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資雅 Hsu, Tzu-Ya |
---|---|
論文名稱: |
盛唐詩舟船書寫研究 |
指導教授: | 徐國能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4 |
中文關鍵詞: | 盛唐 、唐詩 、舟船 、人文主義地理學 、象徵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21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5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文學傳統中,先秦以來的舟船書寫已賦予散懷忘情、歸隱山林、虛而逍遙的象徵。唐代以前,舟船已被賦予多重想像與象徵,詩歌數量並不多,以描寫山行風景為主,真正使舟船躍升為文人之間尋常的書寫物,為經過隋朝修築大運河後的盛唐時期。
本論文研究盛唐詩的舟船書寫,以舟船為核心,文人為主體,探討層次分為二個部分:首先是時代背景因素探究,外層影響為自隋朝修築京杭大運河,水路交通的發展與革新,促使文人南北往來交通方式的改變;再來是文人因貶謫、宦遊、戰爭、歸隱等因素,造成遷徙流動的風氣,形成文人以舟船入詩的內層影響;最後即是探討文人在此內、外層背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筆下的詩歌所呈現的心理感受與精神思想。
依文本區分以下二部分,詩歌中關於舟船的描寫可以分為實際描寫和象徴描寫。第一部分實際描寫是為詩人實際經驗下的抒寫作品,自「人文主義地理學」為研究進路,加以考察詩人行旅路線圖,確認詩歌所描寫的地域位置,依據不同詩人所描寫的地方不同,所隱含的情感也不盡相同,分析詩中所描繪的江舟水景,詩人經過內、外層背景因素影響下,詩歌中所透顯的心裡情感與精神思想。第二部分便以虛構的舟船象徴描寫為考察對象,由「象徵理論」為研究進路,探究文學作品與作品之間的交流影響,探究舟船所傳承演變的象徵原型,士不遇便乘舟散懷、乘舟入山歸隱的象徵,以及捨舟成仙的傳說想像等象徵源流,再探討盛唐時期文人以舟船作為象徵符號,對照詩人個人生平經歷與相關詩文作品,探知詩人的情感與精神思想。經由交通路線、自然環境、文學作品三者產生的交互作用下,詩人所作的舟船書寫提出解釋性的結論,以及側面建構由小物所展現盛唐詩的精神氣象與藝術造詣,為古典詩歌研究更添一筆新的研究面向。
一、古籍文獻(按作者朝代序)
〔西漢〕劉向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西漢〕劉向:《列女傳》,臺北:廣文書局出版,1979年。
〔東漢〕高誘註:《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魏〕王弼:《周易略例》,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樓宇烈《王弼集校釋》本。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弘毅出版,1994年。
〔西晉〕郭象:《莊子注》,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西晉〕陳壽:〔東晉〕裴松之注:《三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6年。
〔西晉〕張華:《博物志》,臺北:台灣古籍出版,1997年。
〔東晉〕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86年。
〔東晉〕陶潛:《陶淵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朝宋〕劉向編,〔漢〕王逸章句:《楚辭》,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南朝梁〕劉勰,黃淑琳註:《文心雕龍》,臺北:台灣商務,1968年。
〔唐〕唐玄宗:《唐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吳競:《貞觀政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唐〕孔穎達:《周禮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唐〕杜佑:《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徐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虞世南著,孔廣陶校註:《北堂書鈔》,臺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
〔唐〕高適:《高常侍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臺北:京都出版,1977年。
〔唐〕李筌:《太白陰經》,上海:上海商務印出版,1937年。
〔唐〕李肇:《唐國史補》,臺北:藝文出版社,1969年。
﹝唐﹞房玄齡:《晉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魏徵:《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唐〕儲光羲:《儲光羲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出版社,2009年。
〔宋〕李昉等:《太平廣記》,臺北:中華書局,2006年。
〔宋〕李昉等:《文苑英華》,臺北:中華書局,1995年。
〔宋〕王溥:《唐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司馬光等撰,〔元〕胡三省註:《資治通鑑》,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出版,1971年。
〔宋〕歐陽脩:《新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明〕高棅:《唐詩品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局,1994年。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臺北:大夏出版社,1983年。
〔清〕辛文房:《唐才子傳》,臺北:廣文書局,1985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董誥:《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清聖祖:《御定全唐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清聖祖御製:《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趙松谷:《王右丞集箋注》,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清〕楊倫:《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二、近人著作(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
(日)小川環樹著,周先民譯:《風與雲——中國詩文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日)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以魏晉 南北朝文學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譯:《中國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日)和辻哲郎著,朱坤容譯:《風土:人間學的考察》,臺北:商務印書館,2006年。
(日)淺見洋二著,金程宇譯:《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加)佛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等譯:《批評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公司,2003年。
(法)雅克・馬利坦(Jacques Maritain)著,克冰譯:《藝術與詩中的創造性直覺》,香港:三聯書局,1991年。
(美)Paul Cloke、Philip Crang、Mark Goodwin編,王志弘、李炎輝等譯:《人文地理概論》,臺北:巨流出版社,2006年。
(美)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美)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美)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臺北:麥田出版,1997年
(英)Mike Crang 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 年。
(德)顧彬(Wolfgang Kubin)著,馬樹德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中國航海博物館:《海帆遠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仇小屏:《篇章意象論—以古典詩詞為考察範圍》,臺北:萬卷樓,2006年。
孔令宏:《中國道教史話》,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方 瑜:《唐詩形成的研究》,臺北:牧童出版社,1975年。
王 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伯敏:《唐畫詩中看》,臺北:東大出版,1993年。
