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權
論文名稱: 權力距離與美、中、台戰略三角之政治經濟分析
指導教授: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施正屏
Shih, Cheng-P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新制度學派戰略三角路徑選擇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5下載: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傳統政治學界對於美、中、台三邊關係的論述,皆著重於政治權力的互動與拉鋸,為能清楚表示三邊權力關係的互動以及各自角色地位的轉換,概念化的戰略三角(strategic triangle)框架有利於辨識三方權力互動之變遷。但其缺點在於權力的意涵過於廣泛,所指涉的範疇極其龐雜,致使戰略三角始終呈現出概念化的幾何模型,無法明確界定行為者間權利行使的強度。本文以新制度學派(new institutionalism)為研究架構,輔以組織行為理論作為研究理論基礎,藉由敘述統計與多元迴歸的運用建立計量模型,依此分析經貿全球化下美、中、台戰略三角關係之路徑選擇(path choice),及可能造成的影響。本文擬分為五部份: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戰略三角理論與文獻分析,第三章:權力、現實主義與軟權力,第四章:權力距離與美、中、台三邊經貿關係之檢證,第五章:結論與政策建議。

    權力距離與美、中、台戰略三角之政治經濟分析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11 第三節 問題意識...........................................18 第四節 研究途徑...........................................20 第五節 研究方法、架構與研究流程..................24 第二章 戰略三角理論與文獻分析.....................30 第一節 戰略三角的理論背景...........................31 第二節 戰略三角的文獻回顧...........................45 第三節 國際政治中的戰略三角案例分析...........54 第四節 小結.................................................63 第三章 權力、現實主義與軟權力.....................64 第一節 權力的假說與其運用...........................65 第二節 現實主義與新現實主義的權力觀...........74 第三節 軟權力..............................................85 第四章 權力距離與美、中、台三邊經貿關係之檢證....91 第一節 權力距離的界定與運用 ................................92 第二節 美、中、台三邊經貿關係的檢證....................97 第三節 實證結果與美、中、台戰略三角之運用.........111 第五章 結論.........................................................118

    參考書目

    一、 中譯書
    1. Andrew Heywood著,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政治學新論》,(台北:偉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
    2. David Held、Anthony McGrew等著,林祐聖譯,《治理全球化》,(台北:韋伯文化),(2005年)。
    3. Gareth R.Jones著,楊仁壽、許碧芬、俞慧芸譯,《組織行為》,(台北:雙葉書廊),(2005年12月)。
    4. Hans J. Morgenthau著,張自學譯,《國際政治學》,(臺北巿:幼獅文化),(1976年)。
    5. John M. Hobson著,周劭彥譯,《國家與國際關係》,(台北:弘智文化),(2003年)。
    6. John Naisbitt著,顧淑馨譯,《全球弔詭-小而美的年代》,(台北:天下出版社),(1994年)。
    7. Joseph S. Nye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力量》,(台北:遠流文化),(2006年)。
    8. Joseph S. Nye著,蔡東杰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
    9. Joshua S. Goldstein著,胡祖慶、歐信宏譯,《國際關係》,(台北:雙葉書廊),(2003年7月)。
    10. Kate Nash著,林庭瑤譯,《政治社會學》,(台北:韋伯文化),(2001年)。
    11. Michael Roskin、Robert L. Cord著,劉后安、洪聖婓譯,《政治學的世界》,(台北:時英),(2002年)。
    12. North C. Douglass著,劉瑞華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13. North C. Douglass著,劉瑞華譯,《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14. Richard L. Daft著,李再長譯,《組織理論與設計》,(台北:湯普生文化),(2006年)。
    15. Robert L. Pfalez Graff and James E. Dougherty著,胡祖慶譯,《國際關係理論導讀》,(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16. 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年)。
    17. Stephen P. Robbins著,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譯,《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文化),(2006年8月)
    18. Steven Lukes著,林葦芸譯,《權力-基進觀點》,(台北:商周出版社),(2006年)。
    19. 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著,楊淑娟譯,《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二、中文書
    1. 中華歐亞基金會編著,《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2006年7月)。
    2. 天下雜誌編輯,《面對中國》,(台北:天下雜誌),(2006年)。
    3. 王月魂,<新加坡需要更多創業家>,《天下雜誌》,第372期。
    4. 王逸舟,《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
    5. 王滬寧主編,《政治的邏輯-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6. 王曉玟,<關了FTA大門,開了另一扇窗>,《天下雜誌》,第373期。
    7.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
    8. 石之瑜,<對政治權力的心理分析途徑>,載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年)。
    9. 宋鎮照、黃鴻茗,<當前兩岸政經關係的發展、挑戰與前瞻:建構新兩岸關係思維>,《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0期。
