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文瑜
Wen-Yu Tsai
論文名稱: 家的意義建構:婚變女性的經驗詮釋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home: hermenutics of experiences of women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指導教授: 黃光國
Hwang, Kwang-Kuo
林美和
Lin, Mei-Ho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0
中文關鍵詞: 家人關係女性婚變女性後殖民後殖民主義
英文關鍵詞: home, family relationships, women, women in separation/ women in divorce, postcolonial, postcolonialis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62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家的意義建構:婚變女性的經驗詮釋
    中文摘要
    本研究決定以「家的意義建構」為題,理解婚變女性的居家經驗,及這些經驗揭示的後殖民課題。故本研究的目的、研究設計與結論依序如后。
    首先,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二:(一)針對未婚、已婚與婚變這三大生命時期,理解女性的家人關係、性別規範,以及對家持有的心理/文化意義;(二)根據後殖民主義,分析現代化婦運歷程對上述居家經驗的影響,及台灣女性可能陷入的受迫困境。
    為達成目的,本研究決定基於詮釋學的方法論,以半結構的深度訪談法,選取符合兩種條件的受訪者:(一)第一個條件是,受訪女性必須具備分居或離婚身份者;(二)第二個條件是,受訪女性將依不同生長年代進行選取,分別為四0年代、五0至六0年代,以及七0至八0年代各四位,共計十二位女性。
    本研究的結論共計有三:(一)父子軸型態猶存,但尊尊與親親運作缺乏一致的規範力量。(二)男尊女卑的性別階級決定於縱向關係的連結型態。(三)居家飄零感普遍存在,但已婚女性與年輕女性的感受尤其深刻。據此顯示,當西方女性主義者與在地台灣父權社會爭相論述女性經驗時,台灣女性的居家感受置身飄零狀態,時而掉入父子軸家庭的關係困境,時而在西方女性主義論述裡,以錯置的文化脈絡尋求解決之道。
    基於上述結論,本研究一方面針對婦女教育、婚姻教育與家庭教育等實務工作者,建議:脈絡化思維不僅須切入女性的文化場域,還須著重不同文化經驗的混雜現象。另一方面,針對家研究與女性研究兩大學術領域,本研究建議家或女性的社會文化脈絡當展示論者的政治企圖,並嘗試以多元的研究觀點與設計,理解女性流動的生活經驗。

    Abstract

    The meaning-construction of home:
    Hermeneutics on the experiences of women in separation or divorce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the meaning of home, through contemplating the experiences of women in separation or divorce, and through which the post-colonial issues are disclosed. Objectives, design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wofold of the objectives are mentioned: one is to understand women’s family relationships, gender norms, and the psychological/cultural meanings towards home, based their single, married, and marriage-dissolved stages; the other is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Taiwanese modernization and feminism on the experiences of home, and thus the difficulties women have faced.
    Second, based on the methodology of hermeneutic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at subjects under two conditions: one is women in separation or divorce, the other is women born in 40s, 50-60s, and 70-80s, each of which has 4 subjects, totalized to 12 subjects
    Third, this study reaches three conclusions: 1. Taiwan family is still of father-son axis, with different operations of “principle of respecting the superior” and “principle of favoring the intimate” . 2. Domination–subordination between two sexes is determined based on connection types of vertical relationship. 3. The sense of homeless at home is popular in women , especially in married women and young women, which results from the discourse of Western feminisms and Taiwanese patriarchy, de-focusing the life-world of Taiwan women.
