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靜宜
Wu, Ching-yi
論文名稱: 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創新U旅程與設計文化的湧現
The Innovative U Journey of Togo Village Art Museum and Its Emerging Design Culture
指導教授: 李明芬
Li, Ming-F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1
中文關鍵詞: U型理論設計思考設計對話設計文化社區營造地方文化創意產業土溝農村美術館地方創生
英文關鍵詞: Theory U, Design Thinking, Design Dialogue, Design Culture, Community Building, Local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Togo Village Art Museum, Place maki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ACE.017.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全球大部分的農村面臨青壯人口外流、高齡化、生態永續和城鄉落差的困境,探索永續創新的發展是農村社區刻不容緩的課題。本研究聚焦臺南後壁土溝農村社區的創新發展,論文融合多元「設計思考」觀和「U型理論」的視域探究其創新演化的歷程。
    土溝從一個沒落偏僻的農村,經過2002年起在地居民自發的社區營造行動,2004年起匯入南藝大建築藝術研究所學生的協力參與,互動多年後這群年輕人留在社區創業,積極運用文化創意結合青年回鄉創業來突破農村困境,跨世代推出「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創新實踐,並持續召喚社會參與對農村新可能性的想像。
    本研究以詮釋典範中質性研究取向的個案研究法、生命故事法之原則,並運用深度匯談、參與觀察和文件分析蒐集土溝創新發展歷程的珍貴資料。研究目的有三,一是透過U型理論對集體創新演化歷程的視域,探究土溝農村社區的創新發展歷程。二是探究土溝農村社區之核心設計團隊扮演的關鍵角色,探究他們和居民的「設計對話」是如何滋養自己和居民的「設計思考」以及「內在變革」。三是探究土溝農村社區歷經社會系統創新變革的U型演化。
    本研究特別強調設計參與者的心念其實是限制或開展個體或集體創新潛力的關鍵,在研究的深度參與過程研究者發現土溝農村社區跨世代的創新演化歷程包括:1.土溝有志之士的共同發起,2.沉浸農村的共同感知,3.From me to WE—優雅農夫願景的共同澄現,4. 農村社區創新的跨世代共同試驗,5.在農村現實中的共同演化的五個轉變歷程。在此創新轉變的歷程中,設計團隊與居民從生活對話發展至「設計對話」,從「設計對話」孕育「設計思考」,因注意力焦點的差異而呈現不同層次的演化,並在一波波的U型演化實踐中促成「設計文化」的浮現。土溝農村的社會創新變革關鍵在於透過共同的「實作體悟」放下自我觀點,轉向整體觀點,以「當下湧現」的澄明覺知連結生命深層意義的無限可能性。

    The problems resulted from outflow of youth, aging population and urban-rural gaps are challenging many global rural areas. This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the transformative process of Togo Village, which is a rural community located in southern Taiwan. The researcher takes great efforts to probe the design thinking of the Togo design team and how Togo Village evolves in the past decade. The study integrates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design thinking” into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Otto Sharmer’s Theory U to uncover the social innovation process of Togo Village.
    The Togo Village Art Museum is one of the few examples in the world of which young designers co-design and co-create with local residents across generations through “design dialogue” while exploring new possibilities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undertakes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es of interpretive paradigm, case study and life story method, to gaining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any facets of the Togo Village’s social innovation. It also applies in-depth interview, field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enrich this case study and the life story of Togo villag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hreefold: (1) exploring the collective transformative process of Togo village, (2) exploring the key roles of the design team and how they nurture their own and the local famers’ design thinking and inner transformation through design dialogues, and (3) exploring how Togo Village underwent the U process of social system innovation.
