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筱鈞 Hsiao-Chun Huang |
---|---|
論文名稱: |
台灣偶像劇之「去地化」、「再地化」策略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De-localization” and “Re-localization” of Taiwan’s Idol Dramas |
指導教授: |
陳炳宏
Chen, Ping-H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0 |
中文關鍵詞: | 台灣偶像劇 、去地化 、再地化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s Idol Dramas, De-localization, Re-localiz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11 下載:6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去地化」、「再地化」策略為研究主軸,探討在媒體全球化、區域化的趨勢之下,台灣偶像劇銷售到海外市場所使用之「去地化」、「再地化」策略,並針對台灣偶像劇的海外銷售績效表現,進行「去地化」、「再地化」策略的檢視。本研究建構出「去地化」、「再地化」策略之具體操作指標,以14部台灣偶像劇為研究對象,透過資料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探討四部分,第一,台灣偶像劇與海外市場連結之動機;第二,台灣偶像劇「去地化」、「再地化」策略之具體指標操作;第三,台灣偶像劇海外績效的衡量指標;第四,「去地化」、「再地化」策略之具體指標與台灣偶像劇海外績效表現相互檢視。研究發現,台灣偶像劇和海外市場的連結關係為動態,不斷進行交流與互動,台灣偶像劇的「去地化」策略是在戲劇中建立與海外市場的共同文化認同,並且包裝而非排除台灣文化的故事情節,同時,為了獲得海外閱聽眾的青睞,台灣偶像劇的「混合型再地化」策略呈現出的是文化融合之面貌。同時,台灣偶像劇「去地化」、「再地化」策略必須由產製端與海外行銷端兩者密切的合作,才能符合海內外目標閱聽眾之喜好。
中文部分:
NOWnews(2009年6月8日)。〈陳喬恩上山採藥 到明池貼近《福氣又安康》〉,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9/06/08/153-2461660.htm
三立電視(2009年5月12日)。〈「福氣又安康」藍正龍使壞 陳喬恩被抓飛〉,取自http://taipeiwalker.pixnet.net/blog/post/24995403
三立電視(2009年6月23日)。〈三立「敗犬女王」收視延燒新加坡,阮經天與楊謹華赴星宣傳〉,《MSN娛樂新聞》,取自http://ent.msn.com.tw/news/content.aspx?sn=0906230005
三立電視(2009年10月19日)。〈「敗犬女王」阮經天、楊謹華受邀馬國宣傳 〉,《MSN娛樂新聞》,取自http://ent.msn.com.tw/news/content.aspx?sn=0910190023
中華民國剪輯協會 (100年04月07日)。〈版權費〉,取自http://www.eforu.com.tw/www/cost/copyright.htm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
王長安(2009年10月18日)。〈「痞子英雄」得獎的啟示〉,《聯合報》,A15版。
王曉晴(2010年4月)。〈蘇麗媚 誠意與承擔:戲劇王國的幕後女王〉,《Cheers 雜誌》,115:26-32。
北京新浪網(2009年07月02日)。〈《心星的淚光》登陸日本 言承旭章雯淇引爆淚潮〉,取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tv/sinacn/20090702/2016426582.html‘
吳光中(2004 年9 月25 日)。〈本土藝人發聲 要求拒播日韓大陸劇 疾呼正視自己的價值〉,《民生報》,C8版。
吳怡國、姜易慧(2010)。〈台製偶像劇產業發展變遷之歷時性研究〉,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嘉義。
吳峻安(2004)。《有線電視產業的「全球─地方」之爭:跨國(媒體)集團進入台灣市場的競爭與合作》。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國禎(2010年07月19日)。〈大陸瘋台灣 未來10年,只要加入台灣元素,就可以賣得比別人貴又好〉,《商業週刊》,1182,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mike0928263555/article?mid=10823&prev=10825&next=10821
李天鐸譯(1993)。《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原書Fiske, J. [1987]. Channels of Discourse: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es.).