    Finally, the suggestions are twofold as follows: one is for those practitioners in the women, family and marriage education, which suggests the so-called contextualized thinking should emphasize not only the cultural heritage, but the hybridity of different cultural heritages. The other is for the study on home and women, which suggests the political interests from the researcher be disclosed , and the evolving living experiences of women be studied by plural perspectives and design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01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 01 二、研究方向與限制 ………………………………………………………. 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一、後殖民主義的基本意涵及啟示 ………………………………………. 11 二、台灣現代化歷程暨婦運的後殖民分析 ………………………………. 30 三、台灣女性的婚姻歷程及家人關係議題 ………………………………. 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61 一、研究立場:詮釋學的方法論 …………..……………………………... 61 二、研究方法:深度訪談 ……………………..…………………………... 66 三、研究對象 ……………………………………..………………………... 71 四、資料分析:深描詮釋的分析途徑 ……………..……………………... 77 五、研究的嚴謹性 ……………………………………..…………………... 83 六、研究倫理 ………………………………………………………………. 87 第四章 家的意義建構歷程(一):未婚時期的「家」詮釋 …………. 89 一、家的關係網絡 …………………………………………………………. 89 二、家的性別規範 ………………………………………………………… 101 三、家的心理/文化意義 ………………………………………………… 114 四、小結 …………………………………………………………………….131 第五章 家的意義建構歷程(二):已婚時期的「家」詮釋 ………. 135 一、家的關係網絡 ………………………………………………………..135 二、家的性別規範 ………………………………………………………..150 三、家的心理/文化意義 ………………………………………………..165 四、小結 …………………………………………………………………..186 第六章 家的意義建構歷程(三):婚變時期的「家」詮釋 ………. 189 一、家的關係網絡 ………………………………………………………..189 二、家的性別規範 ………………………………………………………..205 三、家的心理/文化意義 ………………………………………………..222 四、小結 …………………………………………………………………..238 第七章 綜合討論、結論與建議 ………………………………….241 一、家的世代差異 ………………………………………………………..241 二、家的後殖民課題 ……………………………………………………..253 三、總結 ……..…………………………………………………………..26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附錄 附錄一 訪談簡介 附錄二 訪談大綱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附錄四 受訪者回饋表

    參 考 文 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戶政司(2008a)。結婚對數、結婚率、離婚對數、離婚率。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2.xls。
    內政部戶政司(2008b)。育齡婦女生育率、一般生育率、總生育率、有偶婦女生育率。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4.xls。
    內政部戶政司(2008c)。婚姻狀況統計。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3.xls。
    方思文(1999)。影響台灣地區男女兩性家務參與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究所碩士論文。
    王以燕(1991)。我國台灣地區社會環境與家庭結構變遷之探討ㄧ自台灣光復至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仕圖 & 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齊力 & 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5-113)。嘉義:南華大學教研所。
    王如玄(1999)。社會正義的最後防線?—法律和兩性關係。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別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405-447)。台北:心理。
    王如雁(2008)。生不生有關係:一位中年頂客族婦女的生命敘說。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沂釗(2000)。婚姻衝突的敘說性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博士論文。
    王君茹(2003)。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台灣經驗:族群、世代、婚姻狀況與社會結構位置。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王君琳(2002)。流動的家:大陸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與認同。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彩婺(2003)。男嬰偏好對台灣地區已婚有偶婦女生育動機與生育行為的影響。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論文。
    王梅香(2005)。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0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台北:揚智。
    王啟明(2003)。1960年代反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榮麟譯,Fritz Wallner著(1997)。文化逆轉:急需知識概念之更新。哲學雜誌,22,4-23。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
    王應棠(2003)。尋找家園-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回歸部落現象中的認同轉折與家的意義重建:屏東魯凱、排灣族的案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慶節 & 陳嘉映譯,M. Heidegger著(2002)。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
    孔祥明(1999a)。婆媳過招為那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57-96。
    孔祥明(1999b)。「婆媳問題」不等於兩個女人的戰爭!。兩性平等教育季刊,6,24-29。
    古芸妮(2005)。未婚男女婚姻信念、婚姻態度與婚姻承諾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芬滿(2007)。已婚婦女與夫家平輩女性姻親互動之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江文瑜(1996)。有言有語。台北:女書。
    阮美慧(2002)。台灣精神的回歸:六、七0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呂正惠(1995)。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
    呂玫鍰(1988)。茶村家庭的兩性分工與婦女地位的變遷:以凍頂茶園經濟的變遷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秀蓮(1990)。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
    呂寶靜(1979)。台北市婦女離婚後社會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伊慶春 & 簡文吟(2002)。台灣的家庭與變遷。載於王振寰(主編),台灣社會(頁275-310)。台北:巨流。
    伊慶春 & 簡文吟(2000)。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台灣社會學,1,149-182。
    伊慶春(1991)。台北地區婚姻調適的一些初步研究發現。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151-173。
    伊慶春(1982)。已婚職業婦女之雙重:角色期望、衝突與調適。載於陳昭男、江玉龍與陳寬政(主編),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9(頁405-430)。
    行政院主計處(2008a)。各級教育學生及教師概況。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835&ctNode=531。
