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孫雅琳 Sun, Ya-Lin |
---|---|
論文名稱: |
高中國文古典文學名物詞梳理──以〈諫逐客書〉、〈鴻門宴〉、〈虬髯客傳〉為討論核心 Combination of Nominal Words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Taking "Jian-Zhu-Ke-Shu", "Hong-Men-Yan" and "Qiu- Ran-Ke-Zhuan" As The Core of The Discussion |
指導教授: |
陳炫瑋
Chen, Hsuan-Wei |
口試委員: |
陳炫瑋
Chen, Hsuan-Wei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楊曉菁 Yang, Hsiao Ching |
口試日期: | 2024/01/1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4 |
中文關鍵詞: | 高中國文 、名物詞 、諫逐客書 、鴻門宴 、虬髯客傳 |
英文關鍵詞: |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ical Chinese Learning, Nomenclature, Jian-Zhu-Ke-Shu, Hong-Men-Yan, Qiu-Ran-Ke-Zhuan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88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1 下載: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為高中國文名物詞研究,以〈諫逐客書〉、〈鴻門宴〉、〈虬髯客傳〉為討論範圍。
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並進行文獻探討。接著,討論名物與名物詞的意義,確定名物詞的分類,最後,整理〈諫逐客書〉、〈鴻門宴〉、〈虬髯客傳〉三篇的名物詞,並說明研究方法與步驟。
高中國文以〈諫逐客書〉、〈鴻門宴〉和〈虬髯客傳〉三篇的名物詞所涉及的文本解讀問題較多,故以此三篇為討論核心。如〈諫逐客書〉的名物詞涉及作者李斯的說服技巧,而〈鴻門宴〉的名物詞與司馬遷形塑人物形象有關,〈虬髯客傳〉名物詞數量和種類都最多,許多日常器物也旁及其他文章,能從文人創作的角度討論唐代共同的文學風景。這些內容在第二章至第四章分章探討,有關名物詞的問題則追溯源流,輔以圖片佐證說明,以釐清各項器物的樣貌,以及詮釋這些名物詞在閱讀理解的意義。
第五章為結論,說明研究成果對高中國文名物詞研究分析系統方法的建立,乃至名物詞的認識於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以及歷史文化的涵養的重要性,希冀影響更多人研究高中國文中的名物詞。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nomenclature taught at Senior High School and focuses on three articles: “Jian-Zhu-Ke-Shu”, “Hong-Men-Yan”, and “Qiu-Ran-Ke-Zhuan”.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explaining the motivation behind and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n, the nomenclature and Chinese character word choice is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characters. Finally,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three articles, “Jian-Zhu-Ke-Shu”, “Hong-Men-Yan”, and “Qiu-Ran-Ke-Zhuan” are collated,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explained.
The Classical Chinese characters taught at the Senior High School level in the three articles “Jian-Zhu-Ke-Shu”, “Hong-Men-Yan”, and “Qiu-Ran-Ke-Zhuan” involve many problems in text interpretation, so these three articles are the core of the discussion. For example,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n “Jian-Zhu-Ke-Shu” relate to the persuasive skills of the author, Li Si, while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n " Hong-Men-Yan " are related to Sima Qian's character imagery. “Qiu-Ran-Ke-Zhuan” has the largest number and variety of Chinese noun characters and includes many daily utensils which focuses attention on the common creative literary landscape of the Tang Dynasty; these concepts are discussed in Chapters 2 to 4. Issues related to Chinese characters are traced back to their origins, supplemented by illustrations to clarify the appearance of various artifacts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these Chinese character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Chapter 5 is the conclusion and explains how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atic method for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t the Senior High School level. This la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erms of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with the aspiration to influence more people to study Classical Chinese at the Senior High School level or beyond.
