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子正
Pan, Tzu-Cheng
論文名稱: 逆境求生:唐僖宗成都時期(881-885)的危機處理
Surviving Adversity: The Crisis Management of the Emperor Tang Xi-Zong Court in the Cheng-Du Period (881-885)
指導教授: 陳登武
Chen, Den-Wu
口試委員: 陳登武
Chen, Den-Wu
古怡青
Ku, Yi-Ching
呂春盛
Leu, Chuen Sheng
陳俊強
Chan, Chun-Keung
劉馨珺
Liu, Hsin-chun
口試日期: 2024/05/20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16
中文關鍵詞: 唐僖宗成都幸蜀黃巢田令孜高駢李克用
英文關鍵詞: Emperor Tang -Xi-Zong, Cheng-Du, Took Refuge in Shu, Huang-Chao, Tian-Ling-Zi, Gao-Pian, Li-Ke-Yong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文件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86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4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僖宗從廣明元年(880)12月5日(甲申)因黃巢進逼而離開長安後,至中和5年(885)3月12日(丁卯)返抵長安之間,主要以成都為臨時首都,故稱之為「成都時期」、「成都朝廷」。遭逢黃巢攻下長安惡運的僖宗皇帝及其朝廷,往往令世人不假思索地產生荒唐的印象,但這種印象卻與一些史書的記述有矛盾。
    若將僖宗廣明元年(880)12月的避難行動,與玄宗、德宗避難三川的經驗相比,不但稱不上荒唐,似乎還因吸取了前人的經驗,而顯得確實、有效率。
    從黃巢攻入長安前的廣明元年,到成都時期結束,斷續可見僖宗皇帝努力於政事的紀錄,而且僖宗所作決策雖非完美,但並非無理。這段期間文臣如鄭畋、王鐸、蕭遘、王徽等也都有所表現。被指為「奸臣」的宦官田令孜,確實因作為帝國頂級的軍事官員而位高權重,但諸多事例應屬其職權管轄,所作所為也具有合理性,縱使無法完美,但應稱不上「亂政」。成都朝廷經過調整對待淮南高駢的方針、召入沙陀李克用、派王徽重建京畿等等努力,最終成功返回長安。
    整體而言,成都朝廷的決策,固然難以完美,但幾乎都隨著時勢而調整,並非毫無章法,也非任由權臣循私妄為。成都朝廷能重返長安,乃是經歷了諸多努力,並非純屬運氣。今人若能適切地調整對僖宗朝廷運作狀況的認知,應可更貼近史實地去理解、分析晚唐與政治有所牽連的種種現象。

    After Emperor Xizong (僖宗) left Chang'an (長安) on December 5, 880 (Jia Shen甲申)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the Guangming (廣明) era due to the advance of Huang Chao (黃巢), and before he returned to Chang'an (長安) on March 12, 885 (Ding Mao丁卯) during the fifth year of the Zhonghe (中和) era, Chengdu (成都) served as the temporary capital. Therefore, this period is referred to as the “Chengdu Period” (成都時期) or the “Chengdu Court” (成都朝廷). Emperor Xizong (僖宗) and his court, who suffered the misfortune of Huang Chao (黃巢) capturing Chang'an (長安), often evoke an impression of absurdity among people without much thought. However, this impression contradicts the accounts recorded in some historical texts.
    If we compare Emperor Xizong's (僖宗) evacuation in December of the first year of the Guangming (廣明) era (880) with the experiences of Emperor Xuanzong (玄宗) and Emperor Dezong (德宗) during their evacuations to the “Three Rivers” (三川), it not only does not seem absurd, but actually appears to be well-planned and efficient, likely due to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his predecessors.