    行政院主計處(2008b)。男女受雇員工平均薪資與就業概況。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217162039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8c)。女性就業之職業結構分析。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11216512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8d)。生育狀況。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88111368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8e)。女性就業與生育狀況。http://eng.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2/socialindicator/employment-analysis02.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8f)。工作與家庭。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881113312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8g)。台灣地區夫妻同住概況。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4111161912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8h)。台灣地區育齡婦女生育概況。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11216349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8i)。台灣地區家庭發展概況。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411116202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7a)。社會發展趨勢調查—95年度家庭生活之家庭概念。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791391356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7b)。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提要分析之95年度綜合分析。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762515558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7c)。社會發展趨勢調查—95年度家庭生活之調查結果表。http://www129.tpg.gov.tw/mbas/society/life-95/95t.htm。
    利翠珊(2006)。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念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01-137。
    利翠珊(2005)。身心障礙兒童家庭中夫妻的壓力、付出與恩情。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2),25-54。
    利翠珊(2002)。婆媳與母女: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女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1),179-218。
    利翠珊(2000)。親子情感、家庭角色與個人界域:已婚女性代間情感糾結的經驗與內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77-107。
    利翠珊(1999a)。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21-40。
    利翠珊(1999b)。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3),1-26。
    利翠珊(1999c)。已婚女性與上一代的互動關係與情感連結。中華家政學刊,28,31-46。
    余德慧 & 顧瑜君(2000)。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6,173-211。
    何友暉、陳淑娟 & 趙志裕(1991)。關係取向:為中國社會心理方法論求答案。載於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頁49-63)。台北:桂冠。
    沙麗伶(2004)。轉變的家—兩岸分偶家庭之初探。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宋和(1994)。譯序。載於林耀華著,宋和譯,金翅(頁11-15)。台北:桂冠。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濃到薩伊德。台北:擎松。
    李元貞(1988)。婦女運動蓄勢待發。中國論壇,299,10-24。
    李元貞(1986)。婦女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婦女新知,53,4-6。
    李文英(1989)。當前社會中離婚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世珍(2002)。傳統婦女「忍苦成家」故事之研究---以明清短篇小說為主的論述。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李幼蒸譯,P. Ricoeur著(2002)。詮釋學的任務。載於洪漢鼎等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下)(頁143-166)。台北:桂冠。
    李妙虹(2003)。戰後臺灣婦女的社會地位(1970-2000)。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李若琦(2004)。一樣不一樣?-- 學齡前幼兒父母眼中的男孩女孩。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芳如(2000)。新好男人─雙生涯家庭男性家務分擔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玲、楊亞潔 & 伊慶春(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台灣社會學刊,24,59-88。
    李美玲(1984)。台灣地區離婚的社會性狀差異研究。中國社會學刊,8,23-46。
    李雅惠(2000)。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超杰譯,W. Dilthy著(2002)。對他人及生命表現的理解。載於洪漢鼎等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上)(頁93-109)。台北:桂冠。
    李慈穎(2007)。以家之實,抗家之名:台灣女同志的成家實踐。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寬芳(1995)。家務分工、夫妻家庭角色類型與婚姻品質之間的關係。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鴻章(2002)。教育程度、性別角色認知與家務分工、家庭決策的關聯性之研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2),27-62。
    李麗熒(1995)。不孕婦女感受到的壓力源及因應行為。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完顏紹元(2004)。婚嫁。香港:萬里機構。
    車先蕙(1997)。內、外之間: 婆媳間的關係與權力。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寶瑜(2005)。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危機。台北:巨流。
    邵麗芳(1988)。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玉敏(2001)。性別角色、生活情境與兩性分工家務分工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論文。
    周玉瓊(2002)。已婚婦女對家庭經濟資源的主觀感受。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玟琪(1994)。影響台灣地區家庭家務分工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論文。
    周彥君(2002)。一位國小女性教師性別角色態度的構成。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麗端(2001)。夫妻的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生活科學學報,7,133-156。
    林宏濤譯,P. Ricoeur著(1995)。詮釋的衝突。台北:桂冠。
    林谷蘭(2003)離巢?不離巢!:To Leave or Not to Leave。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欣億(2003)。女同志在原生家庭中的性慾認同空間策略。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君(2006)。大學生性別角色取向、性別平權態度與成功恐懼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松齡(1997)。台灣中部地區已婚婦女之婚姻品質的決定因素:一個社會學理論的解釋。台大社會學刊,25,179-220。
    林佩琪(2003)。已婚婦女之子女價值、理想子女數與性別偏好—世代觀點之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政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秋萍(2002)。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益厚(1989)。人口變遷與家戶組成之關係:台灣地區之模擬分析。私立東海大學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淑靜(1997)。阿美族婦女的城鄉遷移與定居。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蕊(2006)。從三角關係看婆媳互動之調適歷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容(2006)。經濟變動中漁村婦女之工作認同與婚姻認同。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博士論文。
    林雅容(2005)。經濟變動中女性養家者的夫妻權力:以東石漁村為例。台大社工學刊,11,1-44。
    林雅雯(2004)。懷孕少女生育決定歷程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惠敏(2006)。慶榮堂─談台灣戰後家庭生命史。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琪(2003)。已婚婦女之子女價值.理想子女數 與性別偏好---世代觀點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瑋嬪(2000)。漢人「親屬」概念重探:以一個台灣西南農村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0,1-38。

