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珮儀
論文名稱: 八卦地區的土地利用變遷
指導教授: 陳國川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八卦地區坡度紅土礫石層保安林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2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八卦地區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則始於清末.經日治.以迄民國以後,冀欲探究在這片淺丘坡地區上,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其農業墾殖過程之開展,以及伴隨著時代、經濟結構之變遷,此處之土地利用方式又呈顯出什麼樣的轉變?蘊蓄其背後之機制究竟為何?
      在八卦地區這樣一片看似完整一致的地形區裡,內部實因坡度的歧異而蘊蓄著頗為複雜的小地形,全區依坡度之不同而分為四個小區:即0-10﹪坡度區、10-20﹪坡度區、20-30﹪坡度區與大於30﹪坡度區,而其中0-10﹪坡度區實則又因分布位置之別而可再析分為平地帶、臺地面、叢雜於坑谷間的細零殘餘平坦面,這些不同坡度之地形面,也成為各種不同作物的衍展舞臺,在水文方面,可茲分為兩部份,其一坡度大於10﹪之地帶,因高度使然,故地下水來源少,向來就是水源貧乏區;其二即坡度為0-10﹪內之山腳低麓地帶與坑谷地區,或因地下水面與地面交切,地多湧泉,或因地勢較低,雨水易於因勢滯留,故水源汲取較為充裕便利,故有水稻耕作之經營。在土壤環境方面,本區僅周圍山腳之沿麓低下地帶,由複合沖積層所被覆,其餘大部份地帶,表層多為紅土,飽富酸性,下覆透水性尤佳、排水良好但保水力卻甚差的頭嵙山層,而這樣的地表特性對某些作物根系之發達但又頗適酸性土壤環境的耐旱作物而言,無異提供了一處絕佳的生存空間。而就在這樣一個坡度富饒變化且內部水文條件、土壤環境殊異於一般傳統平原地區的環境裡,也許並不利於傳統稻作農業之推展,但從另一個角度觀之,也正是這般的環境特性使然,使得早先居於其上的住民不得不設法謀求最能展現土地價值之使用型態,適性適地而發展,就在這樣的人、地充份交互作用的態勢下,開始了這片土地另一個不同的發展契機。
      清廷平臺後,在清政府將糧食生產視作國計民生之本的治臺之道影響下,對於有大部份之土地為坡地帶的八卦地區來說,因不具糧食生產的生利價值,故得以在清領時期,泰半放任處之,任憑其適性澶衍,彼時進入八卦地區墾殖的漢人,對土地利用方式,主依水源及坡度條件之異,而析分為兩種不同的使用型態,一是坡度介於0-10﹪的山腳低麓平地帶、與叢雜於坑谷間的細零殘餘平坦面,這些地區因水源豐沛而穩定,大部份以經營水田稻作為主;二是坡度大於10﹪等較乏水源灌溉的旱磽坡地及沿坑谷進墾的坡地區成為住民種植牧草畜養、栽植雜果、樵採什木與茅草等旱園墾耕活動與闢置墓地之佳地,是故,總的說來,清季的八卦地區之土地利用的型態顯然較受自然環境本身之約制。
      迨至日治時代,在總督府「以農業培養工業」、「殖產興業」的治臺策略導引下,八卦地區的地表景觀次第產生與清季截然不同之變貌,而在這個轉變的過程裡,其土地利用,至少具有三項特色值得留意:其一,彼時在猶如萬花筒似地多樣性的生產內容裡,其背後所蘊蓄之意義可能是:「自然環境」、「總督府治臺策略」與「當地住民日常需求」三者間,取得協調平衡後,投射於地表上之結果;其二,由彼時各種作物之分布地帶,略可知悉「坡度」本身對作物栽植之制限;其三,由保安林的闢置過程裡,可揭顯在殖民政府為圖滿足其經濟上之需要而竭力開發臺灣產業之同時,亦非一味地操持著「竭澤而漁」的心態而行,多少略為顯露其對土地資源永續發展之理念。
      民國時代以降,在國民政府出口大量農產品、農產加工品以換取外匯,並以之為發展工業之資金,故在此番政策背景之影響下,八卦地區的土地利用實質內容,次第展現了有別於日治時代之變貌。
      民國60年代以後,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使臺灣由過去的傳統農業社會進入了工業化社會之列,而在此番背景之下,八卦地區土地利用亦呈顯出大幅度的變貌。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8 第三節 研究範圍……………………………………………………9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6 第二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八卦地區的地形環境……………………………………..17 第二節 八卦地區的氣候…………………………………………18 第三節 八卦地區的土壤環境……………………………………20 第四節 八卦地區的地面水文……………………………………23 第五節 小結………………………………………………………25 第三章 清代的土地利用 第一節 漢人入墾的方向…………………………………………29 第二節 聚落的興闢………………………………………………31 第三節 漢人取得土地的方式……………………………………34 第四節 入墾後的土地利用………………………………………43 第五節 小結………………………………………………………47 第四章 日治時代土地利用的轉變 第一節 八卦地區產業活動的主要內容…………………………..50 第二節 0-1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61 第三節 10-2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64 第四節 20-3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65 第五節 大於3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  …..66 第六節 小結………………………………………………………67 第五章 民國六十年代以前的土地利用 第一節 八卦地區產業活動的主要內容…………………………73 第二節 0-1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77 第三節 10-2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79 第四節 20-3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79 第五節 大於3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 ……………80 第六節 小結………………………… ………………………81 第六章 民國六十年代以后的土地利用 第一節 0-1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84 第二節 10-2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89 第三節 20-3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90 第四節 大於30﹪坡度區的土地利用 ………………………..91 第五節 小結………………………………………………………..91 第七章 結論……………………………………………………………..95 參考文獻…………………………………………………………………..99

    【中文】
    于景讓(1951),《臺灣之土地》,臺灣研究叢刊第十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
