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彥傑
Wang, Yen-Chieh
論文名稱: 不同練習方法對排球接發球之影響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actice methods on volleyball reception
指導教授: 劉有德
Liu, Yeou-T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競技學系
Depart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1
中文關鍵詞: 排球低手傳球運動技能學習遷移
英文關鍵詞: volleyball, underhand passing, motor learning, transf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0下載: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問題背景:接發球是排球基礎且重要的技術,有良好的接發球技術,可以增加第一波攻擊的優勢,進而增加比賽獲勝的機率。然而,要有良好的接發球要先有好的傳球能力。目前,常見的練習方法為對空傳球或是低手對牆傳球,這些方法真的對實際接發球會有效果嗎?目的:探討低手對牆傳球練習與場地練習對排球接發球表現之影響。方法:16名實驗參與者在進行低手對牆測驗與場地接發球測驗之前測後,隨機分為低手對牆傳球組與場地接發球組,進行每週兩次,一次20分鐘,共四週的練習。低手對牆傳球組在規定的範圍內進行低手對牆傳球練習,場地接發球組在場地六號位上進行接發球練習。四週練習後進行後測。低手對牆傳球測驗的得分與場地接發球測驗的得分分別以混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2組別X前後測)考驗不同練習方法學習效果的差異。結果:低手對牆傳球組與場地接發球組在各自的練習上皆有進步,但兩組之間互相沒有遷移。結論:練習
    那種技能動作只對那種動作有效果。

    Background: Reception was a basic and important skill in volleyball. With great volleyball reception skill, the effect of complexⅠmay be improved and increased the probability to win the game. However, if players want to have a great reception they must have a good passing ability first. Up to now, the most popular practice methods were passes in the air or passes onto the wall. Were these practice methods actually effective when applying the skill of reception in the actual game ? Purpose: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wo underhand pass practice. methods: pass onto the wall and field reception. Method: Sixteen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e two practice groups after the pre-tests, followed by four weeks of practice with the frequency of two sessions a week, twenty minutes a session. The wall group practiced within a predetermined range and field group practiced on the number six position. All participants performed the post-tests after four weeks practice. The mixed design two way ANOVA was used for the data analysis. Result: The two groups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kill that they practiced, but did not transfer to the other condition.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kill learning only depends on what you practiced.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致謝詞 iii 目 次 iv 圖 次 vi 表 次 v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問題背景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2 第三節、研究問題 2 第四節、研究假設 2 第五節、名詞操作性定義 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排球低手傳球的重要性 3 第二節、排球低手對牆傳球 4 第三節、運動技能學習理論 5 第四節、排球學習相關文獻探討 8 第五節、文獻總結 10 第參章 方法 11 第一節、實驗參與者 11 第二節、實驗工作 11 第三節、實驗設備與場地 14 第四節、實驗流程 15 第五節、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16 第肆章 結果 17 第一節、低手對牆傳球前後測 17 第二節、場地接發球前後測 18 第三節、兩組別練習次數 21 第伍章 討論 23 第一節、兩練習組別對低手傳球之影響 23 第二節、兩練習組別之遷移 24 第三節、結論與建議 26 引用文獻 27 附錄一、兩練習組前後測成績 30 附錄二、實驗參與者者知情同意書 31

    莊文風(1998)。排球扣球測驗方法研究。大專體育,39,149-157。

    方黃裕(1997)。排球運動選手低手傳球能力之檢測方法的探討。台灣體育,89,23-29。

    陳麗萍、江輝祺(1997)。六人制排球扣球發展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1(3),43-48。
    蔡崇濱(1999)。贏球得分制對排球比賽的影響和對策。中華體育季刊,13(3),29-36。

    杜曉偉、楊勁蒼(1999)。每球得分制新規則對男排比賽得分規律影響的初步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6(2),45-47 。
    李黛芬、蔡芬卿(2000)。Mosston 教學光譜之互惠式在排球校隊訓練上的應用與探討。大專體育,51,83-89。

    黎玉東、廖正訓(2001)。清華大學排球隊參加八十九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得分結構之分析。大專體育,57,113-117。

    黎玉東(2003)。八十九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男子組第一級得分結構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7(4),114-123。

    廖庭儀(2003)。自然回饋強度對運動技能學習曲線結構之影響(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清香(2004)。不同表現獲知對排球肩上發球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2,73-82。

    楊聯琦(2004)。排球低手接球之教學-以初學者為對象。學校體育,14(1),70-74。

    吳忠政、許壬榮(2004)。排球接發球訓練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8(2),1-8。

    劉有德(2004)。動力系統與運動學習。成大體育,37(1),1-7。

    吳忠政(2004)。阻斷式接發球訓練對排球運動員接發球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胡名霞(2006)。動作控制與動作學習(第二版)。臺北市:文史哲。

    溫卓謀、劉淑燕(2008)。理論與觀點。載於劉有德(主編),動作技能學習(頁7-1-7-38)。臺北市:禾楓。

    戴遠成(2008)。工作限制對人體多肢段運動學習之影響(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德裕、韓大衛(2009)。傳統式教學法對國小學童排球低手擊球學習效果之研究。(2009)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術研討會(頁 86-92)。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

    王衍超(2009)。不同層級排球選手接發球準確性、啟動時間、動作時間之探討(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董金龍(2009)。不同週數的教學進度對排球低手傳球之學習效果探討。南亞學報,29。

    劉有德、謝宗諭、陳秀惠、嚴雅婷、戴遠成、江函芸、王衍超、李易潔、陳尹華、鄭光志(譯)(2010)。技能學習的動力:限制導向的觀點。台北市:禾楓。(Da vids , K. , Button , C. & Bennett , S., 2008)

    鍾祥賜(2011)。羽球發高遠球運動技能學習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陳佳郁(2011)。不同限制對網球正拍擊球動作影響之探討(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聰榮(2013)。有去有回才厲害嗎?排球得分與勝負之探討(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Brady,G. F. (1945).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of volleyball playing ability. 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6,14-17.
    Fitts , p .m. , & Posner , M. I . (1967). Human performance .Belmoont , CA: Brooks /Cole.

    Roger, A. K., & Wayne B. B(1968). A Modification of the Brady Volleyball Skill Test for High School Boys.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39(1), 116-120.

    Adams, J.A.(1971).A Closed-loop theory of motor learing.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3,111-150.

    Jewett, A. E., & Bain, L. L. (1985). The Curriculum Processin Physical Education. Dubuque,Iowa: Wm. C. Brown Publishers.

    Paplia,D.E.& Olds,S.W. (1985).Psychology.New York:Mc Graw Hill.

    Newell, K. M. (1986).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ion. In M.G. Wade & H.T.A. Whiting (Eds.), Motor skill acquisition in 50 children: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341-360. Amsterdam:Martinies NIJHOS.

    Kugler, P.N.,Shaw, R.E., Vincente,K.J.,& Kinsella-Shaw,J. (1990).Inquiry into intentional systems:I.Issues in ecological physics.Psychological Research, 52(2-3),98-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