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曉薇 Lin, Shiao-Wei |
---|---|
論文名稱: |
《聊齋志異》婦女處境研究 |
指導教授: | 鍾宗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9 |
中文關鍵詞: | 聊齋志異 、清代婦女 、家庭 、貞節 |
英文關鍵詞: | Liaozhai Zhiyi, women of the Ching Dynasty, families, chastit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43.2018.A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0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聊齋志異》為我國著名文言小說,書中蒲松齡雖選擇以花妖狐魅為題,對作品進行修飾、包裝,但其最核心所要訴說的仍是在於「人」的際遇和情感,反映的仍是屬於那個時代的社會實情。《聊齋志異》其實是一本具有相當社會性的文學作品。
而由於蒲氏在書中對於女性角色著墨之多與成功,《聊齋志異》中特立獨行或勇敢追求自主的女性,一向是吸引多數人目光的存在,然而,在書中仍有許多被忽略掉的女性角色,她們的生命或許不鮮活亮麗,甚至有許多是遭受到相當程度地傷害的,但這樣的一種生命情狀,相較於前述有特異表現的女子而言,卻反而更可能是當時底層社會中,多數婦女實際擁有的生活樣態。
本論文研究目的,便是希望能用社會學的角度去審視《聊齋》一書,將焦點集中於當時婦女家庭形象、地位、困境及貞節實踐理想與衝突的問題上,對其中所觀察到的婦女情況進行分析及研究,以冀能對清朝社會最繁盛的一段時期裡,社會民風、現實環境等層面,為婦女生活處境帶來的問題和困難有更深刻地了解。
本文內容共計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確定使用文本、研究內容取材與對象範圍,進行研究範圍相關文獻探討,最後則敘明進行研究使用方法與論文章節架構。第二章主要說明蒲松齡生平對其創作之影響,並藉由探討小說與史傳之間的關聯,凸顯小說文類的史學價值,最後以此為基礎,說明《聊齋志異》創作素材、內容,對當時政治、社會、家庭等層面的反映。第三章主要針對一般婦女家庭生活進行研究,探討當時清初婦女在身處家庭不同身分、位階時,其生活處境及面臨之威脅、困境。第四章則關注於清代貞節觀的強化與破壞對婦女處境的影響。清朝是一個貞節觀被強調到幾乎宗教化的時代,但因官方、士人理想層面與實際社會生活的差距,讓婦女在對貞節的實踐上產生拉扯,時而呈現出兩相矛盾的現象。本章即以此為發想,對《聊齋志異》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以了解其產生原因。第五章為結論,對前文進行總結及歸納,說明筆者研究發現與未來可再精進之處。
Liaozhai Zhiyi, a famous novel written in classical Chinese by the author Pu Song-ling, is aimed at telling the feelings and encounters in life of “human.” Though Pu chose flowers and foxes as incarnation of spirits and ghosts to modify his work, the novel actually reflects the reality of the society during that time. Aside from the regular and exact historical records of upper class, Pu revealed the real life of unimportant people by various characters. In fact, Liaozhai Zhiyi is a work of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is full of social issues.
Since Pu successfully revealed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various aspects in his work, researchers would focus on the topics reflected in the novel, such as models of female images, marriage, love, lust, perspectives, and particularism. Although the unique and liberal female characters drew the attention of most people, the neglected ones living in the bottom of society were the reflections of most women during that time, and they were quite hurt and struggled in the lower class.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is to pore over Liaozhai Zhiyi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The researcher has focused on the less discussed issues of female images, status, and situations in their families, includ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defending chastity in reality and ideology. Wit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female situations, the researcher expects the readers could gain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of women in the most prosperous time of the Ching Dynasty.