    Unlike the many other studies on design thinking, which focus on problem analysis, this study deeply relates the social innovation process of Togo Village to the inner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sign team and design participants.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Togo Village has been transforming through five movements : (1) Co-initiating based on inner calling, (2) Co-sensing by deepening observation and empathetic listening in the field, (3) Co-presencing the common vision “Graceful Farmers” through “weism”, (4) Co-realizing the social innovation across generations, (5) Co-evolving altogether in the rural village. The design team and Togo residents interact in their “daily conversation”, which is transformed into “design dialogue”, nurturing their “design thinking”. Their “design thinking” evolves at different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focus of their attention, which gradually leads to the emergence of a "design culture". The kernel of the collective innovation of the Togo Village is timely “redirecting” (in Otto Sharmer’s word) the focus of thinking from the part (me) to the whole (we) through persistent practices, and deeply relating the emerging ultimate purpose to presencing insights for Togo Village’s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 壹、農村社區發展的困境與轉型需要 2 貳、農村社區轉型的契機與社區總體營造 5 參、農村社區發展與地方文化/文創產業的連結 7 肆、農村社區發展與設計思考的人文省思 10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2 壹、農村社區轉型及創新的探索過程 12 貳、農村社區創新發展蘊含的設計思考 1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6 壹、農村社區 16 貳、農村美術館 16 參、設計思考 16 肆、設計對話 17 伍、設計文化 17 陸、U型理論 17 柒、地方文化創意產業 18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9 壹、研究目的 19 貳、研究問題 19 第五節 研究範圍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農村社區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及文化產業之關聯 23 壹、社區總體營造在農村社區發展的困境 23 貳、文化及文創產業對於農村社區發展的意義 28 第二節 農村社區創新的推手—設計團隊及其設計思考 42 壹、以產品創新的設計觀點探討農村設計團隊的「思考歷程」 43 貳、以系統設計的觀點探討農村設計團隊的「設計對話」 48 參、以轉化設計探詢的觀點探討農村設計團隊的「內在變革」 55 第三節 探究農村社區創新演化歷程的心視野— U型理論 58 壹、U型理論的緣起背景與應用 58 貳、U型理論集體創新的演化歷程 62 參、運用U型理論的相關研究 65 肆、三種設計思考與U型理論的關聯性 6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71 第一節 研究典範、詮釋視域與研究方法 71 壹、採取詮釋典範的質性研究之適切性 71 貳、詮釋理路和視域 75 參、質性研究方法的策略運用 80 第二節 研究案例與訪談對象的選擇 94 壹、研究案例的選擇 94 貳、訪談對象的選擇 95 參、與研究對象互為主體的關係 97 第三節 土溝農村社區的背景及現況 97 壹、土溝農村的地景變遷 98 貳、土溝農村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現況 101 參、土溝農村的社會和經濟課題 102 肆、土溝農村的社區營造 103 伍、土溝農村的相關研究 106 第四節 研究階段、步驟與資料分析 108 壹、研究階段 108 貳、研究步驟與流程 115 參、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117 第五節 研究之嚴謹度和研究倫理 123 壹、質性研究嚴謹度的五個面向 123 貳、本研究提升嚴謹度的策略 125 參、研究倫理 126 第四章 土溝農村社區「優雅農夫」的創新發展歷程 129 第一節 從發起社造到「優雅農夫」精神的探詢 129 壹、不忍共同記憶失落,重拾水牛精神 130 貳、從改造環境,重建農村認同 133 參、刻劃共同心相,水牛石雕現地創作 137 肆、打破政治慣性,踏出堅定的步履 141 第二節 從協力社造到「優雅農夫」夢想的打造 143 壹、從行動中反思的學習者 143 貳、農村生活美學的拓展者 147 參、土溝農村美術館的打造者 154 第三節 從傳承水牛精神到「優雅農夫」生活的實踐 172 壹、札根地方的社造農夫 173 貳、重新啟動感覺細胞的有機農夫 176 參、連結過去與未來的優雅農夫 179 小結 184 第五章 土溝農村社區創新發展的設計團隊演化 185 第一節 土溝設計團隊邁向青銀共創的「設計對話」孕育 186 壹、土溝的「設計團隊」 186 貳、從生活對話到設計對話 188 參、土溝農村社區「設計對話」的不同層次 190 肆、「設計對話」發生的「容器」 197 第二節 土溝農村社區創新歷程「設計思考」的演化 202 壹、土溝農村社區「設計思考」的五種層次 202 貳、從土溝核心設計團隊看設計者的角色 216 小結 219 第三節 土溝農村社區跨世代對話與創新的共同演化歷程 219 壹、根植於土地之愛—土溝有志之士的共同發起 220 貳、沉浸農村的共同感知 221 參、From me to WE—「優雅農夫」願景的共同澄現 225 肆、農村社區創新的跨世代共同試驗 229 伍、在農村現實中的共同演化 23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41 壹、從「設計對話」孕育創新演化的「設計思考」 241 貳、土溝農村社區的跨世代共同演化歷程 243 參、超越世代對立,跨世代攜手創造 247 第二節 研究發現及貢獻 248 壹、多元設計思考與U型理論之融合運用 248 貳、集體社會系統創新的「設計思考」歷程與關鍵 253 參、「計文化」的浮現 255 肆、 從設計團隊到設計社群,從設計部落到創新網絡 25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261 壹、研究限制 261 貳、研究建議 262 參考文獻 265 附錄一 宜蘭蘇澳白米社區的套裝行程價格 273 附錄二 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相關論文一覽表 274 附錄三 研究土溝社區之論文一覽表 276 附錄四 土溝農村美術館初步訪談問題大綱 277 附錄五 逐字稿整理範例 278 附錄六 土溝農村美術館歷年門票售價 281

    中文文獻
    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2014)。土溝農村美術館開展報報。臺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
    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2015a)。土溝農村美術館愛農卡。臺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
    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2015b)。2016土溝農村美術青春下鄉駐點行動(勞動部社區人才培力計畫書)。臺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部落格http://togoartmuseum.blogspot.tw/p/blog-page_13.html
    大愛影音館影片資料庫(2011年10月23日)。泰雅原民新工藝運動【經典】。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JAToslDAE。
    文化部官網http://www.moc.gov.tw/content_268.html
    文化環境工作室(1998)。臺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
    王佩蓉(2015)。農村再生計畫對居民生活品質滿意度及社區參與之影響--以臺南農村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高雄。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169-195.
