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鸞鳳 Luan Feng,Chen |
---|---|
論文名稱: |
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神社的空間特性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國彥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34 |
中文關鍵詞: | 國家神道 、神社 、都市計畫 、都市核心 、空間對應模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22 下載:49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日本在臺灣的統治過程中,宗教政策以惟一「神道」對臺灣百姓的信仰和民族文化進行改換,「神社」成為推行國家神道場域;包括部落振興運動、社會教化運動、同化、皇民化,都以「神社中心主義」進行。臺灣總督府對「神社」與「社祠」興建和選址,都有法令規範。
二戰結束時全臺神社有68處,增加最多的時期在1936 ~1940期間,因日本侵略戰爭展開,和小林躋造(1936.09.02上任)激進的『皇民化政策』,『神社』興建快速增加。小林躋造任內時的「神社」興建,北、中、南都有,花東地區則無;而「社祠」的興建,明顯偏重在正積極開發的臺灣東部,尤其是仍以原住民族為主的「蕃地」,以臺東廳最多。
臺灣第一個神社是明治30年(1897)的「開山神社」,因為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日本殖民政府將其祠廟改建成「開山神社」,想藉此抓住臺灣人民的心,想合理化日人統治臺灣的正當性;並開啟日本神道信仰在臺灣移植的序幕。
1901年建立全臺灣最大的「總鎮守—臺灣神社」,成為後來臺灣各地興建神社時遵循的對象,各地神社成為臺灣神社的複製,祭祀國家神道系統的神祇。
在1936年「臺灣都市計畫令」公佈前,稱為「市區改正計劃」時期,幾乎都是先有神社建立,「市區改正計畫圖」才將它繪上,只有極少數例外。在1936年「臺灣都市計畫令」公佈以後,神社興建特徵是:(一)神社是都市計畫中一件重大的規劃設計。(二)神社社域規劃,完全不選擇在傳統舊市區;行政中心會選擇留在舊市區附近,神社則規劃在新市區或市區外的高地上。(三)都市計畫圖裡有神社空間規劃,但後來有些街庄卻來不及建造神社,日本就戰敗投降了。
神社位址的空間要素有:(一)、位於都市北方;(二)、神社坐向為『坐北朝南』的最多;(三)位於高處,在都市周圍的小山丘上,或是在較大山丘的中腹地區;(四)神社前方有河川、湖泊,或面臨大海的廣闊水域;(五)、面向市區,和守護都市街庄的意義和目的有關。
都市核心為行政中心,而神社為都市的信仰中心,二者同時成為都市的二大地標。這二個核心的空間對應模式有(一)分別位於都市兩端,隔著市街區遙遙相望,一東一西的例子較為常見;(二)『行政中心』位於都市中心,『神社』位於都市邊緣;(三)行政中心在市區中心地帶,神社則遠離市區,在郊區的山腹、小丘上;(四)單一核心空間模式,亦即行政中心和神社的空間位置相毗鄰;(五)不屬於上述四種模式者。
二戰後神社的接收,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設立的相對類似的行政機構進行接管;因此「教育處」就接管日治時期「文教局」的業務與工作(管理的業務包括神社和神社土地)。中央要求各縣市擇一作為忠烈祠外,保留為公園用地或生態園區的超過有30處,作為學校校地的也有14處。
關鍵辭:國家神道、神社、都市計畫、都市核心、空間對應模式。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when Taiwan was under the authority of Japan, Jintou(神道) is the only belief allowed and the Taiwan people were forced to learn this adjustment. Therefore, Jinja(神社) has become the best location to carry out this national belief, including tribe re-prosperity, social education, assimilation and Kouminka (皇民化) were all Jinja-centered. The Taiwan government has also legislat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locations of Jinja and shrines specifically.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war, there were 68 Jinjas in Taiwan. During 1936 and 1940, most Jinjas were built. It was while Japan’s invasion toward Taiwan was like a wildfire, accompanied with Kobayashi’s Kouminkakyouiku Policy (皇民化政策), the number of Jinja was growing rapidly.