    10. 沈有忠,<美中台關係:改良的戰略三角分析法>,《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3期。
    11. 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年)。
    12. 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台北:正中書局),(1997年10月)。
    13. 吳玉山,<非自願性的樞紐>,《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二期,(2000年6月)。
    14. 吳東林,《巨變中的強權政治-體系變遷與美中台》,(台北:時英),(2002年)。
    15. 吳柏林,《現代統計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
    16. 吳復新、江岷欽、許道然著,《組織行為》,(台北:空大),(2004年)。
    17. 吳琬瑜,<林毅夫:中國經濟至少再成長二十年>,《天下雜誌》,第372期。
    18. 巫和懋、夏珍著,《賽局高手-全方位策略與應用》,(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
    19. 李英明,《國際關係理論的啟蒙與反思》,(台北:揚智文化),(2004年)。
    20. 李軍勇主編,《全球化浪潮-中國經濟安全面臨的挑戰與抉擇》,(四川:西南財經大學),(1999年)。
    21. 周世雄,《國際關係:權力與制度》,(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年6月)。
    22. 周敏凱,《國際政治學新論》,(上海:復旦大學),(2004年8月)。
    23. 周繼祥,《政治學-21世紀的觀點》,(台北:威仕曼文化),(2005年)。
    24.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25.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決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0年)。
    26. 林繼文,〈創設、選擇與演化:制度形成的三個理論模式〉,中國政治學會暨「政治學與新制度主義」學術研討會,2001年。
    27. 邵宗海,〈美國對海峽兩岸之政策分析〉,《當代中國研究》,(2004年),第三期。
    28. 邵宗海,《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
    29. 邵宗海,《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4月)。
    30. 邱垂正,<建構和平安全的「兩岸經濟整合」模式>,《師大政治論叢》,第五期。
    31. 胡鍵,<中國軟力量:要素、資源、能力>,載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國際體系與中國的軟力量》,(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32. 施子中、王文賢,《911事件後美中俄三角關係之演變與對我影響》(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33. 施正屏、張權,<制度變遷、權力距離與美中台戰略三角之政治經濟分析>,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送審中。
    34. 洪丁福,《國際政治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啟英文化社),(1996年)。
    35. 紀凱露,<國力不對等戰略三角模式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36. 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2005年10月)。
    37. 唐晉主編,《大國崛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38. 孫哲,<胡錦濤訪美後的中美關係與台灣問題>,《中國評論》,(2006年4月)。
    39. 徐斯勤,〈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中國政治學會暨「政治學與新制度主義」學術研討會,2001年。
    40. 翁明賢,《國際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8月)。
    41. 高朗,<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政治科學論叢》,第21期,(2004年9月)。
    42. 涂志堅,<柯林頓總統時期美中台戰略三角互動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43. 涂志堅、唐欣偉,<從總體觀點看柯林頓政府時期的美「中」台戰略三角>,《遠景季刊》,第二卷第二期,(2001年4月)。
    44. 偉正翔,《國際政治的全球化與國際道德危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月)。
    45.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46.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著,《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下冊)》,(台北:翰蘆出版社),(2000年8月)。
    47. 莫大華、陳紫財,<美國介入台海危機影響因素分析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期,(2002年1月)。
    48. 莊文一,<從孤雛到夥伴:台灣在後冷戰中、日、台三邊關係的角色提升>,《展望與探索》,第四卷第四期,(2006年4月)。
    49. 郭秋永,<對持的權力觀>,《政治科學論叢》,(台北:台大政治學系),(2004年6月)。
    50. 郭華倫,《中共問題集》,(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82年)。
    51. 郭瑞華,《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6年12月)。
    52. 陳文賢,《柯林頓與布希政府的中、台政策:決策小組的研究途徑》(台北:一橋圖書),(2002年)。
    53. 陳牧民,<當和平崛起遇上台灣問題:菁英認知下的中國安全戰略>,《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4期。
    54. 陳欣之,〈美國獨霸地位與其東亞政策:國際權力分配極化(polarity)的分析〉,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005年)。
    55. 陳欣之,<國際安全研究之理論變遷與挑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四卷第三期。
    56. 陳欣之,<國際制度在國際霸權競逐的權力作用>,2005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研討會,(台北:中研院)。
    57. 陳家剛,〈前言:全球化時代的新制度主義〉,載《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薛曉源、陳家剛編,(北京:社科文獻),(2004)。
    58. 陳德昇,《兩岸政策互動、政策解讀與運作分析》,(台北:永業),(1994年6月)。
    59. 陸委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55期,2005年9月。