    王偉綱(2013)。公共、共益與藝術的「共謀」--從Live House「地下社會」存續議題淺初探文化創意產業之矛盾。跨界:大學與社會參與,4,1-23。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與推估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最小的無限大文建會社區營造紀實1994-2010。臺北市:文建會。
    西村幸夫(1997)。故鄉魅力俱樂部(王惠君譯)。臺北市:遠流。
    何培鈞(2015)。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翻轉地方的夢想、信念、價值。臺北:天下文化。
    呂耀中(2006)。「動手營造咱的所在」台南縣土溝農村自力營造經驗(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藝術大學,台南市。
    呂耀中與王卓薇(2013)。以村之名、人為本。博物館學通訊,66,18-21.
    吳靜宜(2014)。論推動地方文創產業社區參與的策略-以「泰山娃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47,263-284。
    吳惠玲(2008年第一期)。農民老化人力斷層嚴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www.npf.org.tw/1/5084
    吳漢中(2013年第一期)。下一個文化十年-文創社會企業時代的到來【國藝會線上誌】。取自http://mag.ncafroc.org.tw/single.aspx?cid=105&id=106
    李丁讚(2007)。序言。載於楊弘任著。社區如何動起來。台北:左岸。
    周佳樺(2014)。「生態博物館」概念於法國源起之探源。博物館學季刊, 28(1),頁 31-49。
    林文浹(2008)。營造社區的藝術--土溝農村美感歷程(2001-2006)。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與藝術研究所,臺南市。
    林秀幸(1997)。重建鄉村社群:新港文教基金會的成立背景與組織探討。思與言,3(35), 87-117。
    林玲儀(2009)。從U理論觀點探討成人靈性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南投縣。
    林哲安(2010)。運用文化資產於社區營造中的產業振興─以泰山鄉美寧工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新北市。
    林崇熙(2013)。文化政策對地方文化館的反挫:並論社群營造之為另類方案。博物館與文化,6,3-34。
    林慧貞(2014年12月26,29,30日,2015年1月6,12,14,29日)休耕議題。【上下游新聞市集】。取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tag/%E4%BC%91%E8%80%95/。
    南秋原(2005)。以系統思考評析知識管理個案研究:以中國鋼鐵公司知識管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施岑宜(2012)。博物館如何讓社區動起來?臺灣地方文化館中的社區實踐,以金水地區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6(4),29-39。
    柯一青(2014)。臺灣二十一世紀社區營造論述之形構。臺中市:白象文化。
    洪儀真(2013)。村即是美術館,美術館即是村: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的敘事分析。現代美術學報,26,5-35。
    洪漢鼎(2008)。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1年4月12日)。泰雅染織【文化資產/傳統藝術】。取自http://www.mlc.gov.tw/TraditionalArt/index-1.asp?Parser=99,6,127,28,3。
    宮崎清(1999)。傳統性工藝品產業與地域振興。載於文建會(主編),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南投。
    高淑清(2008)。質化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葉文傑(2006)。從哲學詮釋學的實踐智慧觀點論「懂得如何操作」與「自我理解」的教育經驗本質。教育與社會研究,11,1-12。
    張正揚(2016)。美濃啟示:善待農地是一種文明選擇。綠主張,149,28-29。
    張春炎(2013)。地方文化傳播與社區營造:苗栗「灣寶社區」動員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116,173-206。
    張聖琳(2015)。食養農創DNA的社會設計--離農的文明如何回農?建築師,41(9(89),102-107。
    許佳琪(2012)。電影創作團隊之群體創造力研究--一群深入生命彩虹的「巴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臺北市。
    許懷方、蒯怡靖(2015)。生命織圓 - 苗栗野桐工坊【第七屆 蹲點‧台灣】。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6T2cxGO5Zg。
    野桐工坊/泰雅染織文化園區Facebook(2016年6月23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LIHANGWORKSHOP。
    陳文德(2014)。文化產業與社區發展:以卑南族普悠瑪(南王)與卡地布(知本)為例。考古人類學刊,80,103-14。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水沙連,2,8-12。
    陳其南(1996)。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載於文建會(主編),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陳東升(2013年10月28日)。從設計到社計的社會學想像【巷仔口社會學】。取自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3/10/28/chendungsheng/。