Before 1930, Jinja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 and the middle of Taiwan. When Kobayashi was in his position (Sep. 1936), except the east, Jinja was settled in the south as well. However, shrine on the other hand, was mostly established in the east of Taiwan, especially the place that the aboriginal people were living in, and the most number was in Tai-Tung.
Taiwan’s first Jinja was “Kai-Zan Jinja(開山神社)” which was set up in Meiji 30 (1897). Because Zheng, chen-kong’s(鄭成功) mother was a Japanese, the Japan government re-built her temple as Kai-Zan Jinja in the hope of catching Taiwan people’s hearts and reduce all the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against Japanese. Also, this action was viewed as an inauguration of Jinja.
In 1901, the biggest “Taiwan Jinja(臺灣神社)” was settled; henceforward, it became the role model of the others.
Before the “Taiwan City Plan” was released on 1936, it was called “city correction plan,” and Jinjas were drawn in the city correction blueprint after they had actually been built. And in the city correction plan, the Jinjas were mostly at the higher level. After the “Taiwan City Plan” had been announced,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a Jinja were: 1.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n a city plan; 2. Never located in the old city center, but settled in or around the new one (distinguishing the old life and culture from the new ones); 3. Contained in some city plans, but never had been accomplished before Japan was defeated.
The elements in space for Jinja included : 1. Set in the north of a city; 2. Mostly face the north; 3. Locate in a higher place, such as hills around cities, or middle areas of larger hills; 4. Rivers or ponds lie in front of a Jinja, Or seas in the front, 5. Face cities, meaning to guard them.
To plan the schools around Jinja is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Japanese Jintou. And it was the most powerful approach taken to reconstruct new citizens’ thoughts.
City core was actually the administration center, while Jinja of Japanese Jintou was the center of belief. These two were both the landmarks of a city, and their space correspondence models included: 1. set at 2 extremities of a city, usually one in the east and one in the west; 2. The administration center was in the city center, and Jinja was on the side of it; 3. The administration center was in the city center, and Jinja was on the outskirts (usually at middle or on top of hills); 4. One core space correspondence, meaning the administration center and Jinja were next to each other; 5. Others.
As for taking over Jinja after the wars, the new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old organizations with same functions. The center government asked each city to make one of the Jinjas as a martyrs’ shrine. And some of Jinjas are reserved as parks (around 30), and education units (around 14).