    From the first year of the Guangming (廣明) era before Huang Chao's (黃巢) entry into Chang'an (長安) to the end of the Chengdu Period, there are intermittent records of Emperor Xizong's (僖宗) efforts in governance. Although his decisions were not perfect, they were not unreasonable. During this period, civil officials such as Zheng Tian (鄭畋), Wang Duo (王鐸), Xiao Gou (蕭遘), and Wang Hui (王徽) also made notable contributions. Eunuch Tian Lingzi, who was labeled a “treacherous official”, did indeed hold significant power as the empire's top military official. However, many of his actions fell within the scope of his duties and were reasonable. Although not perfect, his conduct should not be characterized as “disrupting the government”. After the Chengdu Court (成都) made adjustments in its approach to dealing with Gao Pian (高駢) of Huainan (淮南), summoned the Shatuo (沙陀) leader Li Keyong (李克用), and sent Wang Hui (王徽) to rebuild the capital region, they ultimately succeeded in returning to Chang'an (長安).
    Overall, the decisions of the Chengdu (成都) Court, while not perfect, were most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They were neither haphazard nor simply left to the whims of powerful ministers for personal gain. The Chengdu Court's return to Chang'an (長安) was the result of considerable effort, not merely a matter of luck. If people today can appropriately adjus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s of Emperor Xizong's (僖宗) court, they should be able to better comprehend and analyze the various phenomena related to politic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唐朝), in a way that is more aligned with historical facts.

    緒 論 1 第一章 玄宗、德宗入三川之前例 27 前 言 27 第一節 玄宗入蜀 28 第二節 德宗入山南 73 結 語 99 第二章 僖宗入蜀 103 前 言 103 第一節 田令孜的幸蜀之計與避難三川的客觀優勢 105 第二節 以僖宗為主的戰爭會議 117 第三節 廣明元年11月增兵潼關之決策與執行是否適當 122 第四節 僖宗前往蜀地的過程 178 結 語 215 第三章 成都朝廷上僖宗、宦官田令孜與中央宰相的權力關係 221 前 言 221 第一節 僖宗於成都朝廷時期(881-885)所用五位宰相的特點 223 第二節 「宦官」田令孜在成都朝廷的權力 247 結 語 300 第四章 僖宗能自成都返回長安的關鍵作為 303 前 言 303 第一節 淮南高駢是否變節 304 第二節 朝廷處置縱巢渡淮後的高駢有無失當 329 第三節 「宦官」楊復光召來「沙陀」李克用的意涵 353 第四節 僖宗從成都北返長安的波折 374 結 語 393 結 論 397 引用書目 407

    一、文獻史料

    十三經注疏委員會整理,《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孟子注疏解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南朝宋]范瞱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延壽撰,《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14。
    [唐]杜佑撰,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范祖禹,《唐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宋〕歐陽脩撰,徐無黨註,《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司馬光編著,胡三省音註,「標點資治通鑑小組」校點,《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宋〕司馬光編集,《資治通鑑考異》,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四部叢刊初編史部,上海涵芬樓影印宋刊本。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正,《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宋〕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1978。
    〔宋〕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宋〕樂史譔,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
    〔明〕王夫之著,舒士彥點校,《讀通鑑論(下),》北京:中華書局,2013,2版。
    〔明〕王禕,《大事記續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3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元〕馬端臨著,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標校,《文獻通考‧經籍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唐]鄭處誨著,田廷柱點校,《明皇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4,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清〕顧祖禹著,賀次君、施和君點校,《讀史方輿紀要(五)》,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毛枝鳳撰,李之勤校注,《南山谷口考》,西安:三秦,2006。

    [唐]李德裕編,《次柳氏舊聞》,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北京:中華書局,1958。
    〔唐〕康駢撰,《劇談錄》,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
    〔唐〕裴庭裕撰,田廷柱點校,《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
    〔唐〕趙元一撰,夏婧點校,《奉天錄: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14。
    〔唐〕佚名撰,夏靖校點,《新輯玉泉子》,收於《奉天錄: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14)。
    〔五代〕王定保撰,姜漢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册府元龜:校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錢易撰,梁太濟箋證,《南部新書溯源箋證》,上海:中西書局,2013。
    〔宋〕洪邁著,孔凡禮點校,《容齊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宋〕李昉等編,張國風會校,《太平廣記會校》,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宋〕洪邁著,孔凡禮校點,《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劉琳,刁忠民,舒大剛校點,《宋會要輯稿(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南朝梁〕蕭統,〔唐〕呂延濟等注,俞紹初、劉群棟、王翠紅點校,《新校訂六家注文選(全6册)》,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3。
    〔唐〕李白著,郁賢皓校注,《李太白全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唐〕柳宗元撰,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文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
    〔唐〕孫樵著,丁恩全校注,《孫可之文集校注》,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唐〕孫樵,《孫可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新羅〕崔致遠撰,黨銀平校注,《桂苑筆耕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唐〕陸贄撰,王素點校,《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唐〕韓愈撰,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匯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唐〕權德輿著,郭廣偉權校點,《權德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唐〕韋莊注,聶安福箋注,《韋莊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唐〕杜牧著,陳允吉校點,《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1978。