    陳昱良(2009)。稻草人成長記─台南土溝農村社區營造協力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與設計研究所,臺南市。
    陳昱良和黃鼎堯編(2013)。土溝農村美術館。臺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
    陳政偉(2016年6月19日)。農業根基,當年肥料換穀助經濟起飛【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619002449-260410陳瑞成(2008)。國小校長創新領導實踐與反思之自傳研究--以兩個InnoSchool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方案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臺南。
    陳碧琳(2012)。空間異化與文化抵抗:宜蘭社區藝術空間之理念與實踐。南藝學報,4,1-18。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年8月30日)。「人口推估報告(2018至2065年)」新聞稿。取自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E1EC042108072B67&Create=1
    曾旭正(1996)。以文化設施建設做為社區動員之起點的可能與歷史意義。載於文建會(主編),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87-296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旭正(2007)。重思臺灣的社區參與,社區建築中「參與」的概念與作法。載於吳瑪悧(主編),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34-61頁)。臺北市:遠流。
    曾旭正(2012)。在社區重思藝術--邁向新時代的有機藝術觀。南藝學報,4,63-82。
    程琦臻(2008)。阿嬤的「私房創藝」:台南縣土溝村女性參與社區營造之嘗試。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
    黃世輝(2001)。文化產業與居民參與。文建會90年度社區總體營造年會論文集, 臺北市:文建會。
    黃俊豪 (2009)。在農村看見藝術-台南土溝農村「社區藝術」之經驗(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
    董建宏(2012)。站在台灣農業發展的十字口:1970 年代台灣農業政策轉變對農
    地與農業、農村發展之衝擊。跨界:大學與社會參與 ,2,56-76。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市:左岸。
    楊弘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和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4),5-29。
    楊涵雅(2011)。咱的所在咱的生活-台南市土溝社區的牽手路營造經驗。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
    熊同鑫(2001)。窺、潰、饋: 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
    臺南市後壁區公所(2017)。中華民國106年臺南市後壁區統計年報。取自http://web.tainan.gov.tw/houbi/warehouse/%7B21D39B40-F728-49E6-932E-9447F63F1BDC%7D/106%E5%B9%B4%E5%BE%8C%E5%A3%81%E5%8D%80%E7%B5%B1%E8%A8%88%E5%B9%B4%E5%A0%B1.pdf
    臺南市政府(2016)。台南市社區營造白皮書。取自 http://data.tainan.gov.tw/dataset/f360c1dc-39d9-4772-8a66-ba1b57260e3d/resource/685cf898-55be-4cdd-b0b0-606bb34b27be/download/2016book.pdf
    劉小蘭、王俊豪(2003)。從世界體系觀點看戰後臺灣農業勞動力問題。社會文化學報,17,117-146。
    劉維公(2004)。創意台灣的前瞻規劃與對策研究。臺北市。
    蔡佳吟(2012)。Country Road 誰來牽手?─台南土溝社區「牽手路」空間營造經驗中的溝通。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
    蔡嘉信(2008)。草地所在三百冬:清代至1970年代土溝農村地景之變遷。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
    蔣玉嬋(2004)。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07,241-252。
    蔣玉嬋(2007)。建構社區學習體系以推展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聯合新聞網(2016年12月31日)爆竹工廠變藝文農場,臺南土溝新景點hakkaweekly(2014年10月23日)。土溝農村美術館【客家新聞雜誌】407集。取自http://reader.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32854430.html
    優雅農夫藝文農場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5%84%AA%E9%9B%85%E8%BE%B2%E5%A4%AB%E8%97%9D%E6%96%87%E8%BE%B2%E5%A0%B4-1529436093987756/?fref=ts
    藍麗春,邱重銘,王俊傑(2009)。文化政策下的臺灣文化產業嬗變。嘉南學報(人文類),35,437-451。
    轉角(Mable~)の吃喝玩樂臺南(2014年11月11日)。2014-土溝農村美術館。取自http://mable0326.com/blog/post/5041348-%E5%8F%B0%E5%8D%97-%E5%BE%8C%E5%A3%81%E2%94%83%E5%9C%9F%E6%BA%9D%E8%BE%B2%E6%9D%91%E7%BE%8E%E8%A1%93%E9%A4%A8%EF%BC%9A%E5%B9%BE%E7%B1%B3%E8%88%87%E6%AF%94%E8%A5%BF%E9%87%8C
