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伊玲
ZHENG, Yi-Ling
論文名稱: 自然引導員的自然靈性經驗及其影響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and its influences on wilderness facilitators
指導教授: 謝智謀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1
中文關鍵詞: 靈性經驗自然靈性經驗自然引導員
英文關鍵詞: spiritual experienc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wilderness facilitator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68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自然引導員過去的自然靈性經驗,以及這些自然靈性經驗帶來的影響為何。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以立意取向徵求三位自然靈性經驗豐富的自然體驗引導員參與研究,透過深度訪談、研究者直接參與課程、文本資料等三種研究資料蒐集法,瞭解研究參與者自然靈性經驗發生的主觀經驗與心理歷程,並進一步進行整合分析與討論,探究自然靈性經驗可能的呈現樣貌、引發原因、歷程與影響。
    本研究結果分為以下面向呈現,包含「研究參與者的背景經驗與狀態概說」、「自然靈性經驗感受描述」、「自然靈性經驗的通道與面向」、「自然靈性經驗的影響」:
    一、「研究參與者的背景經驗與狀態概說」分別述說三位研究參與者的背景並簡易說明其自然靈性經驗特色與目前生活狀態,並進行三位研究參與者的異同討論。
    二、「自然靈性經驗感受描述」分三個面向:一為可能伴隨的恐懼與擔心;二為對自然靈性經驗的感受形容,包含陌生與疑惑感、超越平時感知、與更巨大的連結上、失去時間空間與自我主體感、非思考層面的呆然,以及美好、平靜、快樂、光亮、感動、眼淚等形容詞;三為自然靈性經驗的無法清楚述說與不可複製類推性。
    三「自然靈性經驗的通道與面向」分四點呈現:一為「接通訊息的通道」,包含夢境、巧合與共時性、超覺感知與直覺、心流與高峰(高原)經驗、通道路徑的建立與選擇關閉;二為個人狀態(我);三為團體湧現(我與人);四為神聖空間(我與環境)。
    四「自然靈性經驗的影響」分為五個面向呈現:一為「從自然回城市」;二為「自我關係的影響(個人安適)」;三為「對他人關係的影響(社群安適)」;四為「對自然關係的影響(環境安適)」;五為「對宇宙觀與信仰的影響(超越性安適)」。
    最後提出本研究限制與給未來研究之建議,並以本研究為基礎給予自然引導員與從事戶外活動者提升課程靈性深度之建議。

    The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on facilitators, and how thes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effect them.

    The research method is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seek three wilderness experience facilitators who owned rich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to join in. With depth interviews, involved in their courses, and they also provided texts for this research.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process, and to handle the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of participants. Then integrated analysis and discuss these data,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appearance, causes, process and impact of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resentations, including ‘Overview of Research Participants Background, Experience and State’, ‘Description of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The aisle and aspects of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impacts’.

    First, the ‘Overview of Research Participants Background, Experience and State ’ respectively describ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ree research participants and briefly explain their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characteristics, then discuss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Second, the ‘ Description of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one is the fear and worry that may brought up with spiritual experiences in the wilderness; another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eelings of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including strangeness and doubt, the feeling beyond the usual perception, greater connection, loss of time and self-subject, non-thinking status, and adjective words such as good, calm, happy, bright, moving, tears; the other is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could not clearly stated and copied analogy.

    Third, the‘ The aisle and aspects of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presented in four aspects: first is ‘the channel for connecting messages’, including dreams, coincidences and synchronicity, super-perception and intuition, heart flow and peaks (plateau the experience, the establishment and selection of the channel path are closed; the second is the personal state (I); the third is the emergence of the group (I with people); the fourth is the sacred space (I with the environment).

    The fourth part ‘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in the wilderness impacts ’ divided into five aspects: one is ‘from nature to the city’; the second is ‘the impact of self-relationship (Personal well-being) ’; the third is ‘the impact on the relationship of others (Community well-being) The fourth is ‘The Influences on Natural Relationships (Environmental well-being) ’; the fifth is ‘The Influence on the Cosmology and Belief (Transcendence well-being). ’

