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美娟
Mei Chuan Chang
論文名稱: 國內有線電視發展數位電視服務經營策略之研究
A Study of Digital Television Business Strategy of Cable Television Multiple System Operator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趙寧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5
中文關鍵詞: 有線電視產業數位電視經營策略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產業經濟學
英文關鍵詞: Cable Television Industry, Digital Television, Business Strategy,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3下載:9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電視產業數位化,為我國既定之發展政策。為加速推動數位電視時代的來臨,行政院於2002年推出的『六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中,更訂定了明確的實施策略。面對數位電視即將帶來的龐大商機,各類媒體業者無不積極投入發展,其中,又以有線電視業者的數位化腳步最快,同時,也是國內最早取得數位電視服務合法經營執照的媒體。
    為能協助有線電視業者,尋找出國內數位電視服務經營策略之評估要素與適用之經營策略,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方法(文獻探討、深度訪談、SWOT分析、五力分析)與量化研究方法(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結合的研究設計,調查東森、中嘉、台灣寬頻通訊等三家企業中的十多位數位電視事業相關主管,以達成以下三項研究目的:
    一、蒐集並分析國內有線電視發展數位電視服務經營策略之評估要素。
    二、試圖建構國內有線電視發展數位電視服務經營策略之層級分析架構。
    三、試圖找出國內有線電視發展數位電視服務之最適經營策略。
    研究結果發現,在以『提升數位機上盒安裝普及率』為最高營運目標下,專家認為最重要之經營策略為『差異化策略』,前三項最重要之行動方案為『產品內容差異化』、『垂直整合加強營運自主』,以及『客戶服務差異化』等三項。此外,本研究針對國內數位有線電視業者提出以下思考面向與建議:
    一、依據市場成熟度,逐步規劃數位電視事業之發展目標。
    二、加強國外觀摩,提升數位認知與內容創新能力。
    三、重視效率經營,以維持長期與多頻道播出環境的競爭力。
    四、依據本研究分析架構,進行競爭力自我評估,以選擇適當的經營目標與策略。例如:採用『差異化策略』時,應要能掌握數位電視特性,持續研發創新之節目內容與型態;同時,善加規劃節目生命週期,以避免內容資源過度濫用。
    五、其他周邊影響因素之因應。例如:推動政府以更開放而具創意之政策、法規管理;養成國內大眾『使用者付費』之影視娛樂消費觀念。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undergoing a digital transition process. In Taiwan, various delivery platforms are interested in developing DTV (digital television) business, including terrestrial television, cable television, satellite television, Internet and even the telecom companies. Among the market participants, CATV MSO (cable television multiple system operator) is the first type of media which has obtained a license to operate DTV business.
    With limited market area and intense competition, CATV MSOs need to identify their strengths, set proper goals, and implement DTV business strategy without delay. Accordingl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1. Trying to explore the related elements of DTV business strategy for CATV MSOs.
    2. Trying to construct an analytic hierarchy of DTV business strategy.
    3. Trying to develop the best-fit DTV business strategy for CATV MSOs.
    Both qualitative (including Documentary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 SWOT Analysis, Five Forces in the market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pproaches are used in this study.
