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怡伶 Chen, Yi-Lin |
---|---|
論文名稱: |
台東鐵花村˙音樂聚落之在地意象及其對藝術教育的影響 The Local Image of Taitung Music Village and its Influence in Art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陳瓊花
Chen, Chiung-Hu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2 |
中文關鍵詞: | 意象 、藝術教育 、鐵花村 |
英文關鍵詞: | image, Art education, Tiehua villag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6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4 下載:8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台東鐵花村˙音樂聚落為研究場域,旨在藉由台東鐵花村˙音樂聚落所形塑的意象,探討台東在地意象元素於場域內的使用,與透過了解藝術教育工作者,以鐵花村˙音樂聚落場域作為教學作用於美術課程中的使用情形,依據台東在地意象元素融入課程,分析場域之在地意象元素使用狀況,並對於鐵花村˙音樂聚落之藝術教育價值與場域對在地藝術教育的影響,以探究未來可發展的空間以及規劃方向。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訪談,輔以場域相關文獻與相關資訊進行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研究訪談對象共十位,分別為台東在地美術教師四位、鐵花村˙音樂聚落內部人員四位、進入場域之民眾兩位。基於以上研究目的與方法,研究結果呈現如下:
1.台東鐵花村˙音樂聚落之在地意象與台東之在地意象比較,發現場域內使用元素與台東相似連結為原住民文化,以及空間氛圍之營造部分,舒適且慢步調的氛圍,除此,訪談資料顯示多數受訪者認為,鐵花村˙並沒有特別使用台東元素於場域的意象營造。
2.台東在地藝術教育上課方式較為自由且重視人文部分,藝術領域之教育工作者的訪談資料顯示,多數美術教師認為鐵花村˙音樂聚落可是課程目的放置於課程內容規劃中,其中只有高中美術教師實際上具有使用場域融入課程的經驗。
3.受訪者資料分析顯示,多數受訪者認為鐵花村˙音樂聚落對於在意藝術教育沒有明顯的具體影響,且希望未來鐵花村˙音樂聚落之內部活動規劃,能夠融入教育領域,提供各種美感教育經驗。
The research subject in this master thesis is Taitung Music Village, Tiehua Village, via the image formed in Taitung Tiehua Village, art educators’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e courses adopted by local art educators, we explore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image in the Music Village and fusion of Taitung local image and art courses. Based on these result, the research further discuss its influence on local art education, and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in the Village layout and program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uses qualitative metho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supplemented by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ormulating interview outline, collecting and organizing interview pictures as data sources. There are 10 interviewees in this study: 4 of them are local art teacher, 4 Village members, and 2 sightseers. Based on research purpose and method, the results can be shown as follows: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conclusion are drawn below:
1.In comparison with local image of Tiehua Music Village and Taitung, both shares the same elements: aboriginal culture and creation of easy and slow atmosphere. Besides, most respondents believe Tiehua Music Village did not use Taitung image on purpose in the create of field image.
2.The interview result shows that Taitung’s art classes emphasize more on the humanitarian elements. Moreover, most art teachers believe that it is considerable to incorporate Tiehua Music Village into their art course program; some high school art educator in our interview have had experience in applying field image in their courses.