    觀樹基金會Ryneh(2012年2月20日)。臺灣的耕地面積【觀樹基金會】。取自http://www.kskk.org.tw/food/node/69。

    英文中譯文獻
    Brown, T.(2010)。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吳莉君譯)。臺北:聯經。(原作2009年出版)
    Gadamer, H.-G.(1995)。真理與方法(洪漢鼎和夏鎮平譯)。臺北市:時報。(原作1986年出版)
    Glesne, C.(2005)。質性研究導論(莊明貞和陳怡如譯)。臺北:高等教育。(原作1999年出版)
    Ira Shor & Paulo Freire(2008)。解放教育學-轉化教育對話錄(林邦文譯)。臺北市 : 巨流。(原作1987年出版)
    King, S., Conley, M., Latimer, B.& Ferrari, D.(1996)。參與式設計 : 一本合作,協力, 社區營造的技術指南(Co-design)(楊沛儒譯)。臺北市:崇智國際文化。(原作1989年出版)
    Patton,M.(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吳芝儀和李奉儒譯)。嘉義:濤石文化。(原作2002年出版)
    Pine, B. J., & Gilmore, J. H.(2003)。體驗經濟時代(夏業良譯)。臺北市 :經濟新潮社。(原作1999年出版)
    Polanyi, M.(1985)。博藍尼演講集(彭淮棟譯)。臺北市: 聯經。
    Scharmer, C. O.(2013)。U理論(邱昭良、王慶娟和陳秋佳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原作2007年出版)
    Senge, P.(彼得聖吉)(1994)。第五項修練 : 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務(郭進隆譯)。臺北市 :天下文化。(原作1990年出版)
    Senge, P., Scharmer, C. O., Jaworski, J. & Flowers, B. S.(2006)。修練的軌跡(王芸譯)。臺北:天下文化。(原作2005年出版)
    Wilber, Ken(2000)。靈性復興 : 科學與宗教的整合道路。(龔卓軍譯)。臺北市 : 張老師文化。(原作1998年出版)。
    Wolcott, H.(2011)。質性研究寫作(李政賢譯)。臺北市:五南。(原作2009年出版)
    英文文獻
    Atkinson, R.(2002).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pp. 121-14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anathy, B. H.(1996). Designing Social Systems in a Changing World. New York: Plenum Press.
    Bertaux, D.(1981). Biography and society: the Life history approa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Sage.
    Bohm, D. & Peat, F. D.(1987). Science, Order, and Creativity. New York: Bantam Books.
    Bolton, G.(2010 [2001]). Reflective practice: writ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3rd. ed.).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s.
    Bowen, G. A.(2009). Document Analysis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9(2),27 - 40.
    Brown, T.(2008). Design Think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86(6), 84-92.
    Bruner, J.(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M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ross, N.(1990). The nature and nurture of design ability. Design Studies,11(3).
    Cross, N.(2006). 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 London: Springer-Verlag. http://dx.doi.org/10.1007/1-84628-301-9
    Denzin, N. K., & Lincoln, Y. S.(2011).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4th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orst, K., & Cross, N. (2001). Creativity in the design process: co-evolution of
    problem-solution. Design Studies, 22, 425-437.
    Gadamer, H.-G. (2001). Education is Self-Educ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5(4 ). Speech translated from Germany at Dietrich Bonhoeffer Gymnasium, Eppelheim, on 19 May 1999.
    Glen, R., Suciu,C. & Baughn, C.(2012). The need for design thinking in business schools.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13(4),653-667.
