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怡均
Lin, Yi-Chun
論文名稱: 白先勇「人性人情」的文學關懷
Pai Hsien-yung's Literary Concern about "humanity"
指導教授: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口試委員: 林偉淑
Lin, Wei-Shu
張堂錡
Zhang, Tang-Qi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潘麗珠
Pan, Li-Chu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口試日期: 2023/07/06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白先勇《白先勇作品集》人文關懷
英文關鍵詞: Pai Hsien-Yung, ”Pai Hsien-Yung Portfolio”, Humanities Concern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敘事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94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8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結合白先勇的各類作品為研究範疇,析論其如何寫「人物」,如何刻畫「人情」,以表達其中作品中對於「人性人情」的人文關懷。
    在小說中,白先勇透過其主要寫作主題「歷史與命運感懷」(包含離散經驗、國族認同、歷史諷諭)與「受困者悲歌」(包含畸人、情慾追求者、同性戀),進行對於「人性」苦痛掙扎的書寫,包含受迫性離散經驗與國族認同焦慮、少數者的孤獨失根感、靈肉情慾之爭的毀滅性等,刻劃出「人性」的複雜與不完美、進而傳達對於生命苦痛掙扎所存在的悲憫情懷。除對個體生命掙扎的關懷外,白先勇亦將眼光放大到群體與社會,不論是離散者或其他受困者,他們或失缺可歸之家,或得不到家人與社會的認同,一個個成為精神或實質層面上的「無家者」,而白先勇以一種反思的眼光,反省社會多數的大眾對這些少數者的不理解與缺乏同情,導致他們成為社會的邊緣人物,致使他們生命走向悲劇收場。
    除小說外,白先勇的抒情散文充滿真情實意、《青春版牡丹亭》承襲依至情之作《牡丹亭》改編、史著《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洋溢人子之情,本論結合這些文本進行全面的探討,探究白先勇在其中表達的人文關懷。不論是小說創作、散文書寫、崑曲改編、史論著作,白先勇始終堅信著「文學脫離不了人性」,亦始終秉此信念,以「人性」刻劃為其創作宗旨,作品文類跨域之大,對人性刻劃之立體,對人生關懷之深刻,實為同期作家所罕見。