    大租調查(1963),《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83),〈彰化縣建置沿革〉,《苗中彰三縣文獻》,頁344-351,臺北:
    成文出版社。
    不著撰人(1994),《臺灣中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不著撰人(未詳),《鳳梨栽培淺說》,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王子定(1954),〈臺灣之保安林〉,《臺灣之林業問題》,臺灣研究叢刊第28種,51-8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子定(1954),〈臺灣之經濟林〉,《臺灣之林業問題》,臺灣研究叢刊第28種,
    87-12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世慶(1980),《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王世慶編(1970),《臺灣省通誌稿~土地誌疆域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益滔(未詳),《臺灣之土地制度與土地政策》,
    民政廳(1973),《特用作物》,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李學鏗譯(1953),《臺灣鳳梨之研究》,中國園藝學會。
    私法物權(1963),《臺灣私法物權篇》,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
    周鍾瑄,(1968),《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書第一輯第二冊,臺北:國防研究
    院。
    周璽(1993),《彰化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聯經出版社。
    林熊祥(1954),《臺灣省通志稿˙經濟志林業篇》,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施添福(1982),《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系。
    施添福(1995),〈日治時代臺灣東部的熱帶栽培經營和區域發展〉,《臺灣史研
    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
    備處。
    施添福(1990),〈清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施添福(1992),〈清代臺灣竹塹地區聚落發展和形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
    野研究室論文集(1)》,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施添福(1994),〈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為例〉,《空
    間、家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施添福(2000),〈鹿港古蹟的歷史地理意義〉,《鹿港鎮志~地理篇》,鹿港:鹿
    港鎮公所。
    施添福,(1998),〈清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平埔族群與臺灣歷
    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施添福(1999),《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臺灣師範
    大學地理學系。
    席連之等(1950),《臺灣省土壤調查及肥力測定報告書》,臺灣肥料有限公司叢
    刊第五種,臺北:臺灣肥料公司。
    徐伯申(1955),《臺灣鳳梨》,臺北:正中書局。
    張宗漢(1980),《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張慕林(1955),〈臺灣之鳳梨罐頭工業〉,《臺灣之食品罐頭工業》,臺灣研究叢
    刊第三十三種,頁1-39,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張憲秋(1966),〈臺灣山地之農業〉,《臺灣之山地經濟》,臺灣研究叢刊第81
    種,171-18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郭寶章(1968),〈臺灣之林地濫墾〉,《臺灣之林業經營第二冊》,臺灣研究叢刊
    第98種,310-32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正祥(1950),《臺灣土地利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地理研究室。
    陳其南(1980),〈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開墾組織與土地制度之形成〉,《食貨月
    刊》,9:10,頁380-397,臺北:食貨月刊社。
    陳秋坤(1997),《臺灣古書契》,臺北:立虹出版社。
    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陳國川(2000),〈日治時代雲林官有原野的土地開發〉,《地理研究報告》,第33
    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陳國川(1999),〈臺灣區域發展的過程與特色〉,收於許健夫主編(1999),《臺
        灣省高級中學教學輔導叢書-地理科教學研究專輯(五)》,第233-256
        頁,南投: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陳國川(1989),〈新竹地區中地系統結構和消費行為的地點指向〉,《地理研究
    報告》,第15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陳國川(1982),〈農村工業區對鄉村地區人口就業及外流的影響〉,《地理研究
    報告》,第8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陳國川(1985),〈臺灣主要作物的地區性集中和耕地利用的雜異化〉,《地理研
    究報告》,第11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陳壽民(1951),《臺灣之鳳梨》,臺灣特產叢刊第9種,臺北:臺灣銀行。
    陳漢光(1983),〈彰化縣地名探源〉,《苗中彰三縣文獻》,頁278-284,臺北:
        成文出版社。
    湯文通(1957),《作物栽培原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叢書第十一號。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臺北:臺灣銀行濟研究
    室。
    楊貴三(1985),〈八卦臺地的活斷層與地形面〉,《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十一