一、古籍(依時代順序排列)
〔漢〕毛亨傳;〔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漢〕劉向編;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漢〕劉向撰;左松超著:《說苑集證》,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劉向撰;程翔譯注:《說苑譯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漢〕桓寬著;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天津:天津出版社,1983年。〔漢〕王充著;張宗祥校注;鄭紹昌標點:《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附索引)》,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漢〕趙岐注:《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汪先謙補:《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南朝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劉宋〕劉義慶撰;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書局,1999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南朝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南朝梁〕蕭統編:張啟成、徐達等譯注:《昭明文選》,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南朝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程琰點校:《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房玄齡:《晉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唐〕魏徵:《隋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張鷟撰;川島校點:《遊仙窟》,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唐〕鑒真和尚著,梁明院校:《唐大和上東征傳校注》,揚州:廣陵書社,2010年。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白居易:《白居易詩全集》,海南:海南出版社,1992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注:《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白居易:謝思煒撰:《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牛僧孺:《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唐〕劉肅:《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唐〕韋絢撰:《劉賓客嘉話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趙璘:《因話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
〔唐〕張讀:《宣室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吉林:吉林出版社,1995年。
〔後漢〕趙曄撰,周生春輯校彙考:《吳越春秋輯校彙考》,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預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歐陽脩:《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脩撰,〔宋〕徐無黨注;楊家駱主編:《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重印。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朱熹:《詩經集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宋〕陳澔撰,萬久富整理:《禮記集說》,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元〕元好問:《元遺山詩集箋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明〕董說著;繆文遠訂補:《七國考訂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凌廷勘,《禮經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2002年。
〔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2012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1983年。
上海博物館編:《中國音樂文物大系:江蘇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文物中國史‧隋唐時代》,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文物夏商周史》,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文物出版社編:《中國考古文物之美10:佛門秘寶大唐遺珍》,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方勤:《曾國歷史與文化:從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王子初:《中國音樂考古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之今:《秦漢交通史新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王紀潮、張吟午、李蔚作等著:《劍舞楚天──越王勾踐劍暨楚國出土文物展》,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
王輝、程學華著:《秦文字集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10年。
田靜:《秦宮廷文化》,陝西: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石雲濤:《漢代外來文明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任繼昉:《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海:上海股及出版社,2008年。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余繼明編:《中國古玉器圖鑑:夏商周春秋戰國玉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
吳曾德:《漢代畫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呂華亮:《詩經名物的文學價值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
李光紅:《中國古代玉器鑑定》,北京:地質出版社,1999年。
李海霞:《漢語動物命名考釋》,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李濟、董作賓、石璋如、高去尋編:《侯家莊:河南安陽侯家莊殷氏墓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汪少華:《古詩文訓釋十四講》,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谷菽:《千年不朽百戶侯──長沙馬王堆漢墓》,成都,掃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季兆山:《中國古代玉器文化分析》,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於明:《中國玉器》,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年。
林貞愛校注:《揚雄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俞美霞:《戰國玉器研究》,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7年。
南京博物院編:《長毋相忘:讀盱眙大雲山江都王陵》,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年。
故宮博物院編:《故宮書畫館‧第三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故宮博物院編:《清宮后妃首飾圖典》,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年。
昭陵博物館編:《昭陵唐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夏傳才,唐紹忠校注:《曹丕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孫機:《仰觀集:古文物的欣賞與鑑別》(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
孫機:《從歷史中醒來:孫機談中國文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孫機:《華夏衣冠: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徐珂:《清稗類鈔》(第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徐衛民撰:《大風起兮──圖說秦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馬未都:《坐具的文明》,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張倩儀、蘇榮編:《楚文化──奇譎浪漫的南方大國》,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