Keyword: Jintou, Jinja, City plan, City core, Space correspondence model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1) 專書
王洪文(1988),《地理思想》,台北:明文書局。
王詩琅(1980),《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臺灣》,眾文圖書。
王貴祥(1998),《文化‧空間圖示與東西方建築空間》,臺北:田園。
艾定增(2001),《中國建築—風水與建築》,臺北:錦繡出版社(作者為華南熱帶植物學院教授)。
村上重良(1984),《國家神道》,東京:岩波書店。聶長振譯(1992),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憲章(2002),《德川幕府不朽的殿堂—日光社寺(東照宮)》,臺北:錦繡出版社。
李明峻譯(1995),Helen Hardacre原著,《1868~1988神道與國家—日本政府與神道的關係》,臺北:金禾出版社。
林瑞泰(2001),《橋仔頭糖場人文生態導覽》,高雄:高雄縣橋頭鄉橋仔頭文史協會。
林佛兒(1985),《快門下的老臺灣》,臺北:林白出版社,頁100-101。
周春堤(1977),《地理現象與地理思想》,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侯幼彬(2001),《中國建築—台基》,臺北:錦繡出版社(作者為哈爾濱建築大學教授)。
孫全文、邱肇輝(1992),《臺灣傳統都市空間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孫全文、王銘鴻(1995),《中國建築空間與形式之符號意義》,臺北:明文書局。
柳肅(2001),《中國建築—禮制與建築》,臺北:錦繡出版社(作者為湖南大學教授)。
陳坤宏(2001),《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臺北:明文書局。
許佩賢(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
張素玢(2001),《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5~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國史館。
張錦同(1991),《彰化縣鹿港國中45年校慶紀念特刊》,彰化:鹿港國中。
清水牛罵頭文化協進會(2004),《走入山、海、植物的小鎮—清水》,臺北:地景。
莊永明(1997),《臺灣鳥瞰圖—1930年代臺灣地誌繪集》,遠流出版社,臺北。渡邊欣雄著,索秋勁譯(2000),《風水.氣的景觀地理學》,臺北:地景。
程建軍、孔尚朴(1998),《風水與建築》,臺北:淑馨出版社。
傅朝卿(1999),《日治時期1895-1945 臺灣建築》,臺北:大地地理。
黃鴻禧主編(2001),《話說員山》,宜蘭縣員山鄉公所。
黃俊銘(1999),《新竹市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調查研究》,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黃俊銘(2001),《新竹縣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調查研究案》,新竹縣政府。
黃武達(1997),《日治時代(1895-1945)臺北市近代都市計畫》,臺北板橋:臺灣都市史研究室。
黃武達(2000),《日治時代(1895-1945)臺灣都市計畫歷程之建構》,臺北板橋:臺灣都市史研究室。
黃武達編著(2006),《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南天書局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合作出版。
溫國良編譯(2000),《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宗教系列之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
溫國良編譯(2001),《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宗教系列之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
臺灣福音書房(2004),《二千年教會歷史巡禮》,臺北:臺灣福音書房。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於民國35年12月印行的《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第四類「行政組織」。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印,《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大二次大會》。
臺灣礦業株式會社(1937),《竹東油業所概要》,新竹:臺灣礦業株式會社。
黎許傳編著(2000),《照說橡棋林:竹東老照片集》,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潘朝陽(2001),《岀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國立臺灣示範大學地理學系。
蔡誌山(2002),《海濱四十卓越成長》,屏東:東港海濱國小。
劉沛林(1995),《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東華書店上海發行所、上海三聯書店、學林出版社 聯合發行部。
劉曉光(2001),《中國建築—象徵與建築》,臺北:錦繡出版社(作者為哈爾濱建築大學副教授)。
鄭起訓(2004),《召會歷史簡介》,紐西蘭:奧克蘭真理書房。
薛月順編,《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
應大偉、陳淑惠(1997),《南國寫真情 .看見福爾摩莎》,臺北:田野影像出版社。
韓可宗(1995),《景觀風水理論基礎》,臺北:地景。
嚴勝雄(1978),《地理學思想史》,台北:六國出版社。
(2) 期刊論文
王墨林(1985),〈透視日本神社的軍國意識〉,《中國論壇》第20卷第11期,頁55-58。