    期,臺北:師大地理研究所。
    溫振華(1996),〈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
    出版社。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84),《臺灣地區陸上砂石源調查與研究報告第二卷~
    南部地區陸上砂石資源》,臺北:中央地質調查所。
    廖漢臣(1983),〈荷人占據下之彰化地方〉,《苗中彰三縣文獻》,頁308-320,
    臺北:成文出版社。
    彰化縣史館典藏古契約書。
    臺糖(1986),《臺糖40年》,臺北:臺灣糖業公司。
    臺糖(1996),《臺糖50年》,臺北:臺灣糖業公司。
    臺糖(未註年代),《臺灣糖業前期發展史》,臺北: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省農林廳水土保持局(1984),《南投縣、彰化縣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南
    投:臺灣省農林廳水土保持局。
    劉進慶(1987),〈從歷史觀點探討臺灣經濟成長之問題〉,《臺灣學術研究會誌》, 第2期,臺灣學術研究會。
    劉進慶(1995),《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聯經出版社。
    劉翠溶(1993),〈漢人拓墾與聚落之形成:臺灣環境變遷之起始〉,《中國環境
    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史田野調查工作室。
    蔡衡、宋國城(2000),〈論八卦臺地南部階地之成因〉,《中國地理學會會刊》,
    第28期,臺北:中國地理學會。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的鄉治》,臺灣研究叢刊,臺北:聯經出版社。
    惠(1959),〈清代臺灣之租賦〉,《臺灣文獻》,10(2):91-147,臺中: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
    張勝彥(1983),〈清代臺灣漢人土地所有型態之研究〉,《臺灣文獻》,34(2):
    15-41,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文龍(1980),〈八卦山滄桑〉,《臺灣文獻》,31(3):125-143,臺中: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
    林滿紅(1996),〈臺灣商業經營的中國傳承與蛻變-以臺灣最近相關研究為基礎
    之省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臺灣商業傳統」學術研討
    會宣讀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羅明哲(1991),〈臺灣歷史上土地所有權結構之變遷-兼論土地改革〉,《臺灣歷
    史上的土地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
    究室。
    陳秋坤(1991),〈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
    《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
    史田野研究室。
    吳恪元(1978),〈臺灣樹薯之產銷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15(1):29-62,
    臺北:臺灣土地銀行。
    黃泉源(1954),《茶樹栽培學》,臺北:大同書局。
    諶克終(1973),《臺灣果樹栽培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郭魁士(1952),《土壤學》,臺北:臺灣書局。
    瞿荊洲(1964),〈臺灣之對日本貿易〉,《臺灣之對外貿易》,臺灣研究叢刊第78
    種,頁41-83,臺北:臺灣銀行。
    蘇震(1970),〈十六年來臺灣之對外貿易及對外收支〉,《臺灣經濟發展之研究
    第一冊》,臺灣研究叢刊第78種,頁165-204,臺北:臺灣銀行。
    陳月娥(1970),〈十六年來臺灣之農業〉,《臺灣經濟發展之研究第二冊》,臺灣
    研究叢刊第78種,頁320-396,臺北:臺灣銀行。
    黃智輝(1984),《臺灣工業發展策略與貿易型態之轉變》,臺灣研究叢刊第120
    種,臺北:臺灣銀行。
    張宗漢(1987),《日據時代之臺灣財政》,臺北:聯經出版社。
    【日文】
    莊野昌三(1940),〈臺中州大肚山及八卦山於農業〉,臺北:臺北帝國
    大學農學院卒業論文。
    臨時舊慣(1903),《臨時臺灣舊慣調查第一部調查第一回報告書附錄參考書》,
    京都:經濟時報社。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
    局。
    杉目妙光(1934),《臺中州鄉土地誌》,臺北:盛文社。
    富田芳郎(1936),〈地理學上見臺灣文化景觀〉,《臺北帝作國大學
    紀念講演集第五輯》,臺北:臺北帝國大學。
    不著撰人(1915),《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臺中廳南投廳土性調查》,臺灣總督
    府農事試驗場。
    不著撰人(1935),《鳳梨產業關調查書》,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
    不著撰人(1935),《臺灣鳳梨產業》,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不著撰人(1932),《鳳梨栽培資料》,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不著撰人(1941),《臺中州農業概要》,
    宮川次郎(1913),《臺灣糖業批判》,東京:糖業研究會。
    臨時舊慣(1905),《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上卷》,東京: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杉目妙光(1934),《臺中州鄉土地誌》,臺中:未詳。
    安倍明義(1937),《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新高堂。
    富田芳郎(1932),〈八卦臺地南部地形〉,《臺灣地學記事》,3(4):42-48,
    臺北:臺灣地學會。
    不著撰人(1917),《臺灣保安林施業法》,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不著撰人(1917),《臺灣林業史》,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未詳),《加除˙自在臺灣法令輯覽》,帝國地方行政學會。
    不著撰人(1919),《臺灣林野法規》,臺北:臺灣總督府營林局。
    不著撰人(1931),《鳳梨罐頭統計表》,臺灣鳳梨罐頭同業組合。
    渡邊正一(1939),《讀本》,臺北:臺灣園藝協會。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