The thesis contains five chapters, and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s to tell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and to make sure the use of the version of the novel for the thesis. Also, the researcher would decide the subjects and the contents to do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describe the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the research. As for the second chapter, the researcher would explain the influence caused by Pu Song-ling, and give prominence to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novels and historical records. Then, she would give explanation to the creation elements of Liaozhai Zhiyi and the reflection of politics, society and families. The third chapter is aimed at researching the domestic life of regular women and discussing the threats and difficulties of women with different status during the early age of the Ching Dynasty. When it comes to the fourth chapter,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impacts on the enforcement of chastity and the situations of women since chastity was overemphasized during the time and became religiously significant. Nonetheless, the gap between the reality and ideology of government and scholars made the practice of chastity become incompatible.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conflict as the initiation of the thesis to analyze the novel Liaozhai Zhiyi and to find the cause. The conclusion falls on the fifth chapter and reveals the findings and further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in the future.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古籍(依朝代先後排列,朝代相同再依姓氏筆畫排列)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戰國】左丘明著,竹添光宏箋:《左傳會箋》,(台北:天工書局,1998年)。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佳駱主編:《漢書集注》,(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錄於【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漢】戴德撰,北周盧辯注:《大戴禮記》,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台北:台灣商務出版,1986年)。
【晉】干寶撰:《搜神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撰,楊佳駱主編:《北史》,(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
【唐】高彥休:《闕史》,(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唐】魏徵等撰,楊佳駱主編:《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
【唐】蘇鶚:《蘇氏演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56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楊佳駱主編:《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9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清】王先謙、劉武撰:《莊子集解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台北:台北中華書局,1987年)。
【清】王慶雲:《石渠餘紀》,(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方作霖修、【清】王敬鑄纂:《宣統三續淄川縣志‧卷十‧三續隱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清】沈之奇撰、懷校鋒、李俊點校:《大清律輯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清】紀昀著,王賢度校點:《閱微草堂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趙爾巽:《清史稿》,(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葉夢珠:《閱世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蒲松齡著、路大荒編:《蒲松齡集》,(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蒲松齡著、盛偉編校:《蒲松齡全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清】蒲松齡著、孫通海等譯:《新白話聊齋志異》(台北:木馬文化,2010年)。
【清】蒲松齡著、張友鶴輯校:《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錢儀吉:《碑傳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清】陳立撰,吳則瑜點校:《白虎通疏證》,(台北:台北中華書局,2012年)。
(二)近人專著(按姓氏筆畫排列,相同再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1.中文專著
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于天池:《蒲松齡與《聊齋誌異》脞說》,(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
中國史記研究會編:《史記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探討》(台北:幼獅文化,1992年)。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台北:新雨出版社,1994年)。
王爾敏:《明清庶民文化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王慶華:《文言小說文類與史部相關敘事文類關係研究—「小說」在「雜史」、「雜史」、「雜家」之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石育良:《怪異世界的建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
朱雯等譯,亨利‧詹姆斯著《小說的藝術》,(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朱一玄:《聊齋誌異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朱海燕:《明清易代與話本小說的變遷》,(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
