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佳馨 Wang, Jia-Sing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國中小特殊生嚴重拒學學生特徵研究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Level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with Severe School Refusal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洪儷瑜
Hung, Li-Y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5 |
中文關鍵詞: | 拒學 、特徵 、國中小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SE.038.2018.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2 下載: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藉由臺北市特殊生健康學苑43位國中小嚴重拒學學生,透過文件分析的方式,了解嚴重拒學學生在個人、家庭和學校三個面向是否具有明顯特徵,並期待研究結果能提供國內現場實務工作者及教育主管機關認識嚴重拒學學生樣貌,並以此作適當的預防、調整或轉介。本研究之結論與發現如下:
一、個人特徵:學苑學生女性百分比略高於男性、整體智力均在中間到中間偏上、近七成學生有兩種以上診斷。
二、家庭特徵:手足只有一位或沒有手足超過八成、離婚或喪偶家庭超過五成、近半的學生家境富裕或領有社會福利補助生活無虞、主要照顧者為母親、四成家庭的家族中另有拒學或無業成員、近半學生遭遇家庭暴力且以男性學員居多、親師互動情形近五成為淡漠或不佳。
三、學校特徵:學業成就表現分佈與一般生無異、超過八成學生有繳交回家作業的困難、師生互動情形近一半是淡漠與不佳、同儕互動情形近七成是淡漠與不佳、四成學生有轉學經驗、三成學生在校曾受霸凌且以男性為主。
關鍵字:拒學、國中小、特徵。
中文文獻
王星勻 (2012)。兒童分離焦慮症引起拒學之探討與介入。諮商與輔導,316,33-36。
丘彥南、江惠綾 (2010)。兒童虐待。台灣醫學,14 (4),431-435。
石泱 (2008)。單親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爲成因之研究:權力控制理論的觀點。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0,51-90。
江思玟 (2018)。台中市國小身心障礙學生家庭作業指導及作業品質之研究(未出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江學瀅、蔡順良 (2009)。一名拒學症青少年藝術創作歷程中的投射認同現象。台灣藝術治療學刊,1 (1),71-93。
行政院主計處 (2010)。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
吳沛妤、譚子文、董旭英 (2012)。家庭暴力經驗、復原力與台南市都會區國中生自我傷害行為之關聯性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4 (2),69-107。
吳武典、林繼威 (1982)。家庭與學校聯繫程度與兒童學業成就和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5,127-138。
吳閔傑 (2012)。國中生拒學經驗之分析研究(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學碩士論文,彰化。
李依釩 (2016)。淺談家長參與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之行為問題影響。南屏特殊教育,7,11-24。
李宜玫、陳姵穎 (2010)。國小家庭作業類型的預測與中介效果:從教學風格到任務價值。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 (4),187-213。
李啟澤、李孟智 (1998)。青少年懼學症之系列探討。健康世界,10, 31-50。
李逢堅 (2010)。從課業難度、學習狀態、成績壓力與教師態度檢視國中學生社會再製現象之研究。中等教育,61 (3),52-71。
林沛螢 (2012)。兒童分離焦慮現象處遇之初探。諮商與輔導,317,30-32。
林燕慧 (2004)。國中生「非自然」轉學現象與轉學適應之探究-志願的?被迫的?(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邱信傑、陳姿潔、張嘉珊、盧宜君 (2010)。單親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為家庭影響因素之研究。教育與家庭學刊,1,87-110。
邱珍琬、張麗麗 (2012)。中小學教師之校園霸凌行為辨識、嚴重性與介入評估之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4,203-250。
邱虹儒 (2009)。單親兒童之家庭系統、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邱獻輝 (2012)。霸凌者的心理需求與諮商介入。應用心理研究,56,165-189。
洪美鈴、曹國璽 (2017)。ACT治療取向應用—以青少年拒學個案為例。輔導季刊,53 (4),61-73。
洪素珍、李麗君 (2009)。從目睹婚姻暴力青少年兒童觀點看戲劇治療的經驗。應用心理研究,(44),53-84。
