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佾霖
Tsai, Yi-Lin
論文名稱: 唐代長安城的法律空間
The Juristic Space of Tang Chang-An City
指導教授: 陳登武
Chen, Den-W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2
中文關鍵詞: 法律空間闕門衛禁律刑場大赦登聞鼓長安傳奇小說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所謂法律空間是一種雙向的概念,分別是法律如何規範空間,以及空間如何呈現法律。唐代的都市空間中,長安城的資料最多,因此成為研究法律空間的絕佳對象。從法律如何規範空間而言,《唐律.衛禁律》將唐代長安城劃分為京城、皇城、宮城、殿、上閤等空間。並且對於在不同空間,產生的不同的犯罪行為,科以不同的罪刑。
    其次,長安城中還有不少空間進行法律展演,使民眾親身體會法律。例如刑場、監獄、大赦、直訴等空間與儀式,都可以看作是法律空間的體現。唐代長安城在不少地方公開處刑,如東市、西市、京兆府門等,體現《周禮》「與眾棄之」的觀念。長安城中也有府獄、大理獄、內侍獄等監獄,其設立過程展現監獄空間是爭奪司法權的重要步驟之一。此外,獻俘禮、大赦禮、金雞儀式等,雖然是禮儀的範圍,卻展現了許多法律的元素。因此,舉行這些儀式的空間,也是一種法律空間。
    闕門前的法律空間又至關重要,從中古中國的鄴都、洛陽等宮城形制相較唐代長安城,由東西向的宮城結構轉向南北向的宮城結構。在闕門前的金雞、登聞鼓等法律裝置,也在中古到唐之間有承襲與改變。到了大明宮興建後,這樣的闕門前法律空間又再次發生一些變革。闕門前法律空間的演變,呈現中古宮城結構的變化與承襲。
    最後,唐代有許多傳奇小說以長安城為背景,不少情節具有法制的色彩。故事場景空間的變化與法制結合,則可以理解唐人對於長安空間的看法。如京兆尹故事展現唐代長安城里坊「北實南虛」的樣貌,故事在空間選擇上,也會反應這樣的事實。此外,唐代長安城街東與街西在與治安有關的傳奇小說也呈現不同面貌,透過傳奇小說得以理解街東與街西法律空間的不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史料 9 第四節 章節架構 11 第二章 《衛禁律》與唐長安法律空間 13 第一節 從《衛禁律》看長安城的空間劃分 13 第三章 長安城中的法律空間 57 第一節 懸法象魏:闕門與法律空間的形成 57 第二節 長安監獄 80 第三節 與眾棄之:長安城的刑場空間 102 第四章 唐代傳奇中的長安城法律空間 130 第一節 傳奇故事與長安城治安管理 132 第二節 輦轂之下:京兆尹與長安法律空間 150 第五章 結論 160 參考書目 166

    甲、史料與論著
    一、史料
    (晉)崔豹撰,《古今注》,收入《漢魏六朝小說筆記大觀》,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9年版。
    (唐)王讜,《唐語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
    (唐)王維著,(清)趙殿城著,《王右丞集箋注》,香港:中華書局,1975年。
    (唐)李林甫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
    (唐)杜佑撰,王文錦、王永興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唐)沈佺期、宋之問撰,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北
    京:中華書局,2006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唐)吳兢,《貞觀政要》,台北:宏業書局,1983年版。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點校,《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
    (唐)韋述撰,辛德勇點校,《兩京新記輯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唐)張鷟,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
    (唐)溫庭筠,《溫庭筠全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版。
    (唐)唐臨撰,方詩銘輯校,《冥報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
    (唐)康輧,《劇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版。
    (唐)劉肅,《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
    (唐)趙璘,《因話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版。
    (唐)戴孚著,方詩銘輯校,《廣異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
    (唐)韓愈著,錢仲聯、馬茂元點校,《韓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
    (日)圓仁撰,《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花山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
    (宋)王欽若,周勛初校訂,《冊府元龜》,上海:鳳凰出版社,2006年版。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三版。
    (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
