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雯娟 HUANG,WEN-JUAN |
---|---|
論文名稱: |
清代蘭陽平原的水利開發與聚落發展 |
指導教授: |
施添福
Shih, Tien-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1990 |
畢業學年度: | 78 |
語文別: | 英文 |
論文頁數: | 127 |
中文關鍵詞: | 清代 、蘭陽平原 、水利開發 、聚落發展 、城仔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係以水利開發問題為核心, 探討清代蘭陽平原水利開發的過程, 並討論水利事
業的完成業聚落發展的影響。全文的研究結果如下:
1.蘭陽平原開發雖晚, 水利事業卻相當發達。從自然環境的角度來看, 由於平原西、
南部一連貫的沖積扇, 便該地富含湧泉, 湧泉充沛的地區開圳成本較低, 以致清代漢
移民在這個基礎上, 入墾不久即可開埤築圳。其中又以中部平原區 (等高線20m~5m)
的開發最著成效; 就人文背景而言, 蘭地設官經理之後, 由於召佃墾耕, 限期開透的
政策, 使得水利灌溉需求更為殷切。加以楊廷理力裁業戶的結果, 致使富戶難以擁地
置產, 紛紛轉投資於水利事業, 兩相配合之下, 使得蘭陽平原的水利事業居全臺之冠
。
綜觀清代蘭陽平原的水利開發, 在時間方面, 埤圳主要開設於嘉慶年間, 開設水圳高
達二十一條, 灌溉面積更高佔全部水田面積的75.8%;空間方面, 埤圳的開設溪北先於
溪南, 但設廳之後則著重於溪南的開發, 意味著設廳之後溪北已大致墾成。從水利灌
溉系統的時空序列可知, 蘭陽平原的水利開發和拓墾方向一致。
2.蘭陽平原上的聚落景觀, 反應著各地區的人文與自然背景。平原西部, 由於近山的
區位特性, 加以係屬漢移民入墾本區的起點, 因此呈現相當明顯的武裝集體防禦色彩
, 這類的集村稱之為「城仔」; 平原東部, 原有三十六社平埔族聚落, 平埔族唯因漢
人的移入而他遷, 但其聚落依然存在, 構成平原東部集村的基礎, 但不論是西部的防
禦性集村或東部的平埔族聚落, 并未隨著時間的繼續而逐步擴張, 反倒是當水利事業
完成後, 隨著水田化的發生、稻作的集約耕作性質而逐漸出現散村。這些散村隨著漢
人社會的發展, 以及山地原住民勢力的衰退, 漸漸取代集村, 成為平原上主要的聚落
景觀。
3.就整個蘭陽平原而言, 其內部的聚落景觀呈現頗為明顯的區域差異。水利事業較不
發達的近山及沿海地區, 聚落以集村為主; 而水利事業較發達的平原地帶, 則以散村
為主。至於聚落的分布, 不論集村、散村皆有明顯臨圳或沿海的趨勢, 除此之外, 由
於水利事業發達、溝渠遍佈, 使得呈現在蘭陽平原上的聚落景觀, 雖與臺灣北部一樣
同為散村形態, 但聚落的空間分布較為規則, 即沿溪、臨圳成列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