    “Promoting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Set-Top-Box”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objective of DTV business for CATV MSOs in the current period. The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is considered the best strategy for CATV MSOs to reach this goal. The study found that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Vertically Integration”, “Custom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action plans when CATV MSOs implement their DTV business strateg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8-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0- 第四節 名詞界定……………………………………………… -10- 第五節 國內相關研究概況…………………………………… -11- 第六節 研究範圍………………………………………………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國內有線電視之發展沿革與產業特性……………… -15- 第二節 數位電視服務的誕生………………………………… -32- 第三節 政府積極推動國內電視產業數位化………………… -39- 第四節 國內有線電視業者發展數位電視服務現況………… -54- 第五節 國內其他數位電視媒體發展概況…………………… -79- 第六節 產業經濟學與經營策略相關理論…………………… -9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0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08- 第二節 研究步驟……………………………………………… -10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10- 第四節 信度與效度…………………………………………… -122- 第五節 預期效益……………………………………………… -12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125- 第一節 文獻探討及深度訪談結果分析……………………… -125- 第二節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3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6-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55-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 -156- 參考文獻………………………………………………………… -158- 附 錄………………………………………………………… -168- 附錄一 深度訪談與FAHP問卷調查名單…………………… -168- 附錄二 深度訪談問卷………………………………………… -169- 附錄三 深度訪談內容整理概要……………………………… -179- 附錄四 FAHP問卷…………………………………………… -191- 表目錄 表1-1.1:各國數位電視開播時間………………………………………… -3- 表1-5.1:國內數位電視相關研究………………………………………… -12- 表2-1.1:1998-2003年1月國內五大媒體有效廣告量統計……………… -26- 表2-1.2:各集團有線電視系統台家數及佔有率………………………… -27- 表2-1.3:有線電視與無線電視之性能比較……………………………… -30- 表2-3.1:歐規與美規傳輸標準之比較…………………………………… -51- 表2-4.1:東森、和信、卡萊爾之數位電視系統與機上盒規格………… -57- 表2-4.2:東森、和信、卡萊爾之數位電視事業發展概況……………… -59- 表2-4.3:東森數位電視服務內容及收費方式…………………………… -62- 表2-4.4:新聞局初步審定之東森付費頻道收費上限…………………… -63- 表2-4.5:中嘉數位電視服務內容及收費方式…………………………… -65- 表2-4.6:台灣寬頻通訊數位電視服務內容及收費方式………………… -67- 表2-4.7:東森、中嘉、台灣寬頻通訊之服務內容與經營模式之比較… -67- 表2-4.8:力霸集團、東森媒體科技集團與東森寬頻電信事業組織表… -73- 表2-4.9:和信企業集團事業組織表……………………………………… -76- 表2-5.1:國內數位無線電視硬體建設之各台工作分配………………… -79- 表2-5.2:無線電視台工程設備數位化現況……………………………… -80- 表2-5.3:各家無線電視台未來加值服務方向規劃……………………… -82- 表2-5.4:年代電通IDTV數位電視之格式與功能……………………… -85- 表2-5.5:年代電通IDTV之數位電視服務內容………………………… -86- 表2-5.6:中華電信MOD、有線電視、租片比較表……………………… -88- 表2-6.1:策略的構成要素及其意義……………………………………… -94- 表2-6.2:學者對於策略層級的分類……………………………………… -96- 表2-6.3:以競爭技巧分類的策略類型…………………………………… -97- 表3-3.1:本研究問卷評估尺度之定義…………………………………… -116- 表4-1.1:有線電視業者發展數位電視服務之SWOT分析……………… -135- 表4-2.1:各項經營策略之權重值………………………………………… -139- 表4-2.2:差異化策略下,各項可行方案之權重值……………………… -140- 表4-2.3:專門化策略下,各項可行方案之權重值……………………… -142- 表4-2.4:共鳴綜效策略下,各項可行方案之權重值…………………… -143- 表4-2.5:整體營運目標下,各項可行方案之權重值…………………… -144 圖目錄 圖1-1.1:數位媒體產業之水平與垂直整合……………………………… -1- 圖1-1.2:多媒體產業的定義與範疇……………………………………… -2- 圖2-1.1:有線電視產業生態……………………………………………… -17- 圖2-1.2:國內有線電視歷年普及率……………………………………… -25- 圖2-1.3:全球有線電視普及率…………………………………………… -25- 圖2-1.4:國內有線電視收視率佔有率已超越無線電視………………… -26- 圖2-1.5:1998-2002年國內五大媒體有效廣告量成長與衰退趨勢……… -27- 圖2-1.6:電信與有線電視跨業經營的不對稱關係……………………… -29- 圖2-2.1:數位科技與數位電視的八大內涵……………………………… -34- 圖2-4.1:有線電視網路升級後之頻譜使用狀況………………………… -55- 圖2-4.2:數位有線電視硬體系統架構…………………………………… -55- 圖2-4.3:數位影音產業價值鏈…………………………………………… -59- 圖2-4.4:東森媒體科技集團事業架構圖………………………………… -71- 