向陽〈虛構小說‧再現歷史〉,收錄於向陽主編《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呂正惠〈盧卡奇的文學批評〉,收錄於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呂元驄:《清代社會與實學》,(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0年)。
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余新忠:《中國家庭史‧第四卷‧明清時期》,(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國彤:《女子之不朽:明清時期的女教觀念》,(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林永匡、袁立澤著:《中國風俗通史‧清代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沈大明:《《大清律例》與清代的社會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汪玢玲:《鬼狐風情《聊齋誌異》與民俗文化》,(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汪玢玲:《中國婚姻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
汪玢玲:《蒲松齡與《聊齋誌異》研究》,(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周佳榮:《明清小說:歷史與文學之間》,(香港:商務印書館,2016年)。
姜文奎:《中國歷代政治考》,(台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姚雨薌原纂、胡仰山增輯:《大清律例會通新纂》,(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胡適:《胡適文集》,(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紀德君:《中國古代小說文體生成及其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袁世碩:《蒲松齡事蹟著述新考》,(濟南:齊魯出版社,1988年)。
袁世碩編:《蒲松齡志》,收錄於王兆成、劉秋增主編《齊魯諸子名家志》,(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孫再生:《周易原義新證釋》,(台北:正中書局,1900年)。
馬瑞芳:《聊齋居士—蒲松齡評傳》,(台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
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聊齋人物論》,(北京:中華出版社,2002年)。
馬瑞芳:《狐鬼與人間—解讀奇書《聊齋誌異》》,(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
徐文軍:《聊齋風俗文化論》,(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高光起:《談狐話鬼說《聊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倪愛珍:《史傳與中國文學敘事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張景樵:《聊齋誌異原稿考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張研:《清代經濟簡史》,(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
張仁善:《禮‧法‧社會—清代法律轉型與社會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章義和、陳春雷:《貞節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
章太炎:《章太炎國學講演錄》,(台北:台北中華書局,2013年)。
黃莫愁:《從《聊齋志異》探討蒲松齡的思想視野》,(台北:天山出版社,1985年)。
黃光雄、簡茂發:《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1991年)。
黃洽:《《聊齋誌異》與宗教文化》,(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邱澎生、陳熙遠編著:《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程郁:《蓄妾習俗及法規之變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程毅中:《古體小說論要》,(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年)。
鈕文英:《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2014年)。
路大荒:《蒲松齡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楊昌年:《聊齋志異研究》,(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
楊昌年:《析說聊齋》,(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3年)。
褚贛生:《奴婢史》,(台北:華成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雷群明:《聊齋寫作藝術鑑賞》,(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
趙鳳喈:《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台北:稻香出版社,1993年)。
齊裕焜、歐陽健主編:《中國社會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9年)。
劉階平:《蒲留仙傳》,(台北:學生書局,1970年)。
劉階平:《聊齋誌異遺稿輯注》,(台北:台北中華書局,1974年)。
劉階平:《聊齋手稿與鑄雪齋鈔本研述》,(台北:台北中華書局,1983年)。
劉階平:《蒲留仙松齡先生年譜》,(台北:台北中華書局,1985年)。
劉翠溶:《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2年)。
劉艷玲:《蒲松齡和聊齋志異》,(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16年)。
董挽華:《從《聊齋志異》的人物看清代的科舉制度及訴訟制度》,(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出版,1976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2010年)。
郭立誠:《中國婦女生活史話》,(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樓含松:《從「講史」到「演義」——中國古代通俗小說的歷史敘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四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八集》,(台北:稻香出版社,2008年) 。
陳葆文:《聊齋誌異痴狂士人類型論》,(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陳惠馨:《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鄒宗良:《蒲松齡研究叢稿》,(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
聶紺弩:《聊齋志異的藝術》,(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顏清洋:《蒲松齡的宗教世界》,(台北:新化圖書,1996年)。
鄧之誠:《中華二千年史》,(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鄭裕華:《史傳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羅敬之:《蒲松齡及其聊齋誌異》,(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