    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季芳(1993)。男女單親家長生活適應及其相關社會政策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吳明燁& 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 71-95。
    吳玲佳(2004)。國小未婚女性教師感情態度與感情抉擇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婉慧(2000)。三代情—以父母支持離婚女兒為例探究代間協助。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琬瑜(1991)。臺灣父權家庭制度下之女性處境之解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瑾嫣(1999)。女性遊民研究—家的意義與都市生活經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靜宜譯,S. Agacinski著(2005)。性別政治。台北:桂冠。
    邱貴芬(2000)。後殖民女性主義:性別、階級、族群與國家。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339-372)。台北:文秀。
    洪漢鼎(2003)。詮釋學史。台北:桂冠。
    洪漢鼎譯, Hans-George Gadamer著(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文化。
    洪漢鼎譯,P. Ricoeur著(2002)。詮釋學與意識型態批判。載於洪漢鼎等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下)(頁167-207)。台北:桂冠。
    洪麗芬(1993)。低收入女性單親的生活調適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娉婷(1994)。從漢人傳統生活空間看台灣婦女角色之定位及其在空間中的矛盾性。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7)。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
    胡幼慧 & 周雅容(1996)。婆婆媽媽經。台北:鼎言傳播出版社。
    洪雅真(2000)。夫妻性別角色,權力與衝突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系所碩士論文。
    洪雅真(2002)。外遇、分居、離婚與再婚。載於王以仁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頁179-206)。台北:心理。
    施麗雯(2004)。從「家」的多重意義分析紅棉新村第一代居民的生命歷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編,質性研究(頁83-126)。台北:心理。
    高世瑜(2000)。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台北:商務。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頁517-576)。台北:學富。
    唐先梅(2001)。雙薪家庭在不同家務項目之分工情形及個人影響因素。生活科學學報,7,105-132。
    孫紫華(2005)。中國大陸女性角色認知與婚姻價值觀變化之研究(1978-2004)。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瑞穗(1996)。城市中的單身女人與家變—以八0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瑋成(2006)。現代華人的婚姻理想:以台灣地區年輕夫妻為例。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8a)。國小、國中、高中、高職畢業生就學率。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13/index1.xls。
    徐新娣(2004)。台北縣市大學生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梅家玲(2004)。性別,還是家國?五0與八、九0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
    梅家玲(2000)。導言:性別論述與戰後台灣小說發展。載於王德威主編,性別論述與戰後台灣小說(頁13-29)。台北:麥田。
    梁 香(2002)。台灣南部地區婦女生育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翠真(2005)。高學歷職業婦女新婚階段之婚姻調適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宜萍(2008)。從父權資本雙系統理論看台灣新女性單身現象。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許秉翔(2002)。當前台灣住宅的代間移轉。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倬雲(1988)。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台北:聯經。
    許雅惠(2005)。女性的原生家庭經驗、戀愛經驗、婚姻觀與婚姻行為意向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慧琦(2002)。去性化的「娜拉」:五四新女性形象的論述策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0,63-101。
    郭文涓(2004)。家廟祭祖研究─以臺中市張廖家廟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郭曉瀅(2004)。台灣社會晚婚現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華、伊慶春 & 呂玉瑕(2000)。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台灣社會學刊,24,1-58。
    陳介英(2003)。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齊力 & 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5-126)。嘉義:南華大學教研所。
    陳君婷(2007)。台灣中高教育程度女性之生育動機與抉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
    陳其南(2004)。家族與社會:台灣和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概念。台北:聯經。
    陳東原(2002)。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商務。
    陳怡吟(2008)。家庭決策與家務分工:已婚男性與已婚女性的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如(2005)。妻子擁有較丈夫更高學歷之婚姻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美(2004)。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萌芽與再起。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柔吟(2006)。「她」的家—單身女人的成家行動與家空間體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祥水(1994)。分家、繼承與雙親的奉養:一個南台灣農村的個案研究。清華學報,24(1),85-125。
    陳雅蓮(2006)。窗外有藍天?—別居購置對女性的意義。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雯(1999)。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台北:博揚文化。
    陳榮華(2003)。海德格與高達美哲學的提問(Fragen)與思考(Denken)。台大文史哲學報,58,181-210。
    陳靜宜(2001)。新婚調適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珍(2003)。解讀居家中女性的自我與異己。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卿 & 林晏洲(1998)。深度訪談之理論與技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之遊園專車推動為例。國家公園學報,8(2),166-178。
    黃光國(2005)。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光國(1988)。義務性道德與功利性道德:台灣社會中的道德判斷及其相關變項。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頁447-471)。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兆慧(2005)。「滯家青年」:家庭危機的守護天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黃郁雅(2002)。不孕症婦女民俗醫療經驗與求醫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朗文(1998)。已婚兩性對家務分工意識形態之研究。東吳社會學報,7,81-111。
    黃娜莉(2008)。待嫁女兒心~將婚女性婚前調適之探討。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碩士論文。
    黃淑清(1998)。以方法論的觀點來看深度訪談研究法。輔導季刊,34(1),39-45。
    黃瑞祺(2006)。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巨流。
    黃麗煌(1998)。不同子女性別組合營造的家庭氣氛。育兒生活,95,118-129。
    黃馨慧(2000)。台灣成年男性婚姻觀及其家務參與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9,59-80。
    黃儷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台北:桂冠。
    莊廣婷(2006)。傳統、流言與束縛:金門聚福村女性對婚姻與生育的詮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東風(2003)。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