王長俊:《詩歌意象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
王英華、杜龍江、鄧俊:《圖說古代水利工程》,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2015年。
王重民等:《全唐詩外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____:《全唐詩補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王崇煥:《中國古代交通》,臺北:商務印出版社,1993年。
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1年。
史念海:《史念海全集》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石守謙、廖肇亨:《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臺北:允辰文化,2013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出版1998年。
宇文所安:《初唐詩》,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____:《盛唐詩》,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江弱水:《湖上吹水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余冠英:《唐詩選》,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1980年。
佟培基:《孟浩然詩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吳 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臺北:書林,1995年。
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合肥:黃山書社,2006。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呂正惠:《唐詩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1985年。
李 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中華書局,2002年。
李元洛:《中國詩學》,臺北:東大,1990年。
___:《詩美學》,臺北:東大,2007年。
李永祥:《唐人萬首選絕句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李伯齊:《中國古代紀遊文學史》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___:《何遜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10年。
李紅霞:《唐代隱逸與文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李國勝:《王昌齡詩校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
汪高鑫、程仁桃:《東亞三國古代關係史》,北京:北京工業大國出版社,2006年。
汪紹楹:《搜神記》,北京:中華出版社,1979年。
阮廷瑜:《高常侍詩校注》,臺北:中華叢書,1965年。
周勛初:《高適年譜》,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29年。
___:《李白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周魁一、譚徐明撰:《水利與交通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尚永亮:《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沈——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昌慶志:《唐代商業文明與文學》,黃山書社,2010年。
林 庚:《唐詩綜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林于弘:《初唐前期詩歌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東大出版,1991年。
柳無忌:《全唐詩精華》,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洪業著,曾祥波譯:《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孫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劉倩,彭淮棟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17年。
徐樂軍:《唐詩與科舉》,暨南:暨南大學出版,2017年。
翁麗雪:《唐詩二十講》,臺北:里仁出版社,2011年。
袁世碩:《王士楨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年。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張帆校:《陰鏗詩校注》,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步雲:《唐代詩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
張鈞莉:《六朝遊仙詩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張靜芬:《中國古代航海與造船》,臺北:台灣商務印出版社,1994年。
張雙英:《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許 總:《杜詩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
___:《唐詩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上海知識出版社,1990年。
陳坤祥:《唐人論唐詩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1983年。
陳清俊:《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
陳貽焮:《唐詩論叢》,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陳鐵民:《岑參集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四部刊要》本。
陶文鵬:《盛唐山水田園詩賞析》,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傅道彬:《晚唐鐘聲——中國文學的原型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___:《唐詩論學叢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___:《唐人選唐詩新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喬象鍾、陳鐵民:《唐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1983年。
黃 剛:《邊塞詩論稿》,合肥:黃山書社,1996年。
黃冠閔:《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詩學曼衍》,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葉舒憲:《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1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初盛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___:《葉嘉瑩說杜甫詩》,臺北:大塊文化出版,2012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1990年。
___:《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___:《山水・審美・理趣》,香港:三聯書店,2017年。
___:《唐詩宋詞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董志廣:《潘岳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賈兵強、朱曉鴻:《圖說治水與中國文明》,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2015年。
鄒麟逸、張修桂編:《中國歷史地理自然》北京:科學出版,2003年。
廖 立:《岑參評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聞一多:《唐詩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4。
趙麗霞:《初盛唐旅遊詩歌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出版,2007年。