圖2-4.5:力霸東森集團事業架構圖……………………………………… -72- 圖2-4.6:東森媒體科技集團階段性經營角色…………………………… -74- 圖2-4.7:和信傳播集團事業架構圖……………………………………… -75- 圖2-6.1:產業經濟分析基本架構圖……………………………………… -91- 圖2-6.2:修正後的產業經濟學分析架構圖……………………………… -93- 圖2-6.3:產業經濟學要素與策略要素之相對關係……………………… -95- 圖2-6.4:產業競爭的五股作用力………………………………………… -99- 圖2-6.5:制訂競爭策略的環境…………………………………………… -100- 圖2-6.6:SWOT分析……………………………………………………… -101 圖2-6.7:不確定環境下的策略評估工具………………………………… -102- 圖2-6.8:分析層級程序法之執行步驟…………………………………… -105- 圖3-1.1: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108- 圖3-2.1:本研究之研究步驟……………………………………………… -109- 圖3-3.1:『大約3』的模糊數集合………………………………………… -113- 圖3-3.2:本研究之分析層級架構………………………………………… -115- 圖3-3.3:本研究之問卷型態……………………………………………… -115- 圖3-3.4:本研究各經營策略選項組成之成對比較矩陣………………… -117- 圖3-3.5:隸屬函數為C(x)之模糊數及其重心 圖示…………… -118- 圖4-1.1:有線電視進入數位電視市場競爭之五力分析………………… -130- 圖4-2.1:各項經營策略之權重排序……………………………………… -139- 圖4-2.2:『差異化策略』下,各項可行方案之權重排序………………… -140- 圖4-2.3:『專門化策略』下,各項可行方案之權重排序………………… -142- 圖4-2.4:『共鳴綜效策略』下,各項可行方案之權重排序……………… -144- 圖4-2.5:整體營運目標下,各項可行方案之權重排序…………………... -145-

    中文部分
    工商社論(2003):「廣電改革的挫折與轉進」。工商時報,2003年6月7日。
    王 行(2000):「開啟多媒體新紀元--臺灣數位電視的現況與發展」。廣電人,第67期,頁22-23。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金標譯(1993):模糊理論及其應用。台北市:文笙。
    王如蘭(2001):迎接寬頻時代的挑戰—論台灣無線電視業者內容加值服務方向。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皓正(2002a)。「東森超媒體併購超級電視台」。經濟日報,2002年9月6日,第33版。
    王皓正(2002b)。「東森行銷重金攬才 黃金陣容亮相」。經濟日報,2002年10月11日,第30版。
    王皓正(2002c):「台灣寬頻通訊,引爆數位電視戰火」。新浪網新聞,2002年11月14日。
    中華電信公司(2002):中華電信公司簡介。
    田 媛(2002):「商業模式不明,數位電視前景有隱憂」。工商時報,2002年7月3日,資訊科技版。
    民生報社論(2003):「廣電法修正的方向」。民生報,2003年6月1日。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台灣新生報(2003):「數位互動電視服務,吉隆獲准申設」。台灣新生報,2003年4月16日,地方綜合版。
    朱正義(1996):我國數位電視拓展方向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年代電通公司(2002a):年代電通公司簡介。
    年代電通公司(2002b):年代電通公司簡報資料。
    成章瑜、莊淳雅(2002):「朱家良的品牌心靈」。遠見雜誌,2002年6月號,頁74-131。
    行政院(2002):六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數位台灣計畫。行政院六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江恆倫(2003):「新竹市長林政則肯定東森數位電視發展」。EToday,2003年4月17日。
    江聰明(2002):「無線台轉型找生路,徐璐與東森打造華視媒體園區」,聯合報,2002年11月12日,第26版。
    呂正欽(2002):「淺談數位電視產業之推動」。數位視訊多媒體月刊,2002年5月號。
    呂雪慧(2002):「政院通過加強數位內容產業推動方案」。工商時報,2002年5月18日。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市:亞太圖書。
    李天鐸(1995):我國衛星/有線電視事業與建立亞太媒體營運中心互動關係專案研究計劃。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李田樹譯(2000):不確定性管理(哈默爾、普哈拉等原著)。台北市:天下遠見。
    李桂芝(2000):電視媒體與數位媒體競合關係之探討。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桂芝(2001):「我們要數位電視還是數位化電視」。廣電人,第80期,頁24-27。
    李莉珩(2002):「文化創意產業,確定享租稅減免」。聯合報,2002年12月18日。
    李南生(2001):知識經濟下無線電視台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華視為例。世新大學學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娟萍(2003):「互動式服務,將數位電視發揮至極致」。 聯合新聞網,2003年1月10日。
    李梅菁(2000):我國拓展數位地面廣播電視之政策研究。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
    辛澎祥(2002a):「廣電三法整併修正,新聞局總動員」。大成報,2002年10月19日,第3版。
    辛澎祥(2002b):「廣電三法大整併,傳輸平台業、經營頻道業採許可制」。大成報,2002年11月6日,第9版。
    辛澎祥、歐建智(2002):「有線電視數位化,中嘉達陣,北縣中永和搶先試用」。ITHome電腦報,2002年9月10日。http://www.ithome.com.tw/
    何英煒(2002):「數位台灣計畫六年產值增千億」。經濟日報,2002年6月5日。
    何佩儒(2002):「數位台灣-六年內投入366億」。經濟日報,2002年6月5日。
    林淑玲(2003):「有線電視朝全台一區整併」。中國時報,2003年1月16日,第6版。
    林佳慧(2003):「SARS,逾萬學生居家隔離停課,龐建國推動電視教學」。EToday,92年5月15日。
    林敬殷(2003):「民進黨內訌廣電三法沒過關」。聯合報,2003年6月7日。
    邱莞慧(1999):「數位電視的風險與機會」。廣電人,第53期,頁50-51。
    紀麗君(2002):「終身學習時代來臨,電腦、數位電視都是可利用機制」。Etoday新聞,2002年9月19日。