李丁讚(1996),〈宗教與殖民--臺灣佛教的變遷與轉型,1895-1995〉,《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第81期,頁19-52。
李功勤(1997),〈殖民地的傷痕—論日本殖民臺灣的政策及其影響〉,《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第7期,臺北:世界新聞傳播學院,頁95-126。
李若文(2000),〈日治時期阿里山國家公園〉,《嘉義文獻》第29期,頁59-94。
李英茂(1994),〈他教我們高喊:天皇陛下萬歲!--皇民化運動簡述〉,《宜蘭文獻雜誌》第10期,頁16-25。
李坤昌(2001),〈東港采風:大鵬灣畔─眷村的故事〉,《屏東縣東港鎮文史學會》第8期,頁6-7。
李坤昌(2001),〈東港采風:大鵬灣畔──眷村的故事〉,《屏東縣東港鎮文史學會》第8期季刊,頁6-7。
杜武志(2002),〈皇民化運動與臺灣文化〉,《臺北文獻直字》第139期,頁163-214。
何鳳嬌(2004),〈戰後神社土地的接收與處理〉,《臺灣風物》第54卷2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周婉窈(1996),〈從比較觀點看臺灣和韓國兩地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冊,戴寶村、李筱峰、張炎憲主編,臺北:玉山社,頁161-201。
林正芳(2001a),〈宜蘭地區神社調查報告〉,《宜蘭文獻雜誌》,第50期,頁80-113,。
林正芳(2001b),〈宜蘭神社近百年來的演變〉,《宜蘭文獻雜誌》第51期,頁61-104。
林衡道(1982),〈日據時期史無前例的宗教迫害〉,《高雄文獻》第8期,頁19-26。
吳永華(2001),〈臺灣高山神社:南湖大山神祠的建立>,《宜蘭文獻雜誌》第51期,頁123-136。
吳榮發(2004),〈國家神域的建構:以高雄的神社與忠烈祠為例〉,《高市文獻》第17卷第1期,頁45-84。
姜生(1997),〈道教風水信仰中的神學與科學〉,《宗教哲學》第3卷第3期,頁141-149。
陳進傳(2001),〈神社與宜蘭人的生活〉,《宜蘭文獻雜誌》第51期,頁3-60。
陳鸞鳳(2002a),〈日本在臺殖民時期之神道發展與神社之空間分佈初探〉,《新竹師院學報》第15期,頁319-354。
陳鸞鳳(2002b),〈日據時期在臺神社社域特徵之研究〉,《新竹師院社會科教育學報》第5期,頁91-127。
陳鸞鳳(2004),〈日治時期臺灣的神社之空間分布、環境觀和方位觀念〉,《新竹師院社會教育學報》第7期,頁33-52。
堀込憲二(1993),〈命理‧人生‧哲思〉,《哲學雜誌》第3期。
郭中端、堀込憲二著,卞鳳奎譯(1997),〈風水漫談〉,《史聯雜誌》第30、 31期,中華民國臺灣史跡研究中心,頁169-188。
張炎獻(1984),〈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中國海洋史研究論文集》。
張瑞成編輯(1990),〈光復臺灣之籌畫與受降接收〉,《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第4集,臺北:國民黨黨史會出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政處接管各地前日本神社〉,《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檔案》,檔號2488,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黃世孟(1987),〈日據時期臺灣都市計畫政經脈絡及歷程分期之探討〉,《規劃學報》第14期,頁1-15。
黃有志(1999),〈傳統風水的當代詮釋〉,《高雄師大學報》第10期,頁301-325。
黃蘭翔(1996),〈臺灣、日本、朝鮮、關東州都市計劃法令之比較研究—1936年「臺灣都市計劃令」的特徵--〉,《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報》第8期,頁87-97。
黃蘭翔(1999),〈風水中的宗族脈絡與其對生活環境經理的影響〉,《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第4卷第2期,頁57-88。
葉照賢、黃聲遠(2001),〈從宜蘭神社、新舊忠烈祠到未來的環境博物館—揭櫫「保衛蘭陽環境」新主題〉,《宜蘭文獻雜誌》第51期,頁105-122。
葉錦爐(2003),〈戰時生活的回憶〉,《竹塹文獻雜誌》第27期,頁158-177。
潘朝陽(1980),〈宗教‧寺廟‧後龍溪谷地通俗信仰的區域特色〉,《師大地理教育》,第6期,頁79-93。
潘朝陽(1986),〈臺灣民俗宗教分布的意義〉,《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2期,頁143-178。
蔡穗(1993),〈風水的空間結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21期,頁87-102。
蔡誌山(1992),〈東港神社〉,《東港采風》第12期,屏東縣東港鎮文史學會,頁2-5。
蔡錦堂講,溫振華評論(1991a),〈日據末期臺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中心〉,《史聯雜誌》第19期,頁37-46。
蔡錦堂(1991b),〈日據末期臺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中心〉,《思與言》第29卷第4期,頁65-83。
蔡錦堂(1992a),〈日本據臺末期神社的建造—以「一街庄一社」政策為中心>,《淡江史學》第4期,頁211-224。
蔡錦堂主講,高淑媛記錄(1992b),〈日據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臺灣風物》第42卷第4期,頁.105-136。
蔡錦堂(1995),〈皇民化運動前臺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1931~ 1937〉,《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拓墾—論文集》,頁369~ 388。
蔡錦堂(2000),〈日本治臺時期所謂「同化主義」的再檢討—以「內地延長主義」為中心〉,《臺灣史蹟》第36期,頁.242-250。
蔡錦堂(2001a),〈日本治臺時期的神道教與神社建造〉,《宜蘭文獻雜誌》第50期,頁3-32。