洪儷瑜、翁素珍、黃慈愛、林書萍、彭于峰、吳怡潔 (2000)。情緒障礙學生輔導手冊。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徐淑美 (2004)。家庭與學校因素對國中生偏差行為研究(未出版)。,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袁銀娟、洪儷瑜、王宣惠 (2017)。臺灣情緒行為障礙盛行率與各縣市間差異的縱貫比較研究。261-264。
馬維芬、周汎澔、張秀如、劉影梅、蔣立琦 (2009)。青少女健康議題與預防性策略。護理雜誌,56 (6),21-26。
商志雍、高淑芬 (2010)。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台灣醫學,14 (4),395-400。
張芬芬 (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奕涵、李蘭、張新儀、吳文琪 (2010)。男女學生四至十一年級之社交焦慮發展軌跡研究。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9 (5),465-476。
張虹雯、江瑞豐 (2005)。拒學症學童的三次治療。輔導季刊,41 (2),14-20。
張雯婷、曾瑞蓉、黃雅君、蘇祐萩 (2009)。正向行為支持有效介入特殊學生拒學問題之案例探究。特教論壇,6,48-59。
張綺瑄、戴嘉南 (2009)。青少年社會焦慮初探。諮商與輔導,284,14-18。
張馥媛 (2006)。拒學行為之衡鑑與治療-功能模式取向。諮商與輔導,244,19-23。
教育部 (2016)。教育部101 至103 年度校園霸凌調查分析研究期末報告。
教育部 (2017)。教育部104學年校園霸凌情況調查分析研究期末報告。
梁記雯、許文耀、洪福建、王韋婷 (2012)。社會焦慮者的自傳式記憶:敘事內容與記憶清晰度的分析。中華心理學刊,54 (2),169-184。
許慧雯 (2010)。青少年依附、自尊、自我清晰度與社會焦慮之關係探討(未出版)。,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
陳杏容 (2016)。家庭危險因子對少年之學業成就、偏差行為與憂鬱情緒發展的影響:累積危險指數模型的探討*。臺大社工學刊,34,41-84。
陳怡紋 (2006)。目睹家暴暨受虐之青少女的內在經驗研究(未出版)。,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育社會學碩士論文,嘉義。
陳治豪、王以仁 (2006)。國小轉學生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2(6),46-74。
陳信昭、陳聰興、陳碧玲、曾正奇(譯) (2010)。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或拒學-照顧者的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陳奕奇、劉子銘 (2008)。教育成就與城鄉差距:空間群聚之分析。人口學刊,(37),1-43。
陳映雪 (1996)。拒學症?懼學症!。教師天地,80,43-47。
陳景圓、董旭英 (2006)。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181-201。
陳鈞屏 (2008)。現實治療取向概念化個案問題拒學個案為例。諮商與輔導,(270),35-37。
陳慈樸 (2014)。社交焦慮與其諮商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342,21-24。
陳嘉年 (2011)。應用ICF模式探討精神醫療機構照護成效-精神病患活動參與度觀點(未出版)。未出版學位論文。
陳嫺霓、楊康臨 (2013)。亞斯伯格兒童家庭面對學校適應的壓力經驗。國小特殊教育,56,71-90。
彭思蓉 (2011)。以分化觀點看兒童及青少年社交焦慮症之成因。諮商與輔導,308,27-30。
程景琳、陳虹仰 (2015)。父親及母親心理控制行為與子女同儕受害的關聯:社交焦慮的中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6 (3),357-375。
鈕文英 (2001)。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正向行為支持取向。臺北,心理。
鈕文英 (2009)。教師與特殊需求學生家長互動之挑戰與因應。教育特殊文集,11,1-32。
黃芳玫、吳齊殷 (2010)。台灣國中學生個人特質、家庭背景與學業成績-追蹤調查資料之研究。經濟論文叢刊,38 (1),65-97。
黃曼暉 (2011)。手足衝突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32,49-57。
黃雅芬 (2008)。青少年焦慮症與自殺意行之風險:台灣全國精神疾病調查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黃韞臻、林淑惠 (2012)。父母婚姻關係、教養方式、個體休閒滿意度與大學生幸福感之相關探討—以臺中市六所大專院校為例。台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6 (1),99-122。
鄒國蘇 (1992)。拒學症之診斷與處理。臺灣醫界,35 (4),50-52。
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 (2008)。96學年拒學調查報告。
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 (2008)。臺北市特殊教育學生情緒及行為問題專業支援團隊專業支援教師工作手冊。 臺北,未出版。
蒙光俊 (2008)。阿德勒學派家族治療之概念與處遇策略-以懼學症為例。諮商與輔導,274,27-30。
劉一龍、李大正、王德睦 (2008)。調整生育步調對臺灣總生育率的影響。臺灣社會福利學刊,6 (2),25-60。
蔡孟倫、陳信昭 (2006)。敘事治療處理青少年拒學個案的實力。輔導與諮商,247,38-42。