李天鐸(1988)。〈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54-71。
李天鐸(2000)。〈緒論〉,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辯》,頁93-131。台北:亞太圖書。
李天鐸(2003)。〈管理透視:全球化風潮下台灣傳播產業發展困境與調整〉,彭芸、關尚仁(編),《媒介經營與管理》,頁265-308。台北,雙葉書廊。
李天鐸(2006)。《全球競爭時代台灣影視媒體發展的策略與政策規劃委託研究專案》。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天鐸、何慧雯(2002)。〈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媒介擬想》,1:15-49。
李天鐸、陳思敬(1998)。〈影視媒介整合時代的跨國競爭〉,《廣播與電視》,3[4] : 115- 141。
李秀珠(1996)。〈衛星電視的節目規劃:從文化接近性談起〉,《廣播與電視》,2[3]: 35-58。
李育倩(2010)。《從文化接近性的觀點檢視台灣偶像劇價值觀》。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勇(2005)。《初探台灣電視戲劇製作團隊西進之策略與組織運作》。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忠(2003)。〈以「連結」觀點思考媒體業者在全球化趨勢中的經營策略〉,《新聞學研究》,75:1-36。
汪子錫(1996)。《由本土、區域到華人傳播圈:台灣電視劇產銷的政經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東北新聞網(2009年02月12日)。〈台灣偶像劇一周收視綜述:《敗犬女王》仍不敗〉,取自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langpair=zh-CN%7Czh-TW&u=http://amuse.nen.com.cn/73749759612944384/20090212/2534373.shtml
林孟儀(2010年7月)。〈《娘家》故事 大陸人也迷〉,《商業周刊》,1182:124-125。
林芳玫(1994)。〈觀眾研究初探¬-由「梅花三弄」談文本、解讀策略與大眾文化 意識形態〉,《新聞學研究》,49:123-155。
林淑娟(2010年08月02日)。〈大東楊丞琳握手 1200粉絲吸金千萬〉,《中國時報》,D2版。
林淑娟(2011年02月15日)。〈林依晨破金鐘魔咒 接八大新戲〉,《中國時報》,D5版。
林淑娟(2011年05月03日)。〈東接爛攤救《達令》 聽吳尊裝恍神〉,《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12011050300165.html
花建(2003)。《文化金礦:全球文化投資嬴的策略》。台北:帝國文化。
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姜馨彥譯(2009)。《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廊。(原書:Babbie, E. [2002].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2E). NY: Thomson.)
邱琡雯(2000)。〈全球與本土化互動—九○年代亞太國家電視產業的發展特質〉,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辯》,頁283-304。台北:亞太圖書。
柯尹喬(2009)。《台灣偶像劇品牌建構要素之初探性之研究-以三立偶像劇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洪秀瑛(2008年11月07日)。〈言承旭仔仔 海外單集版權上百萬〉,《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Chinatimes/ExteriorContent/Showbiz/Showbiz-Page/0,4434,content+110511+112008110700250,00.html
洪朝輝 (2000)。〈全球化—跨世紀的顯學〉,《問題與研究》,39(8) : 73-84。
范榮靖(2009年8月)。〈內容產業原創能量高 瞄準千億產值〉,《遠見雜誌》,278: 194-197。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謝臥龍(編),《質性研究》,頁81-162,台北:心理。
唐維敏譯(2000)。Straubhaar, J.著(1992)。〈文化接近性與不均衡相互依賴〉,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辯》,頁93-131。台北:亞太圖書。(原文:Straubhaar, J[1992] . Asym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television programs, 台北:《第三屆電視電影錄影國際學術會議-電視:文化與批判的探討》。)
徐詠絮譯(2000)。〈重返亞洲?日本在全球影音市場的動向〉,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辯》,頁191-218。台北:亞太圖書。(原文:岩瀏功一[1999]. Return to Asia?Japan in the global audiovisual marke,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ialia, 77.)
袁櫻珊(2003)。《華語地區無線電視產業競爭策略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高啟翔(2003)。《全球與本土的連結:以文化融合理論檢視台灣偶像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意曼(2003)。《從國際化理論的角度來看國際雜誌進入台灣市場的策略─以美國與香港雜誌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嘉容(2006)。〈蔡岳勳X于小慧 造夢雙人組〉,《誠品好讀月報》,66:55-57。
梁旭明(2003)。〈從韓流看亞洲流行文化的流轉〉,《傳媒透視》,2003年3月號,上網日期:2010年10月18日取自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30315_76_68688.html
粘嫦鈺(2004年01月11日)。〈流星狂掃 F4 杉菜 紅遍日本〉,《聯合報》,D2版。
粘嫦鈺(2010年01月19日)。〈Van Ness下一站 日本搶著播〉,《聯合報》,C1版。
許家豪(2005)。《文化全球化下的韓國影視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曉芸(2009年02月14日)。〈台灣偶像劇 非官方管道搶灘〉,《聯合晚報》,A4版。
陳芸芸譯(2002)。《媒介,傳播與文化》。台北:韋伯。(原書:Lull, J. [2000].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 Second edition, London: Polity Press.)