    60. 章念馳,<兩岸關係:現在與未來的反思>,《中國評論》,(2004年3月1日)。
    61. 傅亞蘭,<911事件對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期,(2002年1月)。
    62. 彭懷恩,《21世紀政治學辭典》,(台北:風雲論壇),(2004年1月)。
    63. 彭懷恩,《國際關係與現勢Q&A》,(台北:風雲論壇),(2005年)。
    64. 黃鴻博,<一個中國定義與兩岸關係之辯證發展討論>,《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6期(2002年6月)。
    65. 逯扶東,《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66. 楚樹龍,《冷戰後的中美關係的走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67. 楊世雄,《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中共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台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
    68. 董立文,〈兩岸關係與亞太安全〉,第一屆「東亞發展與亞太安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1999年9月5、6日)。
    69. 廖淑馨主編,《美、中、台新世代與兩岸關係》(台北:政大國研中心),(2001年)。
    70. 廖登山,<後冷戰時期中國軟權力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71. 劉志攻,<台北-華府-北平三角關係>,《問題與研究》,第二十五卷第五期(1986年)。
    72.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73. 蔡瑋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研中心),(2005年)。
    74. 鞏明鑫,<經貿互動在兩岸關係中之作用與定位>,「兩岸經貿互動與兩岸關係發展」座談會,(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2004年11月5日)。
    75. 閻學通、孫學峰,《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76. 閻學通、陳寒溪譯,《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12月)。
    77. 謝俊義,<新制度主義的發展與展望>,《中國行政》,(2000年8月)。
    78. 魏艾,<經濟全球化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問題與展望>,《WTO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交流基金會),(2002年)。
    79.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80. 羅致政,<台灣安全多邊化戰略>,《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9期,(1996年9月)。
    81. 羅致政,<美國在台海兩岸互動所扮演的角色-結構平衡者>,《美歐月刊》,第10卷第1期(1995年1月)
    82. 關中,《意識型態和美國外交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10月)
    83. 蘇起,《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三、英文資料
    1. Eirik G. Furubotn & Rudolf Richter,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8。
    2. George W.Bush,” A Distinctly American Internationalism,” Simi Valley, Califorina,November 19,1999.
    3. Gerald Segal,,The Great Power Triangle,(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1982)。
    4. Harold Lasswell and Kaplan Abraham,“Power and Society:A Fram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0.
    5. Herbert Simon,“Models of Mans, Social and Rational:Mathematical Essay on Rational Human Behavior in a Social Setting”,New York:1957。
    6. Joseph Nye,“Soft Power”,Foreign Policy,Fall 1990。
    7. Keeneth N. Waltz,’’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tics’’,(Mass:Addison Wesley.),(1979)。
    8. Lowell Dittmer,“The strategic triangle:An Elementary Game-Theoretical Analysis”,World Politics,vol.33,no.4(July 1981)。
    9. Lowell Dittmer,《The Strategic Triangle:A Critical Review, The Strategic Triangle :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New York:Paragon House,1987)。
    10. Stephen M. Walt,“The Origins of Alliance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
    11. Talcott Parsons,‘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American Society’,World Politics,10。
    12.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 Department of Stat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Programs, USINFO.STATE.GOV, Sep 20,2002.
    四、其他
    《中國時報》,2005年8月6日,A4版。
    高希均,<做一位出色的知識人>,聯合報E3版,2007年6月23日。
    民主進步黨網站http://www.dpp.org.tw/index2.asp
    關於和平崛起之意涵,網路資源請參閱:http://www.china.org.cn/chinese/OPC/520713.htm
    關於520就職演說內容全文,請參閱《總統府新聞稿》,2000年5月20日,網址為: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於2002年9月20日在華盛頓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之譯文,由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翻譯。英文原文見: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