    〔唐〕羅隱著、李定廣繫年校箋,《羅隱集繫年校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
    〔宋〕呂祖謙,《歷代制度詳說》,收入《呂祖謙全集(第9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成都:巴蜀書社,1989。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蕭穎士著,黃大宏、張曉芝校箋,《蕭穎士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7。
    陳尚君輯校,《全唐文補編》,北京 : 中華書局,2005。
    二、近人專書
    三軍大學主編,《中國歷代戰爭史(第十七册)》,北京:軍事譯文出版社,1983。
    才讓,《吐蕃史稿》,蘭州市: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
    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毛蕾,《唐代翰林學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0。
    王小甫,《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臺北:三民,2008。
    王永平,《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2。
    王吉林,《唐代南詔與李唐關係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1992。
    王家範主編,《十大農民起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素,《陸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王賡武著,胡耀飛、尹承譯,《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上海:中西書局,2013。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日〕西村陽子,《唐代沙陀突厥史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8。
    何永成,《唐代神策軍研究──兼論神策軍與中晚唐政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何燦浩,《唐末政治變化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
    吳安家,《中共史學批判論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
    李廷先,《唐代揚州史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李鴻賓,《唐朝朔方軍研究──兼論唐廷與西北諸族的關係及其演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杜文玉,《大明宮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15。
    〔日〕谷川道雄著,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林冠群,《玉帛干戈:唐蕃關係史研究》,新北市:聯經,2016。
    唐長孺,《唐書兵志箋正》,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唐耕耦、陸宏基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蹟釋錄(第4輯)》,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1990。
    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途徑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日〕氣賀澤保規,《絢爛たる世界帝国:隋唐時代》,東京:講談社,2005。
    馬士(Morse, H. B.)著,張匯文等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一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高明士等著,《隋唐五代史》,臺北:里仁書局,2006。
    崔瑞德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589-906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2007重印。
    張仲裁,《唐五代文人入蜀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張雲、林冠群主編,《西藏通史‧吐蕃卷(上冊)》,北京:西藏學會出版社,2015。
    陳尚君輯纂,《舊五代史新輯會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陳明光,《唐帝列傳──唐懿宗、唐僖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陳垣,《二十史朔閏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收於《陳寅恪先生全集》,台北:里仁書局,1979。
    陶易編著,《唐代進士錄》,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
    傅璇琮,《李德裕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13。
    傅璇琮,《唐翰林學士傳論》,瀋陽:遼海出版社,2005。
    逯耀東,《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臺北:時報文化,1979。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1985。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1998。
    黃樓,《神策軍與中晚唐宦官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19。
    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趙力光主編,《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誌匯編》,北京:線裝書局,2007。
    趙紹祖撰,王東校證,《新舊唐書互證校證》,成都:巴蜀書社,2020。
    趙鴻昌,《南詔編年史稿》,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齊運通、楊建鋒編,《洛陽新獲墓誌二〇一五》,北京:中華書局,2017。
    樊文禮,《李克用評傳》,濟南:山東大學,2005。
    樊文禮,《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團》,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潘子正,《意外的臨界點:皇權傳承與僖宗朝前期(873-880)的政治角力》,臺北:五南,2019。
    盧建榮,《咆哮彭城:唐代淮上軍民抗爭史(763-899)》,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8。
    繆鉞,《杜牧傳、杜牧年譜》,石家莊:河北教育,1999。
    謝元魯著,《成都通史》編纂委員會主編,《成都通史‧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梅靜譯,《中華帝國的衰落》,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7。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5册:隋唐、五代十國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1卷‧京都關內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85。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2卷‧河隴磧西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85。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3卷‧秦嶺仇池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85。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4卷‧山劍滇黔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86。
    嚴耕望,《唐僕尚丞郎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釋貫休,《禪月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Denis C. Twitchet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3: Sui and T'ang China, 589–906 AD, Part On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Reprinted 2007
    Denis Twichett編,張榮芳主譯,高明士總校訂,《劍橋中國史‧第3冊‧隋唐篇(上)589-906》,臺北:南天,1987。
    Wang Gungwu, 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ese During the Five Dynasty,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63.
