流變:夏小正為時令之先河,故群籍之記事相近者,輒加採擷,並比較
異同。如正月「啟蟄」,逸周書在立春第二候,呂覽、禮記、淮南子在孟春紀,漢四
分曆則改在二月節也。類書引用小正,每有出入,亦足資校勘,如二月「來降燕乃睇
。」初學記所引無來字,吳汝綸以為當據刪,然玉燭寶典所引有來字,且傳文兩言來
,則仍當從大戴也。各家小正專書,每有所本,校讎既多,源流立見,如孔廣森以明
本為主,洪震□以關澮本為主,皆不難考知也。
(五)定請說之得失:歷代小正專書□繁,故異說之多,令人目眩,校釋無不竭力歸納
同異,評騭優劣。如正月「鞠則見」,可分四類十二說,各有得失,當以洪震□虛星
之說為長。四月「初昏南門正」,王聘珍、鄒伯奇、李調元說各不同,當以鄒說為是
,李說最不可從,而未有論之者,因為指陳。莊述祖每好竄改經傳,頗多穿鑿,如四
月「越有大旱──記得爾。」下補「接有小旱,庚記時者,閔而記之。」八月「丹鳥
羞白鳥」,析為「君鳥羞」、「內馬」二節,傳文亦濫加竄改,若斯之比,皆一一摘
出。
(六)補校注之疏漏:為小正校讎者不過傅崧卿、孔廣林、洪震□、王樹□寥寥數家,
然所據殊為有限,本論文之校讎則會聚眾本,博涉群籍,詳略之較,當不止倍蓗也。
各家注釋有顛撲不破者,亦有疏漏宜補者,如二月「丁亥萬用入學──丁亥者,吉日
也」各家所引多限於儀禮、禮記等書,然金文中以丁亥鑄器者多達十七器,此可補舊
注之不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