    吳宏敏(1996):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經營策略分析。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祥寬(1999):政治、金權、線纜: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中理(1997):ISO國際標準管理系統建置前後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以航太產業為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台北市:天下遠見。
    周添城譯(1990):美國產業之結構、行為、績效(R. Caves.原著)。台北市:正中。
    東森集團:東森策略規劃中心資料。
    東森內部資料(2002):東森電視台併購超視背景原因說明。東森集團。
    星報編輯部(2003):「輔大、東森簽約訂終身」。星報,2003年4月25日,第13版。
    洪儀芳(2001):台灣與日本數位電視的發展與困境。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美玲譯(1997):大眾傳播研究方法(Michael Singletary原著)。台北市:五南。
    施俊吉、石世豪(1998):有線電視頻道節目業者與播送系統業者垂直結合之競爭規範及許可衡量標準。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八十七年度合作研究計畫十,1998年6月,頁25。
    徐 言(2002):我國無線電視之發展。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台北市立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韋 樞(2003):「視訊業者願提供電視網路,供政府緊急宣傳使用」。中央社,2003年5月8日。
    莊懿妃(2000):電信事業因應固網開放競爭策略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公司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Klaus B.Jensen, Nicholas W.Jankowski原著)。台北市:五南。
    粘淑惠(1994):模糊層級分析法應用在交通運輸計畫評估之研究。高雄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珍(2003a):「互動電視,節目自己排」。聯合新聞網,2003年4月23日。
    黃玉珍(2003b):「數位付費頻道,一個月後試辦」。聯合新聞網,2003年4月24日。
    黃彥達(2001):數位資料與媒體工業。新視界e Publishing,2001年1月。
    黃雪晴(2000):國內資訊電子業聯盟伙伴選擇模式之研究。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旭昇(2002):「亞洲首區數位互動電視開播,娛樂生活新革命」。中央社,91年11月14日。
    黃進芳、蘇瑛玟(1999):「有線電視系統與電路出租業務」。無線電界月刊,81卷6期,頁42-43。
    陳玉霖(2002):數位影音產業在寬頻時代下之經營方式。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永昌(2003):「呂秀蓮:東森有線電視數位化是重要里程碑」。中央社,2003年2月18日。陳昭伶(2000):台灣無線電視台數位化研究-以產業與組織觀點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靜(1999):我國廣播電台經營策略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賢(2002):「看中華電信推出MOD所代表的意義」。資策會MIC,2002年9月11日。http://itisdom.itri.org.tw/itri/itisnews.nsf/ViewNewsWeb/207AE
    陳忠勝(2001):我國無線電視數位化之產業分析研究。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陳炳宏(1999):「台灣有線電視產業集團化趨勢研究—以和信與力霸企業集團為例」。廣播與電視,第14期,頁89-110。
    陳炳宏(2001):傳播產業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民峰(2003):「數位付費頻道,議員反對外加」。民生報,2003年6月10日,A2版。
    陳育凱(2000):ISP之關鍵成功因素。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勝忠(2003):「數化電視市場爭奪戰成形」。聯合新聞網,2003年2月24日。
    陳雅芳(1999):台灣數位電視經營模式之探討。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建宏(1999):台灣有線電視寬頻網路之經營策略研究-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慧婷(2002):「數位電視讓誰瘋狂」。天下雜誌,2002年10月15日,頁100-106。
    陳耀茂譯(1999):模糊理論。台北市:五南。
    許士軍(1994):二十一世紀的管理文化。台北市: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
    許錫美(1994):模糊關係方程式一般化求解方法及其敏感度方析。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訓誠(1999):「數位電視的現況與未來」。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57期,頁59-63。
    許梅鈺(2003):「台灣固網與華視合作進攻數位產業」。電子商務時報,2002年12月13日。
    張世佳(1995):製造策略與事業策略之配適分析-高科技廠商之實證。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保隆、陳耀竹(1994):「模糊環境下計畫評選之研究-以郵政局屋興建計畫為例」。管理與系統,第1卷第2期,1998年,頁125-144。
    張慧君(1998):我國數位視訊服務拓展方向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
    張慧君(2001):「當DTV遇上EC--電視商務誕生」。網路通訊雜誌,第116期,頁32-38。
    張義宮(2002):「數位電視今在西部地區開播」。經濟日報,2002年5月31日。
    曹耀鈞(2000):資料包絡分析與分析層級程序兩種模式於科技類股投資組合決策之應用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動腦雜誌(2002):「2001年台灣總廣告量統計」。動腦雜誌,第310輯,頁33。
    動腦雜誌(2003):「2002年台灣總廣告量統計」。動腦雜誌,第322輯,頁22。
    游智森(2002):「中視數位化,健康搶先播出」。大成影劇報,2002年10月19日。
    彭 芸、王國樑(1997):我國影視媒體產業(值)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