蔡錦堂(2001b),〈日治時期日本神道在臺灣的傳播與侷限〉,《淡江史學》第12期,頁141-153。
蔡誌山(1992),〈東港神社〉,《東港采風》第12期,屏東縣東港鎮文史學會,頁2-5。
賴志彰(1994a),〈日治時期的臺中市—總督府干涉與軍警監控下的區域地理中心塑造(1895-1910)〉,《臺中文獻》第4期,頁1-67。
賴志彰(1994b),〈臺灣第一個歐美都市計畫理念折衝下的都市改正之實踐〉,《臺中文獻》第4期,頁68-84。
賴志彰(1994c),〈日據明治時期臺中地域的空間環境形勢〉,《臺中文獻》第4期,頁85-99。
賴志彰(1995),〈一個日本海外殖民地的原鄉都市風格形塑過程—日據時期臺中市的「京都」風格形塑〉,《都市與計畫》第22卷第1期,頁41-69。
賴志彰(2001),〈臺灣殖民地神社的研究—從大環境、配置、建築談起〉,《宜蘭文獻雜誌》第50期,頁33-79。
蕭登福(1998),〈道教對日本佛教及神社的影響〉,《宗教哲學》第4卷第2期,頁104。
(3)碩博士論文
何義麟(1986),《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臺灣的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池永歆(200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燕琳(2001),《日治時期(1895-1945)新竹地區城鄉與建築發展》,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徐裕健(1993),《日據時期臺北都市轉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麗珍(1988),《臺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許淑娟(1991),《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琪(2000),《日治時期臺灣新式製糖工廠空間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玲蓉(1991),《日據時期臺灣宗教政策研究—以神道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更名為〈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政策〉)。
陳志梧(1986),《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以日本殖民時期的宜蘭地景為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翠宜(2004),《月眉糖廠經營型態變遷對地方發展之影響》,國立新竹師院社教系碩士論文,
張玉璜(1994),《媽宮(1604-1945) 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
黃士娟(1998),《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秋月(1989),《臺灣都市計畫的承繼與塑造》,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都市計畫系暨研究所。
黃清漢(1987),《新竹縣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朝陽(1994),《臺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猫裏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地理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之豪(2000),《日治時代臺灣都市計畫法制歷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主恩(1986),《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擴展之研究》,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日文書目
小山權太郎編輯(1933),《屏東、旗山、潮州、恆春、東港五郡大觀》,南國寫真大觀社發行,精秀社印刷。
大園市藏(1935),《臺灣始政四十年》,日本植民地批判社發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臺一版,臺灣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175號。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21-1928調製),《臺灣地形圖》,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比例尺:1/25000)
大谷保(1943),《現行臺灣社寺法令類纂》,帝國地方行政學會臺灣出張所印刷部。
山田安彥(1986),《古代の方位信仰と地域計畫》,東京:古今書院。
中島三千男/菱木政晴(1996),《宗教の戦争責任----神社の海外進出と仏教の植民地布教》,アジアに對する日本の責任を問う,民眾法廷準備会。
五味田忠(1943),《臺灣年鑑》共四二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臺一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194號。
本田喜八等(1930),《高雄州地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臺一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286號。
北門郡役所發行(1939),《部落振興研究會發表要項》,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印刷,頁9-10。
江間常吉(1939),《皇民化運動》,臺北:臺灣駐在內地記者協會出版,平井保藏發行。
竹東郡役所(1937),《竹東郡勢要覽》。
佐藤三郎(1935),《新撰諸祭神名總覽》,東京:明文社。
長田守(1943),《臺湾に於ける神社與宗教》,臺北:臺湾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