    Finally, the research will discuss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he research also hope natural facilitators and outdoor activists can improve the spiritual depth in their courses by this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聽見山的呼喚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尋找前人地圖軌跡 13 第一節 靈性與靈性經驗 13 第二節 自然靈性經驗概念與模式分析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上山前的準備 8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83 第二節 研究的參與者 8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95 第四節 研究歷程 97 第五節 研究信賴度 102 第六節 研究倫理 10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與山靈共舞 105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的背景經驗與狀態概說 105 第二節 自然靈性經驗感受描述 116 第三節 自然靈性經驗的通道與面向 127 第四節 研究參與者的自然靈性經驗影響 17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活出山的召喚 20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0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212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218 參考文獻 229 附錄一 訪談大綱 237 附錄二 參與研究者之同意書 238 附錄三 小山文本 239

    一、 中文部分:

    方潔玫(譯)(2005)。共享自然的喜悦(原作者:Cornell, J. B.)。臺北市:張老師。
    王雲生、朱寶忠(譯)(2014)。極靜之書(原作者:Sare Maitland)。台北市:啟示。
    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原作者:J. Lofland, & LH Lofland)。臺北:學富。
    成和平(2016)。科學也可以有靈性:面對死亡的因應之道。新北市:臺灣商務。
    何宜紋(譯)(2018)。釋控―從中央思想到群體思維,看懂科技的生物趨勢(原作者:Kevin Kelly)。台北市:貓頭鷹。
    吳秋慧(2017)。自然體驗中的療癒:助人工作者個人體驗與應用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吳彩瑋(2016)。參與靈性學習課程者自我概念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呂忻潔、黃詩欣(譯)(2015)。光之手: 人體能量場療全書(原作者:Brennan, B. A., & Smith, J. A.)。臺北市:橡樹林文化。
    李安德、若水(1992)。超個人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李朱勝(2009)。休閒動機、休閒靈性功能與靈性健康之相關研究─以命理學習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李聿勛 & 唐耀棕(2013)。台灣的靈性學習課程—新時代入世精神的再現與教育實踐。德明學報,37(2),63-76。
    李後璁(2014)。阿拉斯加歸來。新北市:一起來。
    汪筱媛(2011)。從天主教靈修高峰經驗與瀕死經驗 談靈性的重要與開展―從單國璽樞機主教談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亞榮隆.撒可努(2005)。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臺北縣板橋市 : 耶魯國際文化。
    亞榮隆.撒可努(2011)。外公的海。臺北縣板橋市 : 耶魯國際文化。
    亞榮隆.撒可努(2015)。山豬.飛鼠.撒可努。臺北縣板橋市 : 耶魯國際文化。
    亞榮隆.撒可努、文魯彬(2003)。排灣族 : 巴里的紅眼睛。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易之新(譯)(2000)。 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原作者Freedman, Jill.)。臺北市:張老師。
    林文婷(2013)。休閒─靈性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信男(2011)。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神經學者的科學實證大發現。當代醫學,450,304-307。
    金恆鑣(譯)(2006)。傾聽自然(原作者:Cornell, J. B.)。臺北市:張老師。
    洪櫻純(2009)。老人靈性健康之開展與模式探詢(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徐巧玲(2016)。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影響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徐彥暉(2011)。台灣戶外教育指導員的風險知覺之研究-以登山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烏媛(2013)。近年來國內靈性資本研究概述。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4,91-95。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譯)(2010)。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原作者:Gomes, M. E., Roszak, T., & Kanner, A. D.)。臺北市 : 心靈工坊文化 :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張菁砡(2009)。休閒的擴展-自然經驗的轉化與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張菁蓮(2016)。聖船之旅-一位通靈者生命實踐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德芬(2013)。遇見未知的自己。臺北市 : 方智出版 。
    梁永安(譯)(2008)。念力的祕密(原作者:McTaggart, L.)。臺北市 : 橡實文化。
    梁翠梅(2006)。高峰經驗─根植於此岸的彼岸:談靈性諮商中的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弘光人文社會學報,4,81-117。
    陳文香(2011)。登山者專門化程度與心流體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陳向明(2001)。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 : 洪葉文化。
    陳妍安(2013)。探索教育方案對中高齡者靈性健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陳念萱(譯)(2006)。巧合是故意的―看見生命的重要訊息(原作者SQuire Rushnell)。台北市:方智。
    陳俊甫(2001)。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俊霖(2012)。生態心理學式體驗教育─開拓體驗教育、環境保育及心理衛生的跨界合作。體驗教育學報,6,221-228。
    陳彥博(2010)。零下40度的勇氣。臺北市:健行文化。
    陳家倫(2002)。新時代運動在台灣發展的社會學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陳祖欣(2013)。野外獨處課程參加者之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惟元(2004)。台灣新時代運動者的靈性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渭璇(2011)。登山者的自然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雲瑩(2015)。從靈性不滅到靈性修行 看台灣「靈修」現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傅佩榮(2003)。釐清自我的真相。臺北市:天下遠見。
    湛若水(2011)。圖解氣的原理。臺北市:商周。
    鈕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隋芃、白樂(譯)(2012)。源場:超自然關鍵報告(原作者:Wilcock, D.)。臺北市:橡實。
    黃秀媛(2007)。會靈活動與心靈動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黃英哲(2007)。氣功運動對生理及心理影響之探討:腦波與心理量表之印證。運動教練科學,8,103-122。
    黃國城(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 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玉齡(譯)(2009)。奇蹟(原作者:Jill Bolte Taylor)。台北市:天下文化。
    楊定一、楊元寧(2014)。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台北市:天下雜誌。
    楊深坑、洪如玉(2004)。生態中心論的哲學解析及其在生態教育學建構上的蘊義。師大學報: 教育類,49(2),1-18。
    達娃(譯)(2016)。薩滿與另一個世界的相遇: 從洞穴進入宇宙的意識旅程(原作者:Harner, M. J.)。臺北市 : 新星球出版。
    廖淑純(2011)。探究成人靈性轉化學習-以生涯轉換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劉秋固(1998)。超個人心理學與宗教心理學對靈性問題之研究。宗教哲學,15,173-188。
    樓世波(1999)。靈性經驗與教會合一。金陵神学志,1,67-69。
    蔡月美(2005)。曠野的聲音:自然教育者的超越經驗之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孟璇(譯)(2004)。能量醫療(原作者:Eden, D., & Feinstein, D.)。臺北市:琉璃光。
    蔡孟璇(譯)(2014)。精微體:人體能量解剖全書(原作者:Dale, C.)。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蔡承志(譯)(2011)。療癒場: 探索意識和宇宙的共振能量場(原作者:McTaggart, L.)。臺北市:商周。
    鄭志明(2016)。民間傳統宗教天人合一的神聖實現。宗教哲學,76,1-28。
    蕭如軒(2009)。讀獨我-野外獨處課程對參與者體驗歷程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蕭雅竹(2004)。護生靈性健康與實習壓力、憂鬱傾向及自覺健康狀態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蕭雲菁(譯)(2007)。圖解榮格心理學(原作者:長尾剛)。台北市:易博士文化。
    謝維玲(譯)(2007)。草原狼導師(原作者:Tom Brown, J.)。臺北縣新店市 : 野人文化出版。
    繆妙坊(譯)(1999)。夢境地圖( 原作者:Dr. David fontana)。臺北市 : 方智出版 。