    三、期刊論文及其他論述(含專書論文、會議論文、碩博士論文、報紙)
    〔日〕山本孝子,〈「侯侍郎直諫表」と書儀 -- Дx.01698について〉,《敦煌寫本研究年報》,2(京都,2008.3),頁140-141。
    〔日〕山根直生,〈唐朝軍政統治的終局與五代十國割據的開端〉,《浙江大學學報》,34:3,杭州,2004.5,頁71-80。
    方修琦、蘇筠、尹君、滕靜超,〈冷暖─豐歉─饑荒─農民起義:基於糧食安全的歷史氣候變化影響在中國社會系統中的傳遞〉,《中國科學:地球科學》,45:6,北京,2015,頁831-842。
    毛漢光,〈五代之政治延續與政權轉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2,臺北,1980.6,頁233-280。
    水渭松,〈《廣陵妖亂志》作者考〉,《杭州大學學報》,17:3,杭州,1987,頁49-54。
    王守棟,〈唐代宦官專權延續性的原因探析〉,《德州學院學報》,24:1,山東省德州市,2008.2,頁43-47。
    王使臻、張建勇、苗玉棟,〈唐僖宗光啟三年避難漢中返京行程考〉,《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2:1,漢中,2014,頁24-26、32。
    王晶波,〈《三水小牘》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9。
    王壽南,〈論唐末桂林戍卒之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臺北,1984.3,頁13-34。
    王鳳翔,〈唐代西北藩鎮與地域社會〉,《唐都學刊》,2010年第5期,西安,2010,頁29-31。
    王鳳翔,〈唐秦王李茂貞之妻墓誌考釋〉,《唐史論叢》,9,西安,2007,頁259-269。
    王鳳翔,〈晚唐五代秦岐割據政權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7。
    王魯辛,〈由梓潼樹神向文昌帝君的流變過程考析〉,《攀枝花學院學報》,35:6,攀枝花,2018.11,頁7-16。
    王興鋒,〈唐玄宗奔蜀路線考述〉,《唐史論叢》,19,西安,2014,頁119-130。
    古怡青,〈中晚唐皇帝入蜀的鹵簿護駕與賞罰〉,Journal of East Asian Identities, 6, (March, 2021), pp.64-75.
