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琳
Zhou, Lin
論文名稱: 閒置空間於文創園區改造模式之建構與應用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w Pattern of the Vacant Space in the Renovation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指導教授: 林俊良
Lin, Chun-Liang
口試委員: 傅銘傳
Fu, Ming-Chuan
許峻誠
Hsu, Chun-Cheng
劉建成
Liu, Jian-Cheng
廖偉民
Liao, Wei-Ming
林俊良
Lin, Chun-Liang
口試日期: 2022/07/01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0
中文關鍵詞: 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閒置空間歷史建築
英文關鍵詞: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s, vacant space, historical buildings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個案研究法深度訪談法實踐創作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40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當下全球化城市有機更新發展中文化創意產業對其有助推作用,其中文創園區的規劃扮演了世界各國城市特色創意再生的重要角色。基於此背景下的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文創園區的研究則通過工業遺址閒置空間中的歷史建築、區域型態和文脈價值進行再活化,從而營造城市獨特美學氛圍。本研究藉由文獻整理、案例分析、專家訪談及實踐創作研究驗證,建構閒置空間於文創園區改造之新模型並應用於創作實踐以驗證。從而有效地將城市中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文創園區进行特色規劃,進一步加深城市美學營造和文化品質提升。
    本研究通過探討臺灣文化創意產業中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文創園區改造的發展,藉以梳理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歷史脈絡,從而探討臺灣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文創園區規劃之策略,特別以臺北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2018年7月30日更名「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作為個案分析其在不同的運營模式下園區空間規劃的差異,且發現工業遺址所遺留的歷史建築轉化的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文創園區改造建設是以政策為主導下的文創園區因其不同運營模式決定了園區空間功能的規劃。同時以專家訪談法的質化研究方法進一步對研究主題進行闡述,以此建構了由政策(Policy)、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技術(Technological)、文化(Culture)和教育(Education)六個維度組成的閒置空間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空間改造模式,簡稱「PESTCE」模式。
    本創作研究作品為基於新構築的的文創園區空間再造PESTCE模式而創作之浙江嘉興市南湖湖濱文創園區的整體空間規劃設計應用。模式不僅僅從政策、經濟、社會、技術、文化和教育六個方面深化應用,同時對創新模式延伸的SOP具體在創作過程中的實踐進行深化分析。更為重要的是將模式與設計理念的地域特色、空間型態、產業特色和設計材質四元素相融合,並有效聯動設計執行,促進六維度與空間規劃、景觀設計和建築空間設計手法共振。透過模式應用於設計理念規劃再至設計手法執行,將理論與設計實踐共創,得出本研究結論:一、官方政策主導了閒置空間於文創園區規劃:依政策而制定決策;二、運營模式決定了文創園區的空間規劃:依運營而佈局空間;三、PESTCE模式導入閒置空間於文創園區改造成效:依創新而再造典範;四、閒置空間於文創園區改造模式之實踐反饋:以實踐而共振模式。研究結果顯示文創園區空間再造PESTCE模式的應用有利於閒置空間於文創園區空間改造的整體建設及品質提升,且有效地與設計模式相互共創。因此,冀希通過本研究能作為往後學界和業界於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文創園區空間改造之參考,並能促進兩岸在文創園區的建設中合作共榮。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ould promote the organic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in the current globalized world, and particularly the planning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eneration of creative ideas in cities worldwide. Under such a background, the reuse of the vacant space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is re-activated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regional types and cultural values in the unused industrial sites, so as to create a unique aesthetic atmosphere of the city. Based on the exhaustive literature review, case study, expert interviews and practical creative research, this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a new mode of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vacant spaces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and to verify its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In this way, the vacant space in the city can be effectively reused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for special planning, and further deepen the aesthetic cre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the city.
    By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acant space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us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in Taiwan, this study aims to straighten ou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aiwa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discuss the planning strategies of the reuse of vacant space in Taiwa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Hua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in Taipei and Taichu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renamed as “Cultural Assets Park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on July 30, 2018) as two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spatial planning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It is found that the vacant space transformed by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left by the industrial sites is reuse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which is a policy-driven planning of the spatial function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At the same time,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expert interview is employed in further elaborating the research subject. In this way, a spatial transformation mode of the vacant space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s is constructed, which consists of six dimensions ---policy, economy, society, technology, culture and education --- the “PESTCE” mode.