林景明(1999),《日本統治下の臺灣的「皇民化」教育--我在十五歲時是學徒兵》,臺北:鴻儒堂。
林進發(1935),《臺灣統治史》全一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臺一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172號。
近藤喜博(1996),《海外神社の史的研究》,東京:大空社。
青井 哲人(2000),《神社造營よりみた日本植民地の環境变容に関する研究》,京都大学博士学位論文。
帝國地方行政學會臺灣出張所(1943),《現行臺灣社寺法令類纂》,帝國地方行政學會臺灣出張所印刷部。
苗栗郡役所(1934),《新竹州郡街庄概況零存之苗栗郡要覽》(全),苗栗郡役所發行,川瀨正文社印刷。近藤 喜博(1996),《海外神社の史的研究》,東京:大空社。
武澤赟太郎編輯(1938),《臺灣旅行案內》第二十四版,臺灣旅行案內社發行,臺灣日日新報社印刷。
幸田青綠(1927),《蘭陽概況》。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臺一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338號。)
神祇研究會(1935),《神祇奉仕者の顧問》,東京:龍文舍。
原幹洲編纂(1937),《臺灣史蹟》,拓務評論臺灣支社發行,明星堂印刷。
柴田 廉(1923),《臺灣同化策論》,臺北:晃文館,頁67-81。
高雄郡役所(1929),《高雄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共十一冊(1929-1939)。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臺一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288號。
高雄州役所編(1923),《高雄州大觀》。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臺一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285號。
宮本延人(1988),《日本統治時代臺灣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天理教道友社。鳳山郡役所(1940),《部落振興團體研究會發表要項》,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
局,頁15。
深川彰編輯(1943),《國幣小社臺中神社誌》,國幣小社臺中神社列格奉贊會出版,吉村商會臺中支店印刷。
國學院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1999),《(縮刷版)神道事典》,弘文堂,東京。
菅武雄(1938),《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全)。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臺一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339號。
渡邊澤之介等(1940),部落振興團體研究會發表要項,鳳山郡役所。
頓宮幸子(1998),《日本神道和臺灣道教的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倩瑋(1994),〈日本植民地時代における臺北の都市計画—統治政策と都市空間構造の変化〉,《經濟地理學年報》第40卷第3期,頁38-55。
嵯峨井 健(1998),《滿洲の神社興亡史》,東京:芙蓉書房。
橫森久美(1982),《臺湾における神社--皇民化政策との関連において--》,臺湾近代史研究会,頁187~221。
蔡錦堂(1990)。《日本帝国主義下臺湾の宗教政策》。筑波大学大学院 歷史人類学研究科博士論文。(1994,東京:同成社)。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所出版的(1933),《神社及社總覽》。
臺灣神社社務所編纂(1934),《臺灣神社誌》第八版,臺灣印刷株式會社印刷。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33),《神社及社總覽》。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纂(1942),《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東亞旅行社臺灣支部發行,臺灣日日新報社印刷。
臺灣總督府官防調查課編(1935),《施政四十年の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臺一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171號。
臺灣總督府編(1942),《臺灣事情》第五一冊(共五三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臺一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193號。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調製),《臺灣堡圖》,臺灣日日新報社。(比例尺:1/20000)
臺灣礦業株式會社(1937),《竹東油業所概要》,新竹:臺灣礦業株式會社。
橋本白水(1922),《東臺灣》,南國出版協會發行,臺北活版社印刷。
三、英文書目
Andrew,R.B.(1984),《Urban Structure Theory:Part1 Meaning and Natur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PP.1-64,95-105。
Haggett, P.(1975),《Geography:A Modern Synthesis》,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
Memmi,A.(1965),《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Boston:Beac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