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娉婷 tsai,ping-ting |
---|---|
論文名稱: |
眷‧故—蔡娉婷水墨創作論述 “Sentimental Attachment to the Past” –Discourse on Ink Paintings |
指導教授: | 李振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54 |
中文關鍵詞: | 閩南建築 、水墨創作 、家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ese Architecture, Ink Painting Creations, Hom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4 下載: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眷‧故」即為對個人所生長的故鄉-金門的一種情思,藉由老宅,述說回顧家庭故事,表達對於家的眷戀回顧。以祖居的蔡開盛宅閩南式「雙落大厝加護龍搭番仔樓」的中西合璧建築為創作的題材,透過對這棟宅邸建築構件的創作,以剪影、框架等,象徵抽象的情感,表達筆者對家的濃厚情感。
本創作論述中,透過理論的分析、理論綜合、品質思考與藝術批評鑑賞等方法來創作研究,建構出創作理念,並在實踐中探討創作形式,透過詮釋修正作品,提升創作品質。透過創作實踐並輔以理論分析,從眷‧故的創作主題,探索內心真實的表現形式,並經由創作的釐清與建構,思索未來創作發展的可能性。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內容、研究方法與步驟,客觀地呈現本研究的環境與人為條件,供讀者參考審思。
第二章理論基礎,從金門傳統的民居形制、裝飾,論述金門民居的特色;再走入蔡開盛宅中,論述宅中建築之美;再就建築裝飾作探討;提出關懷鄉土之畫家。
第三章創作理念,將創作的內容自我分析,說明採用題材的緣故,以及代表的意義。創作形式的論述,說明筆者水墨創作運用。
第四章作品分析,創作作品說明分析,做為前述內容的驗證。
第五章結論,總結創作心得感想,提出自己在藝術創作的期許。
”Sentimental Attachment to the Past” refers to one’s emotion for hometown, Kinmen, which narrates and review family stories through old residence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sentimental attachment and review of the family. The work contains the theme of the ancestral home, Cai, Kai-Sheng’s Taiwanese “Double Mansion with wings and western-style building” with integration of Chinese-Western architecture, which expresses the strong emotions held by the painter towards home through component creations of this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using sketches and silhouette that symbolize abstract emotions.
The discourse of creation applies theoretical analysis, comprehensive theories, quality thinking, and art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to research creation by constructing concepts of creation and discussing creative forms in practice, to improve creativity quality through interpretation and modification to works. The creative theme in “Sentimental attachment to the past” is implemented through creations and supported by theory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true inner expressions, in addition to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future creations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clari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works.
The introduction of Chapter 1 describes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 research scope and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dures, in attempt to objectively present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conditions of the research as reference for reader examinati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hapter 2 discusses characteristics of Kinmen residence through traditional dwelling shape and decorations of Kinmen. The study also portrays the beauty of the architecture for Cai, Kai-Sheng’ residence with discussion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s and proposes painters of local care.
The concepts of creation in Chapter 3 analyses the creative content by describing the origin of material adopted and its significance. The statement on creative form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inter’s ink-painting creations.
The analysis of Chapter 4 applies analysis of works to verify the foregoing content.
The conclusion in Chapter 5 summarizes on ideas and thoughts on creation and proposes self-expectations in artistic creations.
