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宜庭
Yi-Ting Lu
論文名稱: 老子虛靜觀復哲學之德育衍釋
指導教授: 林秀珍
Lin, Show-Ja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5
中文關鍵詞: 老子虛靜觀復常道常德德育
英文關鍵詞: Lao Zi, XU-JING-GUAN-FU, Tao, Te, moral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2下載: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老子的虛靜觀復哲學之德育意涵,釐清虛靜觀復的哲學內涵,進而開展虛靜觀復哲學之德育衍釋。以期能對台灣教育提供理念與實踐上的啟發。
    研究內容方面,首先運用文獻分析與詮釋方法,探討老子哲學的重要詮釋進路;其次,探究老子的虛靜觀復哲學,分別就虛、靜、觀、復之思想來加以釐清,再進而統慣虛靜觀復哲學之意涵。復次,分別闡發體道致虛、由虛而靜、靜觀照與虛靜觀復所開展之德育意涵;最後根據前述探究,提出總結與建議,以作為教育實踐之參考。

    本研究重要結論如下:
    一、以融通主客觀的生命詮釋為探究之進路。
    二、虛靜觀復是生命常道與常德本真的實現原理。
    三、虛靜觀復哲學啟發教育者關注價值意識、實踐作為、教育視野與師生之
    生命困境。
    四、教育者透過致虛守靜來化解心靈與實踐作為的定執與躁動,進而以超越的觀照視野,開展師生內在的真樸之質與回歸生命的真純之德。

    關鍵字:老子、虛靜觀復、常道、常德、德育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Lao Zi’s philosophy about XU-JING-GUAN- FU(虛靜觀復)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education in order to clarify its significance grasping ideas of Tao Te(道德) and offer moral education some revealing perspectives. Firstly, this study used literature review and hermeneutics to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t interpretation and viewpoint of Lao Zi’s philosophy in history. Then, based on Lao Zi’s perspective, this study clarified the significances of XU-JING-GUAN- FU. Thirdly, this study explained educational and moral significance and fulfillments contained in Lao Zi’s XU-JING-GUAN- FU.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above, this essay will present the conclusion and give some advises to the future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s:
    1.The illustration and viewpoint in this research is through life wich i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
    2. XU-JING-GUAN- FU is the principle of realization of Tao and Te from the life of every one.
    3. XU-JING-GUAN- FU inspires educators to concern about their consciousness,educational practices, visions,and the predicament of life.
    4.The educators liberate themselves from the inflexibility of consciousness and stabilize the restlessness of practice by the self cultivation of their heart.Then, through the vision of XU-JING-GUAN-FU, developing and recovering the nature and innocence of educators and their students.

    Key Words: Lao Tzu, XU-JING-GUAN-FU, Tao,Te,moral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1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2 第二章 老子哲學的重要詮釋進路 第一節 古代老子哲學的重要詮釋進路…………………………25 第二節 現代老子哲學的重要詮釋進路…………………………36 第三章 老子虛靜觀復哲學之意涵 第一節 體道致虛…………………………………………………47 第二節 由虛而靜…………………………………………………82 第三節 虛靜以觀…………………………………………………116 第四節 由觀而復…………………………………………………145 第四章 老子虛靜觀復哲學之德育衍釋 第一節 體道致虛之德育衍釋……………………………………175 第二節 由虛而靜之德育衍釋……………………………………206 第三節 虛靜觀照之德育衍釋……………………………………230 第四節 虛靜觀復之德育衍釋……………………………………2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283 第二節 建議………………………………………………………28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295 西文部分……………………………………………………………303

    壹、 中文部分
    一、古代典籍
    王弼 (魏/2001)。老子註。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王先慎 (清/1974)。韓非子集解。台北市:文光圖書。
    何晏 (魏/2001)。論語注。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河上公 (東漢/1994)。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經。台北縣:廣文書局。
    吳澄 (元/1987)。道德真經注。台北縣:新文豐。
    郭慶藩 (清/1997)。莊子集釋。台北市:華正書局。