張鴻修:《中國唐墓壁畫集》,深圳:嶺南美術出版社,1995年。
張雙棣撰:《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曹建墩:《三禮名物分類考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
曹建墩:《三禮名物分類彙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郭人民著;孫順霖補正:《戰國策校注繫年補正》,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
郭郛著:《山海經注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陰法魯:《古代禮制風俗漫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陳貽焮主編:《增訂注釋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陳德安:《三星堆 古蜀王國的勝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彭美玲:《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97年。
揚之水:《中國古代金銀首飾》,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年。
揚之水:《古詩文名物新證》,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揚之水:《唐宋家具尋微》,香港:香港中和出版,2015年。
揚之水:《詩經名物新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揚泓:《中國古兵器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編:《隨州金雞嶺》,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一號墓(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一號墓(下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黃正建:《走進日常:唐代的衣食住行》,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
黃正建:《走進日常:唐代社會生活考論》,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
黃正建:《唐代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黃金貴:《古代文化詞義集類辨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黃靈庚疏證:《楚辭章句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圓仁和尚著,顧承甫、何泉達點校:《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楊泓、孫機:《尋常的精緻》,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楊泓:《中國古兵器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楊泓:《中國漢唐考古學九講》,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
楊泓:《古物的聲音:古人的生活日常與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楊泓:《華燭帳前明:從文物看古人的生活與戰爭》,合肥:黃山書社,2016年。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印行,1997年。
董志廣校注:《潘岳集校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翟睿:《中國秦漢時期室內空間營造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年。
蒲實、丘濂:《盛唐美學課:七種主題,教你做個唐朝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趙豐主編:《中國絲綢通史》,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年。
劉建國注譯:《新譯越絕書》,臺北:三民書局,2021年。
劉德增:《秦漢衣食住行(珍藏插圖本)》,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劉學鍇、余恕誠著:《李商隱詩歌集解》,臺北:洪葉文化,1992年。
劉興均:《《周禮》名物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廣州市博物館:《廣州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歐陽予倩主編:《唐代舞蹈》,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蕭默:《敦煌建築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韓國河:《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北京:開明出版社,2014年。
繭山龍泉堂:《唐三彩》,東京:繭山龍泉堂株式會社,2022年。
蘇建州:《新訓詁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出版社,2004年。
龔元之:《古裝穿搭研究室:超乎你想像的中國服飾史》,臺北:時報文化,2019年。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王紫庭:《徐鼎《毛詩名物圖說》中「草部植物」之 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2019年。
徐再仙:《〈說文解字〉食、衣、住、行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張美華:《中國器物文化及其神話研究──以《太平廣記》為主》,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莊斐喬:《《說文》禮樂器物形制考釋》,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楊森:《敦煌家具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四、期刊(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王書輝:〈談李斯〈諫逐客書〉中的德〉,《歷史月刊》第237期,2007年10月。
吳建偉、李小鳳:〈胡餅考〉,《回族研究》第3期,2002年8月。
汪少華:〈與余英時先生論鴻門宴坐次尊卑〉,《國文天地》,17:12,2002年5月。
殷小平、賈楠:〈中古時期西域食物的傳入與本土化〉,《農業考古》第1期,2021年2月。
馬天祥:《〈「床」字解釋〉糾謬》,《華夏文化》,1998年第3期。
馬未都:《〈靜夜思〉新解》,《中華讀書報》,2008年3月19日。
高啟安、索黛:〈唐五代敦煌飲食中的餅淺探──敦煌飲食文化研究之二〉,《敦煌研究》第4期,1998年12月。
孫雅琳:〈李白詩文中「床」的意義探究──兼論〈靜夜思〉連類詩文問題〉,《中國語文》第798期,2023年12月。
張蕾:〈陶寺遺址鼓罄組合及相關問題研究〉,《文物研究》總第207期,2019年第3期。
閆豔:〈釋胡餅〉,《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4年12月)。
曾維華:〈李白〈靜夜思〉中的「床」〉,《社會科學報》,2003年9月18日。
程蘇東:〈失控的文本與失語的文學批評──以《史記》及其研究史為例〉,《中國社會科學》,第1期,2017年。
黃家芳:〈兕非犀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9年3月。
葉國良:〈從名物制度之學看經典詮釋〉,《人文學報》,第20、21期合刊,1999年12月。
解梅:〈「胡餅」考略〉,《農業考古》第1期,2012年2月。
鄧炘炘:〈批判性閱讀與辨思:司馬遷與「項羽之死」〉,《傳播文化與政治》,第12期,2020年12月。
顏崑陽:〈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2期,1994年6月。
劉慧雯:〈「符號事件」或「符號」?〉,《中華傳播學刊》,第6期,2004年12月。
五、網路資源
Google藝術與文化,網址: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hl=zh-TW
三亞市博物館,網址:http://sanyamuseum.com/
中國民族宗教網,網址:http://www.mzb.com.cn/
中國國家博物館,網址:https://www.chnmuseum.cn/
典藏ARTouch,網址:https://artouch.com/
松豐堂,網址:https://www.lamcoantiquities.com/
河北博物館,網址:https://www.hebeimuseum.org.cn/
河南博物館,網址:https://www.chnmus.net/
長沙簡牘博物館,網址:https://www.chinajiandu.cn/
南越王博物館,網址:https://www.nywmuseum.org.cn/
故宮博物院,網址: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on/index.aspx
徐州博物館,網址:https://www.xzmuseum.com/
陝西省博物館,網址:https://www.sxhm.com/
國立歷史博物館,網址:https://www.nmh.gov.tw/
教育部字典,網址:https://dict.revised.moe.edu.tw/search.jsp?la=0&powerMode=0
漢陽陵博物館,網址:http://www.hylae.com/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網址:http://www.bjqt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