    (宋)李昉,《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版。
    (宋)宋敏求,《長安志》,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版。
    (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
    (宋)司馬光注,(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
    (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
    (宋)竇儀等撰、吳翊如點校,《宋刑統》,中華書局1984年版。
    (南宋)程大昌,《雍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
    (元)駱天驤撰,黃永年點校,《類編長安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
    (清)曹寅、彭定求,《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版。
    (清)董誥等,《全唐文》,中華書局,1983年版。
    (清)顧炎武,《日知錄》,台北:文史哲,1979年版。
    穆根來、汶江、黃倬漢譯,《中國印度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二、今人編著類
    丁如明、李宗為、李雪穎等點校,《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抄本天聖
    令校證(上、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0月。
    吳綱主編,《全唐文補遺》(1-9)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7年版。
    陳尚君輯校,《全唐文補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版。
    張國福、馮卓慧、王沛著,《法律史料考釋》收入楊一凡主編《中國法制史
    考證續編》,第十三冊2009年8月版。
    楊鴻年,《隋唐兩京坊里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霍存福,《唐式輯佚》收入楊一凡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續編》第八冊,社
    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8月版。
    (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遺》,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刊。

    三、一般論著類
    辛德勇,《隋唐兩京叢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杜文玉,《長安吏治》,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年版。
    高明士,《律令法與天下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
    高明士,《唐代身份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律為中心》,台北:五南出版社,
    2003年。
    陳登武,《地獄.法律.人間秩序:中古中國宗教、社會與國家》,台北:
    五南,2009年版。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台北:五
    南,2007年8月。
    陳俊強,《皇恩浩蕩:北朝隋唐恩赦制度研究》,台北:五南,2007年版。
    妹尾達彥,《長安の都市計畫》,東京:講談社,2001年。
    妹尾達彥,《唐代長安の店舖立地と街西の致富譚》,東京:汲古書院,1990
    年。
    妹尾達彥,《唐代長安の街西》,北海道:北海道教育大學史學會,1984年
    楊月君,《唐代京畿地區治安管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年12月版。
    張榮芳,《唐代京兆尹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版。
    劉章珺,《唐代長安的居民生計與城是政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11月版。
    (法)米歇爾.傅科,《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出版社),
    1992年。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
    戴建國,《唐宋變革期的法律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戴炎輝,《唐律通論》,台北:中正書局,1966年版。
    渡邊信一郎著,徐沖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中日比較史的視
    角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乙、期刊論文
    一、中文期刊
    王宏治,〈唐中央獄制考〉,《中國監獄文化的傳統與現代文明》,北京:法律
    出版社,2006。
    王建國,〈隋唐長安禁苑苑門及四監考述〉,《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版)》(西安:2011.10),14:5。
    王靜,〈城門與都市—以唐長安通化門為主〉,《唐研究》,(北京:2009年),
    第十五卷,頁23-50。
    王德權,〈東京與京都之外〉,《新史學》,17:1(台北,2006)。