蔣世光、譚偉象、潘能靜、張勤金、陳永誠、平烈勇、林知遠 (2007)。檢驗魏氏成人智力測驗第三版(WAIS-III)的Blyler 和四個分測驗組成的簡式版本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患的適用性。台灣精神醫學,21 (1),26-36。
鄧閔鴻、侯育銘、蕭正誠、張素凰 (2014)。廣泛性焦慮疾患病患對憂慮關連刺激的注意偏誤形態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 (4),583-620。
鄭麗珍 (2001)。家庭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197-270。
黎士鳴、蔡宗延 (2009)。社會適應能力量表之發展。臨床心理期刊,4 (1),43-50。
薛承泰 (2001)。台灣單親戶及貧窮之趨勢分析。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佳真 (2011)。他們為什麼不上學?--國中學生拒學歷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謝明憲 (2008)。焦慮疾患的診斷與治療。中華民國內膜異位症婦女協會會刊,15 (9),12-14。
顏正芳 (2010)。兒童青少年焦慮症。台灣醫學,14 (4),412-415。
羅湘敏 (2003)。拒學症(school refusal)/懼學症(school phobia)的認識與輔導。屏師特殊教育,7,1-9。
英文文獻
Alday, C. S. (2009). Anxiety-based school refusal: Helping parents cope. . The Brown University 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 Letter, 25(1), 5-7.
Berg, I. (1997). School refusal and truancy. .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76(2).
Berg, I., Nichols, K., Pritchard, C. . (1969). School Phobia: Its Classif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to Dependency. .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ical Psychiatry, 10, 123-141.
Egger, H. L., Costello, E. J., & Angold, A. (2003). School refusal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community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42, 797-807.
Kearney, C. A., & Silverman, W.K. (1996). Evolution and reconciliation of taxonomic strategies for school refusal behavior.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3, 339-354.
Kearney, C. A. (2001). School refusal behavior in youth. 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Kearney, C. A. (2007). Forms and functions of school refusal behavior in youth: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bsenteeism severit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8(1), 53-61.
Kearney, C. A. (2008a). An interdisciplinary model of school absenteeism in youth to inform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public polic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 257-282.
Kearney, C. A. (2008b). School absenteeism and school refusal behavior in youth: A contemporary review.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8, 451-471
Kearney, C. A., & Albano, A. M.(2004). The functional profiles of school refusal behavior : Diagnostic aspects. Behavior Modification, 28, 147-161.
Kearney, C. A., & Silverman, W. K., (1993). Measuring the function of school refusal behavior: The school refusal assessment scale.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2, 85-96
Keogh, B. K.,(2003). Temperament in the classroom: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Baltimore:Broo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