    This creative research work is done based on the newly constructed PESTCE mode of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and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verall spa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outh Lak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in Jiaxing, Zhejiang Province. The mode not only deepens the application in such six aspects of policy, economy, society, technology, culture and education, but also further analyzes the practice of SOP produced by the innovation mode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More importantly, the mode is integrated with such four elements as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patterns,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materials in terms of the design concept, and effectively ties in with the design, promoting the resonance of the six dimensions with techniques in spatial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space design.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 to the planning of design concept before its real implementation combines theory with design practice. Conclusions can thus be drawn as follows. Firstly, official policies have stipulated the planning of the vacant space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which means that final decisions are made according to governmental policies. Secondly, operating modes determine the spatial planning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which means that the layout of spa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al operation. Thirdly, the PESTCE mode is appli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vacant space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which means that classic designs could be made due to consistent innovation. Fourthly, feedback of the practic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vacant space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holds water, which means practice results in the mode of resonance.The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PESTCE mode of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is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upgrading of th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of vacant space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and it can effectively co-create with the design mode. Therefore,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circles in the effective reuse of the vacant space in the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so as to promote the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and co-prosper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目次 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5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架構 7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17 第二章、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文化創意產業 26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與內涵 26 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政策脈絡 31 第二節、閒置空間 37 一、閒置空間的概念與類別 37 二、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 39 第三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41 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概念與功能定位 41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政策及經營模式 42 第三章、閒置空間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策略與創新模式建構 51 第一節、個案研究分析 51 一、臺北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51 二、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64 第二節、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經營模式探究 74 一、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政策 74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模式建構分析 79 第三節、閒置空間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空間改造模式探究 89 一、創新模式建構 89 二、空間規劃策略與設計應用相關模式建構 104 第四章、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設計應用 127 第一節、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核心理念 127 一、專案項目概況 127 二、政策影響與園區發展 133 第二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閒置空間再利用設計創意 139 一、設計理念與手法 139 二、文創園區現狀保留與空間再生 145 第三節、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模式探討分析 152 一、模式應用概況 152 二、模式應用之驗證與反思 159 三、作品說明與展覽規劃 163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87 第一節、研究結論 187 第二節、研究建議 189 參考文獻 195 附錄一:訪談逐字稿(案例研究)201 附錄二:訪談逐字稿(實踐專案訪談) 243

    參考文獻
    專書
    文建會(2001)。試辦閒置空間再利用實施要點。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4)。文化創意發展計畫。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臺北:行政院經建委。
    江亮演(1997)。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商鼎文化。
    克裏斯‧史密斯(Chris Smith),李俊明譯(2005)。創意英國。臺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林榮泰(2009)。設計典藏:創意產業的文化想像。臺北:文瀾資訊有限公司。
    林炎旦(2010)。文化創意產業國際經典論述。臺北:師大書苑出版社。
    金元浦(2010)。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約翰‧哈特利(John Hartley),曹書樂,包建女,李慧譯(2007)。創意產業讀本。北京:清華出版社。
    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y),楊幼蘭譯(2009)。創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創意生活。北京:清華出版社。
    施振榮(2011)。文創進行市:走訪25個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現場。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國隆(2015)。唯有酒香似舊時──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前世今生。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陳朝興(2001)。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2013)。文創大觀1:臺灣文創第一堂課,臺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郁秀(2015)。文創大觀2:臺灣品牌來時路。臺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夏學理(2011)。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建一(2016)。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新北:文化部。
    張建一(2017)。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新北:文化部。
    張建一(2018)。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新北:文化部。
    理查德‧沃林(Richard Wolin),吳勇立、張亮譯(2017)。瓦爾特‧本雅明──救贖美學。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凱文‧萊恩‧凱勒 (Kevin lane keller),盧泰宏、吳水龍譯(2009)。戰略品牌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凱文‧林區(Kevin Lynch),胡家璿譯(2014)。城市意象。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光男(2016)。氣韻生動:文化創意產業20講。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程湘如(2016)。把土裡土氣變揚眉吐氣:一鄉一特色,地方產業文創與 商品設計關鍵密碼。臺北:時報出版。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研究。臺北:商鼎文化。
    楊敏芝(2004)。臺中酒廠創意文化園區整體規劃(暨建築環境及使用需求調查)。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楊敏芝(2009)。創意空間: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愛德華‧W‧薩義德(2019)。東方學。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
