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哲翰
論文名稱: 「任人」與「任法」:晚明士人的王安石論
指導教授: 林麗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晚明士人王安石論祖宗之法世變經世濟民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63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4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晚明政治與社會的動盪,對士人造成了危機感,因而士人提出改革的建議,同時引起士人對王安石及其新法的注意。政治上,晚明士人將王安石比附權臣,表面上批評其變亂祖制,其實是藉此警醒皇帝注意權臣的問題。
    時政上,晚明士人遭遇役困問題、學風問題、民間孳牧馬匹的問題、社會秩序受到破壞,以及預備倉的空虛,因此討論到賦意的改革、導正士風的建議、馬政的修正、保甲法的施行,以及對賑貸的重視,並呈現各種層次對王安石及其新法的注意。
    在地方社會中,士人也感受到世變對於社會秩序的影響,利用王安石的祠祀,做為約束繼任官員的一種象徵。不過,在祖宗之法的約束下,地方士人對王安石的肯定唯在其道德文章,往往迴避對新法的論述,但晚明士人則逐漸有脫離祖制束縛,肯定王安石新法效用的現象。
    晚明士人受到求治想法的影響,對於王安石的評價是非常豐富且多元的。過去肯定王安石的討論都集中在晚清西學東漸的改變,但我們都忽略了晚明士人面對政治與社會的驟變,在士人的心中都掀起巨大的波瀾,衝擊著士人的傳統觀念。王安石評價的多種層次,反映著士人對過往政治思維以及社會觀念的重新省思,試圖藉此尋找符合晚明社會的新出路。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學比荊公性更偏:「權臣」王安石與明代大臣的比附……23 第一節 首輔張居正與「三不足」之說……………………………26 第二節 李廷機的入閣與「偏愎」之論……………………………34 第三章 觀前事可以知今日:熙寧新法與明代時政的針砭…………43 第一節 借鑑免役法的晚明賦役改革………………………………45 第二節 對士風衰頹的憂心與導正…………………………………58 第三節 戶馬法、保甲法與青苗法在晚明的適用性………………68 第四章 足感人心維風教:晚明地方社會對王安石的評價…………83 第一節 仕宦之地……………………………………………………84 第二節 家鄉:江西撫州府臨川縣…………………………………93 第五章 結論…………………………………………………………107 徵引書目………………………………………………………………110

    徵引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一)地方志
    [乾道]《四明圖經》,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寶慶]《四明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咸淳]《毘陵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延祐]《四明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成化]《寧波郡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成化]《重修毘陵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弘治]《撫州府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局,1990。
    [嘉靖]《寧波府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書局,1989。
    [嘉靖]《海門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四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撫州府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萬曆]《常州府志》,明萬曆四十六年刊本。
    [崇禎]《撫州府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康熙]《江寧府志》,康熙七年序刊本,國家圖書館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康熙]《撫州府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康熙]《臨川縣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雍正]《寧波府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雍正]《撫州府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書局,1989。
    [乾隆]《江南通志》,臺北:京華書局,1967。
    [乾隆]《鄞縣志》,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70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同治]《臨川縣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二)文集與其他
    《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禮記》,收於《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
    于慎行,《穀山筆塵》,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方應選,《方衆甫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7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王元翰,《王諫議全集》,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伍輯第2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王鏊,《震澤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丘濬,《大學衍義補》,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江用世,《史評小品》,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壹輯第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江東之,《瑞陽阿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朱荃宰,《文通》,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1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佘自強,《治譜》,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75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收於《筆記小說大觀‧十五編》第6冊,臺北:新興書局,1977。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2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李紱,《穆堂類稿‧初稿》,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4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李紱,《穆堂類稿‧別稿》,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42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李濂,《嵩渚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2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邵伯溫,《河南邵氏聞見前錄》,收於《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林堯俞等纂修,《禮部志稿》,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周瑛,《翠渠摘稿》,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胡忻,《欲焚草》,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3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83冊、第13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茅坤,《茅鹿門先生文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34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唐順之,《荊川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3。
    張廷玉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2。
    張岱,《四書遇》,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陳汝錡,《甘露園短書》,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陳建,《皇明通紀法傳全録》,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35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洪謨,《治世餘聞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4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師,《禪寄筆談》,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陳師道,《後山先生集》,收於《宋集珍本叢刊》第29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
    黄汝亨,《古奏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7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黃洪憲,《碧山學士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3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馮夢龍,《警世通言》,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78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鄒元標,《願學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葉向高,《蒼霞草》,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2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葉春及,《石洞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楊時喬,《馬政紀》,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6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楊慎,《升菴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收於《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94。
    駱問禮,《萬一樓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7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薛應旂,《方山先生文錄》,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0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蘇洵著,羅立剛注,《新譯蘇洵文選》,臺北:三民書局,2006。

    二、近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凱旋,《明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12。
    冉光榮,《中興名相──張居正》,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
    朱東澗,《張居正大傳》,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8。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8。
    何炳棣(Ping-ti Ho)著,徐泓譯,《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周榮靜,《張居正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75。
    邱仲麟,《文武兼治──張居正》,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
    韋慶遠,《張居正和明代中後期政局》,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唐新,《張江陵新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梁方仲,《明代賦役制度》,北京:中華書局,2008。
    梁啟超,《王荊公》,臺北:中華書局,1956。
    陳文石,《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陳翊林,《張居正評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54。
    張英聘,《明代南直隸方志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張藝曦,《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
    張顯清,《明代後期社會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隋淑芬,《張居正──起衰振隳的改革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
    萬明,《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趙克生,《明代國家禮制與社會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12。
    漆俠,《王安石變法》,收於《漆俠全集》第二卷,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8。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劉志琴,《張居正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錢茂偉,《國家、科舉與社會──以明代為中心的考察》,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蕭少秋,《張居正改革》,北京:求實出版社,1987。