    Guba, E. G.(1981).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Trustworthiness of Naturalistic Inquiries. Ectj-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 29(2), 75-91.
    Ho, L.-A.; Lin, C.-Y.; Kuo, T.-H. ; Kuo, Y.-K. and Kuo, Y.-L.(2008). Applying Deeper Learning and Confucian Values in Enhanc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Empirical Results and Findings. Urban Education, 43, 561-586.
    Ho, L.-A.& Kuo, T.-H.(2009). Alternative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Therapy: An Empirical Case Study Using Behaviour and U Theory.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6(3), 105-125.
    Holmboe, E. S., & Batalden, P.(2015). Achieving the Desired Transformation: Thoughts on Next Steps for Outcomes-Based Medical Education. Academic Medicine, 90(9),1215-1223.
    Issac, W.(1999). Dialogue and the Art of Thinking Togeth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Jenlink, P. M., & Banathy, B. H.(2008). Dialogue as a Collective Means of Design Conversation. New York: Springer.
    Johansson-Sköldberg, U., Woodilla, J. & Çetinkaya, M. (2013). Design thinking: past, present and possible future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2(2), 121-146.
    Julier, G.(2013). From design culture to design activism. Design and Culture, 5(2), 215-236.
    Kolb, D.A., Fry, R.E. (1974). Toward an Applied Theor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8759143_Toward_an_Applied_Theory_of_Experiential Learning
    Lawson, B. R.(1984). Cognitive Studie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N. Cross (Ed.)Development in Design Methodology (pp. 209-220). New York: Wiley.
    Li, M. F. (李明芬)(2002). Fostering Design Culture Through Cultivating the User-Designers' Design Thinking and Systems Thinking.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15(5), 385-410.
    Li, M. F. (李明芬)(2008). Transforming Adult Learning Through Critical Design Inquiry.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21(5), 339-358.
    Li, M. F. (李明芬), & Lin, K.(林金根)(2010).A New Paradigm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Enacting Wholeness Praxis in the Oneness of Problem and Possibility.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24(2), 107-132.
    Liedtka, J.(2015). Perspective: Linking Design Thinking with Innovation Outcomes through Cognitive Bias Reduction.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Production, 32(6), 925-938.
    Lincoln, Y. S., & Guba, E. G.(199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Sage.
    Lockwood, T.(2009). Frameworks of Design Thinking(Editor Introduction). 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4(3).
    Merriam, S. B.(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CA: Fan Fransi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Østern, A. L.(2013). Close-up of the craft of making a multimodal lecture for teenagers about the universe: the importance of a meaningful context and supporting colleagues. Reflective Practice, 14(6), 801-813.
    Papanek, V.(1985).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 (2nd ed.).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Pepper, C. & Wildy, H.(2009). Using Narratives as a Research Strategy.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9(2), 18-26.
    Plattner, H., Meinel, C. & Leifer, L.(Ed.).(2011). Design Thinking, Understand-Improve-Apply. Springer.
    Reams, J.(2010). Leading the future. Futures, 42(10), 1088-1093. doi: 10.1016/j.futures.2010.08.008
    Rosenthal, G.(1993). Reconstruction of Life Stories: Principles of Selection in Generating Stories for Narrative Biographical Interviews. In R. L. Josselson, (Ed.), The Narrative study of lives(pp. 59-91). Newbury Park, CA: Sage.
    Poulard, F. (2007). Les Ecomusée, participation des habitants et prise en compte des publics. Ethonologie Français, 37, 551-557.
    Schön, D. A.(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Scharmer, C. O.(2009). Theory U: Leading from the Futures as it Emerges. The Social Technology of Presencing.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Shenton, A.(2004). Strategies for ensuring trustworthines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jects. Education for Information, 22, 63-75.
    Simon, H. A.(1984).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3d ed.). MS : Cambridge: MIT Press.
    Strauss, A., & Corbin, J.(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2nd. ed.). London: Sage.
    Wang, J. H. (王俊豪)(2015). Recruiting Young Farmers to Join Small-Scale Farming in EU: A Structural Polic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Agricultural Association of Taiwan (台灣農學會報). 16(1), 1-17.
    Whiteley, N.(1993). Design for Society. London: Reaktion Books.
    Widdershoven, G.(1993). The Story of Life Hermeneutic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In R. J. A. Lieblich(Ed.), The Narrative Study of Lives. Newbury Park, CA: Sage.
    Yin, R. K.(2008).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4th ed.). CA: Sage: Thousand Oak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