    陶鐵柱譯,Simone de Beauvoir著(2004)。第二性。台北:貓頭鷹。
    游淑珺(2006)。何處是”歸”家?:台灣俗語中「女有所歸」的女性養成模式與文化反映初探。台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3),76-93。
    游鴻裕(2001)。經濟發展、婦女就業與家庭變遷:台灣經驗之觀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舒詩偉、許甘霖 & 蔡宜剛譯,A. Tourane著(2002)。行動者的歸來。台北:麥田。
    曾長麗(1993)。臺灣地區婦女教育、就業、生育及人口流動與離婚率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畢恆達(2000)。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應用心理研究,8,57-81。
    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張老師文化出版。
    彭懷真(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彭懷棟譯,B. MooreGilbert著(2004)。後殖民理論。台北:立緒。
    張小虹(1995)。重塑法農:〈黑皮膚,白面具〉中的性別/種族政治。中外文學,281,39~57。
    張正正(2003)。頂客族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志堯(2001)。雙薪家庭中階級與夫妻權力關係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玨,吳燕秋(2002)。台灣各大學婦女研究與兩性平等教育。應用心理研究,13,73-107。
    張佩芬(2005)。大陸女性配偶的家意義建構與日常生活能動實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佩瑜(2000)。傳統婦女之生命週期與生活空間建構--以澎湖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
    張思嘉(2001a)。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4),1-29。
    張思嘉(2001b)。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第91-133頁。
    張思嘉(1999)。從系統觀點看婚姻適應的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111-123。
    張娟芬(1997)。「人盯人」式的父權。騷動,3,12-18。
    張淑靜(2004)。台灣地區婦女生育態度及行為探討。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婷菀(2002)。由青少年的離家經驗探討家的意義。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樹棟 & 李秀領(1996)。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台北:南天書局。
    溫家青(2008)。婆媳角色期待的差異性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甄曉蘭(1996)。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嘉義師院學報,10,119-146。
    董秀珠(2004)。當丈夫不再為經濟的靠山時:夫妻間的權力與運作過程。應用心理學,284,147-182。
    董秀珠(2002)。當丈夫不再為經濟的靠山時:論夫妻間的權力與運作過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智慧(1998)。單身類型、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詹慧瑜(2003)。戰後美國外援政策之研究-以雷根政府時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曜齊(2005)。台灣的現代化論戰與現代主義運動。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鄔昆如(1995)。家庭倫理中的人際關係。哲學雜誌,12,58-71。
    葉昌期(2004)。探索台灣地區民眾道德觀的變遷。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明華 & 楊國樞(1997)。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69-225。
    葉甄宜(2005)。美國的民主援外政策:以獨立國協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齊力 & 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9-53。嘉義:南華大學教研所。
    鄒金鳳(2001)。《親密戰爭?》由母女關係看性別角色與認知的建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 芸(2006)。未婚青年的子女價值與生育期望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中芳(2001)。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載於楊中芳主編,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頁 337-370)。台北:桂冠。
    楊文娟(2007)。傳與不傳皆因愛:母女性別角色之代間傳遞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茹憶(1996)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惠(1995)。婚姻衝突現象與因應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珍(2004)。原生家庭經驗對國小未婚女教師婚姻觀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楊凰嬿(2003)。性別、性別角色態度與家務工作參與對就業市場階層化影響之探討。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碧雲(2001)。家庭教育與性別角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43-45。
    楊懋春(1981)。中外文化與親屬關係。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
    翟智怡(2001)。高中職女性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齊力(1990)。近二十年來台灣地區家戶核心化趨勢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如芬(2005)。榮民之「家」?—東部某榮家老人的流離生命與家園認同。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杏蓉(2005)。等待孩孫回厝團圓耶農村阿嬤。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 書(2007)。媳婦婚後的代間居住經驗-代間同住、分住與搬離。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趙曉慧(2002)。打造性別認同的基地:解讀女性主義書店「女書店」之空間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玉秀(2003)。從婆媳互動看台灣中產階層婦女覺知的家庭圖像。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美里(1996)。台灣女同志的性、性別與家庭。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惠修(1999)。台北市女單親家庭社會網絡與福利使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沛婕(2001)。初為人媳角色轉換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易霖(2003)。夾心餅乾-婆媳關係中男性的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秋雄(2003)。婆媳過招下為人子(夫)者之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婉琦(2006)。年齡、教育程度與盛行的婚配模式。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秀霞(2006)。焦慮疾患者生病與復原經驗之研究—以六位病友互助團體之會員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歐宇帥(2001)。 台北都會區年輕高學歷女性的居住環境以及家的認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一龍(2002)。台灣家庭的生命週期。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人鵬(2000)。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學生書局。
    劉乃慈(2002)。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劉于華(2003)。「家暴施暴者」:家庭危機裡的堅強小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再復 & 林崗(2002)。傳統與中國人(牛津版)。台北:商務。
    劉宏鈺(2003)。雙生涯家庭女性繼續學習歷程與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惠琴(2001)。大學生戀愛關係的維持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3),1-31。
    劉惠琴(2000a)。青少女在母女關係中的個體化模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53-91。
    劉惠琴(2000b)。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
    劉梅君(1999)。性別與勞動。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別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253-303)。台北:心理。