    This thesis combines Pai Hsien-Yung 's various works as the research scope to analyze how he writes "characters" and how to portray "human feelings" to express the writing care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feelings".
    In the novels, Pai Hsien-Yung writes about the bitter struggle of "human nature" through his main themes of "history and sense of destiny" (including discrete experience, national identity, historical irony) and "tragic songs of the trapped" (including grotesques, lust seekers, homosexuality), including forced discrete experie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xiety, loneliness and rootlessness of a few, and the destructive nature of the struggle between spiritual and flesh and lust, etc., portraying the complexity and imperfec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n conveying the sad feelings of the struggle of life. In addition to caring for the struggle of individual lives, Pai Hsien-Yung also zooms in on the group and society, whether they are separated or other trapped people, they either lack a home to return to, or do not get the recognition of their families and society, and one by one become "homeless" at the spiritual or substantive level, while Pai Hsien-Yung reflects on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lack of sympathy of the majority of the public for these minorities with a reflective vision, resulting in them becoming marginalized figures in society and causing their lives to end tragically.
    In addition to novels, Pai Hsien-Yung lyrical prose is full of true feelings, "Youth Version of Peony Pavilion" is adapted from the love work "Peony Pavilion", and the historical book "Father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Collection of General Pai Chon-Gxi's Figures" is full of humanistic cares. Whether it is novel creation, prose writing, Kunqu opera adaptation, or historical works, Pai Hsien-Yung has always firmly believed that "literatur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human nature", and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is belief, taking the portrayal of "human nature" as his creative purpose. The cross-domain size of the literary genre, the three-dimensional portrayal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profound care for life are rare among writers of the same period.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一、 「人性人情」的寫作關懷1 二、 多元背景建構的文學內涵2 三、 小說與其他文類的全面觀照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3 一、 作家生平、歷史背景與作品的相參照3 二、 作家文學觀之釐清4 三、 古典文學、西方文學理論、人文地理學、精神分析學的採用5 第三節 文獻回顧5 一、 《白先勇作品集》的集結6 二、 相關專書13 三、 學位論文、期刊論文13 第二章 白先勇的文學觀及其建構淵源21 第一節 國族歷史的共感與傳統文化的關懷21 一、 國族與歷史的共感21 二、 傳統文化的關懷:承繼傳統,尋求新生22 第二節 中西共融的美學藝術25 一、 《紅樓夢》與傳統文學的啟蒙25 二、 現代主義與西方文學思潮的薰陶26 三、 中西共融的實踐30 第三節 白先勇的小說創作觀33 一、 小說是一種藝術創作34 二、 小說必須表達作家個人對人生社會的看法35 第四節 「人性人情」的悲憫關懷38 第三章 歷史與命運關懷43 第一節 白先勇的史觀與歷史評論43 一、 建國至國共內戰前43 二、 國共內戰與遷臺後的國民政府45 三、 1949年後的中共政權47 第二節 戰亂下的離散經歷──流離與謫遷48 一、 動盪中的流離49 二、 榮光褪去的謫遷52 第三節 歷史書寫的關懷:幻滅55 一、 精神期待消亡的幻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56 二、 時間流逝帶來的幻滅──豪華盡成春夢,留下古今愁58 三、 政治理想崩解的幻滅──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60 第四節 小說中的歷史批判與政治諷諭65 一、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66 二、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68 第五節 歷史書寫的悲嘆:可憐白髮生70 第四章 「受困者」關懷73 第一節 畸形的小人物73 一、 畸人的範疇73 二、 白先勇對「畸人」的關懷77 三、 白先勇對「多數者」的反思82 第二節 情慾追求者 85 一、 靈肉之爭85 二、 情與欲的相關性86 三、 情慾追求者的現實困境89 四、 情慾追求的道德思辨95 第三節 同性戀者99 一、 同性戀者的自我認同探索99 二、 同性戀者的成長困境與生命難題102 三、 愛滋病造成的危機109 第四節 困境書寫的關懷──「無家者」的悲歌111 第五章 空間書寫的「人文性」意義117 第一節 空間書寫於白先勇小說的結構性作用117 一、 「舞臺式」的開場118 二、 藉空間推移時間與思維119 第二節 「家屋」與「城市」書寫的「主體價值觀」呈現121 一、 「家屋」書寫121 二、 「城市」書寫125 第三節 「離家者」的悲劇書寫131 一、 怎知春色如許──離家遊園132 二、 春夢暗隨三月景──入夢尋慾136 三、 那花園以後再不可行走了―驚夢而終137 第四節 「主體性」的空間感受141 第六章 散文、崑曲、史書中的人情關懷143 第一節 情真的散文143 一、 紀傳體的寫作模式143 二、 溫柔敦厚的含蓄情感144 三、 宗教性的況味145 四、 人性的「美」與「真」147 第二節 崑曲與史著的情至151 一、 至情之編:《青春版牡丹亭》151 二、 人子之情:《父親與民國》154 第七章 結論 161 一、 小說、散文、崑曲改編、史著共通的「人情」關懷161 二、 「歷史感懷」與「受困者悲歌」蘊含的深刻悲憫情懷161 三、 「主體性」的空間書寫163 徵引書目164 附錄:《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孽子》、《第六根手指》、《樹猶如此》、《白先勇的文藝復興》作品年表168

    一、 白先勇個人著作
    白先勇著,項秋萍主編:《白先勇作品集》全套,臺北:天下遠見出版,2008年。
    白先勇:《父親與民國》上下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12年。
    白先勇:《牡丹情緣──白先勇的崑曲之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15年。
    白先勇:《白先勇細說紅樓夢》三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16年。
    白先勇:《白先勇的文藝復興》,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20年。