羅敬之:《蒲松齡年譜》,(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羅敬之:《傳奇‧聊齋散論》,(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藍慧茹:《從《聊齋志異》論蒲松齡的女性觀》,(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
藍慧茹:《從《聊齋志異》論蒲松齡的女性觀》,(台北:威秀資訊科技,2006年)
黨月異、張廷興:《明清小說研究概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顧鑒塘:《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2.外文譯著
【日】滋賀秀三著,張建國、李力譯:《中國家族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匈】盧卡奇(Lukacs)著,陳文昌譯:《現實主義論》,(台北:雅典,1988年)。
【匈】盧卡奇(Georg Lukács)著,楊恆達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1997年)。
【法】侯伯‧埃斯卡皮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法】涂爾幹著,黃丘隆譯:《社會學研究方法論》,(台北:結構群,1989年)。
【俄】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忍尼辛,孫慶餘譯:〈文學的使命〉,收錄於慶餘:《文學社會良心》,(台北: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1976年)。
【英】安東尼‧紀登斯著,簡惠美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12年)。
二、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志耕:〈文學社會學批評理論的演講〉,《文學前沿》第10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9月),頁136〜138。
王鴻泰:〈從消費空間到空間消費——明清城市中的酒樓和茶館〉,《新史學》11卷3期,2000年9月,頁1〜48。
方盛漢、賀家歡:〈《聊齋》家庭小說論〉,《《聊齋志異》研究》,2007年第1期,頁59〜70。
方勝〈明清小說與民俗〉,《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1988年7月30日,頁42〜43。
李李:〈試探〈《聊齋》中的妒妻悍婦〉,《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3期,2006年10月,頁1〜18。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在法國之起源及發展―論斯達勒夫人之《文學論》、鄧納「三元論」、文學史方法論、波爾多學派、發生學結構主義的貢獻〉,《淡江學報》29期,1990年8月,頁17〜28。
何金蘭:〈羅蘭‧巴爾特(Roland Barthes)文學社會學論述評析〉,《思與言》,29:3,1991年9月,頁77〜117。
巫恕仁:〈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取徑與新問題〉,《新史學》17卷4期,2006年12月,頁217〜254。
周先慎:〈蒲松齡對志怪體小說的加工〉,《《聊齋志異》研究》,2010年第3期,頁43〜48。
柳立言:〈淺談宋代婦女的守節與再嫁〉,《新史學》2卷4期,1991年12月,頁37〜76。
徐文明:〈《聊齋》中的妒婦悍婦與中國古代納妾制度〉,《蒲松齡研究》第33期,1999年9月,頁77〜78。
倪愛珍:〈《戰國策》中虛構敘事的發生與範式〉,《江西社會科學》第5期,2012年,頁183〜187。
張彬村:〈明清商人的活動〉,《歷史月刊》第1期,1988年2月,頁137〜142。
張彬村:〈明清時期寡婦守節的風氣—理性的選擇〉,《新史學》10卷2期,1999年6月,頁26〜75。
彭輝榮:〈馬克思主義的文學理論〉,《彰化師大文學院學報》,2003年2月,頁266。
黃慶聲:〈明清笑話書中的「懼內」和「悍妒」笑話〉,收錄於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八集》,(台北:稻香出版社,2008年8月),頁185〜270。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頁5〜42。
楊連謙:〈病態嫉妒〉,《諮商與輔導》第145期,1998年1月,頁10〜17。
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質探討〉,《華梵人文學報》第6期,2006年1月,頁33〜76。
董家遵:〈歷代節烈婦女的統計〉,收錄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一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頁111〜117。
劉增貴:〈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妾〉,收錄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四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10月),頁61〜100。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5期,1999年3月,頁1〜30。
賴惠敏、徐思泠:〈情慾與刑罰:清前期犯姦案件的歷史解讀〉,《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6期,1998年8月,頁31〜73。
陳翠英:〈《聊齋誌異》夫妻情義的多重塑造〉,《臺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08年12月,頁269〜316。
陳翠英:〈《聊齋志異》悍妒書寫的複調話語及其性別意蘊〉,《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6期,2012年5月,頁193〜228。
陳葆文:〈《聊齋志異》悍妒婦女類型析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7期,2007年12月,頁195〜262。
陳麗貞:〈析論明清的商業倫理〉,《宜蘭技術學報》第9期,2002年,頁65〜74。
蔡妙真:〈真實與虛構—《左傳》敘事技巧及其效果〉,《國文天地》第6期,2007年11月,頁19〜29。
譚家健,〈關於古典文學研究方法的若干問題〉,《職大學報》,2010年第1期,頁4。
鄭培凱:〈晚明士大夫對婦女意識的注意〉,《九州學刊》6卷2期,1994年7月,頁27〜43。
羅文革:〈評析蒲松齡筆下悍妻妒婦題材文學的社會意義〉,《蒲松齡研究》,2012年第2期,頁33〜42。
三、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列)
李世珍:《傳統婦女「忍苦成家」故事之研究—以明清短篇小說為主的論述》,(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6月)。
呂宜哲:《《聊齋誌異》所反映之清初社會狀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博士論文,2011年1月)。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
蔡惠琴:《明清無賴的社會活動及其人際關係網之探討——兼論無賴集團:打行及窩訪》,(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7月)。
四、網路資料(按引用時間先後排列)
金惠敏:〈談談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語文學刊》,(內蒙古,1996年第1期),網址: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YWXK601.007.htm( 2015年10月11日)。
【清】清世祖御定,【清】傅以漸奉敕纂:《御定內則衍義》,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67227 (2018年6月17日)。
【清】藍鼎元:《女學》,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79201#p221(2018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