    (二)中文論文
    李弘祺,〈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意義及解釋─從艾爾曼對明清考試制度的研究談起〉,《臺大歷史學報》,第32期(臺北,2003.12),頁237-267。
    李孝悌,〈託古改制──歷代政治改革的理想〉,收於鄭欽仁主編,《中國文化史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頁465-509。
    吳智和,〈明代祖制釋義與功能試論〉,《史學集刊》,1991年第3期(長春:吉林大學,1991),頁20-29。
    林麗月,〈閣部衝突與明萬曆朝的黨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0期(臺北,1982.6),頁123-141。
    林麗月,〈科場競爭與天下之「公」:明代科舉區域配額問題的一些考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0期(臺北,1992.06),頁43-73。
    林麗月,〈讀《明史紀事本末‧江陵柄政》──兼論明末清初幾種張居正傳中的史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4期(臺北,1996.6),頁41-76。
    林麗月,〈世變與秩序:明代社會風尚相關研究評述〉,《明代研究通訊》,第四期(臺北,2001.12),頁9-17。
    林麗月,〈俎豆宮牆:鄉賢祠與明清的基層社會〉,收於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頁327-372。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6),頁137-159。
    柴英昆,《明代預備倉政若干問題研究》,保定:河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0。
    郭永發,《明代馬政之研究──以山東地區為中心》,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張希清,〈簡論唐宋科舉制度的變遷(上)〉,《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北京,2010.02),頁33-39。
    張瑞威,〈足國與富民?──江陵柄政下的直省鑄錢〉,《明代研究》,第8期(南投,2005.12),頁117-124。
    陳寶良,〈明代的保甲與火甲〉,《明史研究》,第3輯(北京,1993),頁59-66、134。
    馮明,〈近三十年來國內張居正研究綜述〉,《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卷第3期(荊州,2010.6),頁104-110。
    劉旭東,《明代河南災荒與荒政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2。
    劉祥光,〈明代徽州名宦祠研究〉,收於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101-175。
    蔡崇禧,〈權奸與文豪─明人對王安石的評價〉,《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40期(臺北,2008.9),頁85-117。
    蔡樂蘇、劉超,〈政術、心術、學術──梁啟超、嚴復評王安石之歧異探微〉,《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0卷第3期(杭州,2010.5),頁180-191。
    錢茂偉,〈國家、科舉與家族:以明代寧波楊氏為中心的考察〉,《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3卷第6期(寧波,2010.11),頁39-46。
    謝柏暉,〈書評: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臺北,2006.12),頁237-245。
    蕭慧媛,《明代的祖制爭議》,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濱島敦俊,〈方志和鄉紳〉,《暨南史學》,第6號(南投,2003.7),頁239-254。

    (三)外文專書
    東一夫,《王安石新法の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70。
    濱島敦俊,《総管信仰:近世江南農村社会と民間信仰》,東京:硏文出版,2001;中譯:濱島敦俊著,朱海濱譯,《明清江南農村社會與民間信仰》,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aipei: SMC Publishing, 2001.

    (四)外文論文
    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劉曉藝譯,〈科舉考試與帝制中國晚期的政治、社會與文化〉,收於張聰、姚平主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思想文化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頁153-178。
    周啟榮(Kai-wing Chow)著,楊凱茜譯,〈為功名寫作:晚明的科舉考試、出版印刷與思想變遷〉,收於張聰、姚平主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思想文化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頁217-244。
    近藤一成,〈王安石の科擧改革をめぐって〉,收於氏著,《宋代中國科擧社會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9年),頁63–91;中譯:近藤一成,〈王安石的科舉改革〉,收於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宋元明清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136-165。
    濱島敦俊,〈均田均役の実施をめぐって〉,《東洋史研究》,第33卷第3期(東京,1974),頁393-423;中譯:濱島敦俊,〈圍繞均田均役的實施〉,收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6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192-219。
    濱島敦俊,〈民望から鄉紳へ:十六、七世紀の江南士大夫〉,《大阪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第41卷(大阪,2001),頁27-65;中譯:濱島敦俊著,吳大昕譯,〈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的鄉居和城居──從「民望」到「鄉紳」〉,《明代研究》,第11期(南投,2008.12),頁59-94。
    Meyer-Fong, Tobie. “The Printed World: Books, Publishing Cultur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6(Irvine, August, 2007): 787-817.中譯:梅爾清(Tobie Meyer-Fong)著,劉宗靈、鞠北平譯,〈印刷的世界:書籍、出版文化和中華帝國晚期的社會〉,《史林》,2008年第4期(上海,2008.08),頁17-18。

    (五)中學教科書
    林麗月等編,《國民中學歷史》第1冊,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
    林能士等編,《國民中學社會課本》第3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林能士等編,《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第2冊,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金仕起等編,《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第2冊,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
    張元等編,《高級中學歷史(上)》,新北: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劉阿榮等編,《國中社會課本》第3冊(2上),新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