陳建豪(2009年04月01日)。〈金鐘獎最佳戲劇導演 蔡岳勳 逼真,逼出台灣最昂貴戲劇〉,《遠見雜誌》,274,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report/po/gvm/825/2/123851520071621007001.htm
陳柔均(2006)。〈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內容本地化策略之研究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6 年會論文。上網日期:2010 年10 月1 日,取自 http://ccs.nccu.edu.tw/2006paper.htm
陳炳宏(2002)。《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
陳炳宏(2009)。〈跨國媒體集團在台經營衛星電視頻道之節目「在地化」分析-以超級電視台(Super TV)與衛視中文台(STAR Chinese)為例〉,王立文(編)。《全球在地文化探討:通識觀天下》,頁177-217。桃園縣中壢市: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
陳炳宏、鄭麗琪(2003)。〈台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75:37-71。
陳清河(1996)。〈衛星電視的本土化經營屬性之研究〉,《廣播與電視》,2[3]:59-90。
陳雍正(2006)。〈文本分析〉,管倖生等(編),《設計研究方法》,頁73-82。台北:全華科技。
陳慧貞(2009年03月06日)。〈大東愛玩逆轉勝 星國收視踹吳尊〉,《自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r/6/today-show8.htm
彭芸(2004)。《匯流時代的電視產業及觀眾》。台北:五南圖書。
傅文成(2006)。《國防部媒體公共關係活動規劃指標之建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暖雲(2006)。《台灣偶像劇之優勢資源與產製策略分析》。中正大學電傳所碩士論文。
黃麗蓉(2008)。《台灣電視戲劇經營策略變革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新民網(2009年05月26日)。〈兩岸合拍劇《就想賴著你》臺北杭州兩地取景〉,上網日期:2011年5月5日,取自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05/26/2009181.html
新浪娛樂(2009年11月27日)。〈電視劇《心星的淚光》在日本主流頻道播出獲獎〉,取自http://ent.sina.com.cn/v/m/2009-11-27/16292788049.shtml
楊起鳳(2010年06月02日)。〈入圍上海電影節卻遭矮化國格〉,《聯合報》,C1版。
葉昇宗(2009年11月02日)。〈兩岸文創業合作議題探討-影視產業篇〉,《工商時報》,A11版。
維基百科(無日期)。〈就想賴著你〉,上網日期:2011年04月05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1%E6%83%B3%E8%B3%B4%E8%91%97%E5%A6%B3#cite_ref-2
褚姵君(2009年08月11日)。〈痞子風光海外 仔仔晉升實力偶像〉,《聯合報》,C1版。
褚姵君(2009年09月15日)。〈台、日、韓流星3巨頭英雄會〉,《聯合報》,C2版。
褚姵君(2009年09月16日)。〈億萬麵包有陸味 林依晨金鐘夢碎〉,《Upaper》,19版。
褚姵君(2009年11月23日)。〈仔仔ㄢㄤ不分 櫻花妹就愛這味〉,《聯合報》,取自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7/5265834.shtml
褚姵君(2010年04月13日)。〈偶像劇假合拍大陸不准了〉,《聯合報》,C2版。
褚姵君(2011年02月15日)。〈八大偶像劇 具惠善、SJ帶頭反攻韓〉,《聯合報》,C3版。
趙庭輝(2006)。〈偶像劇《流星花園》的文本分析:青少年次文化的建構與再 現〉,《藝術學報》,78:101-123。
劉宜(2009年07月29日)。〈《煙台晚報》報導 敗犬女王教壞小孩難登「陸」〉,《中國時報》,D1版。
劉宜(2009年4月15日)。〈自製劇 沒飯吃 韓劇包辦三台8點檔〉,《中國時報》,D4版。
劉宜、宋志民(2009年11月09日)。〈桃花小妹新加坡收視爆高〉,《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09110900008,00.html
劉振南(2006)。《「華流」的誕生—台灣偶像劇在日本的發展研究初探》。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啟宇(2006)。《台灣電視劇節目跨國輸出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現成(2004)。《跨越疆界-華語媒體的區域競爭》。台北:亞太圖書。
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台大社會學刊》,28:189-228。
廣州日報(2009年11月17日)。〈《敗犬女王》導演:大陸偶像劇5年才能趕上台灣〉,取自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langpair=zh-CN%7Czh-TW&u=http://tv.ifensi.com/article-218607.html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佳玲(2005)。《韓劇風潮及韓劇文化價值觀之相關性研究:從文化接近性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菁怡(2011年03月12日)。〈台灣唯一 海派甜心 入圍亞洲彩虹獎〉,《聯合報》,C2版。
鄭淑文(2007)。《紀實娛樂頻道節目全球在地化歷程探析—以Discovery 在台灣的發展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鄭凱元(2001)。《境外衛星電視頻道國際行銷本土化策略研究》。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彥融(2004)。〈「地方」與「全球」的競賽:體育頻道的節目編排策略—以緯來體育台、衛視體育台與ESPN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上網日期:2010 年11 月1 日,取自http://ccs.nccu.edu.tw/history_paper_content.php?P_ID=213&P_YEAR=2004
顏雅玲(2005)。《從創造文化經濟的角度論台灣戲劇產業之革新-以韓劇發展模式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書娥(2001)。〈全球化趨勢與全球化思考〉,顧忠華(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159-192。台北:巨流。
蘇宇玲譯(2000),Straubhaar, J.著(1996)。〈全球、區域、與國家在世界電視生態的結構層次〉,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辯》,頁43-91。台北:亞太圖書。