3.The interview result represents that most interviewees think Tiehua Music Village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ocal art education. Wish that Tiehua Music Village can provide various aesthetic sense and integrating them into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Program of Activities directed by Tiehua Music Villag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德育(譯)(1991)。Viktor Lowenfeld著。創造與心智的成長-透過藝術談兒童教育。臺北:起源書局。
王秀雄(1991)。美術心理學。台北:市立美術館。
王俊翰(2006)。台東南島文化節之意象構築、在地認同與主體性。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天下雜誌(2002)。美的學習:捕捉看不見的競爭力。台北市:天下雜誌。
方益萍、何曉軍(譯)(2003)Kevin Lynch著。城市意象。華夏出版社。
今藝術(2014)。台灣藝術村歲初總體檢,第一期,82-83。台北:典藏藝術。
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Richard Caves著。文化創意產業(下) —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台北:典藏藝術。
曲曉玲(2006)。鐵道藝術村視覺形象規劃織遊客體驗—以台中20號倉庫、嘉義鐵道藝術村為例。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台北。
江瑞仙(2007)。鐵道倉庫閒置空間發展「藝術村」之使用情形及效益探討:以新竹鐵道藝術村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台北。
江美惠(2009)。在地意象創作應用於美術產業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李欽賢(1996)。國民美學:美術域外手記。台北市:草根出版。
李慧蓁、謝統勝(2008)。德意志製造。台北市:時報文化。
李國肇(2009)。居民在地智慧對地方依附與環境意象之關係研究。世新大學,台北。
佐依子(2001)。自由,可是孤單。台北:田園城市。
沈雅萍(2004)。台中20號倉庫再利用與場所精神之論述。逢甲大學建築所,台中。
吳坤修(2009)。目的地意象、地方依附與遊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
和廷呂(譯)(1975)。Herbert Read(著)。透過藝術的教育。台北:雄獅。
林逢祺(1999)。美學與教育。(載於歐陽教主編,教育哲學,121-144)。高雄市:麗文。
林逢祺 (2002)。美育與人生。(載於伍振驚、林逢祺、黃坤錦、蘇永明合著,教育哲學,375-394)。台北:五南。
林晏州、林寶秀、林庭如、陳惠美(2007)。國際觀光客對日月潭國家風景區之觀光意象。(第四屆台灣地方觀光產業發展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30。)
林品秀(2008)。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藝文活動探討—以嘉義鐵道藝術村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台南。
林至利(2008)。台東在地意象應用於視覺設計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武珊珊、王慧姬等(譯)(2003)Jacques Maquet。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台北:雄獅。
周廷軒(2007)。台灣鐵道藝術村視覺指標之使用現況。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高雄。
洪麗珠、談玉儀、李文珊、劉美玲、曾于珍、桂雅文(譯)(1996)。Edmund BurkeFeldman著。藝術教育的本質。台北:五南。
胡立新(2002)。“意象”(Image)在不同學科與獄中的表藝辨析。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2), 36-40。
柯志昌、梁慧琦、賴美娟(2008)。高雄港灣城市意象與新符號價值探索。城市發展,7,48-72。
徐秀菊主編(2007)。東台灣藝術故事:視覺篇。台北:藝術家,83-114。
徐承誼(2008)。藝術村再生紀事:橋頭糖廠藝術村經驗。台南藝術大學碩士,台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昱成(2010)。從台東鐵道藝術村的經營來探討閒置空間再利用研究。國立臺東大
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台東。
郭羿承(2007)。美力財富Fortune From Art Power。台北市:電腦人文化。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珃君(2004)。台灣地區藝術村的經營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高雄。
張祐瑄(2012)。提升閒置空間藝文展演效果之研究—以鳳山鐵道藝術村為例。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高雄。
張寶分(2014)。臺東「鐵花村」的旅遊目的地意象與場所依戀之探討。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張永昇(2014)。文創產業補助款經營模式之分析―以台東鐵道藝術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103年至107 年)。台北市:教育部。
莊金修(2006)。在地性的啟動與發現:南化鄉地方文化館的發生過程之分析。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台南。
程兆熊(1987)。美學與美化。台北:明文書局。
黃壬來(2007)。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壬來(2007)。從生命本質論藝術教育。載於黃政傑(編),新品格教育。臺北市:五南。
黃以雯(2010)。台東鐵道藝術村遊客參觀動機與滿意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臺東大學進修部文教行政碩(夜間),台東。
黃展富(2004)。台東鐵道藝術村時空遊集。臺東縣政府。
黃承令(2005)。感人的紀念性公共藝術。臺北市 : 藝術家出版。
黃淑貞(2006)。以石傳情~談廟宇石雕意象及其美感。意象的理論概述,14-31。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黃聖哲(2013)。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台北:唐山出版。
楊雅心(2004)。馬祖地區地名的意涵:一個關於環境識覺的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台北。
楊瑪利、藍麗娟、陳應欽(2007)。新•東京美學經濟:探索一座未來城市和七位大師的設計力。台北:天下遠見。
楊司如(2007)。法國閒置空間再利用與城市發展之關係。碩士論文,淡江大學研究所,台北。
楊弘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6-25。
鄧蓮華(2008)。我國檔案推廣策略之研究。
鄧景麟、余碧玉、田永成、吳育楷、鍾敏華、陳明正、洪秋龍(2015)。「美感與藝術素養」融入學校經營之推動策略。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第二期。
趙衛民(2001)。意象與修辭。空大學訊,第299期。
趙川明(2011)。日出臺東 : 縱谷文化景觀。台東市:臺東生活美學館。