    二、 專著(依編著者首字筆畫排列)
    王晉民著:《白先勇傳》,臺北:華漢文化,1992年。
    王玲玲、徐浮明著:《最後的貴族──白先勇傳》臺北:團結出版社,2000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07年。
    白睿文、蔡建鑫:《重返現代──白先勇、《現代文學》與現代主義》,臺北:麥田出版,2016年。
    何欣:《現代歐美文學概述──象徵主義至二次大戰》,臺北:書林出版,1996年。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年。
    沈德燦:《精神分析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2003年。
    李奭學:《三看白先勇》,臺北:允晨文化,2008。
    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臺北:聯經出版,2014。
    侯作珍:《個人主體性的追尋:現代主義與台灣當代小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袁良駿著:《白先勇論》,臺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
    徐葆耕:《西方文學的十五堂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
    夏祖焯:《近代外國文學思潮》,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7年。
    符立中:《白先勇與符立中對談》,臺北:九歌出版社,2010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出版,2015年。
    趙憲章、南帆、方克強、汪正龍著:《文學與形式》,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1994年。
    潘朝楊:《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5年。
    劉俊:《情與美──白先勇傳》,臺北:時報文化,2007年。
    龍迪勇著:《空間敘事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加斯東.巴謝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Gaston Bachelard:《The Poetic of Space》),臺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凱斯.伍德沃德編;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Kathryn Woodward:《Identity and Difference》),新北:韋伯文化,2006年。
    Kay Dwaux. Francis: C. Dane , Lawrence S. Wrrightsman著,楊語芸譯:《九○年代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90s》),臺北:五南出版社,1997年。
    Ronaald J. Comer著,林美吟、施顯烇譯:《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
    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年。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Diaspora and Hybridity》),新北:韋伯文化,2008年。

    三、 單篇論文(依發表先後)
    曾秀萍:〈離愛欲與家國想像:白先勇同志小說的「異國」離散與認同轉變(1969~1981)〉,《臺灣文學學報》,頁171-203,2009年。
    曾秀萍:〈從魔都到夢土:《紐約客》的同志情慾、「異國」離散與家國想像〉,《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頁135-158,2009年。
    劉文放:〈欠缺太多的人生--白先勇同志書寫中的死亡展演〉,《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頁75-94,2009年。
    劉益州:〈空間場域的時間性:論白先勇〈花橋榮記〉的時間表述〉,《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頁37-57,2010年。
    陳立驤:〈試論白先勇的文學觀〉,《高雄文化研究》,頁63-84,2011年。
    董淑玲:〈白先勇《紐約客》中的城市書寫〉,《人文與社會學報》,頁23-51,2011年。
    石曉楓:〈從水仙投影到走入社會──白先勇小說中的成長書寫〉,《淡江中文學報》,頁145-175,2012年。
    陳立文:〈「以圖敘史,以人繫史」──談白先勇《父親與民國》〉,《全國新書月刊》第164期,頁55-57,2012年8月。
    陳冠勳:〈放逐與游牧:談《孽子》的空間景象與身體書寫〉,世新中文研究集刊,頁217-247,2013年。
    徐天佑:〈《臺北人》空間意象之梳理解說〉,應華學報,頁131+133-181,2013年。
    林法桶:〈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六十三期,頁121-154,2017年。
    翟志成:〈家國之間:白先勇的歷史書寫〉,《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一六九期,頁123-128,2018年。

    四、 學位論文(依發表先後)
    吳欣倫:《白先勇《臺北人》之悲劇意識與美感經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陳宣輔:《白先勇的小說觀及其小說創作》,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邱佩文:《臺灣當代小說中的台北圖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李虹儀:《白先勇小說悲劇美學研究 —以《臺北人》與《紐約客》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高鈺昌:《「聽—見」城市:戰後台灣小說中的台北聲音景觀》,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張志帆:《八、九○年代臺北城市「生活空間」文學書寫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吳美秀:《白先勇散文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
    侯昊昀:《白先勇小說的集體記憶書寫研究——以聲音、空間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9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