    劉詠聰(1998)。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台北:麥田。
    劉麗娟(2002)。未婚女性關係中自我的移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啟川(1997)。性別偏好與生育。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碩士論文。
    鄭麗珍(1987)。低收入單親女性家長的角色負荷和社會支持網絡之相關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德榮(1992)。當代詮釋學的發展及其特徵。鵝湖學誌,9,131-162。
    謝秀芬(1997)。現代婦女的家庭價值與家庭期待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46。
    謝品蘭(1992)。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美娥(1998)。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的類型、人力資源與居住安排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28, 118-152。
    謝淑楓(2004)。婦女、照顧與非營利組織─以創世基金會「植物人媽媽」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靉倫(2000)。誰的婦女政策?我國婦女政策中「婦女」的論述分析(1949-2000)。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貴香(2000)。離婚婦女之生活資源與適應。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蕭淑仁(2003)。青年女性的生活經驗—以高學歷的職業婦女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所碩士論文。
    戴碧萱(2006)。未婚熟齡女性婚姻觀之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戴錦華(2006)。性別中國。台北:麥田。
    鍾佩玲(2004)。女大學生生育意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子容(1999)。婚姻中的錢與權--談家庭主婦之經濟處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靜娟 (2003)。家族史的建構與研究─以賴氏心田五美派為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文吟 & 伊慶春(2001)。台灣家庭的動態發展:結構分裂與重組。人口學刊,23,1-47。
    簡春安 & 方婷(1998)。大專學生對情愛教育的認知及其需求研究。長榮學報,2(2),145-172。
    簡瑛瑛(1998)。何處是女兒家。台北:聯合文學。
    羅一中(2003)。華人母親的人際義務—以罕見疾病兒童的家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靜婷(2001)。家務參與、婚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台北。
    顧愛如(1993)。住宅空間使用的性別差異。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燕翎(2003)。導言。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vii-xix)。台北:女書。
    顧鑒堂 & 顧鳴塘(2003)。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台北:商務。

    外文部分

    Abbott-Chapman, J. & Robertson, M.(1999). Home as a private space: some adolescent constructs.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2(1), 23-43.
    Ahmed, S.(1999). Home and away: narratives of migration and estran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3), 329-347.
    Allen, S. M.(2003). Voluntary intra-national migr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 place called home.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Altheide, D. & Johnson, J.(1994). Criteria for assessing interpretive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Denzin & Y. Lins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485-499). California: Sage.
    Annison, J.(2000). Towards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home”.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5(4), 251-262.
    Attfield, J.(2002). Moving home: Changing attitudes to residence and identity. The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7, 249-262.
    Baily, F.(2003). The saving lie: Truth and metho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Bainbridge, W.(1989). Survey Research : A computer-assistant introduction. CA: Wadsworth.
    Bernard, J.(1982). The future of marriage. C.T. : Yale University Press.
    Bhabha, H.(2006).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Bowlby, S., Gregory, S. & McKie, L.(1997). “ Doing home”: Patriarchy, caring, and space.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20(3), 343-350.
    Butler, J.(2004). Undoing gender. New York: Routledge.
    Butler, J.(2003). Gender trouble, feminist theory, and psychoanalytic discourse. In L. Alcoff & E. Mendieta(eds.), Identities: Race, class, gender, and nationality (pp.201-211).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Cha, J.(1994). Aspect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 Korea. In U. Kim, H.C. Triandis, C. Kagitcibasi, S.C. Choi, & G. Yoon(ed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pp. 157-175). CA: Sage.
    Chanda, I.(2000). Feminist theory in perspective. In H. Schwarz & S. Ray(eds.),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pp. 486-507).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Chapman, T. & Hockey, J.(1999). The ideal home as it is imagined and as it is lived. In T. Chapman & J. Hockey (eds.), Ideal Homes? Social Change and Domestic Life (pp.1-14). New York: Routledge.
    Chodorow, N.(1999).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lapp, G.(1992). Divorce and new beginning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Collins, P. (2000). Black Feminist Thought. New York: Routledge.
    Coward, R.(1993).Our treacherous hearts: Why women let men get their way. Faber & Faber.
    Crenshaw, K.(2003). Mapping the margins: Intersectionality, identity politics, a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of color. In L. Alcoff & E. Mendieta(eds.), Identities: Race, class, gender, and nationality (pp.175-200).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Cumming, E.(1975). Engagement with an old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5, 187-191.
    Despres, C.(1991). The meaning of home: Literature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8(2), 96-115.
    Dirlik, A. (2000).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In D. Brydon(ed.), Postcolonial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pp. 207-236). New York: Routledge.