    田廷柱,〈論《桂苑筆耕集》的史料價值──兼評高駢其人〉,《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5期,瀋陽,1996,頁20-24。
    伍伯常,〈唐德宗的建藩政策──論中唐以來制禦藩鎮戰略格局的形成〉,《東吳歷史學報》,6,臺北,2000,頁1-33。
    伍純初,〈朱梁集團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17。
    〔日〕西川恭司,〈神策軍の兩面性〉,《東洋史苑》,16,京都,1980,頁41-57。
    何汝泉,〈唐代成都的經濟地位試探〉,《社會科學研究》,1982年第6期,成都,1982,頁80-87。
    吳在慶、曾曉云,〈唐末政局及士人之遭際〉,《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廈門,2010,頁112-119。
    吳陽,〈論晚唐功臣待遇──以懿宗、僖宗、昭宗三朝為例〉,《乾陵文化研究》,8,西安,2014,頁190-196。
    吳曉豐,〈僖宗入蜀與唐王朝的符命宣傳〉,《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36,武漢,2017.11,頁163-186。
    李之勤,〈《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六《子午道》條校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3期,西安,2000,頁27-38。
    李宇一,〈唐代「神策外鎮」再考〉,《史泉》,133,吹田,2021,頁1-39
    李希泌,〈黃巢被害與唐軍收京日期考訂──兼介紹宦唐朝鮮學者崔致遠《桂苑筆耕集》〉,《文獻》,12,北京,1982,頁139-144。
    李青淼,〈唐代鹽業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地理學博士論文,2008。
    李殿元,〈重新評價農民起義〉,《文史雜誌》,139,成都:2009,頁52-56。
    李樹桐,〈唐代借用外兵之研究〉,《唐史索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頁52-56。
    杜文玉,〈唐代宦官世家考述〉,《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2(1998年第2期),西安:1998,頁78-85、176。
    杜文玉,〈唐代宦官的文化素質與思維觀念〉,《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6,新鄉:1997,頁44-48。
    杜文玉,〈唐代權閹楊氏家族考〉,韓金科主編,《98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頁370-377。
    邢云,〈再論沙陀李氏的崛起〉,《史林》,2022:5,上海,2022,頁1-15。
    周連寬,〈唐高駢鎮淮事蹟考〉,《嶺南學報》,11:2,廣州,1951,頁11-45。
    周鳳五,〈上博五〈競建內之〉、〈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補釋〉,《臺大中文學報》,28,臺北,2008.6,頁47-49、51-67。
    〔日〕周藤吉之,〈唐末淮南高駢の藩鎮體制と黃巢徒黨との關係について──新羅末の崔致遠の著『桂苑筆耕集』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學報》,68:3、4,東京:1987.3,頁183-218。
    〔日〕岡野誠,〈唐玄宗の蜀蒙塵路について〉,《明治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紀要》,32:1,東京,1993.10,頁55-67。
    〔日〕岡野誠,〈論唐玄宗奔蜀之途徑〉收於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臺北市:文津,1993,頁1099-1121。
    岳超,〈庚子─辛丑隨鑾紀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頁90-106。
    林立平,〈六至十世紀中國都城東漸的經濟考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北京,1988,頁89-102、69。
    林富士,〈中國六朝時期的蔣子文信仰〉,收入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林富士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允晨,2000),頁163-204。
    武秀成,〈唐玄宗《停潁王等節度誥》真僞祛疑及其史料價值〉,《古典文獻研究》,18:下,南京,2016.6,頁248-256。
    邵明凡,〈高駢年譜〉,瀋陽:遼寧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1。
    金瀅坤,〈敦煌本侯昌業《直諫表》研究〉,黄正建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敦煌學研究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頁221-248。
    胡戟,〈唐代度量衡與畝里制度〉,《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期,西安,1980,頁36-43。
    胡耀飛,〈小議《續皇王寶運錄》及其所載唐末廣州史料的價值〉,《中國港口》,2016年第1期,上海,2016,頁123-126。