    許慎 (漢/1979)。說文解字。台北市:臺灣商務。
    焦竑 (明/1993)。老子翼。台北縣:廣文書局。
    普濟 (宋/1989)。五燈會元。台北縣:新文豐。
    趙岐 (漢/1997)。孟子注。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鄭玄(漢/1979)。禮記注。台北市:商務印書館。
    憨山大師 (明/1974)。老子道德經憨山解。台北縣:新文豐。
    蘇轍 (宋/1965)。老子解。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二、近人著作
    王邦雄 (1982)。從道家思想看當代人生。鵝湖,82,13-26。
    王邦雄 (1986)。儒道之間。台北市:漢光。
    王邦雄 (1987)。論儒學客觀化的曲成問題─為「一心開二門」進一解。鵝湖,(150) 4,23-41。
    王邦雄 (1999)。21世紀的儒道。台北市:立緒。
    王邦雄 (2005a)。老子道。台北縣:漢藝色研。
    王邦雄 (2005b)。生死道。台北縣:漢藝色研。
    王邦雄 (2005c)。人間道。台北縣:漢藝色研。
    王邦雄 (1981/2006a)。老子的哲學。台北市:東大。
    王邦雄 (2006b)。《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淡江中文。14,15-31。
    王清祥 (1994)。《老子河上公注》之研究。台北縣:新文豐。
    王麗雲 (譯) (2002)。Michael W. Apple著。意識型態與課程 (Ideology and Curriculum.)。台北市:桂冠。
    方東美 (1979)。生生之德。台北市:黎明。
    方東美 (1994)。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市:黎明。
    方永泉 (2008)。尼采哲學中的教師圖像─從駱駝、獅子到孩童。載於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 (頁169-183)。台北市:
    五南。
    牟宗三 (2002)。才性與玄理。台北市:學生。
    牟宗三 (2004)。老子道德經講演錄。鵝湖,29 (7),5-6。
    李平漚 (譯)。J. J. Rousseau著。愛彌兒(Emile)。台北市:五南。
    李琪明 (2007)。中小學品德校園之實施策略與評鑑方式探析。教育研究月刊,159,34-45。
    李寶琳 (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實施現況之硏究。台北市:教育局。
    沈清松 (1997a)。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台北市:台灣書店。
    沈清松 (1997b)。論心靈與自然關係之重建。載於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台北市:立緒。
    沈清松 (1998)。解除世界魔咒。台北市:商務。
    林火旺 (2004)。倫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木乾 (2008)。老子生命哲學之工夫境界論探析。宗教哲學,44,17-31。
    林玉体、洪仁進 (2005)。〈本真性、生活與博雅教育〉述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教育與人類發展:教育哲學述評(二) (頁17-37)。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 (2006)。文化傳統與現代師道。鵝湖,32 (4), 5-13。
    林秀珍、徐世豐(2006a)。從道家思想談教師修養。載於但昭偉 (編),教師的教育哲學 (頁21-41)。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秀珍、徐世豐 (2006b)。教育的實鏡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顧曉雲 (2007)。課程改革新視野─學校運動經驗與道德教育的結合。教育實踐與研究,20 (1) ,147-172。
    林逢祺 (2004)。教育規準論。台北市:五南。
    周金成 (2004)。學生的課後輔導、補習與家教情況調查。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15。2004年10月1日。
    孟祥森 (譯) (1994)。Erich Fromm著。生命的展現:人類存在情態的分析 (To Have or to Be?)。台北市:遠流。
    邱黃海 (2004)。《韓非子》〈解老〉、〈喻老〉篇的詮釋特色。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暨鵝湖月刊道家思想國際學術會議 (頁97-121),桃園縣。
    兒福聯盟文教基金會 (2008)。2008兒童快樂跨國比較研究報告。台北市:兒福聯盟。
    宓魯 (譯) (1999)。M. Scott Peck著。超越心靈地圖 (The road less traveled and beyond.)。台北市:張老師。
    胡適 (1970)。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市:商務。
    洪蘭 (2002)。大腦的祕密檔案。台北市:遠流。
    孫文禮 (2004)。《老子河上公章句》詮釋探討。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武漢。
    唐君毅 (1986a)。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市:學生。
    唐君毅 (1986b)。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市:學生。
    秦夢群 (2004)。 教育概論。台北:高等教育。
    夏春梅 (1997)。論儒佛注老的老子哲學詮釋史觀。華梵大學哲學系第一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95-107),台北縣。
    袁保新 (1997)。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市:文津。
    徐復觀 (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市:商務。
    陳文團 (1999)。意識形態教育的貧困。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 (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 (2001)。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台北市:麗文。