    Douglas, M.(1991). The idea of home: A kind of space. Social Research, 58(1), 287-307.
    Dovey, K.(1985). Home and homelessness. In I. Altman & C. Werner (eds.), Home Environment (pp.33-64). New York: Plenum Press.
    Dowling, R.(1998). Gender, class and home ownership placing the connections. Housing Studies, 13(4), 471-486.
    Dryden, C.(1999). Being married, doing gender. London & New York: Rouledge.
    Dupuis, A. & Thorns, D. C.(1998). Home, home ownership and the search for ontological security.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1998, 24-47.
    Eagleton, T.(2003). After theory. New York: Basic Books.
    Eagleton, T.(2000). The idea of culture.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C. Farrington(trans.), F. Fanon(author)(1968).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New York : Grove Press.
    Fiske, A.(2002). Us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to compare cultures-a critique of the validity and measurement of the constructs: Comment on Oyserman et a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8(1), 78-88.
    Foucault, M.(1979). 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 New York: Vintage Books.
    Friedan, B.(1983). The feminine mystiqu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Fromn, E.(1941). Escape from freedom. New York: Farrar & Rinehart.
    Gilligan, C.(1993).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rney, C.(1997). “…Half of me was satisfied”: Making sense of home through episodic ethnographies.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20(3), 373-386.
    Hall, S. (2000). When was the “post-colonial”? Thinking at the limit. In D. Brydon(ed.), Postcolonial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pp. 237-257). New York: Routledge.
    Hartmann, H.(1971). In 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t.
    Hayward, G.(1975). Home as an environ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concept. Landscape, 20,.2-9.
    Hepworth, M.(1999). Privacy, security and respectability: The ideal Victorian home. In T. Chapman & J. Hockey (eds.), Ideal Homes? Social Change and Domestic Life (pp. 17-29). New York: Routledge.
    Hofstede G.(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2nd). CA: Sage.
    hooks, b.(1994) Outlaw culture: Resisting representa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Horwitz, J. & Tognoli, J.(1982). Role of home in adult development: Women and men living alone describe their residential histories. Family relations, 32, 335-341.
    Hsu, F.(1981). Americans and Chinese.: Passage to Differences.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ii.
    Hsu, F.(1972). Kinship and ways of life: An exploration. In F. Hsu(ed.),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pp.509-567). Massachusetts: Schenkman Publishing company, Inc..
    Hsu, F.(1971). Under Ancestors’ Shadow.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su, F.(1965). The effect of dominant kinship relationships on kin and non-kin behavior: A hypothesi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7(3), 638-661.
    Hsu, F.(1963). Clan, casto and club.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gional Offices.
    Hsu, F.(1959). Structure, function, content, and proces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1, 790-805.
    Hunt, L.(1993). The family romanc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ngold, T.(1995). Building, dwelling, living: How animals and people make themselves at them in the world. In M. Strathern (ed.), Shifting Contexts: Transformations in 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 (pp. 57-80). New York: Routledge.
    Jackson, M.(2000). A home in the world.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Janeway, E.(1971). Man’s world, woman’s place: A study in social mythology.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
    Jenks, C.(1993).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John Hill, Z.(1996). At home in the world.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41, 575-598.
    Johnson, J.(2002). In-depth Interviewing. In J. Gubrium & J. Holstein(eds.), “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pp.103-119). London: Sage.
    Kenyon, E.(2003).Young adults’ household formation: Individualization ,identity and home. In G. Allan & G. Jones (eds.),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Life Course (pp. 103-119). New York: Palgrave Mccmillan.
    Kim, U.(1994).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and Elaboration. In U. Kim, H.C. Triandis, C. Kagitcibasi, S.C. Choi, & G. Yoon(ed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pp. 19-41). CA: Sage.
    Kumar, K.(1997). Home: The promise and predicament of private life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J. Weintraub & K. Kumar (eds.), Public and Private in Thought and Practice (pp. 204-236).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rsen, N.(2000). Imperialism, colonialism, postcolonialism. In H. Schwarz & S. Ray(eds.),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pp. 23-52).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Lewin, F. A.(2001). The meaning of home among elderly immigrant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Housing Studies, 16(3), 353-370.
    Lisle, L.(1999). Without child : Challenging the stigma of childlessness. New York: Routledge.
    Mallett, S.(2004). Understanding home: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2004, 62-89.
    Mann, J.(1987). A phenomenological inquiry into the concept of home. Ann Arbor, Mich: UMI.
    Marcuse, H.(1991). One 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London : Routledge.
    Markmann, C.(trans.), Fanon, F.(author)(1967). Black skin, white masks. New York: Grove Weidenfeld.
    May, T.(2001). Interviewing: Methods and process. In Social: Issues, methods and process, 120-145.
    McClintock, A. (2000). The angle of progress: Pitfalls of the term”post-colonialism”. In D. Brydon(ed.), Postcolonial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pp. 175-189). New York: Routledge.