蘇宇鈴譯(2000),岩瀏功一著(1997)。〈日本文化在亞洲—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辯》,頁305-340。台北:亞太圖書。
英文部分:
Baker, C. (1999). Television,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rch, E. (2002). Media literacy, cultural proximity and TV aesthetics: Why Indian soap operas work in Nepal and the Hindu diaspora.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4, 571.
Campbell, A., Alexander, M., & Goold, M. (1994). Corporate-level strategy : Creating value in the multibusiness company. NY: J. Wiley.
Castelló, E. (2010). Dramatizing proximity: Cultural and social discourses in soap operas from production to recep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3, 207.
Cbalaby, J. K. (2002). Transnational television in Europe: The role of pan-European channel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7(2), 183-203..
Featherstone, M. (1995). Undoing culture: Globalization, postmodernism and ident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Gershon, R. A. (1997). Th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 Global message and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Giddens, A. (1994). Beyond left and right.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Harvey, D., (2006). Spaces of global capitalism: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London: Verso.
Herman, E. S. & McChesney, R. W. (1997). The global media: The new missionaries of corporate capitalism. VA: Cassell.
Hoskins, C. & Mirus, R. (1988).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0, 499-515.
Kim, Mi-kyung (2004). Cultural proximity and the type of Korean television programs in Asian market. Paper presented in 6th World Media Economics Conference in Canada.
Kottak C.P. (1990). Prime-time society-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television and culture, Belmont CA.: Wadsworth.
Lee, B., & Bae, H.-S. (2004). The effect of screen quotas on the self-sufficiency ratio in recent domestic film markets.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17(3), 163 - 176.
Lindlof, T.R.(1995).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methods. Thousnads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
Morley, D. & Robins, K. (1995). Space of identity: Global media, electronic landscapesand cultural boundaries. London: Routledge.
Robertson, R. (1995). Glob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 In M.Featherstone, S. Lash, & R. Robertson (Eds.), Global Modernities, 25-44.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inclair, J. (1997). The business of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Cultural bridges and barrier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1), 137-155.
Straubhaar, J. (199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ym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 39-59.
Straubhaar, J. D. (2007). World television: From global to local. Los Angeles, CA.: Sage Publications.
Thussu, D. K.(2000).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inuity and change. London: Arnold.
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Tsai, Y. (2000).Cultural identi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aiwanese soap operas. The new communication landscape: Demystifying media globalization,174-18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Wu,H., & Chan,J. M. (2007) Globalizing Chinese martial arts cinema: The global-local alliance and the production of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9(2), 195-217.