    朱玉麒,〈唐宋都城小說的地理空間變遷〉,收入《唐研究》第十一卷,(北
    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建民,〈古代禮俗筆記:肺石解〉,《大陸雜誌》,第83卷第1期。
    高本憲,〈唐太宗大營北闕考〉,《文博》,2007年:06期。
    柏俊才,〈北魏三都大官考〉,《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期。
    桂齊遜,〈唐代宮禁制度在政治與法律上的意義與作用〉,《華岡文科學報》,
    27期,2005年。
    桂齊遜,〈《唐律關於「律文解釋」方式之分析》,《通識研究集刊》,台北市:
    2005年12月。
    桂齊遜,〈《唐律.衛禁律》沿革考〉,收入《中國中古史研究》,第七期,台
    北:蘭臺網路,2007年12期。
    陳俊強,〈無冤的追求—從《天聖令.獄官令》試論唐代死刑的執行〉,《法
    制史研究》,第十六期,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9年。
    陳弱水,〈唐代長安的宦官社群—特論其與軍人的關係〉,《唐研究》,北京:
    2009,第十五卷。
    胡滄澤,〈唐代御史台司法審判權的獲得〉,《廈門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
    妹尾達彥,〈唐代後期的長安與傳奇小說——以〈李娃傳〉的分析為中心〉
    收入劉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妹尾達彥,〈唐長安城的禮儀空間:以皇帝禮儀的舞台為中心〉收入溝口雄
    三、小島毅編,《中國的思維世界》,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妹尾達彥,〈長安:禮儀之都—以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為素材〉,《唐
    研究》,北京:2009,第十五卷。
    孫英剛,〈想像中的真實—隋唐長安的冥界信仰〉,《唐研究》北京:2009,
    第十五卷。
    唐雯,〈《兩京新記》新見佚文輯考—兼論《兩京新記》復原的可能性〉,《唐
    研究》,北京:2009,第十五卷。
    楊為剛,〈唐代都市小說敘事的時間與空間—以街鼓制度為中心〉,《唐研究》
    北京:2009,第十五卷。
    楊鴻勛,〈唐長安大明宮丹鳳門復原研究〉,《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2年第
    三期。
    嚴耀中,〈北魏「三都大官」考〉,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考論》,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姜伯勤,〈唐代城市與唐代律令〉,《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2004年。
    趙望秦,〈長安新設刑場—獨柳樹探析〉,《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2001年第23卷第五期。
    葛承雍,〈唐京的惡少流氓與豪雄武俠〉,收入史念海《唐史論叢》,陝西師
    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張榮芳,〈唐代長安刑場試析〉,《東海學報》34期,1993年。
    寧欣,〈詩與街—從白居易「歌鐘十二街」談起〉,《中國歷史文物》,200
    年第五期。
    寧欣,〈街:城市社會的舞台—以唐長安城為中心〉,《文史哲》,2006年第四
    期。
    戴炎輝,〈唐律衛禁律之溯源〉收入韓忠謨等主編《薩孟武先生七十華誕政
    法論文集》,台北:海天出版社,1966年2月。
    蕭艾撰(張榮芳),〈長安監獄〉,《歷史月刊》,第十六期。
    仁井田陞,李力譯,〈敦煌發現《十王經圖卷》所見刑法史料〉,《法制史研
    究》第十一卷,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20076月版。
    渡邊信一郎,〈元會的建構〉,收入溝口雄三.小島毅編,孫歌等中譯,《古
    代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二、日文期刊
    川村康,〈唐五代杖殺考〉,《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17冊,東京:1993
    年3月。
    穴沢築子,〈唐代皇帝生誕節の場についての一考察〉,《都市文化研究》第
    三號,2004年。
    井上和人,〈唐代長安の諸門について─『唐律疏議』における「門」字の
    分析〉,《法史學研究會會報》,第九号,2004年12月。
    室永芳三,〈唐都長安城坊制治安機構〉(上)、(中)、(下),《九州大學東洋
    史論集》,1974年,第2號。
    室永芳三,〈唐末內侍省における鞫獄の性格と機能につぃて〉,《長崎大學
    教育學部社會科學論叢》,第28號,1979年。
    妹尾達彥,〈唐長安城の官人居住地〉,《東洋史研究》55卷2號,1996年9
    月。
    岡野誠,〈中国古代中世の「守法」史料の分析〉收入岡野誠研究代表者《基
    盤研究(C)(2)研究成果報告書》,平成十二~十四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
    金,平成十五年(2003)三月。

    丙、學位論文
    陳登武,《唐代司法制度研究—以大理寺為中心》,碩士學位論文,中國文化
    大學史學研究所,1991年六月。
    楊曉宜,《唐代的捕亡制度》,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1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