    陳伯璋、張盈堃 (編) (2007)。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志雄、鍾慧元 (譯) (1998)。Linda L, Nebbe著。大自然導師 (Nature as a Guide)。台北市:心理。
    陳柱 (1980)。老學八篇。台北市:鳴宇。
    教育部統計處 (2008)。大學生就讀類科之比例。台北市:作者。
    莊萬壽 (2000)。道家史論。台北市:萬卷樓。
    黃武雄 (2004)。童年與解放。台北縣:左岸。
    黃春木(2008)。台灣社會升學主義的發展與解決對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藿 (譯) (1985)。Karl Jaspers著。當代的精神處境 (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Zeit.)。台北市:聯經。
    黃藿 (2003)。當前台灣社會的精神處境。社會文化學報,18,21-37。
    馮友蘭 (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卷二。台北市:藍燈文化。
    湯志民 (2002)。幼兒學習環境設計。台北市:心理。
    張芳全 (2004)。教育政策分析。台北市:心理。
    張明輝 (2004)。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台北市:心理。張美惠 (譯) (1996)。Daniel Goleman著。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台北市:時報。
    張建成 (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學富。
    張春興 (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煌焜 (2006)。批判理論與教師哲學。載於但昭偉 (編),教師的教育哲學 (頁 81-118)。台北市:高等教育。
    勞思光 (1971)。中國哲學史。台北市:三民。
    楊巧玲 (2006)。不一樣的教學原理─從自我認識到社會參與。台北市:心理。
    葉海煙 (1997)。老莊哲學新論。台北市:文津。
    葉海煙 (1998)。道家思想中的自由、超脫與解放─並論道家的情意教育觀。通識教育季刊。5 (1),27-40。
    葉啟政 (1992)。制度化的社會邏輯。台北市:東大。
    溫明麗 (2008)。二十一世紀教師專業倫理及品格新頁。載於教育哲學─本土教育哲學的建構 (頁383-402)。台北市:三民。
    鄔佩麗、洪儷瑜(1997)。校園暴力行為之診斷與處理策略研究。教育心理學
    報, 29,177-214。
    董恩林 (2004)。論唐代老學的理論特色。哲學研究,1,31-36。
    慈濟教師聯誼會 (編) (2002)。希望的引航師。台北市:靜思文化。
    賈馥茗 (1989)。教育原理。台北市:三民。
    賈馥茗 (1992)。教育與成長之路。台北市:師大書苑。
    賈馥茗 (編) (1992)。Maria Montessori著。童年的秘密 (The Secret of Childhood)。 台北市:五南。
    賈馥茗 (1999)。人格教育學。台北市:五南。
    賈馥茗 (編) (2002)。Kant Immanuel著。論教育 (Vorlesungen uber Padagogik.)。台北市:五南。
    賈馥茗 (2004)。教育倫理學。台北市:五南。
    賈馥茗 (2006)。教育的本質。台北市:五南。
    熊鐵基、馬良懷、劉紹軍 (1995)。中國老學史。福建省:人民。
    熊鐵基、劉紹軍、劉筱紅、吳琦、劉固盛 (2001)。二十世紀中國老學。福建省:人民。
    蔡居澤、廖炳煌 (2007)。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台北市: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歐陽教 (1985)。德育原理。台北市:文景。
    歐陽教 (1994)。論文化變遷與教育思潮演進。教育研究集刊,35,25-46。
    歐陽教 (1997)。兒童生活教育與人格建構。載於瞿立鶴 (編)。兒童人格的建構 (頁12-39)。台北市:人格建構工程學研究基金會。
    歐陽教 (2005)。教育的淑世與特化。載於周愚文、洪仁進 (編),教育名家論著 (頁65-102)。台北市:心理。
    劉固盛 (2001)。北宋儒家學派的《老子》詮釋與時代精神。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 (3),41-46。
    劉笑敢 (2005)。老子。台北市:東大。
    鄧煌發(2008)。校園安全防護措施之探討--校園槍擊、校園霸凌等暴行事件之 防治。中等教育,58 (5),8-29。
    蔣碧君、陳曉蕙 (2000)。現今國民中學道德教育的實施問題與改進之道。教育實習輔導季刊。6 (1),35-41。
    甄曉蘭 (2004)。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市:高等教育。
    薛絢 (譯) (2006)。John Dewey著。民主與教育 (Democracy and education.)。台北市:網路與書。
    魏肇基 (譯) (2006)。Jean Jacques Rousseau著。愛彌兒(Emile)。台北市:商務。
    蕭昭君、陳巨擘 (譯)。(2003)Peter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 (Life in Schools.)。台北市:巨流。
    蘇永明 (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台北市:心理。
    嚴靈峰 (1992)。老子研讀須知。台北市:正中。
    嚴靈峰 (2008)。老子達解。台北市:華正。

    貳、西文部分
    Back, C. (1995). Postmodernism,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In Kohli, W. (Ed.), Critical conversation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pp.127-136). New York : Routledge.
    Braun, C. (1976). Teacher expectations: Sociopsychological dynam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2), 185-213.
    Christie, T. (1970) ,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4, 13-31.