    Miller, J.(1990).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sense of self. In C. Zanardi (ed.), Essential Papers on the Psychology of Women (pp. 437-454).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Millett, K.(1990). Sexual Politics. 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Mohanty, C.(2006). Feminism without borders: Decolonizing theory, practicing solidarit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Moore, J.(2000). Placing home in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 207-217.
    Moore-Gilbert, B.(1997). Postcolonial theory: Contexts, practices, politics. New York: Verso.
    Odeh, L.(1993). Post-colonial feminism and the veil: Thinking the difference. Feminist Review, 43, 26-37.
    Olaniyan, T.(2000). Africa: Varied colonial legacies. In H. Schwarz & S. Ray(eds.),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pp. 269-281).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Palmer, R.(1969). Hermeneutics;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Heidegger, and Gadamer.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Passaro, J.(1996). The unequal homeless: Men on the streets, women in their place. New York: Routldge.
    Perkins, H. C. & Thorns, D. C.(1999). House and home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changes in New Zealand’s urban system, households and family structures.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16, 124- 135.
    Platt, J.(2002).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view. In J. Gubrium & J. Holstein(eds.),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pp. 33-54). London: Sage.
    Rapport, A.(1995). A critical view of the concept “home”. In D. Benjamin(ed.), The Home: Words, Interpretations, Meanings and Environments (pp.25-52). Aldershot: Avebury.
    Rich, A.(1986). 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New York: Norton.
    Rivlin, L. & Moore, J.(2001). Home-making: Supports and barriers to the process of home. Journal of social distress and the homeless, 10(4), 323-336.
    Ryff, C.(1982). Self-perceived personality change in adulthood and ag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 108-115.
    Said, E.(1994a). Orientalism. New York : Vintage Books.
    Said, E.(1994b).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 Vintage Books.
    Salts, C.(1979).Divorce process: Integrating theory. Journal of divorce, 2, 233-240.
    Sarkar, S.(2000). Middle-class consciousness and patriotic literature in South Asia. In H. Schwarz & S. Ray(eds.),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pp. 252-268).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Schaffiner, L.(1998). Searching for connection: A new look at teenaged runaways. Adolescence, 33(131), 619-627.
    Schutz, A. (1976a). The homecomer. In A. Brodersen (Ed.), Collected Papers, Vol. II: Studies in Social Theory (pp. 106-119).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Schutz, A. (1976b). The social world as taken for granted and its structurization. In A. Brodersen (Ed.), Collected Papers, Vol. II: Studies in Social Theory (pp. 229-238).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Schwarz, H.(2000). Mission impossible : Introducing postcolonial studies in US academy. In H. Schwarz & S. Ray(eds.),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pp. 1-20).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Sears, S.(2000). Intellectuals, theosophy, and failed narratives of the nation in late colonial Java. In H. Schwarz & S. Ray(eds.),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pp. 333-359).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Slemon, S.(2006). The scramble for post-colonialism. In B. Ashcroft (ed.),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2nd (pp. 45-52). New York: Routledge.
    Somerville, P.(199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home. The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14(3), 226-245.
    Spivak, G.(2006). In other worlds. New York: Routledge.
    Spivak, G. (2000).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D. Brydon(ed.), Postcolonialism : 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pp.1427-1477). New York: Routledge.
    Spivak, G.(1999). 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eil, J.(1997). Marital equality: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well-being of husbands and wiv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tiver, I.(1991). Beyond the Oedipus complex: Mothers and daughters. In J. Jordan et al.(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Writings from the Stone Cetner (pp. 97-121).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Taylor, R.(2000). The meaning of life. In E. Klemke(ed.), The Meaning of Life (pp.167-17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riandis, H.(1995).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CO: Westview Press.
    Quayson, A.(2000). Postcolonial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H. Schwarz & S. Ray(eds.),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pp. 87-111).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Minichiello, V.(1990). In-depth interviewing: Research people.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Cheshire.
    Walby, S.(1997). Gender Transformations. London: Routledge.
    Wardhaugh, J. (1999). The un-accommodated woman: Home, homelessness and identity.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1999, 91-109.
    Weaver, J.(2000). Indigenousness and indigeneity. In H. Schwarz & S. Ray(eds.),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pp .221-235).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Weinsheimer, J. & Marshall, D. (trans.), H. Gadamer (author) (2003). Truth and Method, 2nd. New York: Continuum.
    Wiesenfeld, E. & Panza, R.(1999). Environmental hazards and home los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ecoming homeless. Community, work & family, 2(1), 51-65.
    Wise, J.(2000). Home: Territory and identity. Cultural Studies, 14(2), 295-310.
    Wolf, M.(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the rural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right, G.(1991). Prescribing the model home. Social Research, 58(1),.213-225.
    Zurich, J. H.(1996). At home in the world.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41, 575-59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