一 專書
1. Clare Cooper Marcus,《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徐詩思譯,台北:張老師文化,2006年。
2. 台北市美術館,《形.意.質.韻:東亞當代水墨藝術新貌》,台北:北市美術館,民98年。
3.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民92年。
4. 台灣美術館,《藝術的軌跡:席德進的繪畫世界》,台中:台灣美術館,民98年。
5.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頂淵文化,2003年。
6. 江明賢,《藝術回眸:江明賢近作選集》,台中:中市文化局,民98年。
7. 余光中,《余光中詩選》,台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6年,頁270-271。
8.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台北:天下遠見,民95年。
9. 何懷碩,《給未來藝術家》,台北縣:立緒,2003年。
10. 吳振聲,《中國建築裝飾藝術》,台北:文史哲, 1979年。
11. 吳超然,《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水墨與書法》,台北:文建會,2003年。
12. 李亦興,《台灣民俗彩繪》,台北:漢光文化,民87年。
13. 李炷烽,《走訪金門古厝》,金門縣:金門縣政府,2003年。
14.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2003。
15.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鑑賞二十講》,台北:藝術家,民94年。
16.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雄獅圖書,1998年。
17. 李乾朗,《金門民居建築》,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7年。
18. 李增德,《金門人文采丰》,金門縣:金門縣政府,1996年。
19. 林金榮,《金門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民97年。
20. 林保堯,《百年台灣美術圖象》,台北:藝術家,民90年。
21. 林書堯,《色彩學》,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22. 林會承,《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台北市:藝術家,1995年。
23. 林群英,《藝術概論》,台北:全華,1996年。
24. 侯錦雄,《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風貌景觀改善可行性與營造方法研究報告》,金門:金門國家公園,民92年。
25. 俞崑,《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26. 約翰柏格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台北:麥田,民94年。
27. 倪再沁,〈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葉玉靜主編台 灣 美 術 中 的 台 灣 意 識 前九 0 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 雄獅, 1994年。
28. 倪再沁,《藝術家←→台灣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民84 年。
29. 倪再沁、廖瑾瑗,《台灣美術評論全集—席德進》,台北市:藝術家,1999年。
30. 凌嵩郎、蓋瑞忠等編著,《藝術概論》,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88年。
31.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台北:聯經,1987 年二版。
32. 袁金塔,《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台北:藝風堂,民80年。
33. 高燦榮,《台灣古厝鑑賞》,台北市:南天,民84年。
34. 許育鳴,《金門閩南厝番仔樓融合經典的建築-前水頭號修護工作報告書》,台北:許育鳴建築師事務所,民93年。
35. 許維民,《金門古厝鑑賞》,台北市:設計家,民86年。
36. 陳水在,《金門民俗文物》,金門縣:金門縣政府,1998年。
37.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書林,1998年。
38. 曾肅良,《傳統與創新:現代藝術的迷思》,台北:三藝文化,2002年。
39. 渥林格Wilhelm Worringer,《藝術風格的心理學:抽象與移情》魏雅婷譯,台北:揚智文化,民83年。
40. 葉劉天增,《中國紋飾研究》,台北:南天書局,1987年。
41. 趙惠玲,《美術鑑賞》,台北市:三民,1997年。
42.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市:台灣商務,1967年。
43.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藝術創作與欣賞之實際與理論》,台北:藝術家,民87年。
44. 樓慶西,《中國建築型態與文化》,台北:藝術家,民86年。
45. 樓慶西,《中國傳統建築裝飾》,台北:南天,1998年。
46. 潘襎,《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水墨類:寫景造境水墨》,台北:文建會,民93年。
47. 蔣勳〈回歸本土-七0 年代台灣美術大勢〉,王素峰主編《一九四五∼一九九五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民84 年。
48. 鄭慧美,《山水.獨行.席德進》,台北:雄獅,民85年。
二 期刊論文
1. 王源東,《透析臺灣廟宇石雕的繪畫創作》,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81年。
2. 周英戀,《金門民居「花杆博古圖」研究—以金門國家公園區內傳統聚落前水頭63號為例》,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3. 席德進,<我的藝術與台灣>,《雄獅美術》2 期,台北: 雄獅美術,1971年。
4. 張宇彤,《金門與澎湖傳統民宅形塑之比較研究--以營建中的禁忌、儀式與裝飾論述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民89年。
5. 常業宏,《生命的開口-窗》,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98年。
6. 陳建龍,《台灣廟宇吉祥圖案應用於視覺設計之創作-以「吉祥發店」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95年。
7. 麥筱凡,《傳播路徑對洋樓外廊立面形式影響之研究─ 以台灣、金門洋樓民宅為例》,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95年。
8. 黃碧純《屏東忠實第古厝之木雕藝術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民96年。
9. 劉子平,《「庇護之所」—家的意象與詮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99年。
10. 蔡顯恭,《金門傳統民居再利用之研究—以瓊林聚落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