鄭玉卿(1992)。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齊力、林本炫(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高雄:復文。
閻淑慧(2005)。鐵道藝術村遊客旅遊行為關係模式之研究。南華大學:嘉義。
漢寶德(2007)。談美感。台北市:聯經。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台北市:聯經。
蔡美文(2005)。閒置空間再造―管理者與藝術家關係探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台北。
劉豐榮(1991)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台北市:水牛。
關秉寅(2007)。信度與效度,社會研究方法。
蕭新煌、劉維公(2001)。迎接美感社會的來臨:現代社會生活與美感。台北:藝術館。
蕭炳欽 (2003)。城市空間藝術。21-68。臺北市 : 臺灣藝術教育館。
蕭炳欽(2004)。圖解城市空間欣賞之基本概念。美育期刊,137,32-35。
蕭麗虹、吳瑪俐、姚孟吟、許維真(1999)。藝術創作與交流的磁場─全球藝術村實例。台北:文建會。
應淑如(2011)。從公私協力治理觀點探討文化資產委外管理機制—以台東鐵道藝術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花蓮。
簡逸姍(譯)(2000)。Malcolm Miles著。藝術•空間•城市:公共藝術與都市遠
景台北:創興出版。
嚴華菊(2006)。紐約•藝術時區—Sometime in New York。台北:典藏藝術。
蘇志徹(2012)。提升閒置空間藝文展演效果之研究—以鳳山鐵道藝術村為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龔紹慈(2012)。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在地化經營特質條件書建立―以台東鐵道藝術村為例,中華科技大學建築工程與環境設計研究所,台北。
二、英文部分
Rapoport,A. (1977).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 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urban form and design. New York : Pergamon Press
Bigne, J. E., Sanchez, M. I., & Sanchez, J. (2001). Tourism image, evaluation variables and after purchase behaviour: Inter-relationship. Tourism Management, 22(6), 607-616.
Crompton, J. L. (1979). Motivations for pleasure vac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6,408-424.
Dewey, J. (1934).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Mimton.
Dichter, E. (1985). What is in an Imag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 75-81.
Duncum, P. (2000).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Paper presented at 2000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 Conference, Taipei, Taiwan.
Eisner, E. W. (1972).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 : Macmillan.
Eisner, E. W. (1987). The role of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40(5), 6-45
Embacher, J., & Buttle, F. (1989). A repertory grid analysis of Austria’s image as a summer Vacation Destination.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7(Winter), 3-5.
Efland, A. D. (1990). A history of art education: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currents in teaching the visual art.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Echtner, C. M., & Ritchie, B. J. R. (1993). The meaning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image.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2(2), 2-12.
Freeman, K. (2000). Social perspectives on art education. US: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in a democrac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4), 314-329.
Gartner, W. C. (1989). Temporal influence on image chang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Gartner, W. C. (1993). Image form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 2(2-3), 191-216.
Hunt, J. D. (1975). 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Kotler, P., Haider, D. H., & Rein, I. (1993). 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15, 487-497.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owenfeld, V. (195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Lanier, V. (1972). Objectives of teaching art. Art Education, 25(3), 15-19.
Lawson, F. & Bond-Bovy, M. (1977). 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Architectural Press.
Mary R. Jalongo, Laurie Nicholson Stamp. (1997). The arts in children's lives: Aesthetic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Boston: Allyn & Bacon.
Morris, Van Cleve. (1961). Philosophy and the American school.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Mckim, R. (1980). Experiences in visual thinking. Boston: PWS.
Parenteau, A. (1995). Marketing Práctico del Turismo. Madrid: Síntesis S.A.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Tuan, Y. F.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