    胡耀飛,〈唐宋之際諸家《幸蜀記》流傳考〉,《唐史論叢》,29,西安,2019,頁225-238。
    胡耀飛,〈鬥雞臺事件再探討——從〈段文楚墓誌銘〉論唐末河東政局〉,《中國中古史集刊》,3,北京,2017,頁257-286。
    胡耀飛,〈從防禦到割據──黃巢之變與唐末西北藩鎮的轉型〉,《西北民族論叢》,12,北京,2015.10,頁96-116。
    胡耀飛,〈傳檄天下──唐廷鎮壓黃巢之變的七階段行營都統「招討使」考〉,收於董劭偉、柴冰主編,《中華歷史與傳統文化研究論叢(第3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7,頁53-85。
    胡耀飛,〈關於黃巢之死的史料生成──從敦煌S.2589號文書出發的探討〉,《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3輯,西安,2019,頁224-237。
    孫永如,〈高駢史事考辨〉,《唐史論叢》,5,西安,1990,頁208-222。
    孫倩,〈論中國古代的罪疑惟輕〉,《法制與社會發展》,134,長春,2017,頁26-41。
    孫振濤,〈論唐僖宗避難入蜀時的巴蜀文學生態〉,《集寧師院學報》,2022:4,集寧,2022,頁48-52。
    孫瑜,〈唐代代北軍人群體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社會文化史博士論文,2011。
    祝尚書,〈科舉守護神文昌梓潼帝君及其社會文化意義〉,《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5,廈門,2009,頁30-37。
    高明士,〈《尚書》的刑制規範及其影響──中華法系基礎法理的祖型〉,《荊楚法學》,2021:2,武漢,2021,頁439-460。
    張卉,〈從《桂苑筆耕集》看唐末高駢鎮淮史事〉,北京: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2007。
    張凱悅,〈「雲州叛亂前史」考——兼論晚唐沙陀史的編纂〉,《唐研究》,24,北京,2019,頁121-145。
    張景平,〈試論中晚唐時期的「鑾輿播遷」〉,《蘭州大學學報》,33:1,蘭州,2005.1,頁13-21。
    張劍,〈唐末淮南道節度使高駢幕府速亡原因探究〉,《揚州教育學院學報》,36:1,揚州,2018.3,頁15-17、22。
    張澤洪,〈論道教的文昌帝君〉,《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秋之卷,北京,2005.08,頁1-9。
    曹建剛,〈唐代「江東」地域政局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14。
    梁中效,〈唐朝皇帝奔蜀再析〉,《唐史論叢》,6,西安,1995,頁241-255。
    梁中效,〈唐朝皇帝奔蜀淺析〉,《漢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2期,漢中,1992,頁85-89、94。
    梁中效,〈唐朝皇帝與蜀道〉,《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成都,2001,頁59-61、64。
    梁中效,〈唐德宗與蜀道〉,《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2:1,漢中,2014,頁17-23。
    梁麗,〈唐五代時期河中鎮與中央關係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20。
    郭海文,〈唐宣宗、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公主考〉,《碑林論叢》,22,西安,2016,頁201-208
    郭海文、趙文朵,〈《唐安公主墓志》考釋〉,《碑林集刊》,21,西安,2015,頁79-89。
    郭鋒,〈敦煌本《侯昌葉直諫表》與晚唐懿、僖時期之政局〉,《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3,蘭州,1991,頁101-107。
    陳仲安,〈唐代後期的宦官世家〉,中國唐史學會編,《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頁195-224。
    陳光中,〈古代疑罪處理原則異同反映立法宗旨變遷〉,《檢察日報》(北京),2018年6月5日,3版。
    陳志堅,〈唐末中和年間徐泗揚兵爭之始末──崔致遠《桂苑筆耕集》事箋之一〉,《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5,煙臺,2008,頁20-25。
    陳尚君,〈《宣室志》作者張讀墓誌考〉,《嶺南學報復刊》,7,上海,2017,頁75-94。
    陳連洛,〈從大同北魏永固陵制看古代的長度單位──里〉,《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3,大同,2009.6,頁24-26、32。
    陳晶晶,〈唐代涇原鎮研究〉,蘭州: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21。
    陳夢家,〈畝制與里制〉,《考古》,1966年第1期,北京,1966,頁36-45。陳樂保,〈唐代宗至憲宗時期的西川節度使繼任危機與終結〉,《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5年第2期,北京,2015,頁83-92。
    陳樂保,〈唐代劍南道研究──以政治地理與戍防體系為中心〉,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15。