    漢寶德、劉新圓(2008)。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之檢討。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臺北:國家研究政策基金會。
    漢寶德(2014)。文化與文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蔣三庚、張傑、王曉紅(2010)。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研究。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羅傑‧特蘭西克Roger Trancik(2008)。尋找失落空間──城市設計的理 論。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蘇明如(2016)。文創與城市:論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文創觀光。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期刊論文
    王惠君(2000)。閒置空間的再生與活化。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會訊,19:4-7王婷婷,張京祥(2009)。文化導向的城市復興:一個批判性的視角。城市發展研究,2009,16(6):113-118。
    王偉偉(2012)。發達國家或地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啟示。北方經貿,2012,5:137-138。
    文崇聖(2013)。文創產業中公私部門互動之研究: 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李明汝(2013)。閒置再利用空間的懷舊意象與場所依附關係之探討: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為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邱銘珠(2003)。以使用者感官經驗為導向的舊建築再利用之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吳淑惠(2011)。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委外經營評估。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吳秋英(2014)。文化創意園區創新商業模式之研究──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肖華(2012)。城市更新中創意產業園區設計方法研究。大連理工大學。
    邱良森(2013)。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治理成效之探討:協力治理觀點。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林榮泰(2005)。文化創意:設計加值。藝術欣賞,5:26-32。
    林榮泰、王銘顯(2008)。〈台灣設計產業發展現況與願景之探討〉。《藝術學報》,第四卷第一期, 49-69。
    林曉楣(2017)。臺灣工業遺址活化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周淩霄(2012)。群聚效應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貢獻: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施仲訓(2013)。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策略之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施國隆(2018)。推動工業遺產轉型為文化資產園區之策略與實證研究 ──以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亞洲大學博士論文。
    陳覺惠(1999)。公寓大廈公共部分適宜性與使用管理之調查研究──以臺中市為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美蓉(2002)。應用符號學理論探討圖像符號建構與意義解讀之特質。新竹: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萍(2002)。華山藝文特區營運管理之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陳弘揚(2005)。文化創意產業之品牌行銷研究。中國銘傳大學碩士論文。
    陳怡君(2009)。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建置與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嘉宏(2013)。文化創意產業整合行銷溝通策略與品牌權益之研究──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為例。國立彰化示範大學碩士論文。
    徐信貴、陳伯禮(2010)。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推動與法制構造。亞太經濟,5,130-134。
    徐儷玲(2011)。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政策探討──以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張景森(2005)。「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規劃與執行。國家政治季刊。3(2):135-164。
    張伯揚(2014)。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公私協力夥伴關係探討。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許世璋(2013)。亞洲城市文化交流與文創產業的發展策略。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6(9),86-91。
    黃傑玲(2000)。閒置空間的再利用——兼談所面臨的行政管理問題。藝術觀點,8:50-57。
    黃海鳴(2002)。「閒置空間」、「藝術跨領域」與「另類城市聚落」──談「臺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另一種可能的發展,空間重塑簡訊第二輯—非營業空間與營業行為,26-31。
    黃水潭(2003)。臺灣閒置空間再利用文化政策評估:以臺中二十號倉庫藝文空間為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黃盈嘉(2011)。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個案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鼎倫、 蔡欣辰、 林爵士(2015)。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駁二藝術特區為例。經營管理學刊,10,1-15。
    傅朝卿(2001)。臺灣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01,1-10。
    曾梓峰(2002)。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相關法令之探討與研擬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區域經濟與都市發展研究中心。
    彭興茂(2011)。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臺北市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為例。長庚大學碩士論文。
    楊敏芝(2009)。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宏祥(2013)。臺灣工業建築遺產再利用探討──以華山文創園區及臺中文創園區為例。海峽兩岸雞港澳地區建築遺產再利用研討會。340-358。
    詹雅婷(2016)。伴手禮之體驗行銷、品牌形象、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相關研究──以華山文創園區為例。國立高雄應用技術大學碩士論文。
    榮芳傑、傅朝卿(2008)。古蹟委外經營制度對文化遺產管理功能之影響:以ROT與OT模式為例。建築學報,66:167-188。
    鄭文駿(2017)。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經營現況調查研究。開南大學碩士論文。
    劉舜仁(2001)。閒置空間再生的矛盾本質與翹翹板原理。文化視窗。28,24-25。
    劉大和(2002)。建構創意園區之探討。http://home.kimo.com.tw/liutaho。
    劉維公(2004)。為什麼我們需要創意文化園區?──創意文化園區是強心劑?還是打錯針?。典藏今藝術,129 ,102-105。
    劉宥言(2010)。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共同品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劉芊雅(2013)。文化創意園區藝術與商業的結合:臺北華山1914、上海M50與紐約蘇活區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劉領群(2016)。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對比研究──以臺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與上海創意文化園區為例。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餘岱珈(2011)。華山1914.文創園區目的地品牌人格特質與遊客自我概念一致性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謝睿栢(2017)。文創園區商業模式、服務品質與經營績效之研究:以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外文文獻
    Douglass, M.(2016). Creativity communities and the cultural economy-Insadong, chaebol urbanism and the local state in Seoul. Cities, 56,148-155.
    Drake (2003),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 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Geoforum, 34(4), 511-524.
    Florida, R.(2003). Cities and Creative Class. City and Community 2(3):3-19.
    Hall, P. G.(1998).Cities in Civilization: Culture, Innovation and the Urban Order, Weidenfeld &; Nicolson, London.
    Krueger, R., & Buckingham, S.(2009). Creative-city scrip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Geographical Review, 99(1), iii-xii.
    Richard Florida. (2002).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M]. New York:Basic Books,29-36.
    Santagata, W. (2002).Cultural Districts, Property-Right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Crow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6(1),9-23.
    Strauss, A & Corbin, J.(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A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Newbury Park,CA:Sage.
    Thoesby D. (2001).Economics and Culture. England: Cambridge Univ Pr.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7/08/3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