    彭嘉慧(2001):東森媒體集團化的個案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慧鸞(2001):「電信自由化建制與數位落差的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40期,頁25-40。
    景崇剛(1997):數位電視在技術與政策法規層面之分析。世新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楚 飛(1999):「購併結盟造就寬頻網路時代」。資訊與電腦,第224期。
    新聞局(2003):2003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經建會(2002a):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草案2002-2007。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建會(2002b):數位台灣計畫。台北市: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經濟部(2002):加強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推動方案(草案)。台北市:經濟部。
    楊孝榮(1978):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楊志弘等(1996):新媒體經營策略--新電台、有線電視、網路媒體。台北縣新店市:三思堂文化。
    傳學鬥電子報(2002):「電信電視跨業大戰-主管機關且戰且走」。傳學鬥電子報,第114期。
    傳學鬥電子報(2003a):「本週媒體新聞」。傳學鬥電子報,第149期,2003年5月24日。
    傳學鬥電子報(2003b):「有線電視外資多」。傳學鬥電子報,第150期。
    詹宜軒(2003):「站穩腳步再度出發,景氣不見復甦,媒體表現亮眼」。廣告雜誌,第142期,頁46-61。
    詹育瑞(1998):模糊德菲層級分析法之模式建立-應用於東南亞投資環境評估。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蔡安怡(1999):台灣有線電視多系統經營者經營策略比較研究-以東森媒體事業群、和信傳播集團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念中(1996):有線電視(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五年版)。台北市:中國新聞學會。
    蔡念中(2000):有線電視與電信固網之跨媒體經營—規範競合與產業生態研究。台北市: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
    蔡念中(2002):國內無線電視與有線電視台數位化競爭策略分析探討。台北市: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
    蔡容寧(2002):「MOD服務越界?有線電視與固網業者槓上了」。電子商務時報,2002年9月3日。
    蔡佩吟(2002):「美國數位電視2007年將全面改裝內建」。電子商務時報,2002年12月24日。
    趙珮君(2002):「中華電信MOD服務,推出前夕遭新聞局喊停」。電子商務時報,2002年12月25日。
    趙佩君(2003):「全球VOD用戶數已達300萬且將逐漸成長」。電子商務時報,2003年1月15日。
    榮泰生(1995):策略管理學。台北市:華泰書局。
    廣告雜誌(2001):「串連數位媒體平台」。廣告雜誌,第124期。
    廣告雜誌(2003):「2003/01五大媒體有效廣告量」。廣告雜誌,第142期,頁31。
    歐建智(2002):「付費電視下月上路」。大成影劇報,2002年9月3日,第9版。
    鄭文英(2000):「分析層級程序法之應用」。管理與系統,第7卷第3期,頁433-442。
    鄭允達(2001):有線電視發展互動寬頻影音服務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景熒(2001):內容提供者加值策略類型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至強(2002):「數位大戰開火,看誰的電視聰明」。中國時報,2002年9月9日,第5版。
    劉浚明(1995):數學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市:華泰。
    劉幼琍(1994):有線電視經營管理與頻道規劃策略。台北市:正中書局。
    賴雅芹(2002):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錢鑄鈞(2000):運用AHP法建構策略性合夥關係之供應商評選模式。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峰雄、黃金樹(1997):產業經濟學。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簡卡芬(2001):我國行動電話產業之競爭策略。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佳欣(2002):我國無線地面廣播電視發展DTV之分析。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學士論文。
    謝 毅(2000):數位技術對電視傳播的衝擊及其社會影響。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謝奇任、唐維敏、甘尚平譯(1997):大匯流-整合媒體、資訊與傳播。台北市:亞太圖書。
    戴國良(2002):迎接有線電視數位化時代來臨-兼論東森電視台發展數位加值頻道計畫之願景。台北:東森電視台企畫中心。
    薛 琦(1988):產業經濟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正中。
    魏 玓(2000)。「傳播媒體的市場化、數位化與全球化-從美國線上與時代華納合併談起」。當代,第151期,頁4-13。
    蘇育琪譯(2002):「電視新紀元來臨」。天下雜誌<<經濟學人>>特刊,第260期,頁125-130。
    蘇席儀(2000):商品資訊搜尋任務暨網際網路特性之配適程度對網站接受度之影響。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秀慧(2003):「政院修廣電法,黨政軍退出媒體」。民生報,2003年5月29日。
    龔小文(2002):「數位電視邁入卡位戰」。聯合新聞網,2002年10月24日。
    英文部分
    Albarran, Alan B. (1998). Media Economics: Research paradigms, issues, and contributions to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3/4, Summer/Fall), 117-129.
    Bain, J. S. (1968).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Baldwin, Thomas. F., & D. Stevens McVoy.(1988). Cable Communication. NJ: Prentice Hall.
    Brucel berg(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3rd ed.). US, Allyn & Bacon.