    陳樂保,〈唐末劍南三川的軍政格局演變〉,《中國史研究》,2018年第3期,北京,2018,頁97-109。
    陳樂保、楊倩麗,〈宰相回翔:中晚唐的西川文官政治〉,《唐史論叢》,24,西安,2017,頁106-120。
    陳燁軒,〈高駢的野心──晚唐的朝廷、淮南節度使和揚州社會〉,《中華文史論叢》,140,上海,2020.4,頁241-268。
    陳顯達,〈「儻駱道」初考〉,《文博》,1987年第3期,西安,1987,頁42-48。
    陶紹清,〈《唐摭言》成書時間考〉,《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5,昆明,2012,頁72-76、112。
    傅樂成,〈沙陀之漢化〉,《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1977,頁66-69。
    彭淑慶,〈評價農民起義不能走極端〉,《歷史評論》,2021:3,北京,2021,頁66-69。
    舒蘋、學明,〈《博野軍考》質疑〉,《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7年第1期,長春,1987,頁34-36。
    馮漢鏞,〈唐代劍南道的經濟狀況與李唐的興亡關係〉,《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1期,北京,1982,頁79-92。
    黃冠佳,〈氣候衝擊、人口壓力與中國清代農民起義(公元1644-1911)〉,廣州:華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博士論文,2018。
    黃英士,〈沙陀與晚唐政局〉,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
    黃清連,〈王鐸與晚唐政局──以討伐黃巢之亂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63:2,台北,1993,頁207-267。
    黃清連,〈高駢縱巢渡淮──唐代藩鎮對黃巢叛亂的態度研究之一〉,《大陸雜誌》,臺北,1990.01,頁3-22。
    黃清連,〈楊復光《收復京城奏捷露布》考〉,《中國史學》,2,東京,1992,頁59-78。
    黃壽成,〈趙元一《奉天錄》的史料價值〉,《洛陽師專學報》,15:4,洛陽,1996.8,頁70-74
    黃樓,〈吐蕃尚延心以河、渭降唐事跡考略──兼論唐末高駢與宦官集團之關係〉,《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8,武漢,2012,頁202-213。
    黃樓,〈唐代京西北神策諸城鎮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7,武漢,2011,頁346-380。
    黃樓,〈唐德宗「奉天定難功臣」、「元從奉天定難功臣」雜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4,武漢,2008,頁150-164。
    路志霄,〈皇甫枚及其《三水小牘》〉,《甘肅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1期,蘭州,1981,頁45-48。
    趙士弘,〈唐末到北宋中葉兵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
    趙雨樂,〈唐代翰林學士院與南北司之爭──翰林學士、學士承旨與翰林學士使的衍生〉,張國剛主編,《中國中古史論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頁337-354。
    齊勇鋒,〈中晚唐賦入「止於江南八道」說辨疑〉,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2,西安,1987,頁80-100。
    齊勇鋒,〈說神策軍〉,《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2,西安,1983,頁94-102。
    劉永強,〈大廈將傾:楊復光、楊復恭與唐末政局研究〉,《唐史論叢》,27,西安,2018,頁247-266。
    劉亮,〈「黃頭軍」考辨〉,《牡丹江大學學報》,16:5,牡丹江,2007,頁9-10。
    樊文禮,〈「華夷之辨」與唐末五代士人的華夷觀──士人群體對沙陀政權的認同〉,《煙臺師範學院學報》,21:3,煙臺,2004,頁28-32。
    翦伯贊,《翦伯贊全集(第4卷)‧歷史問題論叢(增補本)》(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論中國古代的農民戰爭〉,頁515-526。
    蔡振念,〈來唐新羅詩人崔致遠生平著作交遊考〉,《文史哲》,23,高雄,2013.12,頁99-130。
    蔣鐵初,〈中國古代的罪疑惟輕〉,《法學研究》,2010年第2期,北京,2010,頁196-208。
    盧建榮,〈地方軍事化對唐代後期淮北地區政治與社會的衝擊〉,《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7,臺北:1999,頁17-54。
    嚴耕望,〈唐五代時期之成都〉,《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2,香港,1981,頁23-63。
    黨銀平,〈新羅文人崔致遠與淮南節度使高駢交往關係考〉,《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4期,長春,1984,頁137-14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