    二、 英文部分

    Ashley, P. (2007).Toward an Understanding and Definition of Wilderness Spirituality. Australian Geographer, 38(1), 53-69.
    Cheung, A. C. (2011).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in adventure-based program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3(4), 411-415.
    English, L. M., & Gillen, M. A. (2000). Addressing the spiritual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What educators can do: Jossey-Bass Publishers.
    Foster, I. (2012). Wilderness, a spiritual antidote to the everyday: A phenomenology of spiritual experiences in the Boundary Waters Canoe Area Wilderness.
    Fredrickson, L. M., & Anderson, D. H. (1999).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wilderness experience as a source of spiritual inspir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1), 21-39.
    Heintzman, P. (2002). A conceptual model of leisure and spiritu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ark &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20(4).
    Heintzman, P. (2003). The wilderness experience and spirituality what recent research tells u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74(6), 27-32.
    Heintzman, P. (2009). Nature-Based Recreation and Spirituality: A Complex Relationship. Leisure Sciences, 32(1), 72-89.
    Heintzman, P. (2012). Spiritual outcomes of wilderness experience: A synthesis of recent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ark Science, 28(3), 89-92.
    Howden, J. (1992).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irituality Assessment Scale.
    McDonald, M. G., Wearing, S., & Ponting, J. (2009). The Nature of Peak Experience in Wilderness.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37(4), 370-385.
    Miles, J. C., & Priest, S. (1999). Adventure Programming: Venture Pub.
    Rowan, J. (1998). Maslow amended.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38(1), 81-92.
    Stringer, L. A., & McAvoy, L. H. (1992). The need for something different: Spirituality and wilderness adventure.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15(1), 13-20.

    三、網頁資料:
    達娃(2017年12月10日)。靈境追尋【七世代網頁資料】,取自http://7generationsoutdoor.omei.net/zh/Vision_Quest.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