    Dominick, Joseph R. (2000). Broadcasting, cable, the Internet, and beyond :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lectronic media. Boston : McGraw-Hill
    Gomery, D. (1993). The centrality of media economic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3):190-198.
    Gomery, D. (1998). Media ownership: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In A. Alexander, J. Owers, and R. Carveth (Eds.). Media 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Grant, R. M. (1996). Contemporary Strategy Analysi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Business.
    Hendricks, P. (1995). Media markets: To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media industry organization.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8(2):61-76.
    Norman, G. and La Manna, M. (1992). Introduction. In G. Norman and M. La Manna (EDs.). The New Industrial Economic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ligopoly and Game Theory, pp1-11. Brookfield (V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
    Patrick R. Parsons and Robert M. Frieden (1998). The cable and satellite television industrie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P.W Bane, S.P. Bradley, D.J. Collis, (1999). “Converging Worlds of Telecommunication”, Computing and Entertainment.
    Roger D. Wimmer, Joseph R. Dominick(1991).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N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Scherer, F. M. (1980).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Scherer F. M. & Ross David (1990).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Thomas L. Saaty & Larry W. Boone (1990). Embracing the future :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our changing world. New York : Praeger
    Thomas L. Saaty (1999).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s In A Complex World.
    Waldman, D. E. and Jensen, E. J. (2001).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Boston (MA):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Wilkinson, Jeffrey S.(1994).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pdate:Cable Television. Boston: Butterworth-Heinemann.
    Wirth, M. O. and Bloch, H. (1995).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media industry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8(2):15-26.
    網站部分
    中華電信 http://www.cht.com.tw/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http://www.cts.com.tw/tvc/
    中國多媒體協會 http://www.cma.org.tw/school/media.htm
    年代IDTV http://www.idtv.tv/
    交通部電信總局 http://www.dgt.gov.tw/flash/index.shtml
    英國Digital Broadcasting
    http://www.digitalbroadcasting.com/content/homepage/default.asp?VNETCOOKIE=NO
    英國獨立電視委員會(ITC) http://www.itc.org.uk/index.asp
    東森媒體科技 http://www.etmc.com.tw/emc/index.html
    美國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FCC) http://www.fcc.gov/mb/
    新聞局 http://www.gio.gov.tw/info/index_c.html
    新聞局(2000):八十九年廣播電視白皮書。
    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book/1-2-6.htm
    新聞局(2002):廣播電視法修正案—有關『新興媒體』學者專家諮詢會議。
    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amend/amend6.htm
    經濟部工業局(2002):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及相關租稅減免法規。
    http://www.moeaidb.gov.tw/law/up_derate/
    資傳網 http://www.infopro.com.tw
    數位聯合辦公室 http://www.cts.com.tw/tvc/dtv/dtvpo002.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