    Denscombe, M.(1985). Classroom control. London: Geoge Allen & Unuin.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959 Eds.), New York: Free Press.
    Dunlop, F. (1984). The education of the emotions.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8(2), 245-255.
    Fremouw, W.J. , & Thomas, E. (1990). Suicide risk assessment and response guidelin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Fromm, E. (1976). To have or to be: A new blueprint for man-kind. London: Abacus.
    Good, T. L., & Brophy, J. E. (2003). Looking in classrooms. (9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Grosz, E (1990). Conclusion:A note on essentialism and difference. In Gunew, S (Eds.), Feminist knowledge: Critique and construction (pp.332-344). London: Routledge.
    Jackson, P. W. (1968). Life in classroo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Johnson, D. W. (197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Liston, D. P. (2000). Love and despair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Theory, 50(1), 81-102.
    Marion, M. (1991). Guidance of young children (3rd ed.), New York: 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Company.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endus, S. (1998). Demoralising education. In Haydon, G. (Ed.), 50 years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Progress and prospects.London: IOE.
    Miles, J.C., & Priest, S. (1999). Adventure programming. PA: Venture Publishing.
    Niemczynski, A. (1996) Moral education is not good enough because education is not moral enough.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5(1), 111-116.
    Peters, R. S. (1970). Ethics and educa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Rogers, C. R. (1982). Freedom to learn (2nd ed). Ohio: Merrill.
    Rogers, C. R. (1983).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 Columbus, OH: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Salzinger, S. , Feldman, R. S. , Stockhammer, T. , & Hood, J. (2002). An ecolog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risk for exposure to community violence and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7, 423-451.
    Schrag, F. (1984). Learning what one feels and enlarging the range of one’s feelings. Educational Theory, 18(2), 382-394.
    Shor, I., & Freire, P. (1987). A pedagogy for liberation: Dialogues on the transforming education. New York : Bergin & Garvey.
    Standish, P. (2002). Childhood forgotte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Aberdeen.
    Standish, P. (2003). Equal recognition: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idea of a social science. In Depaape, M. & Smeyers, P. (Eds.),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education(pp.247-256). Leuven: KU Leuven.
    Tubbs, N. (2005). The Master.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pecial issue), 39(2), 243-263.
    Tubbs, N. (2005). The Spiritual Teacher.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pecial issue), 39(2), 291-321.
    Weiner, B. (1982). The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causal ascriptions. In M.S. Clark & S.T. Fiske (Eds.), Affect and congnition(pp.185-209). Hillsi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Wilson, E. Q. (1993). The diversity of lif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