劉文剛:《孟浩然年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劉希為:《隋唐交通》,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
劉明昌:《謝靈運山水詩藝術美探微》,臺北:文津出版,2007年。
劉琴麗:《唐代舉子科考生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研究出版,2010年。
樓宇烈:《老子周易王弼注校譯》,台北:華正書局,1981。
歐麗娟:《杜詩意象論》,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___:《唐詩的樂園意識》,台北市:里仁書局,2000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市:五南出版社,2005年。
___:《儒家的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蔡 瑜:《唐詩學探索》,台北市:里仁書局,1998年。
___:《陶淵明的人境詩學》,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2年。
蔡守湘:《歷代詩話論詩經楚辭》,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
蔡英俊:《興亡千古事——中國詩歌的歷史》,臺北:故鄉出版社,1982年。
___:《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1986年。
___:《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1996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市:麥田出版,2005年。
蕭 兵:《楚辭與神話》,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蕭 馳:《詩與它的山河》,北京:三聯出版社,2018年。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台北:聯經出版,2004年。
儲仲君:《劉長卿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謝昆芩:《長安與洛陽:漢唐文學中的帝都氣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簡錦松:《杜甫夔州詩之現地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___:《唐代現地研究》,高雄市: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
___:《山川為證:東亞古典文學現地研究舉隅》,臺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19年。
鄺健行:《中國詩歌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1999年。
顏進雄:《唐代遊仙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羅宗強:《唐詩小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年1987。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蘇珊玉:《盛唐邊塞詩的審美特質》,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蘇雪林:《唐詩概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顧紹泊:《謝靈運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龔 斌:《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龔鵬程:《唐代思潮》,高雄: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
___:《遊的精神文化史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二)期刊論文
(日)松浦友久:〈有關「謫仙人」稱呼的幾個問題〉收錄自:馬鞍市李白研究會:《中日李白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9年),頁18-27。
王文進:〈南朝「山水詩」中「遊覽」與「行旅」的區分-以《文選》爲主的觀察〉,《東華人文學報》第一期(1999年,7月),頁103-113。
朱丹陽:〈劉長卿山水詩中的情感內涵分析〉《遼寧師專學報》,第2期(2009年),頁31-33。
吳元嘉:〈行旅人筆下的山水——張九齡詩中的情、景關係〉《台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第23期(2009年12月),頁109-127。
呂慎華:〈唐代任官籍貫迴避制度初步研究〉,《中興史學》第五卷(1999年),頁33-47。
李玉珍:〈《詩經》仕宦之舟的意象〉《中華技術學院學報》第三十八期(2008年,6月),頁394-395。
李德輝:〈客寓意識與唐代文學的漂泊母題〉,《社會科學研究》第五期(2006年),頁170-174。
___:〈唐人行旅的五個三角形及其文學意義〉《貴州社會科學》第3期,(2015年3月),頁 73-78。
___:〈唐文人的旅寓生涯與唐代文學中的漂泊者形象〉《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5年3月),頁165-168。
___:〈唐代五都交通圈及其文學效應〉《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頁179-184。
侯迺慧:〈明代園林舟景的文化意涵與治療意義〉,《人文集刊》第2期(2004年4月)。
唐 瑀:〈方回《瀛奎律髓》舟行詩研究——兼論以類選詩的混成現象〉,《藝見學刊》第14期(2017年10月),頁11-24。
唐淑芳:〈矛盾造就詩人——透視孟浩然山水田園詩歌創作思維〉《湖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頁165-167。
張 虹:〈《詩經》舟船興象之生命含藴探微〉《三民學院學報》第35卷第5期(2014年4月),頁67-71。
___:〈《詩經》舟船興象之生命含蘊探微〉《三明學院學報》第35卷第5期(2018年10月),頁67-71。
張玉芳:〈唐代四大詩人長江三峽行旅詩析論〉《元培學報》第13期(2006年12月),頁71-103。
陳猷青:〈唐詩「四唐」分期說的理論商榷〉《問學集》第八期,頁96-110。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頁17。
黃冠閔:〈風景:身體、空間、想像的交織〉,《中央研究院週報》,第1522期,2015年6月,頁1-2。
___:〈風景的建制及其問題〉,《中正漢學研究》,第24期,2014年12月,頁241-270。
楊孟蓉:〈懷古與望歸-魏晉詩賦中的兩種登覽情懷〉《人文社會學報》第3卷第4期(2015年5月),頁125-151。
廖美玉:〈漫遊與漂泊——杜甫行旅詩的兩種類型〉《臺大中文學報》第三十三期,(2010年12月),頁225-266。
蔡 瑜:〈中國風景詩的形塑——以南朝謝眺詩為主的探討〉《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年,頁509-534。
蔡振念:〈李白求仙學道的心路歷程〉,錄自《文與哲》第九期(2006年12月),頁196-189。
顏崑陽:〈論詩歌文化中「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篇》為討論起點〉,輯入成大中文系主編:《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學術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頁211-253。
羅朋朋:〈清曠——孟浩然詩舟船意象簡論〉,《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33卷第6期(2014年12月),頁109-112。
___:〈論王昌齡的孤舟心態〉《長春教育學院學報》第30卷第10期(2014年5月),頁10-11。
___:〈論杜甫詩歌中的舟船意象〉《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2014年3月),頁164-166。
(三)碩博士論文
生力剛:《唐代揚州交通與詩歌創作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院,2009年。
白明芳:《劉長卿及其詩研究》,臺北: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07年。
胡馨怡:《唐代前期山東士族的科舉活動和文學參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2010年。
唐 瑀:《李白舟行詩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18年。
張玉茹:《唐代胡商及其相關文學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13年。
羅朋朋:《唐詩舟船意象研究》,拉薩:西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院,2015年。
(四)網路資源
中南民族大學教授王兆鵬與搜韻共同合作《唐宋文學編年地圖》:https://sou-yun.com/poetlifem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